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23 學會問對問題、給對答案,讓對話不再雞同鴨講!

Gimmy-avatar-img
發佈於Give me Book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是不是常常遇到這種情況:

  • 你問:「這次活動準備得怎麼樣?」
    對方答:「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最棒的體驗!」(但……現在到底準備到哪了?)
  • 你問:「你為什麼想離職?」
    對方答:「我已經開始寫履歷了!」(所以是因為主管太機車?還是薪水太低?)


這種「你說蘋果、對方聽成西瓜」的情況,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搞懂 What、Why、How


今天,我們就來破解這場溝通大災難,學會問對問題、給對答案,讓對話不再雞同鴨講!


1. 問 What,結果對方回答 Why


📌 What:它是什麼?

What 是描述現狀的問題,讓人清楚知道「這件事是什麼」、「目前的狀況是什麼」。

當你問 What,你想要的是一個客觀的事實,而不是對未來的想像或價值觀。


📌 實例:

你問:「這個專案現在進度如何?」(What)

對方答:「我們希望這個產品顛覆市場,改變人們的生活!」(Why)你心想:「???現在到底完成了多少?」


✅ 正確回答應該是:

  • 「目前已經完成設計階段,正在進行測試。」
  • 「我們進度落後兩週,正在調整計劃。」


當對方問的是 What(現況),請提供具體事實,而不是偉大的願景!


💡「當你想問方向,對方卻給你一張地圖,你會發現自己越走越遠。」




2. 問 Why,結果對方回答 What


📌 Why:它是什麼?

Why 是探索原因的問題,它的目的是了解「為什麼事情會發生」、「這個選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當你問 Why,你想要的是分析與推理,而不是一個單純的事實描述。


📌 實例:

老闆問:「為什麼這個方案不可行?」(Why)

員工答:「這個方案是用 A 系統開發的。」(What)老闆內心狂吼:「這根本沒回答問題啊!」


✅ 正確回答應該是:

  • 「因為 A 系統無法支援我們需要的安全層級。」
  • 「這個方案成本太高,無法符合預算。」


當對方問 Why(原因),請提供真正的理由,而不是單純描述事實!


💡「問題的答案,不是重述問題本身,而是理解它的本質。」




3. 問 How,結果對方回答 Why


📌 How:它是什麼?

How 是尋找方法的問題,它的重點是「應該怎麼做」、「具體步驟是什麼」。當你問 How,你期待的是一個明確可執行的方案,而不是對事情的價值判斷。


📌 實例:

朋友問:「你是怎麼成功減肥的?」(How)

你回答:「因為我覺得健康很重要啊!」(Why)朋友內心 OS:「這答案對我有什麼幫助?我要知道怎麼做啦!」


✅ 正確回答應該是:

  • 「我每天運動 30 分鐘,並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
  • 「我採用 168 間歇性斷食法,每天只吃兩餐。」


當對方問 How(方法),請提供具體可執行的步驟,而不是講一堆理念!


💡 「知道目標不夠,能走到終點的,是有路線圖的人。」




🎯CTA:讓對方「聽懂」並「行動」!


  • 理解他人的第一步放在對頻和對焦。有聽懂才是溝通。
  • 了解黃金三問的重要性,問對的問題,引導正確的答案。
  • What是問東西、How問做法、Why問原因,問題的最後通常是關鍵。



每一次的溝通,都是一次訊息的傳遞,而訊息的傳遞只有一個目的:讓對方「聽懂」並「行動」!


所以,下一次當你覺得對話變成雞同鴨講時,記得問自己:

✅ 對方問的是 What、Why 還是 How?

✅ 我的回答真的對應到了問題嗎?

✅ 如果對方還是不懂,是不是該換個方式表達?


