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516 - 心無所住行正行 - 第49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516 - 心無所住行正行 - 第49集

我們這幾天不斷在說:「人不必煩惱太多,不必計較太多。」你看,若是煩惱太多,計較太多,一樣是招來無常的人生,苦患不斷一輩子。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讓我們所過的日子,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不要煩惱。

所以我們要有六波羅蜜,要藉法來度我們的心。我們還要有「四無量心」,加強我們的心念。「大慈無量、大悲無量、大喜無量、大捨無量」,這幾天我們一直在說這些話。我們必定要入這四無量心,加強大慈無悔。這輩子選擇這條人間的菩薩道,造就天下人群的幸福,我們再辛苦都沒有後悔,大慈無悔。

大悲無怨,苦難的芸芸眾生,我們要去救,必定要出生入死,非常危險,我們也沒有埋怨。

我們還要大喜無憂,很多事,只要我們的方向對了,我們付出。眾生的快樂就是我們的快樂,無論過去如何付出,眾生離開苦難,就是我們離開苦難,所以沒有埋怨。

這種樂觀的人生,我們必定要建立起來,要不然我們會常常停在,我幫助你、我救你,我今天所得是什麼?會常常很鬱悶。

所以精進,就是前腳走,後腳放,為人群去付出之後,不當一回事。做就對了,我們的心常常都能清除,沒有煩惱。

煩惱不是憂愁才叫做煩惱,得意、歡喜這也叫做煩惱。所以苦受、樂受都是煩惱。

所以我們必定要時時保護好,付出之後,心無一物,輕安自在,這叫做歡喜。我們時時輕安自在,所以要能輕安自在,就是要捨。捨去一分鐘前的煩惱,無論是歡喜或煩惱都要捨,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如何能在菩薩道中精進,而且又能夠無悔、無怨、無憂、無求,這種捨到了最後的境界,就是心無一物。反正要清清淨淨。

所以慈悲喜捨和六波羅蜜,這就是我們的「正行」,學佛者必定要去實行。

心無所求 不取於相

雖有所行 而心無所住

如是之行 即為正行

接下來還要有「三十七助菩提法」,前面是我們的正行,後面還要有幫助。我們的心既然已經發菩提心,我們必定要堅定向前行。不過人間這條路,實在是很坎坷,因為我們大家都還是在凡夫地,凡夫地要行菩薩道,這個過程真的是很坎坷。我們如果不能不斷堅定我們的道心,如果不能道心堅定,周圍的陷阱,我們就容易掉入陷阱。所以我們必定還要有三十七種,來幫助我們成就菩提的方法。

三十七種成就菩提心之法

四念處、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四念處」

引導人集中心念

息滅妄想的四種方法

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觀身不淨」!各位,身實在是眾惡之源,哪一項業不是這個身體去造作的呢?前面說過了,我們這個身體,合起來可以去造十惡。因為口四、身三、意三,合起來有十種。

十惡

身業:殺、盜、淫

口業:惡口、妄語

   綺語、兩舌

意業:貪、瞋、癡

所以這個身體,是眾惡聚集的源頭。

不過,我們這個身體若能好好利用,身體就是載道器。我們要修行,不能離開這個身體,要把握時間、把握因緣、把握機會。

很多苦難人,我們就要身體力行去幫助,近的地方,我們要伸手去扶持,去幫助他;遠的地方我們要同心,腳要走出去,無論多遠的地方,我們也能跨國救災。這也是身體,身體也能做很多好事。

所以,跨國救災,布施也是身體出去做。各位,我們的身體,無論是為善、為惡,都是這個身體。我們要好好利用,但是不要執著,人生沒有所有權。因為日月如梭,春夏秋冬交替,我們身體,從幼年而少年而中年,一直到老年,這個身體生理無法停在哪一個我們最歡喜的時刻,不可能。

但是除了自然的生死之外,我們的身體的不一定,到底一輩子的壽命多長?不一定,沒有人知道,長度沒有人知道。不過,我們可以有深度、有寬度、有厚度,這就要看我們人怎麼做,能做得讓人生如此豐富,路如此寬、如此深,這就要看我們如何利用人生。路要走得寬,最寬的道路就是菩薩道。

