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除了具備「生存能力」外,「培養欣賞與享受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對享受的感受都不盡相同,而通常可讓人由衷感到幸福都是從「心」而來,而不是從「頭腦」而來;比如感受到人的心意、看到別人的善意、看到美好事物的感動等等,如果心是比較敞開的人,也更容易意識到這些心意,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與感受到被愛。
所以,從生活中培養「心的感知能力」也可以啟動人的幸福感與創造力。
今年三月初的京都市區罕見的下了三月雪,然而這個時節的京都白天氣候很舒服,很適合散步。因此,出發前心裡想著此行就用雙腳來深入京都吧!然而,結束旅行後發現,這趟旅程每日走路步數並不算多,但是仍大大滿足了自己一開始的想法,而這份滿足的原點就是「欣賞」和「享受」。
此行適巧安排了「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印象派大師「莫內」展與有東方莫內之稱「上村淳一」家族在京都的作品聯展。京瓷美術館「村上隆momonoke kyoto」個展以及華道-池坊發源地京都本部花展等等,視覺饗宴外更感動於藝術家們透過作品傳達著在日常中感受到的美好,而這個季節綻放的河津櫻及北野天滿宮梅花典雅的姿態各顯風情,不僅豐盛優雅地滿足了感官的享受,也再次串起內心深處想「與人分享美好事物」的願心與感悟。(這部分心得日後再分享)
「學習智慧」其實是一門藝術,也需要很多配套,不可能只是一套系統化的教學模式;比如如何學習把慣性「往頭腦」走的習慣帶向「往心走」呢?途徑之一就是透過「賞析」與「享受」。然而,這樣的教導也容易讓人落入「形式」去做,所以透過前人帶領以及自己的落實就變得很關鍵,可以更細緻的從中調整做法、心態、觀念及感知力,也才不易落入懂很多、擁有很多,可是都看不到自己的改變,也更加感受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章成禪師著作《金剛經》(註)中教導我們:『所以為什麼人想要的幸福快樂,到最後都難以達到---無論有錢沒錢?關鍵就是因為,大家都有很多「習慣」,會讓自己往頭腦走,而不是往心走。於是就產生了「DNA反轉」---愈想要愈得不到。這是連世界首富都如此的。
所以要找到「事半功倍」的途徑,首先你要有心,然後要能夠充分地入世。這會是一個大修行的歷程,讓你把你的各種觀念,從事倍功半,一一調整成事半功倍。你就會不斷地與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創造出雙贏的關係,不會「人善被人欺」,也不會「高處不勝寒」。你會愈來愈豐盛,並且讓跟你有交會的人,都愈來愈好。這就是「行菩薩道」。』
學習及覺察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你都在做「正向整理」還是「負向整理」。』
這也提醒著我們,生活中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和情緒的人事物,也都在幫助我們看到自己觀念和習氣所帶來的生命故事;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意識到自己都習慣怎麼看待及訴說這些事呢。
而人生真的甚麼都帶不走嗎?
章成禪師曾教導我們:『一個人的心境、觀念、習氣、人脈是會跟著你帶到下一世的無形資產,所以「智慧」的學習就是在累積並打造你來世的「金湯匙」,當你金的純度愈高也就愈可以和佛國世界合一。』
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因為看到賢能、有德行的人,也希望能向他看齊及學習;這些都屬於「正向模式」所開啟的覺察。反之,負向模式所開啟的就不可能是「見不賢而內自省」的路徑,而是容易落入羨慕、忌妒、或無法祝福別人、見不得別人好,當然更無法看到別人的付出與心意了。
而同樣是觀察、覺察,不同的慣性思維也就讓人走向不同的心境,這份心境的酸甜苦辣,也成為每個人對自己生活的註解。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很可貴的是,我們可以透過種種的感覺去學習;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歡不喜歡、生氣、開心、喜悅、幸福、怨恨、忌妒、愧疚、不滿足……,這些都在幫助我們學習、發現,所以並不是其中的對錯好壞,而是從中是否可以幫助自己有更多的了解、自己是否可以在過程中有愈來愈好。
所以,開啟「感知力」成為可以幫助我們校正觀念、思維和心境是很可貴的法寶。生活中更有意識地培養五感品味並善用感知力,不僅可以在學習智慧的過程為自己注入更多正能量,也能校正轉向「正向思維」模式。
請試著讓自己接觸更多美好人事物,在那些可以流傳下來的文化都是飽含著前人的智慧及養分在其中,那是頭腦無法分析,但是卻可以透過不同時空讓你的心也同樣感知到的喜悅與滿足。每當你有享受時,也試著想想「其中是有哪些人事物的機緣與促成,我才可以有此刻的喜樂?」
只要願意持續去做、有累積,自然會發酵、萌芽,那麼你也會感受到能夠用這樣的模式來學習智慧,不僅可以事半功倍,也更容易看到感謝並感受到福氣!
*註:《金剛經-人生經歷無數,喜樂一如最初》/傳訊者:章成、M·FAN。商周出版
🎐京都京瓷美術館.「村上隆momonoke kyoto」個展(展期2024/2/3-9/1)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莫內展(展期2024/2/10-5/6)
🎐文化勲章三代の系譜上村松園・松篁・淳之-東京日本橋高島屋展期2024年4月17日-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