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下)-從寵物的老年照護與安樂離別中的學習

面對死亡(下)-從寵物的老年照護與安樂離別中的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犬來到我們家中時,經獸醫判斷應該已經5-7歲間,狗的年齡以正常而言,也不可能超過人類,所以隨著他年紀越大,伴隨他本身長年的慢性病,即使晚年有看中醫調養,也如中醫所說,當器官都在慢性衰竭時,我們能做的是維持晚年的生活品質。

同時,我持續的在調整與練習,面對離別或關係的結束。
這也是在爸媽都反對繼續帶小犬看中醫,認為病痛不會好,
不要花錢再看醫生時,我的堅持。

如何維持老年的生活品質,即使身體有病痛,還是好好的過完此生,是我對老犬生活照護的基本守則。

面對狗病痛時,自然離開或是安樂的選擇

老年失智的他,伴隨著身體病痛,無法分辨時間,經常半夜嚎叫;老年時期的主要照護者-媽媽也將近1-2年沒有好好睡覺。此時,好像來到了,再如何進行安寧、老年生活的照護,也無法持續進行了,為了人與狗的生活品質。

老實說,在這樣的病痛狀態下,一日一日聽著痛苦嚎叫期待自然死亡的發生,是完全不可預期的。一開始,我有著安排安樂是否等於我結束這個生命,沒有讓他依照自己的生命路程,而造成業力發生的疑問。

某天跟通靈C老師聊到此,她回我:起心動念,才是每件事的重點。

如果帶著惡意扼殺了這個生命,的確會有雙方的能量交換。而安樂,是我與狗間,因為疼愛彼此,知道彼此都盡力而做的決定,雙方因為愛對方而共同瞭解這事件是必然發生的,不會有故意為之的能量產生。

簡言之,人跟狗都盡力了,雙方有共識透過選擇安樂死完成這一世的任務,所以他不會怨恨我。

面對死亡,沒有人想要離別,但需要練習

排定了安樂的日期後,每天都抱著失智中的他,敘述所有我們相處的美好,即使他偶爾眼神清醒,偶而混沌,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也不影響我對他的愛意。

安樂當日,我們全家圍繞著他,幫他穿上好看的西裝(安樂時有脫下),在家裡與中庭晃了一圈後,就出發了。即便事前給自己很多心理建設,在當日、在當時、在當下,還是爆哭了很久,大概一、兩年後才能好好的看著他的每張照片。

所以,即使有了心理建設,面對死亡的離別,很難不被撼動。但因為死亡是無法逆轉的實體事件,再怎麼捨不得,都只有選擇『放下』的時刻。面對死亡,在人生中是練習臣服、順流的時刻,沒有任何自己在當下可以做的,除了練習自己心理情緒的釋放。

很常,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夢到阿嬤與小狗的安慰,陪吃麵、擁抱、玩樂都好,都讓我知道他們靈魂很舒爽、好好的生活著,也希望我好好、快樂的生活著就好。每當夢醒時,都會提醒自己,看來最近沒有關切好自己的生活,所以出動阿嬤來關心了,而更把生活重心放在關心『自己』。


avatar-img
歲月有限,邊喝邊聊沙龍
4會員
18內容數
歲月有限,邊喝邊聊。 月亮雙子腦袋的想法很多 一開始錄了PODCAST 後來發現有些東西也可以寫下來 就開了這個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靈性覺察的開端 當我開啟對玄學與靈性的好奇心,便開始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在這四年的時間裡,我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靈性工具學習與體驗,從阿卡西解讀到家族排列,這些經歷讓我更認識自己的同時,也越來越覺得有趣。 透過長期的自我對話與相處,讓我反思過往的生活與選擇、決定的方式,在情緒澎湃時,靈性工具們就像是
個人化的快樂定義 快樂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對我而言,每天能感受到身心的輕鬆就是一種幸福。然而,這種輕鬆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這也是溝通中常見誤解的來源。當我們試圖用語言來描述感受時,每個形容詞背後的含義都因人而異。 溝通中的挑戰 提到「一把剪刀」這樣具體的事物時,我們很少會有誤會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靈性覺察的開端 當我開啟對玄學與靈性的好奇心,便開始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在這四年的時間裡,我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靈性工具學習與體驗,從阿卡西解讀到家族排列,這些經歷讓我更認識自己的同時,也越來越覺得有趣。 透過長期的自我對話與相處,讓我反思過往的生活與選擇、決定的方式,在情緒澎湃時,靈性工具們就像是
個人化的快樂定義 快樂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對我而言,每天能感受到身心的輕鬆就是一種幸福。然而,這種輕鬆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這也是溝通中常見誤解的來源。當我們試圖用語言來描述感受時,每個形容詞背後的含義都因人而異。 溝通中的挑戰 提到「一把剪刀」這樣具體的事物時,我們很少會有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