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CH6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訊息處理模式有三個主要部分:感官收錄器、工作記憶(有時稱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來自五官的刺激進入感官收錄器後,大部分會馬上遺忘。不管基於何種理由,只要我們覺得重要,這刺激便接著進入工作記憶。在工作記憶裡,我們會根據已存於長期記憶的東西來評鑑新刺激。工作記憶是進行「思考」的地方。它是記憶系統裡最活躍的地方。在這裡我們設法理解新刺激,並將它與已知的知識產生連結。然後,如果我們認定新訊息有用,我們就將它儲存於長期記憶,也許是永久儲存。
執行處理是很重要的概念。整個訊息處理的進行並不是把刺激轉變成知識的自動化輸送帶。正相反。在學習歷程的每一階段都受到學習者的控制。
記憶系統的第一部分是感官收錄器。它是記憶系統首先接觸到外來訊息的地方。感官收錄器從各個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接收大量的訊息,並保留非常短的時間,此時間不會超過幾秒鐘。訊息在感官收錄器若沒有進一步的處理,很快就會流失。事實上我們感官所接收的東西,即使是經過極短的一瞬間,也只有極少部分能被回憶,因為沒有覺察、沒注意的東西很可能會流失。
感官收錄器的存在對教育有兩個重要的啟示:首先,人們若要保留訊息,他們就必須對此訊息加以注意。第二,要使瞬間看到的所有訊息都能意識到,需要花費一點時間。例如,假如學生一下子被塞進太多的訊息,而沒有告訴他們應該特別注意哪些方面,則他們可能無法學習到任何訊息。
個人所知覺和注意到的訊息接著進入記憶系統的第二個部分——工作記憶。工作記憶是一個貯存系統。它容量有限,僅能保留有限的訊息,而且保留時間只有數秒鐘。我們此刻正在思考的訊息就貯存在這裡。在任何時刻,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有某一想法,這個想法或思維就放在我們的短期記憶裡。一旦我們停止思考某訊息,這訊息就從短期記憶消失了。短期記憶又稱為工作記憶。這個名稱強調:短期記憶最重要的特徵並不是訊息保留時間的長短,而是,它是正在活動、正在工作中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在工作記憶裡操作訊息,整理訊息(以便貯存或丢棄),並將此訊息與其他訊息相連結。因為工作記憶是如此重要,所以許多學者認為工作記憶實質上等同於智力。
1.工作記憶容量
學者認為工作記憶的容量是5到9個訊息單位,雖然也有些研究認為,平均數比較像是4。也就是說,我們一次只能夠同時思考5到9個不同的東西。
2.工作記憶的個別差異
當人們想要完成某一學習工作時,他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是有個別差異的。要提高工作記憶容量,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背景知識。當一個人對某事情懂得愈多,就愈能組織和吸收新訊息。
長期記憶是我們記憶系統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用來長時間保留訊息的地方。一般認為長期記憶容量很大,訊息保留時間很長。事實上,許多學者認為長期記憶內的訊息可能永遠不會遺忘;我們可能只是無法找到記憶中的訊息而已。我們到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都還沒填滿我們的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所貯存的,不只是訊息而已,它也包括學習策略,以便個人易於提取。學者將這個能力稱為「長期工作記憶」。這個觀念可用來說明專家(如病理診斷專家)的卓越技能:這些專家能將眼前的訊息與他們長期記憶內的大量組型做比對。
學者認為長期記憶至少有三個部分:情節記憶、語意記憶、和程序性記憶。
1.情節記憶
情節記憶包含經驗影像,而這些影像是有組織的;它們依據事情發生的時地加以組織。情節記憶的內容是你個人經驗過並記得的事件。在這個記憶裡,感官訊息、空間知識、語言、情緒、與動作等訊息被合併成屬於你個人的故事。
2.語意記憶
語意(或陳述性)記憶的組織方式與情節記憶截然不同。它是由許多網絡(networks)組織而成的。這些由有關觀念和關係所構成的網絡稱為基模群(schemata)(譯注:或也譯「基模」)。基模使他們能夠瞭解和統整新訊息。基模就像大綱(outline)一樣,不同的概念或觀念分別歸到較大的類別底下。而各基模的不同層面之間又透過一系列的命題或關係形成關聯。
我們可以透過許多路徑來取得相同的訊息。事實上,達到該訊息的路徑愈多、路徑愈牢固,你就愈能提取長期語意記憶中的訊息。請記住,長期記憶的問題不在於訊息的消失,而在於提取的路徑不見了。
基模理論有一個明確的涵義,即新訊息若能合適納入已確立的基模,會比不能納入的訊息,更容易記憶。
