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序 | 更新「裡面的人」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曠野活泉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論什麼宗教信仰,都強調靈命更新。我委身在靈糧體系教會將近九年,這個教會很重視「聖靈的啟示」和「生命的更新」。在此期間我出席了六年多的晨禱,聽取口才超級好的主任牧師Pastor Ngan超過六百場晨禱讀經,也修讀完教會學房完整的「聖靈系列」、「聖經系列、「聖工系列」、「聖潔系列」課程,(當然「醫治釋放」也在課程之列),對於心靈醫治的方法和醫治的力量,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Pastor Ngan在將近七年間,卯足全力協助弟兄姊妹去認識聖靈的大能,以及藉由聖靈啟示和膏抹,完善各自的靈命。不但使本教會的規模底定,神還使用不少本教會學房受完裝備的弟兄姊妹成為傳道器皿,在各地的教會服事。

在這樣的氛圍中,我深刻知悉「內在生命」的更新不是在「證成」什麼「境界」,而是使內在的「屬靈人」更像耶穌基督的全善全美。後來Pastor Ngan因身體微恙而離開台中,返鄉服事。我也展開更進一步的閲讀。《更新裡面的人》(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ner Man)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我的書房,成為我更加進深靈境的屬靈書籍。

raw-image

此書為Pastor John Sandford及其夫人Paula Sandford原著,西元1993年出版。原為三 册,2004年修訂成兩大册,陳美津翻譯,台北.橄欖出版公司,2004年11月出版中文 本。全書分成五部分,上册共240頁,論及「內在醫治基礎」、「幼年期_隱而未現的罪」。下册共287頁,論及「人格中幾種常見的畸形發展」、「性犯罪及其他問題」、 「青少年與婚姻」、「恢復」等四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再細分章節,構成一整套醫治的體系,是一部適合信徒、牧者、教師、神學教授之用。

raw-image

當心智科學有時而盡、無法解決所有「心靈隱患」,人們對於Sin和Crime的分際認識更深之時,也更能包容從信仰角度出發的心靈治療方式。例如性犯罪及其困擾、行為導向問題、饒恕、內在誓言、迷信命定的憂鬱、苦毒、論斷、基督徒協談者角色以及如何得釋放,這些都是基督教會內,受過訓練的同工或信徒力能爲之而且成效卓著之處。身、心、靈完整是基督信仰的基本宗旨,對這個宗旨也能謙卑認同的非信徒,同樣可以從這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書籍獲得莫大禆益。

