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教育新風景:從傳統的國文教學,到閱讀理解、思辨教育之路(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41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

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

林津羽老師



在第一線現場看到大學生國語文能力及思考能力的差異,津羽老師也對語文教育有著自己的期許,因此,她的語文思辨教育不僅面對大學生,而是從小一開始,就透過時事進行一系列的語文思辨教育。

在津羽老師的語文共學團和大學課程中,她帶著孩子從烏俄戰爭討論到13歲中學生在校園遇刺事件,性別、人權、環境、藝術等各種人文議題,都在她的討論範疇中。跨度這麼大的年齡層,議題也都艱深複雜,津羽老師究竟是如何帶領孩子們透過時事進行思辨教育呢?

首先,津羽老師回應梁老師的好奇,談起她帶著自家小孩在語文共學團中進行的各種實驗,源於目睹了大學生在經歷十二年國語文基礎教育後,從心態到技巧與能力都還存有難以彌補的缺陷,因此她融合應用與情意,嘗試讓自己的教學可以帶小孩一起回應真實世界。

在津羽老師的課程中,語文課程就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們聊時事與議題,也回應小孩世界中必須面對的課題--考試怎麼考?和坊間安親班不同,她想做的不是蒐集各校試卷來分析考試方向,而是直接讓孩子交流,打破身為學習者的認知,並由老師帶領歸納。她也把重點放在學習態度的培養上,花時間和小孩一起聊聊,考試前後如何處理情緒?在各種大小議題的交流中,閱讀理解與口語表達的能力自然生長。


談論時事議題,從聊天開始

接著,梁老師從津羽老師擅長的「思辨教育」切入討論,請她分享帶領孩子們對話與思辨的主要原則及操作方式。

津羽老師帶進教室的.是和小孩的生活相關,他們會關心,但家長不一定有能力或時間談的事件和議題,她從不迴避真實問題,例如烏俄戰爭,以及2023年底震驚社會的「新北國中生割頸事件」。

她先從國語日報、網路資料中蒐集適合的素材,進入課堂以,因為孩子習慣每次上課前都會有各自的生活分享,他們在這樣的分享中進行口語表達的練習,也和彼此建立連結。於是津羽的開場常常是這樣自然的帶入:

「我最近聽到一個故事……」
「我最近看到一個新聞很驚奇,很想跟你們分享……」


接著,帶小孩閱讀她所蒐集的資料,並依照孩子的好奇去探索,而教學者則適時深化與連結其他議題。例如有小孩問:「葉克膜是什麼?」他們就一起上網查找。接著有人討論「彈簧刀」和「蘿蔔刀」,津羽就繼續找圖片給他們看,並和他們討論攜帶類似物品到學校的風險。


時事討論的方向設定

聽到這裡,梁老師不禁回應,要開啟這樣的討論,其實是需要勇氣的。以國中生割頸案為例,這個事件對大人來說是恐懼的,情感上無法接受,雖然同時也理性知曉,加害者的狀態和行為是一個結構上的問題。但是,如果要和小孩討論,會不會讓小孩心生恐懼?要怎麼和小孩討論?期待小孩知道什麼?……許多時候,大人知道這個議題很必要,但自己都想不清楚該把討論引導到何處)。

津羽老師在準備帶孩子討論時事議題時,不會預先設計「標準答案」,因為她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希望孩子了解到所有問題都是結構性的,並能在各場域中持續思考。例如在了解國中生割頸案時,孩子生出好奇:「為什麼有人要當別人乾哥?」

對呀,為什麼?

津羽從這個好奇繼續帶小孩探索--

  • 當別人乾哥有什麼好處?又有哪些風險?
  • 為什麼要找乾哥?(可能因為寂寞)
  • 如果你是受害者,你會怎麼做?

開放的問題中,選擇權交到孩子手裡,他們能聆聽彼此想法,換位思考,也累積生存的智慧。在不斷換位的多角度思考中,孩子把每個角色的困境與難題都想過了,最後再連結自我,回到核心思索: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既是開放而不設限的討論,也可能會迸出「挑戰」教學者認知、「政治不正確」的答案。津羽接受挑戰,繼續對話。例如當孩子拋出「死了活該」這樣的語言,她冷靜回問:「所以你的意思是,自己死了也沒關係?」

其實,在團體討論中,當教學者已經營造出良好的討論氛圍,或許也不用急著在第一時間表現指責,因為團體氛圍會讓發言者知道自己的發言不恰當,以及如此發言的自己,將會被他人如何看待所以,當有人說:

「又不是在我學校發生,跟我沒關係!」

就有其他小孩回應:

