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113年學測放榜,成績是好或壞如何權衡?才能平衡親子關係。(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2024年02月27日,台灣113年學測成績放榜,悻悻學子還在一定的熱度,心境上遲遲無法平復。但是不管成績好或壞,父母有引導子女的義務。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查詢


新聞參考

學測成績這裡查 113年各科5標、級分對照表一次看(中央社)

學測落點分析(1111人力銀行)

113大學學測今公布成績 查成績、五標看這裡(聯合新聞網)

教養觀念交流

友人賈斯的學程

賈斯的學程就是一個普普的技職體系學生。

國中畢業後,因為成績不好,所以去讀家人推薦的夜間部,科別是父親建議的電工科。

高職補校三年,白天做工業配線的學徒,還有一些雜項的打工。

專科夜間部,一樣選擇電機系就讀。

退伍後,感覺學歷不足,在職再進修二技進修部。

PS:名詞解釋:

補校:晚上上課的學校。

夜間部:學校的內部單位,服務夜間上課學生。

進修部:學校的內部單位,服務假日或夜間上課的學生。

賈斯看著兒子佑佑的成績

賈斯在工作之餘,不好意思直接詢問佑佑學測成績如何?

於是用輕鬆的口語問說:今天學測放榜,同學大家過得如何?

佑佑:同學覺得學測成績與學校模擬考有差距,尤其是一些名列前茅的同學,心情很低落。

賈斯:那你有甚麼想法?

佑佑:如何填選學校還在思考。國貿系好嗎?甚麼是經濟學?現在在學微積分。

賈斯接收到佑佑的訊息,心想自己以前也是需要引導,故思考了一下。

賈斯:日文系呢?你不是很喜歡日本文化及語言?

佑佑:可是感覺日文系畢業後,不知道要從事甚麼工作?

賈斯:爸爸在你這年紀的時候,有個同學約我去學日語的50音,我只學到平假名跟片假名,後面需要背單字的課,我就沒繼續上。

賈斯:後來爸爸的同學有繼續上,高職畢業後先去當兵,在軍中持續自修到取得日文檢定。爸爸同學退伍後,持續升學進修,取得了日本交換學生的資格,也圓了他遊學的夢想。後來爸爸同學去一間日商公司任職,開啟了他職涯旅行。

佑佑很認真地聽,父親的引導。

賈斯繼續說:其實學程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爸爸我雖然都是讀電機相關科系,但出社會後完全沒有觸碰到自己喜歡程式設計的工作;所以走過這20幾年的職涯,爸爸認為讀書的學程,應該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也因為喜歡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你思考一下列個可以選的科系與學校,我們來討論。

佑佑:好啊。

後記

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會有想像中孩子的樣子,但往往會忘記思考,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應該要更有可塑性的活出自我,我想父母的角色就是引導支持,當孩子一輩子的朋友。

以上分享,寫作思緒。Justin 2024.02.28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歡迎點擊愛心及加入吳寓林所沙龍。

