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才開始…會不會太晚?怎樣才算早?專注當下,找回現實感才能掌握選擇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常常在想,也常被問到「幾歲才開始做(某件事)會不會太晚?」

首先,我覺得「太晚」這個形容,從時間軸上看,就是個不切實際的概念。先籠統一點的說,我認為大部分事件發生的契機,都是靠著機緣巧合,也可以說是已經安排好的了。

之前有聽過一個老師說,在來到人間以前,你就已先為自己設定好一個個人生里程碑,按照順序你注定會在不同的里程碑中,獲得某些成長,並習得一項新的技能或寶貴經驗。所以我覺得用不著去感到擔憂,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劇本,有自己的任務要達成!不用看著別人的劇本,為自己感到焦急擔心。

這幾年來經過學習和思考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也算是安定自己的方法。與其為了「是不是太晚才開始」而感到焦慮,你應該要認知到的是,過去已發生的事實是沒有辦法再改變的。回到開頭說的,那是不切實際的想像,我們不能回到過去告訴自己該怎麼做,不需要逼當時的自己做出你此時認為「正確」的決定,當時在迷濛的霧裡,他已經做得夠好了


手繪+unsplash

手繪+unsplash


俗語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但其實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早知道,「後悔」本就是一個最虧又浪費時間的煩惱。若別人對你說:「你如果早點...就好了」請告訴他關你屁事(威~)開玩笑的~就堅定的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不需要讓自己難堪的接受,更不需要一時昏了頭腦的與他一起責備自己。說來好笑,我們總妄想著控制不可控的因素,卻逃避面對可控的現實

請你一定要記得,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對於「過去事件」的「認知」,(不管是正面或負面事件),即便是創傷經驗、悲傷失落的故事,透過和解、接納與放下,能對過去重新賦予新的意義。進而去減少對自己的譴責,降低他們對自己的傷害,拿回自己的選擇權,擺脫總被過往控制與限制的自己。

(上面這部分我想未來還會再多談談!前陣子上了心理學家庭重塑的課程中有些心得可以分享)


最後想說,與其幻想過去應如何改正,不如專注現下眼前正在發生的事,也就是你已經決定現在才要開始的事,才是最佳解法!我們要盡力活在「現在」,找回現實感才能掌握選擇權,進而擁有安全感

若因過去而畫地自限,又因對未來焦慮而惶恐不安,則「既不活在當下,也不活在過去與未來,被困在一個只有自己的時空中,孤獨冷清。」

唯有專注於當下,才能不受過去的後悔所綑綁、不受未來的焦慮所壓抑。


希望有機會可以和願意深度思考的人交流,增加探索自己和世界的機會! 也想分享、體驗、討論關於「觀察人類」的種種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認為,對孩子來說,理財教育,從小開始絕對是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這是很多人來宜、花、東遊玩會問到的問題,到底幾點出發才不會在雪隧裡塞車? 這邊整理分為一般周末、暑假、連假該幾點出發以及回程的時間點攻略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曾經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做了全身健康檢查。     原本我跟大部分人一樣,覺得身體似乎還好好地,即便有些小病痛也一下就好了,從來沒有自覺到要去做健康檢查。     過了五十歲以後,太太每隔幾個月就開始催促我排出時間,拖了好幾年,在三、四年前,某次連續多天拉肚子之後,老婆大人押著我到醫院,而且還特別
Thumbnail
在幼兒繪畫的發展階段上,羅恩非爾,美國當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心理學家,他認為,藝術是一種讓孩童可以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體驗生活,教師及家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孩子排除外在干擾、甚至避免著色本,讓孩子可以盡情的發揮創造力,反過來說能讓孩子盡情發揮的途徑就是藝術創作。
Thumbnail
你家孩子幾歲戒尿布? 不幫孩子戒,怕錯過戒尿布的黃金時期 要求孩子戒,又怕造成他壓力太大 腦中滿滿都是什麼才“正確”的疑惑? 和孩子到底幾歲戒尿布才算“正常”的問號? 媽媽就是如此兩難的生物 . 我們家的妞5Y5M,目前晚上還在包尿布。 這半年來我曾試探性地問過妞2次: 「媽咪覺得妳現在5歲了,差不
Thumbnail
阿美以高齡47歲生了第一胎,當她爸爸抱著嬰兒時,開心對她說:「我73歲總算作阿公了」;現在50歲的她小孩3歲半,常聽她嚷嚷照顧小孩真累,我笑說:「不管哪個年紀生小孩,都有同樣這樣感受。幸好妳還沒有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
Thumbnail
這題大哉問的答案絕對不是翻翻憲法,然後說法定成年年紀是18歲這麼簡單,每個人心中的答案應該大不相同,但答案應該都會是一個「心理狀態」。
Thumbnail
自古至今曾經活過的每個人,沒有例外的都會經歷死亡(傳說軼事不算),差別只是快慢與原因不同。我們究竟該不該「提早」思考死亡這件事?或者最好是不碰、不想,遇到了再說? 我本來就常思考這個問題,而近幾個月陸續三位長輩的離世,加上4/1台鐵重大事故,則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認為,對孩子來說,理財教育,從小開始絕對是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這是很多人來宜、花、東遊玩會問到的問題,到底幾點出發才不會在雪隧裡塞車? 這邊整理分為一般周末、暑假、連假該幾點出發以及回程的時間點攻略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曾經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做了全身健康檢查。     原本我跟大部分人一樣,覺得身體似乎還好好地,即便有些小病痛也一下就好了,從來沒有自覺到要去做健康檢查。     過了五十歲以後,太太每隔幾個月就開始催促我排出時間,拖了好幾年,在三、四年前,某次連續多天拉肚子之後,老婆大人押著我到醫院,而且還特別
Thumbnail
在幼兒繪畫的發展階段上,羅恩非爾,美國當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心理學家,他認為,藝術是一種讓孩童可以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體驗生活,教師及家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孩子排除外在干擾、甚至避免著色本,讓孩子可以盡情的發揮創造力,反過來說能讓孩子盡情發揮的途徑就是藝術創作。
Thumbnail
你家孩子幾歲戒尿布? 不幫孩子戒,怕錯過戒尿布的黃金時期 要求孩子戒,又怕造成他壓力太大 腦中滿滿都是什麼才“正確”的疑惑? 和孩子到底幾歲戒尿布才算“正常”的問號? 媽媽就是如此兩難的生物 . 我們家的妞5Y5M,目前晚上還在包尿布。 這半年來我曾試探性地問過妞2次: 「媽咪覺得妳現在5歲了,差不
Thumbnail
阿美以高齡47歲生了第一胎,當她爸爸抱著嬰兒時,開心對她說:「我73歲總算作阿公了」;現在50歲的她小孩3歲半,常聽她嚷嚷照顧小孩真累,我笑說:「不管哪個年紀生小孩,都有同樣這樣感受。幸好妳還沒有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
Thumbnail
這題大哉問的答案絕對不是翻翻憲法,然後說法定成年年紀是18歲這麼簡單,每個人心中的答案應該大不相同,但答案應該都會是一個「心理狀態」。
Thumbnail
自古至今曾經活過的每個人,沒有例外的都會經歷死亡(傳說軼事不算),差別只是快慢與原因不同。我們究竟該不該「提早」思考死亡這件事?或者最好是不碰、不想,遇到了再說? 我本來就常思考這個問題,而近幾個月陸續三位長輩的離世,加上4/1台鐵重大事故,則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