「你怎麼知道不可能發生在自己的學校?」


學校老師請參考!大班討論引導指南

熟悉體制內中學教育的梁老師很感慨,其實孩子的思辨能力在不同階段都能持續有各種程度與形式的訓練,但台灣的中學生們,很可惜地成長於在高壓升學環境,思辨能力被慢慢消失……在小學或學齡前,都還可以有多元設計的各種課程,到了中學現場,卻常被成績導向的教學給壓縮。

相信還是有許多老師想要在體制教育中為孩子撐出一點嘗試的空間,因此,津羽老師也不吝分享她在人數較多的班級中,會如何引導學生討論:

raw-image


【主題設計與文本挑選】

首先在主題設計以及文本挑選上,必須是符合學生關心,有智慧和深度的「複雜」課題。無論年紀,給小孩足夠的挑戰,才會開啟有趣的學習體驗!

【討論方式】

採分組討論(3-4人為小組),先為學生建立討論的安全感,小組討論過後,帶到大班時,再老師串聯起不同群組。

【討論形式】

  • 辯論:

適用於一般人「習以為常的狀態」,讓學生分成正反立場,互相質疑與辯論,如果過程中有人提出第三種意見,就可以再去深入探討。

  • 模擬公聽會:

適合立法複雜的議題。例如討論「無家者」議題,可讓各組持不同角度及立場,老師再適時引入新的立場,不斷把議題深化。

【議題討論的引導心法】

保持開放的心

 首先必須拆掉自己思考框架,才不會侷限孩子思考的可能性

引入多元形式(如:辯論/公聽會),營造討論氛圍

 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們暢所欲言

引導體會每個人想法的不同及面對方式

 營造好的氛圍,就不用擔心會有無法招架的言論




其實,只要在學期中有1-2堂這樣的課程,就能讓孩子體驗且有感!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思考與表達,這些都是重要的過程。兩位老師提醒各位教育夥伴,相較於課本教材,對孩子來說,透過議題認識世界會更有意義(例如:總統候選人文案結合修辭,如何喚起群眾激情?),困難的是,老師們如何鼓起勇氣開始做這件事?

津羽老師想提醒大家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自信/閱讀理解/表達討論/團體合作/開放思考……。如此一來,究竟該為孩子準備怎樣的能力,就會有比較清晰的圖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冠穎(冠冠老師)的沙龍
69會員
54內容數
喜閱樹是一間教室,也是讓我實現夢想的地方。不是每堂課都有值得記錄的靈光,不是每天都能精神振奮熱愛生命,但我還是想要誠實寫下一些什麼,紀錄自己成為一位讀寫教師的路途中,踩踏的每個步伐。慢慢灌溉,自在成長,我想和同行的孩子一起,茁壯與綻放。--所以,我要開始寫了,在永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
2025/03/29
大衛.里奇斐德《隔壁的恐龍先生》(小宇宙文化,2025)
Thumbnail
2025/03/29
大衛.里奇斐德《隔壁的恐龍先生》(小宇宙文化,2025)
Thumbnail
2025/03/10
寫作並非每個人的天賦,但我相信它是可能被一次次點燃的微光。 ​
Thumbnail
2025/03/10
寫作並非每個人的天賦,但我相信它是可能被一次次點燃的微光。 ​
Thumbnail
2024/11/16
來!這邊有三種餅乾,請選擇自己想吃的吧! 什麼?老師手中那不是要用喜閱幣兌換的獎勵小餅乾嗎?居然免費大放送!
Thumbnail
2024/11/16
來!這邊有三種餅乾,請選擇自己想吃的吧! 什麼?老師手中那不是要用喜閱幣兌換的獎勵小餅乾嗎?居然免費大放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學,不只是自己學習課業 更多的是學習面對自己、世界 同時擴展視野、看見可能 充滿曲折的路 是自己讓她變得美好
Thumbnail
自學,不只是自己學習課業 更多的是學習面對自己、世界 同時擴展視野、看見可能 充滿曲折的路 是自己讓她變得美好
Thumbnail
何謂教育?又何謂真正的學習?今天實孩們帶著試讀生的模樣,著實讓我看見了兩者。
Thumbnail
何謂教育?又何謂真正的學習?今天實孩們帶著試讀生的模樣,著實讓我看見了兩者。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我這輩子的努力,都只是在努力培養出一整個世代的、有足夠墨水資糧,足夠思考空間的、能讓高手願意出手教的、能自行領略高手的手路的,「英文上上根器皿」。
Thumbnail
我這輩子的努力,都只是在努力培養出一整個世代的、有足夠墨水資糧,足夠思考空間的、能讓高手願意出手教的、能自行領略高手的手路的,「英文上上根器皿」。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