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鳥PM的成長筆記】-完美主義:成長的囚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我們受困於完美主義的囚籠,為失敗的恐懼躊躇不前時,其他人可能已經把挫敗的經驗變為成長的養分。

擔心客戶、長官不滿意,於是反覆調整計畫,但是遲遲沒有開始執行專案。

擔心作品不精彩,精心選題、鋪排段落、雕琢詞句,最後卻仍沒有發表文章。

擔心答題錯誤,會讓同儕、老師、父母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導致不敢回答問題。

擔心動作不標準,所以在家反覆看影片學習、擬定計畫表,卻始終沒有開始健身。

經歷過這種「擔心不完美,而躊躇不前」的情境嗎?如果有,你可能曾經(或正在)受「完美主義」的困擾。

開始談完美主義如何影響我們的成長前,請猜猜看,下面的例子中,哪組學生最後拍出比較好的照片?

大學教授在攝影課程中,將學生分成兩個組別,設定了兩種不同的評分標準:

  • A組:成績取決於數量,期末繳交越多張,分數就會越高。
  • B組:成績取決於品質,只需繳交一張,但品質必須近乎完美。

學期的最後,最好的照片,幾乎出自於A組(以量取勝組)的作品。A組的學生,在大量拍攝照片的過程中,不停嘗試、犯錯、調整,最終讓自己的拍照技術獲得精進;B組的學生,則努力構思如何拍出一張完美的照片,最後卻繳出平庸的作品。

這個例子,出自 James Clearn所撰寫的《 原子習慣》一書,是前幾年非常熱門的自我成長類書籍。原作者談起這段例子,是為了強調重複練習的重要性,但我想,這個例子也恰好能說明完美主義,是如何限制我們進步成長的。

完美主義到底是什麼?

簡單查找,便可以發現許多心理學家、精神科學家曾對完美主義發表論著,這邊簡單舉幾個例子:

  • Marc Hale Hollender 認為:完美主義,容易專注於缺失,依據做不到或做錯的部分來評價自己,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評價自己。
  • David D. Burns 認為:完美主義會設定不切實際的高標準,要求自己應該嚴格的遵守,未能達成時,會認為自己能力不足。
  • Pacht, A.R. 認為:完美主義會追求自我所強加的目標,依賴成功表現作為自我評價,會特別留意失敗、有高度自我批評的傾向。

類似的研究還有許多,大概可以看出完美主義,有「訂定超高目標」、「高度自我批評」等輪廓。

所以,完美主義是如何限制我們成長的?

「要嘛不去做,要嘛就要做到完美。」這樣的想法,常見於完美主義中,換句話說,也有「如果做不到完美,就乾脆不去做」的意味。

正因為完美主義,有「超高目標+高度自我批評」這樣的特徵,於是要做就要完美,如果結果不完美,就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害怕自己的能力受到否定,於是,乾脆不去做。在這樣的邏輯中,事情的結果決定個人能力,個人能力決定自我價值,如果失敗,自我價值就受到否定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情境,即使不完美,也要在某個期限前完成任務,例如:沒交就會被當的報告、不做就會被炒的專案等等。面這樣一定得做的情境,完美主義則可能會以「拖延症」的形式出現,擔心難以達到所設定的標準,因此無法專心投入工作,將該執行的任務一拖再拖,最後繳出不理想的成果。

參考自:做出決定後,又懷疑自己?你的拖延症和無作為,來自過度「完美主義」!

文章開頭的幾種情境,都是我曾經面對過的困擾。從學生時代到進入職場,從提筆寫作到運動健身,我都曾因為擔心犯錯、恐懼失敗,而「拖延」或「放棄」。

「訂定困難目標」->「不想經歷失敗」->「沒有實際行動」->「能力未見增長」,這樣的路徑,讓完美主義,成為限制成長的囚籠。

轉變為「成長型心態」,並試試「PDCA循環」!

