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鍋》- 純粹美食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火上鍋》劇情主軸是愛情,如導演陳英雄所云,獻給太太的電影,是表現食物之愛、烹調之愛與創造之愛。劇情來說是以美食家多丹與廚師歐仁妮的愛戀故事,並穿插天才學徒學習和饕客好友共同品嚐討論。電影除了鋪成著女主角死亡的轉折幾乎是平淡如水的情節推進,在無事發生的邊界中解放劇情企圖與純粹描述烹飪過程營造著像是「紀錄片」唯度,如同《刺客聶隱娘》(註1)像是接近客觀的武俠片,而《火上鍋》就是趨近客觀的美食電影。


筆者不熟烹飪,大概只會煎蛋和煮泡麵這類極為基本的,也沒吃過純粹的法國料理,對於烹煮方式無法評論。但面對如此看似美輪美奐的「煮菜紀錄」之外,電影營造的歷史氣氛涉及了像是紀錄了法國料理過去某段的歷史切片,於是攝影採取著像是古典繪畫般的再現著過往飲食與烹調場景、物件,並強調光線、空氣等材質與氣氛感。

 

電影中充滿「老物」的場景

電影中充滿「老物」的場景


如果沒說錯的話,原片名:「法式火鍋」代表著法國料理重要的靈魂:湯底、醬汁的運用,對應著電影純粹的敘事美學,有別於許多美食電影對於料理過程往往像是「變魔術」不太實在,省略看似過於無聊的烹煮過程;純粹的美食電影  《火上鍋》百分之八十鉅細靡遺的烹飪過程,食材運用與技術的描述,品嘗時講述食物風味與西方用餐時酒類飲用與食物相得益彰,電影在味道、記憶、命名、品嘗與評論之中一脈相承,一如主角對於學徒吃不慣骨髓的提醒,食物包含著豐富的歷史,記憶等文化特性,結合了先人智慧與藝術創造性。


純粹食物美學,超越了社會階級、象徵符號,於是不會去質問電影中的菜色,不要說窮人,連中產階級來說只是看得到吃不到。劇情中只有一絲絲對於皇室過於大排場的菜單,展示著美食家文化菁英對於財大氣粗,不懂菜單與食材運用必須起承轉合的譏諷之外,純粹食物美學,同時超越了動物保育,看到電影中幾幕被清理好的小雞、小牛的「屍體」,沒好好長大就被屠宰上桌,難道不會出現任何惻隱之心?電影再現了食用「圃鵐」這道後來被稱為禁忌料理,因為飼養過程不太人道,好比電影中因為這道菜太好吃,怕吃相過於難看,同時也怕香味飄走,必須把頭用白布蓋起來食用看似邪教的黑暗儀式。


《火上鍋》以讚頌季節、風土與被恩賜的萬物(食材)連結著崇高的人類之愛作為結語,卻讓有心人(如我)悄悄聯想著為了以美食達到純粹藝術的高度,背後看不見的犧牲,與總是顧全小局(如我)產生一絲絲倫理上的艱難。


 

(註1)
詳見筆者舊文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15/09/blog-post_6.html

