《底層邏輯》#20 知識、技能與態度:人生成功的三大關鍵要素

Gimmy-avatar-img
發佈於Give me Book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人生的三大關鍵要素:知識、技能與態度。這三者就像一場完美的三重奏,缺一不可,但卻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學習、練習與體會。


1. 知識:你知道,但未必能用得上


知識是什麼?


知識就是已經被發現並證明的規律,它是確定的,不需要你親身體驗後才能明白。例如:「1+1=2」永遠不會變成 3,而「供需關係決定價格」也是市場不變的法則。

學習知識的方式很簡單:透過記憶將其存放在我們的腦袋裡,就像將資料整理進一個個抽屜。


就像你學開車時,交通規則就是知識,你需要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一套明確的規範。但光會背交通規則,並不代表你能順利在車流中行駛。


知識是我們的導航,但行動才是我們的引擎。



2. 技能:你以為你會,但沒做過就不知道


技能是什麼?


技能是一種「學」不會的東西,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你可能聽過無數次演講技巧,甚至讀了 100 本相關的書籍,但如果不親自站上台演講,你永遠不會真正擁有演講技能。


你是否曾經想學游泳,先看了一堆 YouTube 教學影片,結果下水才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浮起來?這就是技能的關鍵——需要實際操作與反覆練習,才能內化成為你的能力。


知識只能告訴你怎麼做,技能才能讓你做到。



3. 態度:你如何看待世界,決定你的高度


態度是什麼?


態度就是你選擇的世界觀,你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機會,還是充滿挑戰?你相信誠信可以帶來長期成功,還是短期利益才最重要?


態度是一扇只能從內部開啟的門,別人無法強加於你,唯有自己決定如何選擇。


想像你在職場上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A 員工選擇抱怨,B 員工選擇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最終,B 員工不僅解決了問題,還獲得了升遷機會,這就是態度帶來的不同結果。


你的態度,決定你能走多遠,而不只是你走得多快。



🎯 CTA:KSA


  • 不要把知識當技能學,不要幹重新發明輪子這種事。

    很多人喜歡自己「實踐」來驗證知識,卻忽略了前人累積的智慧,白白浪費時間「重新發明輪子」。


  • 不要把技能當知識學,看跟做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熱衷於讀書,卻從不實踐,結果技能始終停留在理論層面,無法真正掌握。


  • 我們人類比AI厲害的,就是我們的態度,我們永遠要終身學習。

    用「腦」學習知識,用「手」練習技能,用「心」選擇態度。例如,想要成功演講,需要學會演講的知識(腦),透過實踐練習(手),並保持積極信心的態度(心)。


知識讓你看得更清楚,技能讓你走得更穩,態度讓你飛得更高。


在人生的旅途中,知識、技能與態度各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知識幫助我們理解世界,技能讓我們在世界上立足,而態度則決定我們的人生方向。


如果你想要真正發揮自己的潛力,請記住:

  • 知識為基礎,不斷學習新知;
  • 技能為工具,不斷實踐並改進;
  • 態度為信念,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


