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梨蝦球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地處熱帶的越南,酪梨又多又便宜,但酪梨雖有著超級食物美名,但單吃不若其他水果香甜,料理也有難度,如果因此就錯過不食也太可惜了。今天買了些酪梨,再利用冰箱中常備的冷凍蝦仁,來做一個從鳳梨蝦球變化過來的酪梨蝦球。

材料:

酪梨半顆(切塊,蝦子大小)

蝦 8-10隻

甜味美乃滋 適量

黃芥末 適量

酥炸粉 適量

蛋 一顆

水 適量


酪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在現今飲食中較不容易攝取到,這也是被稱為超級食物的原因之一,又稱牛油果,口感滑順如奶油,但很大過度加熱,所以這道菜酪梨只能在最後與其他食材與調味拌勻。

首先先將酪梨切塊,大小與蝦子相近即可,

酪梨切塊

酪梨切塊

蝦子開背後用紙巾將水分吸乾,開背可讓蝦子在加熱後呈現球狀,成為名符其實的蝦球,吸乾水份後用少許的鹽與胡椒簡單調味。

用紙巾吸乾蝦子水分

用紙巾吸乾蝦子水分

再來就準備炸蝦麵糊,可以用脆漿粉,也可以沾地瓜粉,我偷懶隨便在超市買一包炸蝦用的粉漿,粉漿中加一顆全蛋增加蛋香味,與水調和,水粉比約1:1。

水粉比1:1

水粉比1:1

粉漿調勻就可以下去炸蝦了,將蝦均勻裹上粉漿後,下油鍋油炸,油溫約180度,很快蝦球就浮起,炸到金黃即可撈起備用。

油溫180度下鍋油炸

油溫180度下鍋油炸

不同於鳳梨,酪梨本身沒有太明顯的味道,因此外在調味需要更突出,而酪梨綿密滑順又富含油脂的口感有時讓人想起生魚片,因此與芥末的嗆辣味極為合拍,因此這道酪梨蝦球主要的調味就來自帶有日式風味的芥末與甜味美乃滋。

黃芥末與甜味美乃滋

黃芥末與甜味美乃滋

蝦球炸好後撈起,拌入酪梨、甜味美乃滋與黃芥末,此時千萬別加熱,只要趁著蝦球的熱度快速拌勻即可。

蝦球、酪梨、美乃滋、芥末趁熱拌勻

蝦球、酪梨、美乃滋、芥末趁熱拌勻

既然起了油鍋,就順便再炸些蝦餅搭配,讓整道酪梨蝦球的口感更豐富。這道菜呈現三種口感,酪梨入口即化,蝦球外酥內軟,蝦餅則是酥脆的,搭配芥末美乃滋微甜微嗆的味蕾刺激,讓酪梨好吃了起來。