❤️感謝您對於持續創作的支持。

❤️我也常在這出沒FBIGGoogle MapYouTube

❤️樂瑞購物-吳寓林所專屬推薦連結(歡迎加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4/02/28
父母確實有引導孩子的責任,但學校方面提供的建議和輔助,應該比較中肯和專業,若彼此配合更理想。個人的經驗,上了高中,女兒準備要考入 IB 班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報考之前,我和先生一再問她是否清楚這是自己的意願,果然面試當天,考官第一條問題就是:「妳為什麼要讀 IB? 妳覺得自己行嗎?還是父母要妳讀?」😂
吳寓林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8
蘿娜自語 這樣的面試問題真的都是必考題☺️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2/28
「我想父母的角色就是引導支持,當孩子一輩子的朋友。」很認同!
吳寓林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8
李英華 感謝認同☺️
清月-avatar-img
2024/02/28
選校系的確是令我們容易困惑的點,尤其是有時候系上要學的或許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像是我之前收了一位學校不錯的外文系重考生(大一),我問他為什麼重考「因為我不知道外文系要唸文學。」我......對,外文系要念一堆文學和國外歷史、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句法學、語音學、畢業公演,還有一堆表演訓練課(畢業公演)、發音矯正課、還教你要以導演的角度去導戲(電影與文學)、什麼是蒙太奇(電影與文學)、導演要怎麼和演員溝通(電影與文學),看每個系所的側重,總之要學一大堆。總之,文學是必念的我會請同學先去搞清楚到底要念什麼https://ioh.tw/https://collego.edu.tw/https://students.tw/
吳寓林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9
Monica Sya 小蝦 現代的資訊真的很多元,他今天也交出志願表,後面要努力的面試。感謝大家分享^^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4/03/03
「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哥一句話切換視角👏🏻 許多正在當父母的人,只記得自己的原生家庭,卻忘了自己也是別人的原生家庭。很有收穫也很有感觸,謝謝哥的文章~
吳寓林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3
閒人|Kuiza 第一次接觸到原生家庭一詞,我也很震撼,最近也是反思自己會去影響到下一代,盡可能讓自己平靜。
那個媽媽-avatar-img
2024/02/28
非常贊同 ! 此外,現在資訊流通方便,選校系的時候有很多管道(包括Youtube)可以聽聽學長姐怎麼說喔。
吳寓林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8
那個媽媽 了解☺️
avatar-img
吳寓林所🤝平安咖啡廳
248會員
229內容數
歡迎來到,吳寓林所🤝平安咖啡廳。
2024/04/23
佑佑繳交申請入學報名表,校系填選六個校系都是通過。但賈斯父子間,經過雙向溝通後,佑佑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跟科系,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其他系所就沒有再考慮,所以有驅車北上參加【遇見東吳】。
Thumbnail
2024/04/23
佑佑繳交申請入學報名表,校系填選六個校系都是通過。但賈斯父子間,經過雙向溝通後,佑佑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跟科系,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其他系所就沒有再考慮,所以有驅車北上參加【遇見東吳】。
Thumbnail
2024/04/08
對於疫情之下誕生的孩子,因為環境上大家都戴著口罩,要學習語言就顯得更艱辛。我們嘗試很多方式來刺激孩子的學習,起初就是參加露營,因為在戶外戴口罩的比例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一些。其次就是就學上幼兒園,並轉學到適合孩子的學校。接下來就是課後之餘的兒童五感教室...
Thumbnail
2024/04/08
對於疫情之下誕生的孩子,因為環境上大家都戴著口罩,要學習語言就顯得更艱辛。我們嘗試很多方式來刺激孩子的學習,起初就是參加露營,因為在戶外戴口罩的比例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一些。其次就是就學上幼兒園,並轉學到適合孩子的學校。接下來就是課後之餘的兒童五感教室...
Thumbnail
2024/03/20
2024年03月19日志願卡繳交截止日,這是第一個分岔點,後續還是需要繼續努力面試。
Thumbnail
2024/03/20
2024年03月19日志願卡繳交截止日,這是第一個分岔點,後續還是需要繼續努力面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台灣社會至目前仍無法擺脫成績至上的魔咒,看看這位父親以一位父親的腳色,去設計瘋狂的 "親子共創業" 實驗,如何更實際更有目的性的方式,帶領孩子選擇另類的 "做中學、學中做" ,不同於傳統學校教育的學習模式。
Thumbnail
台灣社會至目前仍無法擺脫成績至上的魔咒,看看這位父親以一位父親的腳色,去設計瘋狂的 "親子共創業" 實驗,如何更實際更有目的性的方式,帶領孩子選擇另類的 "做中學、學中做" ,不同於傳統學校教育的學習模式。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2024年02月27日,台灣113年學測成績放榜,悻悻學子還在一定的熱度,心境上遲遲無法平復。但是不管成績好或壞,父母有引導子女的義務。
Thumbnail
2024年02月27日,台灣113年學測成績放榜,悻悻學子還在一定的熱度,心境上遲遲無法平復。但是不管成績好或壞,父母有引導子女的義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