坦白說,在Google上隨便搜尋,都可以看到諸如「完美主義者如何放過自己」、「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這樣標題的文章,然而這對於如何脫離完美主義限制成長的路徑,可能並未提供具體的建議。

日前看到 Youtuber - JR Lee Radio 的影片:《什麼是成長型心態:瞬間改變學習能力的方法!》。這部影片,提供了心態層面的調整方向,在此分享。

影片中提到了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 的研究,經過實驗發現人們兩種迥異的心態-「固定型心態」以及「成長型心態」。

其中,「固定型心態」有許多與完美主義相似之處:害怕失敗、逃避問題等。

而「成長型心態」則相信:能力,會隨學習與練習增長,失敗不是自己能力不足,只是目前還沒學會,只要在失敗後反覆學習、練習,就可以進步

長時間觀察後發現,「成長型心態」的人,普遍獲得更高的成就。

「反覆練習、學習」與「能力提升」的關聯性,文章前面所提到的《 原子習慣》書中,也一再強調。

所以,完美,或接近完美的好表現,需要反覆學習、練習。其中,勢必伴隨失敗,但這些小失敗,都是提升能力、獲得好成果的基石。

失敗,不是追求完美的敵人,而是成就卓越的養分。

至於方法,最近轉職為PM(專案經理),學了「PDCA循環」這個概念。我嘗試把這樣的概念,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PDCA循環」由管理學家 William Edwards Deming 提出,包含:Plan(計畫)DO(執行)Check(稽核)Act(行動)等四個專案管理的步驟,並且認為P>D>C>A四個步驟是持續循環的過程。


將這樣的概念應用在生活中,就例如:想提升寫作能力,先規劃題目與相關書單 -> 開始進行寫作 -> 檢討題目、鋪陳與文字 -> 在下次寫作中調整。最重要的是,要為循環的各個步驟訂出死線,在時間內完成。

延續成長型心態的想法,將一件事情、一項能力反覆的經由「PDCA循環」去練習、檢視、調整,讓事情的成果、想培養的能力,隨著每次的循環改善、增進,向「完美」多靠進一步。

作為長年因為完美主義而逃避拖延的人,我也正在努力練習與調整的路上。希望這些分享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最後,借用 JR 在影片結尾的話:「能力要提升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心態要轉換,可以是瞬間的。」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前國會法案幕僚,剛轉職為PM。法律系畢業、做過政治工作、學習數據分析中。享受重訓、規律飲控、持續閱讀,為自己打造反脆弱的系統。這裡會有各式各樣的主題,也歡迎發表你的意見與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s Talk 的其他內容
瞭解自己到底該吃多少,吃實際了多少、吃了些什麼,加上家人朋友的鼓勵,減重將變得更容易!
瞭解自己到底該吃多少,吃實際了多少、吃了些什麼,加上家人朋友的鼓勵,減重將變得更容易!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我們被教導要力求完美,但怎樣的程度是剛好,怎樣的程度又會阻礙自己成長呢?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完美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 而是在人生的「不完美」與「不圓滿」中學會去「珍惜所擁有」的 並且去「寬容」人生的不完美或者不圓滿 樹上的果子成熟了就要掉落 月亮圓了就要轉為月缺 我們都要允許自己是不完美 這樣才不會有過度的焦慮跟樂觀心態出現
在如今數位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相信多數人都深受完美主義的信念、想法,所困擾吧!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成長,沒有一蹴可及的, 透過紀律和耐力的練習, 我們會越專注堅定, 有勇氣去嘗試突破, 接收豐盛與喜悅, 活出優雅自信的人生。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我們被教導要力求完美,但怎樣的程度是剛好,怎樣的程度又會阻礙自己成長呢?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完美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 而是在人生的「不完美」與「不圓滿」中學會去「珍惜所擁有」的 並且去「寬容」人生的不完美或者不圓滿 樹上的果子成熟了就要掉落 月亮圓了就要轉為月缺 我們都要允許自己是不完美 這樣才不會有過度的焦慮跟樂觀心態出現
在如今數位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相信多數人都深受完美主義的信念、想法,所困擾吧!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成長,沒有一蹴可及的, 透過紀律和耐力的練習, 我們會越專注堅定, 有勇氣去嘗試突破, 接收豐盛與喜悅, 活出優雅自信的人生。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