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崴閱讀-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母女是世界上最難解的親密關係。即使女人最了解女人是如何走過人生的艱難,但在對彼此的關懷中,總參雜著抱歉與埋怨,最後用生氣的方式表達,漸漸地忘了,一切的源頭是愛。

 

好書分享: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

作者:張海珠

翻譯:簡郁璇

時報出版

raw-image


 

有些忘記因為在那裡看到的推薦就這樣加入了購書清單,買入之後卻是先問老婆有沒有想要讀一讀。然後過了好陣子才自己真正的拿起來讀完。過去也看過少許韓國的書,韓國的男性主義強勢,傳統女性的成長過程就如我們上一代一樣,更多的為家庭付出,同時也就這樣的教養著女兒。當然到了我們台灣的這一代,相較之下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社會束縛。不過同時卻也有一些些上一代女性所受不平等,有種矛盾的希望下一代不要如此,但又希望著下一代可以好好理解自己過去所經歷的這些辛苦。

 

而為人父母之後的我們,偶爾是不是也會有種感覺是,當年自己的成長可能有更多不同的限制條件,總覺得下一代有著很多的自主意識,一部分卻也要鼓勵著這樣的成長,可是這些自我意識就可以再還很小年紀就很懂得回嘴爭辯,總是得耗費心力的講解道理,是說還好目前的論述能力都還可以控制,還不曾說過因為我是你爸爸或我是你媽媽。

 

所以彼此應該都是愛著對方的,彼此也都在學習,透過這本書的閱讀也許可以有一點點的反思,就挑一些篇章來做分享吧。

 

#不想一直當堅強懂事的女兒

 

“媽媽,我只是想當媽媽的女兒,沒有任何形容詞,就只是女兒。”

 

有人說長女如母,確實許多所謂長女當年都負起更多的責任,也因為擔負更多的責任,父母需要的擔心就更少,卻也就忽略了每個女兒也都有一個心理脆弱需要被認同與照顧的時刻,堅強也許不應該理所當然。我們練習讓孩子有能力展翅翱翔,但也讓她們知道有個溫暖的家隨時歡迎她們回來

raw-image


 

#在媽媽的心上釘釘子

 

“但等到事過境遷,就會對自己造成傷害”

 

我們總是容易對待我們最親近的人過於嚴厲,又或者把那些好的一面留在了公司或是學校,然後在外面耗盡了耐心卻對著親近的人煩躁。好的時候我們會有點自覺,然後即時的和好。差一點的我們有所自覺,但卻裝的若無其事。更差的是彼此產生了更多的心結,然後也許到了生命的終點都還無法解開。如果可以,當天或隔天就和解吧,我也在如此練習著。

raw-image


 

#想得到媽媽的安慰

 

“媽媽會無條件站在你這邊”

 

身為父母總是很不免得想要講一些道理,但很多時候我們尋求的不是道理而是傾聽。這也是我們在伴侶及親子關係中練習著,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尋求的是一種內心被認同的感受,道理這東西,願意接受的時候就自然會被接受,只要不是甚麼違反善良風俗的狀況,我們就練習忍住說道理的心情,好好地聆聽就好,那孩子也就會願意跟我們多說一點吧。

raw-image


 

#我的是我的

 

“我的家和我很像,聽到這種話最能讓我的心情變好”

 

最終每個人都還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也許被說著很像我們的爸爸或是媽媽,但媽媽是獨一無二的,女兒也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大家的樣貌,就用彼此的方式選擇去愛彼此,那麼也就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彼此都能好好的活著

raw-image


 

“以為是我生的孩子,我就能比任何人都了解我的女兒,這是一種錯覺”
raw-image


 

親子之間本來就都是獨立的個體,也許我們受著成長環境許多影響,也這樣的影響我們的孩子。但是如果知道彼此獨立,給予尊重與理解,在能力範圍之內去協助彼此,但同時也保有彼此的空間,在這樣微妙的距離來回間付出關心與愛,應該是一種相對舒服的狀態吧。雖然自己並非母女的角色不過這樣去理解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另一半,滿值得讀一讀也想一想,分享給大家。

raw-image


 

#阿崴閱讀

#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

#上次對屁孩發火是上周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3會員
664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6
“玩耍過程中發生的小規模挑戰和挫敗就像接種疫苗,為孩童日後面對更大的挑戰預作準備。”   好書分享:失控的焦慮世代 -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翻譯:鍾玉玨 網路與書出版,大塊文化發行   這個世代的孩子是智慧手機的原生世代,手機的便利性你我都
Thumbnail
2025/03/26
“玩耍過程中發生的小規模挑戰和挫敗就像接種疫苗,為孩童日後面對更大的挑戰預作準備。”   好書分享:失控的焦慮世代 -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翻譯:鍾玉玨 網路與書出版,大塊文化發行   這個世代的孩子是智慧手機的原生世代,手機的便利性你我都
Thumbnail
2024/09/20
“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   好書分享:過曝世代 作者: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親子天下出版   我的孩子還沒有到手機不離身的年紀,但只要大人拿起手機大概就會如同磁鐵一般吸引過來。身為父母可以盡量的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滑手機,不過這個世代就是如此的網路數位
Thumbnail
2024/09/20
“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   好書分享:過曝世代 作者: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親子天下出版   我的孩子還沒有到手機不離身的年紀,但只要大人拿起手機大概就會如同磁鐵一般吸引過來。身為父母可以盡量的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滑手機,不過這個世代就是如此的網路數位
Thumbnail
2024/02/24
文字原本是我用來織給自己的網,如果這本書也剛好接住你,那謝天謝地,我們一起躺一會吧!   好書分享: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 作者: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Mumu 時報文化出版 這本有趣的書,可以當作一本散文集,也可以是一本救贖被禁錮在世俗觀念中的人,也可以是金句滿滿為我們充電的勵志書
Thumbnail
2024/02/24
文字原本是我用來織給自己的網,如果這本書也剛好接住你,那謝天謝地,我們一起躺一會吧!   好書分享: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 作者: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Mumu 時報文化出版 這本有趣的書,可以當作一本散文集,也可以是一本救贖被禁錮在世俗觀念中的人,也可以是金句滿滿為我們充電的勵志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