avatar-img
26會員
7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拉特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改編台灣五零年代文學家段彩華的作品,劇情描述菜鳥外省警察黃迪宇(黃迪楊飾)被學長們凹,要押解一位老扒手三翅(唐從聖飾)北上,戲劇時間從高雄到台北搭乘過往懷舊時代的平快火車十個小時的旅程,如同公路電影在火車上與不同人的相遇發生意外事件,呈現警察與扒手相愛相殺,既矛盾又親密的關係。
一如動畫的簡單線條卻建構角色複雜的內心情緒,《再見機器人》看似當前新穎的Ai與機器人題材,內核卻是過往古典時代的老派浪漫,以致敬紐約城市街頭與紐約人的多樣性配以七零八零年代迪斯可放克舞曲,包裝著現代人孤獨,恍若描述童貞般介於友情與愛情的素樸情感。
以在地共生聚落遭受財團入侵尋求商機,為的是給都市人一個暫時逃逸的去處。劇情上經由說明會盼能夠創造雙贏,但礙於預算與政府補助期限,一邊無法接受,一邊只能用偷雞摸狗方式使居民答應,而電影劇情上遭受的矛盾,並非以劇情解決。而是在「劇情道德」之外,電影創作者的道德視角指向何處?
5/5邪惡根本不存在
不能忽略導演刻意營造主角每天當下的動作的存有狀態,日復一日的重複,就像是修行。不一定是要像《我的完美日常》裡打掃這種肢體伸展式的,而就算是坐在電腦前打鍵盤的動作,若專注於身體當下,而非在寫(這篇)文章時的功能性,去感受手指碰觸塑料鍵帽與按下觸覺改變的當下,像是一種慎重的身體儀式。
《夢想集中營》則是大部分以極度清晰,幾乎沒有景深的方式,敘述著因為要建蓋滅絕營,一牆之隔則是一旁長官與家屬們的「夢想生活園區」,一種以IKEA型錄般的現代生活「版型」。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4/5墜惡真相
改編台灣五零年代文學家段彩華的作品,劇情描述菜鳥外省警察黃迪宇(黃迪楊飾)被學長們凹,要押解一位老扒手三翅(唐從聖飾)北上,戲劇時間從高雄到台北搭乘過往懷舊時代的平快火車十個小時的旅程,如同公路電影在火車上與不同人的相遇發生意外事件,呈現警察與扒手相愛相殺,既矛盾又親密的關係。
一如動畫的簡單線條卻建構角色複雜的內心情緒,《再見機器人》看似當前新穎的Ai與機器人題材,內核卻是過往古典時代的老派浪漫,以致敬紐約城市街頭與紐約人的多樣性配以七零八零年代迪斯可放克舞曲,包裝著現代人孤獨,恍若描述童貞般介於友情與愛情的素樸情感。
以在地共生聚落遭受財團入侵尋求商機,為的是給都市人一個暫時逃逸的去處。劇情上經由說明會盼能夠創造雙贏,但礙於預算與政府補助期限,一邊無法接受,一邊只能用偷雞摸狗方式使居民答應,而電影劇情上遭受的矛盾,並非以劇情解決。而是在「劇情道德」之外,電影創作者的道德視角指向何處?
5/5邪惡根本不存在
不能忽略導演刻意營造主角每天當下的動作的存有狀態,日復一日的重複,就像是修行。不一定是要像《我的完美日常》裡打掃這種肢體伸展式的,而就算是坐在電腦前打鍵盤的動作,若專注於身體當下,而非在寫(這篇)文章時的功能性,去感受手指碰觸塑料鍵帽與按下觸覺改變的當下,像是一種慎重的身體儀式。
《夢想集中營》則是大部分以極度清晰,幾乎沒有景深的方式,敘述著因為要建蓋滅絕營,一牆之隔則是一旁長官與家屬們的「夢想生活園區」,一種以IKEA型錄般的現代生活「版型」。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4/5墜惡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Thumbnail
菜餚的香氣色調極限味蕾 如愛戀的詩情畫意 變化萬千 稍微的不同烹調 隨意 認真來點異國風味 古早味也偶爾能回味 腦袋有的 偶而也可休憩放風 觀摩廚神如何滿漢全席上桌 激盪出溫暖的花火 滿足的依偎許久 幸福一直沒有遠走 只是俯瞰著你我 怎麼將一道道 鮮美的菜餚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電影的編劇及導演都是法籍越南裔陳英雄。植基於瑞士作家Marcel Rouff於1924年所創作的小說La Vie et la passion de Dodin-Bouffant, gourmet。故事闡述著美食家多丹的生活與熱情,主軸
Thumbnail
據說,人們在享受美食,和美好性愛時,最能遠離塵世煩憂;但性愛無法單獨進行,吃飯卻隨時都可以,所以說,女性們,千萬別偷懶。——《姐姐的私廚》