我們堅心一志、一心一志向前前進,這就是要藉這個身體,才能走這條菩薩道。

生命的長度無法掌握

生命的寬度卻可拓展

好好運用此身

做該做的事

發揮生命價值

方可行於寬廣的菩提道上

不過,這個身體就是不淨、不清淨。有時候我們放眼天下,貧窮的國家,你看,貧窮苦難、缺水、惡劣的生活,每個人的身體,無論是健康的人、有病的人,都是全身很骯髒。但是我們在這麼好,有福的環境中,我們能每天沐浴,每天很清淨,那是因為我們健康。但是生病的時候,病痛折磨,我們的委員都會輪流走入病房,醫療志工他們所看到的感受應該會很深刻。我們進入病房的時候,光是用聞的,就知道這間病房的病人,他的身體狀況。可見我們要知道,人生最臭的莫過於身體,最污穢的也莫過於身體,所以身體真的是一個不淨物。

人生都只是在這個不淨物上計較,在這個不淨物上裝飾,在這個不淨物上追求享受,真的是很可憐。勞勞碌碌一輩子,只是為了這個身體。

我們學佛,我們要看透徹生命的真諦,我們有了生命,有了這個身體,我們應該借重這個身體以會理,不要再用這個身體去造業。我們如果再這樣,永遠都是輪迴六道。所以大家要提高警覺,時時要「觀身不淨」。

學佛要透徹生命真諦

了悟身是不淨物

應以身載道而不障道

為善為惡存乎一心

「觀受是苦」!真的感受是苦的。病人的感受不必再說了,除了身體疼痛,痛入骨髓的那種苦,或是有神識、有意識,但是一切的動作,神經系統都破壞了,那種知道卻表達不出來,喜怒哀樂無法表達出來,你想,多苦啊!

何況我們健康的人,面對著人、事、物,哪一項是暢我門的心、如我們的意?實在是很難。所以人生有很多的感受,苦的很鬱悶,歡喜的得意忘形,很多的煩惱業,都是從這種感受才會去指揮我們的語言、動作。

所以這個受,我們學佛者若能瞭解,自然開啟了心胸,包容、善解、知足、感恩,修行者應該要時時提高警覺,這個感受。師父常常對大家說,要用這四樣,慈濟人都說「四神湯」。對!就是要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我們如果能常常記得這幾樣,我們所看到的世間、人事、萬物,還有什麼不能解開的呢?

所以學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這個感受中,我們要能應用法。

煩惱多由感受而生

苦受樂受都是苦

若能觀受是苦

轉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四法對治就能轉苦為樂

再來,心,心是無常,看,哪一樣是我們永遠喜歡的!喜歡過後,是不是永遠常住呢?難啊!最喜歡的人也是最痛苦的冤家,人都是大家互相對待時,才會有仇與恨。

各位,我們不要只是在心中,以為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就不對了。凡夫為所欲為,什麼都要做,這是錯誤的。不要暢一時心快,去做終身遺憾的事情。不能這樣,所以我們應該要甘願做。我們發願、發心立願,能無悔、無怨,為眾生付出,我們甘願,不能讓我們的心我喜歡、我愛,所以不顧一切去做,那就不對了。所以我們的心是很可怕的。

人心念頭遷變無常

不應變動的外相起煩惱

了悟觀心無常

就能立下深弘誓願

為眾生甘願付出

「觀法無我」,天下到底什麼是我?我是在昨天還是在今天?其實分秒不斷地過去,真的是無常,哪一個時刻有我存在呢?沒有!何況一生一世,是長是短,不知道,到底我這個人,能活多久的時間?到底我的感受,有多少時間可以感受呢?所感受到的,是不是能定住在我喜歡的呢?這都很難。所以我們觀法無我!