最終,態度決定你飛得多高,技能決定你飛得多遠,而知識則決定你飛得多精準。


Podcast:早知道就好


Blog:Give me Boo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米不可 Give me book
98會員
257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2025/04/23
剛創業時,你可能以為自己是商業奇才:「一件成本3元的商品,賣30元,爽賺27元!」但沒過幾個月,市場開始熱鬧起來──對手像下雨一樣落下,價格像氣球一樣洩氣,最後你賣到3.3元還得擠笑容:「薄利多銷啊!」 為什麼好賺的利潤會像水母一樣,碰一下就沒了?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利潤魔術」的背後
Thumbnail
2025/04/23
剛創業時,你可能以為自己是商業奇才:「一件成本3元的商品,賣30元,爽賺27元!」但沒過幾個月,市場開始熱鬧起來──對手像下雨一樣落下,價格像氣球一樣洩氣,最後你賣到3.3元還得擠笑容:「薄利多銷啊!」 為什麼好賺的利潤會像水母一樣,碰一下就沒了?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利潤魔術」的背後
Thumbnail
2025/04/14
產品定價的三大關鍵因素:功能價值、體驗價值、個性化價值。從滿足基本需求(功能價值),到提升使用體驗(體驗價值),再到滿足個人風格展現(個性化價值),打造更高的產品價值,才能脫離價格戰,制定合理的價格。
Thumbnail
2025/04/14
產品定價的三大關鍵因素:功能價值、體驗價值、個性化價值。從滿足基本需求(功能價值),到提升使用體驗(體驗價值),再到滿足個人風格展現(個性化價值),打造更高的產品價值,才能脫離價格戰,制定合理的價格。
Thumbnail
2025/04/09
本文探討企業如何運用「勢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以臺積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長期技術積累與策略合作,建立並運用勢能,最終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文章強調掌握和利用勢能的重要性,並鼓勵企業尋找、建立和儲存優勢能量,最終在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
Thumbnail
2025/04/09
本文探討企業如何運用「勢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以臺積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長期技術積累與策略合作,建立並運用勢能,最終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文章強調掌握和利用勢能的重要性,並鼓勵企業尋找、建立和儲存優勢能量,最終在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Thumbnail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Thumbnail
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擁有高學歷卻未必能獲得相應的薪資回報,許多高學歷求職者面臨著與預期相差甚遠的現狀。本文探討了高學歷的真正意義,不僅在於經濟價值,還包括人際關係、自我認知與情感知識等非經濟價值。知識的價值不僅限於金錢回報,更在於它如何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和思想深度,並幫助我們在追尋幸福的過程中成長。
Thumbnail
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擁有高學歷卻未必能獲得相應的薪資回報,許多高學歷求職者面臨著與預期相差甚遠的現狀。本文探討了高學歷的真正意義,不僅在於經濟價值,還包括人際關係、自我認知與情感知識等非經濟價值。知識的價值不僅限於金錢回報,更在於它如何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和思想深度,並幫助我們在追尋幸福的過程中成長。
Thumbnail
這個問題凸顯常人對以下三件事的誤解:大學、職業和人生。
Thumbnail
這個問題凸顯常人對以下三件事的誤解:大學、職業和人生。
Thumbnail
學生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受到熱門職業及收入的影響,對比2010年與2024年熱門科系的變化。儘管文科學群對應職業較少,但它培養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化敏感度有重要價值。 持續的學習與探索,讓我們在職業生涯中理解自己的優劣並提升適應能力。最終,成功的職業之路不應受到科系的限制,而是源自於對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
Thumbnail
學生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受到熱門職業及收入的影響,對比2010年與2024年熱門科系的變化。儘管文科學群對應職業較少,但它培養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化敏感度有重要價值。 持續的學習與探索,讓我們在職業生涯中理解自己的優劣並提升適應能力。最終,成功的職業之路不應受到科系的限制,而是源自於對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
Thumbnail
學歷再高,如果你連「會造成的後果都沒有思考過就行動」,那其實這些學歷只是在騙不懂的人罷了。
Thumbnail
學歷再高,如果你連「會造成的後果都沒有思考過就行動」,那其實這些學歷只是在騙不懂的人罷了。
Thumbnail
是好是壞? 人一畢業就是跟錢息息相關⋯但學校怎麼不直接教賺錢!這個問題有人想過嗎?還是我吃飽太閒了🤣 教育的好處: 在不知道每個人未來發展時,「教育」使人可以站在數學、物理、國文⋯各方面“牛人”的肩膀上!讓人可以看的更遠~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為下一代紮根、為世界創造未來,畢竟「因材施教
Thumbnail
是好是壞? 人一畢業就是跟錢息息相關⋯但學校怎麼不直接教賺錢!這個問題有人想過嗎?還是我吃飽太閒了🤣 教育的好處: 在不知道每個人未來發展時,「教育」使人可以站在數學、物理、國文⋯各方面“牛人”的肩膀上!讓人可以看的更遠~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為下一代紮根、為世界創造未來,畢竟「因材施教
Thumbnail
如果從「務實」與「理想」的兩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學所學,究竟給了進入職場的我們什麼? 過去的我,曾經也認為大學是一個開拓多元視野與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地方。有些行業,可以透過相關技術的進修而取得入場券;而有些行業的技能不一定能夠過職訓取得,而是在進入職場之後,在實際的工作日常中逐漸累積。
Thumbnail
如果從「務實」與「理想」的兩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學所學,究竟給了進入職場的我們什麼? 過去的我,曾經也認為大學是一個開拓多元視野與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地方。有些行業,可以透過相關技術的進修而取得入場券;而有些行業的技能不一定能夠過職訓取得,而是在進入職場之後,在實際的工作日常中逐漸累積。
Thumbnail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