Thumbnail
茱麗葉·畢諾許不管幾歲仍能有種令人心醉神馳的少女媚態,乍見一道道菜色時她的眼神氾濫著笑意,吃下食物後綻放出開懷的笑容,對比班諾·馬吉梅飾演的持重、穩定,讓這兩個深藏不露的角色間充滿了化學反應;幕後他們也是前伴侶的關係,在分開多年後再度合作,也意外對照著他們戲外身分
Thumbnail
《火上鍋》一開始就吸足了你的眼球,這部電影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在感官的衝擊與滿足上絕對大呼過癮。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電影的結尾處......
Thumbnail
最近上映的兩部電影「再見機器人 」和「火上鍋 」都是令人期待的作品,兩部分別以動畫和料理為主題,以深刻、多重情感來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同時,影片中的對白被省略,觀眾需要透過角色和情節的互動來品味當中的價值,兩部片雖然感性,但卻同樣擁有很高的娛樂價值。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Thumbnail
外皮上不滅的藍色火焰,內裏包裹著自製的冰淇淋,科學甜點「熱烤阿拉斯加」就此端上桌,承載了自古至今廚師們對美食記憶的傳承。從烹煮「小牛肉」的耐心,到剝除蝦殼的細節,細緻地調配出提味的「勃根地醬」或是倒入白醬滿溢的「奶油酥盒」,每一個步驟都交錯並行著,考驗了廚師帶動整個廚房的功力,電影開演的三十分鐘就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Thumbnail
菜餚的香氣色調極限味蕾 如愛戀的詩情畫意 變化萬千 稍微的不同烹調 隨意 認真來點異國風味 古早味也偶爾能回味 腦袋有的 偶而也可休憩放風 觀摩廚神如何滿漢全席上桌 激盪出溫暖的花火 滿足的依偎許久 幸福一直沒有遠走 只是俯瞰著你我 怎麼將一道道 鮮美的菜餚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電影的編劇及導演都是法籍越南裔陳英雄。植基於瑞士作家Marcel Rouff於1924年所創作的小說La Vie et la passion de Dodin-Bouffant, gourmet。故事闡述著美食家多丹的生活與熱情,主軸
Thumbnail
據說,人們在享受美食,和美好性愛時,最能遠離塵世煩憂;但性愛無法單獨進行,吃飯卻隨時都可以,所以說,女性們,千萬別偷懶。——《姐姐的私廚》
Thumbnail
茱麗葉·畢諾許不管幾歲仍能有種令人心醉神馳的少女媚態,乍見一道道菜色時她的眼神氾濫著笑意,吃下食物後綻放出開懷的笑容,對比班諾·馬吉梅飾演的持重、穩定,讓這兩個深藏不露的角色間充滿了化學反應;幕後他們也是前伴侶的關係,在分開多年後再度合作,也意外對照著他們戲外身分
Thumbnail
《火上鍋》一開始就吸足了你的眼球,這部電影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在感官的衝擊與滿足上絕對大呼過癮。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電影的結尾處......
Thumbnail
最近上映的兩部電影「再見機器人 」和「火上鍋 」都是令人期待的作品,兩部分別以動畫和料理為主題,以深刻、多重情感來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同時,影片中的對白被省略,觀眾需要透過角色和情節的互動來品味當中的價值,兩部片雖然感性,但卻同樣擁有很高的娛樂價值。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Thumbnail
外皮上不滅的藍色火焰,內裏包裹著自製的冰淇淋,科學甜點「熱烤阿拉斯加」就此端上桌,承載了自古至今廚師們對美食記憶的傳承。從烹煮「小牛肉」的耐心,到剝除蝦殼的細節,細緻地調配出提味的「勃根地醬」或是倒入白醬滿溢的「奶油酥盒」,每一個步驟都交錯並行著,考驗了廚師帶動整個廚房的功力,電影開演的三十分鐘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