加上蝦餅,一道菜三種口感層次

加上蝦餅,一道菜三種口感層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雞給狼的爹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四處游牧的專業經理人,擅長管理、行銷,認真生活與工作,家庭與家人是一切的原動力;目前在台資企業外派越南負責越南分公司的營運。
2024/11/03
秋蟹的季節到了,各平台都在分享吃螃蟹,不管是當令的萬里蟹,還是日本的帝王蟹,而東南亞這裡的螃蟹料理,最出名的莫過於來自新加坡的辣椒螃蟹。 新加坡的辣椒螃蟹Chili Carb 大多用斯里蘭卡蟹,體積大肉多,越南這邊不太好買,反而中型的沙公沙母比較容易買到,不過我沒那麼愛蹭螃蟹,覺得入口蟹肉要花好多
Thumbnail
2024/11/03
秋蟹的季節到了,各平台都在分享吃螃蟹,不管是當令的萬里蟹,還是日本的帝王蟹,而東南亞這裡的螃蟹料理,最出名的莫過於來自新加坡的辣椒螃蟹。 新加坡的辣椒螃蟹Chili Carb 大多用斯里蘭卡蟹,體積大肉多,越南這邊不太好買,反而中型的沙公沙母比較容易買到,不過我沒那麼愛蹭螃蟹,覺得入口蟹肉要花好多
Thumbnail
2024/07/02
自幼我便喜好麵食勝過米食,在台灣成長有很幸福的是,融合開放的社會讓飲食也跟著多元了起來,中式、日式、韓式、義式甚至是南洋,各式麵食都能輕易吃到,而且都在水準之上,而其中除了中式麵食外,日式拉麵一直是最愛之一。 來到越南,日式拉麵不難找,但對比本地消費水準,價格自是高出越南物價甚多,偶一食之打打牙祭
Thumbnail
2024/07/02
自幼我便喜好麵食勝過米食,在台灣成長有很幸福的是,融合開放的社會讓飲食也跟著多元了起來,中式、日式、韓式、義式甚至是南洋,各式麵食都能輕易吃到,而且都在水準之上,而其中除了中式麵食外,日式拉麵一直是最愛之一。 來到越南,日式拉麵不難找,但對比本地消費水準,價格自是高出越南物價甚多,偶一食之打打牙祭
Thumbnail
2024/06/23
旅居在外,自煮的好處很多,對我而言,省錢絕對是最直接又顯著的好處,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隨著自己的想法飲食,尤其在飲食習慣迥異的環境。 但有兩點是旅居外地自煮很重要的,一是如何讓每次採購回來的食材用完不浪費,另外則是如何用最短時間準備好一餐;漢堡排就是我很喜歡的,一次可以做5-6個,冷凍起來,下回只要
Thumbnail
2024/06/23
旅居在外,自煮的好處很多,對我而言,省錢絕對是最直接又顯著的好處,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隨著自己的想法飲食,尤其在飲食習慣迥異的環境。 但有兩點是旅居外地自煮很重要的,一是如何讓每次採購回來的食材用完不浪費,另外則是如何用最短時間準備好一餐;漢堡排就是我很喜歡的,一次可以做5-6個,冷凍起來,下回只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Thumbnail
120分鐘爽嗑大尾波士頓龍蝦、日本A5和牛無限吃 吃回本必點無地雷食材看這篇:美國Choice無骨牛小排、深海鮮嫩魷魚、西班牙伊比利梅花豬、泰國蝦、天使紅鑽蝦、西非金剛蝦 🤤
Thumbnail
120分鐘爽嗑大尾波士頓龍蝦、日本A5和牛無限吃 吃回本必點無地雷食材看這篇:美國Choice無骨牛小排、深海鮮嫩魷魚、西班牙伊比利梅花豬、泰國蝦、天使紅鑽蝦、西非金剛蝦 🤤
Thumbnail
每當酪梨上市季節,我總是笑咪咪地提著菜籃穿梭在市場內尋覓它的芳蹤。跟我一樣的同好不少,不信上網問問,立刻引來一堆酪梨吃法及保存的貼文。 愛怎麼吃都行 這也難怪,除了熱量高一些以外,酪梨真是健康營養、吃法百搭、甜鹹皆宜,而且還具國際名模之姿,各國料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真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Thumbnail
每當酪梨上市季節,我總是笑咪咪地提著菜籃穿梭在市場內尋覓它的芳蹤。跟我一樣的同好不少,不信上網問問,立刻引來一堆酪梨吃法及保存的貼文。 愛怎麼吃都行 這也難怪,除了熱量高一些以外,酪梨真是健康營養、吃法百搭、甜鹹皆宜,而且還具國際名模之姿,各國料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真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Thumbnail
我吃酪梨是想要攝取優良的油質,含油量高的酪梨,味道和口感都較好。台灣雖然可生產三十多個品種的酪梨,但有不少品種的含油量較低,口感較水,味道不濃,適合拿來打汁。有些人吃酪梨還要沾醬油,對我來說,直接吃就很好吃的水果,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為了吃水果而吃進多餘的糖份或鹽份。
Thumbnail
我吃酪梨是想要攝取優良的油質,含油量高的酪梨,味道和口感都較好。台灣雖然可生產三十多個品種的酪梨,但有不少品種的含油量較低,口感較水,味道不濃,適合拿來打汁。有些人吃酪梨還要沾醬油,對我來說,直接吃就很好吃的水果,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為了吃水果而吃進多餘的糖份或鹽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