溝通,不是誰說得多、誰說得好,而是誰能讓對方真正理解

「問對問題,才能得到對的答案;給對答案,才能讓溝通真正發生!」


Podcast:早知道就好

Blog:Give ME Book


avatar-img
93會員
245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職場新鮮人如何從「打工人」轉變為「人生CEO」?本文探討員工與企業的合夥關係,說明工資、獎金、股權和價值觀四種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從「小松鼠」到「巨人」的成長過程,鼓勵讀者主動創造價值,設定高目標,最終成為職場上的佼佼者。
許多人追求完美形象以求成功,但這反而容易招致惡意和壓力。本文提出「自汙」、「示弱」、「看淡」三個心法,說明如何透過幽默自嘲、尋求幫助、以及堅持自我價值觀,來提升格局和心態,並以自身經驗和名人事例佐證。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這篇文章探討人脈經營的真諦,指出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而非單向索取,並強調提升自身價值才能吸引優質人脈。文章以自身經驗和案例說明如何透過幫助他人、提供價值來建立穩固持久的人際關係,並呼籲讀者應專注提升專業能力,而非參加無效的社交活動。
別再只追求10%的成長!本文揭露創造10倍價值的3個關鍵:超越競爭對手10倍、跳脫框架思維實現10倍增長,以及專注核心價值,讓客戶成為你的代言人。擺脫原地踏步,成為市場領導者!
本文探討正態分佈和指數分佈兩種數學模型在商業世界中的應用,並以此闡述如何在人生賽道中選擇「穩定」與「挑戰」的平衡點。文章以高中畢業生的職業選擇為例,深入分析兩種分佈的特點、風險及增長模式,並以實際案例說明時間限制對指數級增長的影響。最後,文章呼籲讀者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賽道並努力達成目標
職場新鮮人如何從「打工人」轉變為「人生CEO」?本文探討員工與企業的合夥關係,說明工資、獎金、股權和價值觀四種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從「小松鼠」到「巨人」的成長過程,鼓勵讀者主動創造價值,設定高目標,最終成為職場上的佼佼者。
許多人追求完美形象以求成功,但這反而容易招致惡意和壓力。本文提出「自汙」、「示弱」、「看淡」三個心法,說明如何透過幽默自嘲、尋求幫助、以及堅持自我價值觀,來提升格局和心態,並以自身經驗和名人事例佐證。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這篇文章探討人脈經營的真諦,指出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而非單向索取,並強調提升自身價值才能吸引優質人脈。文章以自身經驗和案例說明如何透過幫助他人、提供價值來建立穩固持久的人際關係,並呼籲讀者應專注提升專業能力,而非參加無效的社交活動。
別再只追求10%的成長!本文揭露創造10倍價值的3個關鍵:超越競爭對手10倍、跳脫框架思維實現10倍增長,以及專注核心價值,讓客戶成為你的代言人。擺脫原地踏步,成為市場領導者!
本文探討正態分佈和指數分佈兩種數學模型在商業世界中的應用,並以此闡述如何在人生賽道中選擇「穩定」與「挑戰」的平衡點。文章以高中畢業生的職業選擇為例,深入分析兩種分佈的特點、風險及增長模式,並以實際案例說明時間限制對指數級增長的影響。最後,文章呼籲讀者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賽道並努力達成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雞同鴨講」的情況。追根究底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雙方在溝通時沒有搞清楚對方想聽的是「什麼What」、「為什麼Why」還有「如何做How」,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不簡單的溝通課題!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對於該如何讓聊天對象能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說下去曾經感到困擾,尤其當這個對象是潛在的客戶或人脈,能好好聊天,讓對方感興趣、以及讓話題延續下去更是至關重要的事情。這本書提供了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供讀者參考,下次開口前先思考,該如何說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先將你要說的話按照要素分類,比如分成問題來源、分析、建議解決方案等三部分,在對方開始認真聽你說話前先告訴對方,對方心裡就預期有這三件事,增加掌握度就更願意聆聽與理解。 然後你就按照這框架一一說明,對方就會覺得容易理解,每個說明盡量控制在三個部分內,因為人的專注時間有限。 要傳達較長的訊息時,
你一定聽過有人說話講了很久,但還是聽不出來對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也許是真的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所以只好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這種沒有明確主張的表達,通常不會有想要的結果。 你的對話內容要先說出結論,對方就會知道你想要的,接著說你的理由根據是什麼,對方就會理解為什麼。 先說結論的表達方式並不只適用於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Thumbnail
好的提問,可以提升你與他人的溝通品質,可以大幅降低你的溝通成本,如何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可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因為好的提問需要經過你的設計。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雞同鴨講」的情況。追根究底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雙方在溝通時沒有搞清楚對方想聽的是「什麼What」、「為什麼Why」還有「如何做How」,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不簡單的溝通課題!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對於該如何讓聊天對象能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說下去曾經感到困擾,尤其當這個對象是潛在的客戶或人脈,能好好聊天,讓對方感興趣、以及讓話題延續下去更是至關重要的事情。這本書提供了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供讀者參考,下次開口前先思考,該如何說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先將你要說的話按照要素分類,比如分成問題來源、分析、建議解決方案等三部分,在對方開始認真聽你說話前先告訴對方,對方心裡就預期有這三件事,增加掌握度就更願意聆聽與理解。 然後你就按照這框架一一說明,對方就會覺得容易理解,每個說明盡量控制在三個部分內,因為人的專注時間有限。 要傳達較長的訊息時,
你一定聽過有人說話講了很久,但還是聽不出來對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也許是真的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所以只好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這種沒有明確主張的表達,通常不會有想要的結果。 你的對話內容要先說出結論,對方就會知道你想要的,接著說你的理由根據是什麼,對方就會理解為什麼。 先說結論的表達方式並不只適用於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Thumbnail
好的提問,可以提升你與他人的溝通品質,可以大幅降低你的溝通成本,如何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可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因為好的提問需要經過你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