3.程序性記憶
程序性記憶使人能記得如何做某一件事情,尤其是身體動作方面的作業。此種記憶顯然是以一系列「刺激和反應的配對」的方式儲存。例如,即使你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未曾過騎過腳踏車,但只要你一騎上腳踏車,一些刺激就開始引發許多反應。當腳踏車傾向左邊(刺激),你就「本能地」把重心移向右邊,以保持平衡(反應)。其他程序性記憶的例子還包括書寫、打字、和跑步等技能。神經學研究發現,程序性記憶與語意及情節記憶不一樣,它是貯存在腦的另一部位;程序性記憶是儲存在小腦、而語意和情節記憶是儲存在大腦皮質。
干擾論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會遺忘。干擾論主張,當訊息與其他訊息混淆,或被其他訊息擠掉時,學生就會產生遺忘。干擾論認為,有兩種情況會造成遺忘:第一種情況是倒攝抑制,這是指學了第二項作業,以致人們遺忘了先前學過的某些事物;第二種情況是順攝抑制,這是指原來的學習干擾了後來學習的保留。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是說,對於一系列訊息,人們最容易記住最前面和最後面的訊息。當人們練習某訊息或技能,其練習的數量遠超過將該訊息確立於長期記憶所需的數量,以致於使用此一技能時,只需花費很少或不需要花費心力,此時我們就可以說、自動化已經形成。練習可以使新學得的訊息在記憶內的聯結加強。分散練習是每次練習部分作業,但是要花費一段較長的時間。它通常比集中練習有效。實做也可以幫助學生記憶訊息。
學生覺得有道理或覺得重要的訊息,對學生而言也是比較有意義的訊息;惰性知識和以機械記憶學得的訊息就比較沒有意義。根據基模理論,個人有意義的知識是由基模的網絡和階層所建構而成的。
後設認知之所以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是因為它能幫助學生思考、控制、和有效使用自己的思考歷程。
做筆記、選擇性和有方向性的畫重點、做摘要、寫下自己的瞭解、做大綱、和構圖等都有助於學習。PQ4R法強調對訊息做有意義的組織。
前導組體之所以有助於學生處理新訊息,是因為它活化了學生的背景知識。類比、訊息精緻化、有組織的基模、發問技巧、和概念模型等也是以認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學策略。
之前看了湯質的〈我這輩子見過最好的學習方法|認知負荷理論〉,所以找了這本書來看,有趣的是其中〈CH5 行為取向與社會學習取向的學習理論〉與〈CH6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和心理諮商的認知取向、行為取向,進而發展認知行為取向療法可相互參照。
這點也啟發我,奢摩他(止)與毗婆舍那(觀)似乎也能以此參照:
書中寫道:
學者在討論行為取向和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時,通常把它們當作互相競爭的、相反的模式。的確,這些理論在某些特定領域確實採取矛盾對立的立場的,但更正確的說,它們應視為互補而非彼此競爭的——也就是說,這兩種理論取向事實上是在處理不同的問題。
而在《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寫道:
若因觀修太多使得住分減少,便應止修;若因止修太多而危害到觀察時,則須觀修。—《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
止是共內外道,觀是內道不共。透過「認知」來影響「行為」,讓行為訓練成自動化,佛法中稱為「任運」,書中寫道:
程序性記憶使人能記得如何做某一件事情,尤其是身體動作方面的作業。此種記憶顯然是以一系列「刺激和反應的配對」的方式儲存。其他程序性記憶的例子還包括書寫、打字、和跑步等技能。神經學研究發現,程序性記憶與語意及情節記憶不一樣,它是貯存在腦的另一部位;程序性記憶是儲存在小腦、而語意和情節記憶是儲存在大腦皮質。
我認為這種任運,才是臨終彌留之際的關鍵,又或者當失智、智力衰退時能有效的方法,所有的觀修可能是儲存在大腦皮質,而要透過止修,進而儲存進小腦。
有禪修經驗者應該會了解輕安是種狀態,止修就如運動般可以越熟悉越快進入狀況,那麼觀修的內容,例如「無我、慈悲」,是否也能是一種非言語的狀態?換句話說,斷除我執、我愛執的狀態,應該要像書寫、打字、和跑步等技能般熟悉,才有機會斷除輪迴。
不過這也遇到問題,斷除我愛執似乎是在斷除「貪生的本能」,也確實因為「貪我」而「取蘊」,也確實「俱生我執」是與生俱來的,我認為其對治的是「生物貪生、求生的本能」運作機制(爬蟲腦),但在經論中似乎隱而不顯,還需再研究。
總之,書中寫道:
做筆記、選擇性和有方向性的畫重點、做摘要、寫下自己的瞭解、做大綱、和構圖等都有助於學習。
在學習中觀時,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