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希達談何謂解構主義:差異是意義形成的可能性條件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上是接觸解構主義時引發我興趣的所在。解構主義源於60年代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 Derrida, 1930-2004),其思想影響了藝術、文學、政治、建築等領域,建築甚至出現了解構主義建築。在將近60年後的今天,解構主義是否還深具影響力?其未來的發展可能性為何?在建築方面,解構主義、解構主義建築與現代建築彼此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影響及發展?若說解構主義建築是建築借用了哲學的概念,那麼其他哲學概念是否也有被建築化的可能?解構主義建築又到底解構了什麼?而維特魯威(Vitruvius)於《建築十書》中提及的建築3原則「堅固、實用、美觀」在解構主義反二元論的理論中有被解構嗎?若按照德希達對符號(文字)提出顛覆傳統哲學的看法,符號本身的意義就是符號本身,符號自成一套系統,那麼對於現行建築評圖中講求概念、以符號背後代表事物意義的建築教育中,有否落實解構的可能?以上問題我將在之後一系列的文章中試圖回答,何謂解構主義、何謂現代建築、何謂後現代建築、及現代建築與解構主義建築的關係及解構主義之於建築教育的可能。


結構主義的背景─存在主義


從字面上看來,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是相對於結構主義(construction),但解構的對象其實不單單是結構主義的論點,而是整個西方哲學更根本的基礎及傳統─形上學。解構主義之所以相對於結構主義,是因為解構主義的論點是由結構主義中獲得啟發的。結構的意思便是我們意識的東西是由這複雜的社會結構所形塑的,如:歷史、文化、語言、傳統等,如同高達美所說的「前結構」。結構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傅柯、拉岡、阿圖塞、巴特、李維史陀等。結構主義提出的背景是相對於存在主義法國哲學家沙特(Sartre, 1905-1980)提出的:「存在先於本質」所做的批判。存在主義者認為,人的本質(意義)是後天受環境影響所產生的,而沒有康德所說的先驗的東西或背後有個上帝目的式的存在,人的本質(目的)是後天自我所給予的,自我具有改變及決定的可能。而結構主義便抱持相對的立場,認為人是被複雜的社會因素(歷史、文化、語言、傳統)所決定的,但正因為社會是不斷變動的,因此結構的發展也就不斷有能動性及可能性。


解構主義的背景─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最早可追溯於有「二十世紀語言學之父」之稱的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 de Saussure, 1857-1913)所提出研究語言學的方法,而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德希達(J. Derrida, 1930-2004) 便是從其語言學主張,批判、轉化為解構主義的理論。


索緒爾的語言學不同之處在於,其反對傳統的語言「表徵模型」(representation model of language),傳統語言主張「語言」符應「外於且先於語言存在的事物」,例如是先有物才有名,是先有桌子的形式物質,才有語言去指涉何謂桌子。此種語言是由外在事物所衍生出來的傳統語言觀,即「語言的功用在於表徵不在場或在場的對象」。索緒爾卻認為:「符號於其自身所結合的,並非一個名稱與一件事物,而是一個意念與一個聲音圖像。」並且符號跟其所傳達的意義之間的關係沒有必然性,完全是任意的,一個符號的同一性只有透過它跟其他符號的「比較」才能確定,其意義也只有在相互可比較之符號的並列中才能形成。即符號與符號之間的「差異」(difference)賦予在系統中符號的同一性及其價值,差異使得符號產生意義。因此,索緒爾語言學與傳統認知的語言最大的不同在於,符號系統無須從外部、而是自身內部即自成一個系統(結構)。


德希達理論的核心─反邏格斯(logos-centrism)中心主義或聲音中心主義


雖然索緒爾顛覆了符號與外在事物的關係,但德希達卻認為其所使用的語彙其思考並未脫離傳統哲學二元論式的思考方式,及非黑即白、非善即惡、非高即矮、非胖即瘦、非富則貧、非藍即綠等一切相對概念,而我們總是推崇正面的、完整的、根源的、正常的價值,而反對負面的、偶然的、複雜的價值,此種從西方柏拉圖哲學(理型/現象、不變/變動、可知/可見、原型/複本)一路發展至今的形上學傳統。


德希達贊同索緒爾對於符號自成一套系統的看法,但其對於符號(文字)的意義是來自其背後所呈現的聲音或意念,並不脫傳統哲學對符號的理解。傳統哲學認為,符號 (Sign) 是為了代表某些事物或意義,符號是宛如工具性的存在而非目的本身,符號重要的是傳達後的意義,相對於文字(writing),聲音是更接近精神(意義)的存在。我們先是學會聲音,才學會如何書寫,而聲音的溝通對話更直接反映了心裡的意志,而文字則是意志的缺席(作者已死),但既然聲音地位如此重要,為何哲學經典卻又都是透過文字才得已流傳呢?當對話或演奏產生聲音時,前一句話或前一個音符過去就過去了,不會留下任何痕跡,而文字或圖像則不同,文字或圖像等符號能夠跨時空的存在,閱讀時也沒有一定的方向性,愛怎麼閱讀就怎麼閱讀、欣賞畫作能夠從上往下看也能從下往上看,並且隨著不同時間閱讀,產生了不同的感覺,閱讀具有永遠都看不全的狀態。