世間物質

緣聚而生、緣散則滅

若能透徹萬法無「我」

就能將心念安住道法中

所以我們學佛要知道,正行是六度、四無量心,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三十七助道品,大家如果有心,再去會來稍微回顧一下,四念處是分秒不離開我們的身體。觀身不淨,所以分秒都不離開我們的身體,才要多注意我們的身體,身乃是不淨物,所以不要為了身體的感受,太執著。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U5vD53GTU&list=PLYfJOvcvKb2T5IjAbV0OKv_0FAtyYAUVc&index=49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慈悲喜捨就是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叫做四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 名慈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苦 名悲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 心生歡喜 名喜無量心 不起愛憎 以平等心 看待一切眾生 名捨無量心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我們昨天說到「忍辱」,忍是我們修行很大的要素,如果沒有這個忍耐,很可能我們發出了一念善心,踏出了幾個腳步,我們就很容易,受世間無明欲念所轉移。 所以我們必定要有一分堅持,在忍之前就是持戒,守好我們的規矩,若是沒有這股忍力,也是很快會犯戒,我們的步伐同樣也會偏差,所以忍力堅持必定要有。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慈悲喜捨就是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叫做四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 名慈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苦 名悲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 心生歡喜 名喜無量心 不起愛憎 以平等心 看待一切眾生 名捨無量心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我們昨天說到「忍辱」,忍是我們修行很大的要素,如果沒有這個忍耐,很可能我們發出了一念善心,踏出了幾個腳步,我們就很容易,受世間無明欲念所轉移。 所以我們必定要有一分堅持,在忍之前就是持戒,守好我們的規矩,若是沒有這股忍力,也是很快會犯戒,我們的步伐同樣也會偏差,所以忍力堅持必定要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尋煩惱是指:明明就沒事,或是發生機率很低的事,又或是只是你自己覺得可能會發生的事,你卻硬要那邊瞎擔心,把自己搞得每天心神不寧,無限內耗,時時都在煩惱要是發生了怎麼辦;與人相處,經常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或是一直在糾結為什麼某些人的想法跟自己或普羅大眾的想法不一樣。 當你在做以上這些事的時候,除
幸福是目標、轉念是方法,學會駕馭思緒是一生必修的功課。
別自尋煩惱,別計較太多,說到底,人和花草一樣,一開一謝,一生走過,一起一落,此生幻滅。
Thumbnail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人生沒有說明書,每個人的啟程、過程、終點都不相同。因為沒有說明書,所以我們心中一定要有一個遵行的楷模,或是正法,每當有猶豫或迷惑時,我們便能將正法應用在煩惱上,偏邪混濁的見解轉為清澈,煩惱煙消雲散,我們就不會繼續迷惘下去。 經濟未起飛時,人人安居樂業,克盡本份,吃苦當吃補,那時輕生率也很低,所
努力前行做好自己 並學會釋然 真正厲害的人 不張揚 不解釋 不著急 有ㄧ種累 叫想太多 要學會看淡 更要懂得放下 ㄧ些事ㄧ些人 該放下就放下 該過去就過去 懂得翻篇 生活就順了 遇事梗在心頭 傷人又傷己 心寬了 生活就順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尋煩惱是指:明明就沒事,或是發生機率很低的事,又或是只是你自己覺得可能會發生的事,你卻硬要那邊瞎擔心,把自己搞得每天心神不寧,無限內耗,時時都在煩惱要是發生了怎麼辦;與人相處,經常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或是一直在糾結為什麼某些人的想法跟自己或普羅大眾的想法不一樣。 當你在做以上這些事的時候,除
幸福是目標、轉念是方法,學會駕馭思緒是一生必修的功課。
別自尋煩惱,別計較太多,說到底,人和花草一樣,一開一謝,一生走過,一起一落,此生幻滅。
Thumbnail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人生沒有說明書,每個人的啟程、過程、終點都不相同。因為沒有說明書,所以我們心中一定要有一個遵行的楷模,或是正法,每當有猶豫或迷惑時,我們便能將正法應用在煩惱上,偏邪混濁的見解轉為清澈,煩惱煙消雲散,我們就不會繼續迷惘下去。 經濟未起飛時,人人安居樂業,克盡本份,吃苦當吃補,那時輕生率也很低,所
努力前行做好自己 並學會釋然 真正厲害的人 不張揚 不解釋 不著急 有ㄧ種累 叫想太多 要學會看淡 更要懂得放下 ㄧ些事ㄧ些人 該放下就放下 該過去就過去 懂得翻篇 生活就順了 遇事梗在心頭 傷人又傷己 心寬了 生活就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