raw-image



avatar-img
6.5K會員
697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保羅希望加拉太信徒明白靈命的成長不單靠律法行為,更要仰賴聖靈之啟導。他說得很明白:「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 法稱義。」(《加拉太書 》2:16 ) 在摩西律法規範下的「重擔」其實無人能承擔;然而在「信心生活」上的重擔,卻可以彼此擔當。
這本書非常之妙,它是按日期從年初到年終,每日早晚各一篇,總共730篇短文。內容並非作者自撰,全是串組 《聖經》原文構成的。 中文版是1975年才授權翻譯的,重新編排,把每日兩篇合 成一頁,一年讀下來,由於全是《聖經》原文,會逐漸熟悉《聖經》的經文脈絡,逐章逐句通讀《聖經》全書,變得有可能...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禱告蒙應允,是許多信徒最大的期望。為什有些祈禱蒙神應允,有些則不會?應該如何才能贏得神的注目?作者安東尼.戴斯特法諾(Anthony DeStefano)撰寫的《改變生命的10種期禱》(林冠儀翻譯.啟示出版.城邦出版集團發行)用簡潔的文字告訴你。
家中有一盤石頭,看上去沒什麼特別,不過就是一些石灰石、火成 岩,還有,一些我說不出成份的石頭。但如果我說是從以色列撿回來的,可能會比較稀奇些吧? 我在2017年2018年兩度赴以色列朝聖。在ARAD曠野、馬塞大國家公園、拿撒勤村、 昆蘭高地、加利利海、死海,耶穌上十架的髑髏地,都撿過石頭。
所謂「默然的愛」又是什麼性質的愛呢?竟然可以讓人「安靜下來」?其關鍵在於:神使人「得著安全感」、當我們安穩躺臥祂的懷中,猶如稚子躺在父母懷中;這是衹有父親母親才有的愛,而神正是「如父如母」地帶領我們。
保羅希望加拉太信徒明白靈命的成長不單靠律法行為,更要仰賴聖靈之啟導。他說得很明白:「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 法稱義。」(《加拉太書 》2:16 ) 在摩西律法規範下的「重擔」其實無人能承擔;然而在「信心生活」上的重擔,卻可以彼此擔當。
這本書非常之妙,它是按日期從年初到年終,每日早晚各一篇,總共730篇短文。內容並非作者自撰,全是串組 《聖經》原文構成的。 中文版是1975年才授權翻譯的,重新編排,把每日兩篇合 成一頁,一年讀下來,由於全是《聖經》原文,會逐漸熟悉《聖經》的經文脈絡,逐章逐句通讀《聖經》全書,變得有可能...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禱告蒙應允,是許多信徒最大的期望。為什有些祈禱蒙神應允,有些則不會?應該如何才能贏得神的注目?作者安東尼.戴斯特法諾(Anthony DeStefano)撰寫的《改變生命的10種期禱》(林冠儀翻譯.啟示出版.城邦出版集團發行)用簡潔的文字告訴你。
家中有一盤石頭,看上去沒什麼特別,不過就是一些石灰石、火成 岩,還有,一些我說不出成份的石頭。但如果我說是從以色列撿回來的,可能會比較稀奇些吧? 我在2017年2018年兩度赴以色列朝聖。在ARAD曠野、馬塞大國家公園、拿撒勤村、 昆蘭高地、加利利海、死海,耶穌上十架的髑髏地,都撿過石頭。
所謂「默然的愛」又是什麼性質的愛呢?竟然可以讓人「安靜下來」?其關鍵在於:神使人「得著安全感」、當我們安穩躺臥祂的懷中,猶如稚子躺在父母懷中;這是衹有父親母親才有的愛,而神正是「如父如母」地帶領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這本書裡有很多觀念都很實用,就算沒有打算創業,也可以應用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最棒的是書本每章節的最後會有 4 個全篇重點摘要,其實看完重點摘要就能大致了解該章節就說甚麼,這篇文章整理了全書摘要。
Thumbnail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Thumbnail
在分享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前,首先要感謝神。 感謝我敬愛的神,在教會聽到他們在宣傳這本書時,我便一直想著要找時間買來讀,我並沒有向任何人說這件事,但沒想到在受洗的隔週,牧師便親自送給了我。 我翻開第一頁開始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主要在用科學的角度解說精神疾病,這是我很需要的知識。而的確也有提到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神話語的渴望以及如何通過閱讀聖經來更加親近神的靈性經歷。作者分享了個人成長的體驗,以及對真正帶領生命的人的期待。文章中引用了羅馬書8:28,強調了禱告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精采絕倫,是說,身為基督徒除了讀聖經以外,如果可以,我會直接推薦至少讀過這本書,畢竟這本書就是在教人家如何讀聖經。 是這樣的,身為基督徒理所當然的會讀聖經,讀多讀少一回事,再懶的人應該也隨手翻過,或至少在聚會時有讀到段落。再不濟,通常受洗那天也會拿到至少一本聖經,真的什麼都沒有,不然去醫院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生命轉變和重生的故事,分享了作者靈命成長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在教會長大的人分享自己的讀經筆記和小結。文章提到了進度條、經文片段、讀經筆記和小結分享。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Thumbnail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這本書裡有很多觀念都很實用,就算沒有打算創業,也可以應用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最棒的是書本每章節的最後會有 4 個全篇重點摘要,其實看完重點摘要就能大致了解該章節就說甚麼,這篇文章整理了全書摘要。
Thumbnail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Thumbnail
在分享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前,首先要感謝神。 感謝我敬愛的神,在教會聽到他們在宣傳這本書時,我便一直想著要找時間買來讀,我並沒有向任何人說這件事,但沒想到在受洗的隔週,牧師便親自送給了我。 我翻開第一頁開始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主要在用科學的角度解說精神疾病,這是我很需要的知識。而的確也有提到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神話語的渴望以及如何通過閱讀聖經來更加親近神的靈性經歷。作者分享了個人成長的體驗,以及對真正帶領生命的人的期待。文章中引用了羅馬書8:28,強調了禱告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精采絕倫,是說,身為基督徒除了讀聖經以外,如果可以,我會直接推薦至少讀過這本書,畢竟這本書就是在教人家如何讀聖經。 是這樣的,身為基督徒理所當然的會讀聖經,讀多讀少一回事,再懶的人應該也隨手翻過,或至少在聚會時有讀到段落。再不濟,通常受洗那天也會拿到至少一本聖經,真的什麼都沒有,不然去醫院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生命轉變和重生的故事,分享了作者靈命成長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在教會長大的人分享自己的讀經筆記和小結。文章提到了進度條、經文片段、讀經筆記和小結分享。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