因此,傳統哲學將符號視為次要的、衍生的、後來的,德希達則將符號提升至主要的、根本的、原初的;因為他主張並無任何在符號系統以外的意義或實體,意義僅是符號彼此間的差異所形成的;符號還可被任意地從原來的脈絡脫離、置放於任何新的脈絡、並形成新的意義,意義可無限產生。這點就如同索緒爾認為單一符號無法被辨識,必須靠符號與符號的比較(差異)才能形成符號的意義。但德希達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將文字與聲音的地位關係完全顛倒,主張文字才是最根本的,但這是否僅是顛倒傳統形上學對符號的認知,而並未脫離傳統形上學二元對立關係的框架?


德希達理論的核心─延異


德希達如何不涉入形上學的語言即思維方式?其策略為將傳統形上學索預設不對稱之二分的關係導轉為中性化,然後再經之「去實體化」。將傳統視為在「聲音」之下的「文字」,提升至不至於超越的程度(平等)。德希達提出延異的概念來支持其論點。延異與差異(différance vs. difference)在語音上無法區別,唯有作為文字才能區辨(如同中文的同音異字,但西方的拼音文字主要以聲音作區辨)。相較於聲音的易逝性,文字的可重複性,重複中又帶來非同一性,帶來偏離及改變,如同我們每一次閱讀都與上一次閱讀有所差異,重複性非永恆不變的同一,而是展現變化與差異。


  


文字呈現遺跡,即存在物中的缺在,一種永遠都不全的狀態,此種超越主體及符號系統的文字,德希達稱之為「元書寫」或「元痕跡」。元書寫的目的是企圖將「言說」及「文字」同時涵蓋,避免傳統形上學的二元對立。那麼在反對傳統哲學這種邏格斯中心主義時;即強調世界存在「超越的實體」,如:道、真理、上帝、意義等傳統哲學表述或追尋此種超越或實存的實體,這種反存有論的哲學之下,便僅剩下德希達所稱的「延異」了。


德希達主張符號間的差異即是「延異」,延異具有雙重含義,時空之延宕與歧異;時空之延宕即時間的延宕及空間的間隔,歧異即差異。簡單說延異是具有時空性的歧異,延異是不存在的,因為延異並非「當下」的存在,延異在「存在」與「缺在」之間,主張所有事物無存在及任何本質,因此有了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意義,而延異成為任何意義的可能性條件。


結論


當德希達反對形上學的二元關係,提出延異的概念時,當哲學僅剩下延異時,是否延異便成為了新的形上學?即便打破舊有形上學的關係,德希達依然在形上學的範疇內的原因在於,德希達的理論仍是建立在某種意識形態的預設之上,如同哈伯瑪斯對其立場的批判。首先,德希達的哲學根本上僅作負面的否定是表述,而缺乏正面具體的主張,不接受二元關係,提倡多元關係,那麼多元關係如何被實踐?第二,其「痕跡」說仍隱含暗指猶太教的神祕思想,仍未隱含著上帝。


當一切界線皆被解構時,我們很難說什麼東西就是怎麼樣,什麼東西涵蓋了哪些東西,如同我們生活的經驗,多數時是非黑又非白的灰色地帶,當我們認為其存在時,事實上並沒有存在,因為已隨著時空與歧異而有所改變。這種觀點讓真正的理解將永不可能到來,而只能不斷的追尋,不斷的通過對話及參與,在「寬容」的關係下增加理解的可能性。


灰色或說去中心化才是普遍的,因為沒有絕對的黑或絕對的白,灰色或說這種懸而未決的不確定狀態才是核心,如同波普提出的開放社會的狀態,解構主義提供了我們一種思考及理解的的可能性,在沒有絕對意義及本質的世界,提供了什麼都可能成為意義及本質的可能。解構主義消失的一天站在語言學的立場,或許便是此語言不再被使用的一天,但解構主義的精神,卻是我們永遠值得思考與理解的。


參考文獻:

1.Jeff Collins,Bill Mayblin ,1998,《德希達》,立緒,台北

2.孫雲平,2016,〈解構與詮釋──德里達與高達美的交鋒〉,《法蘭西哲學評論》,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3.孫雲平,2017,〈尼采與德希達─從對形上學跟語言的批判切入〉,《尼采透視》,五南,台北

4.洪世謙,2017,〈什麼是結構主義〉,《哲學談,淺淺地》,民視台灣學堂,台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l6Q2V-QP8Y

5.洪世謙,2017,〈淺談德希達〉,《哲學談,淺淺地》,民視台灣學堂,台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Fm5wKqK38 

2018/5/20

3會員
522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