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綠時,要責怪伴侶?還是第三者?該怎麼做?警告第三者真的有用嗎?

穗波心理師-avatar-img
發佈於愛情之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愛情保衛大作戰

我注意到社會版情殺的新聞,有一類是情侶之間,被第三者介入時,被綠的那方,不是去警告或傷害第三者,就是責怪伴侶為何要劈腿。但,很奇怪的,就我的觀察來說,似乎大部分的人都採取前者方式,就是去警告第三者,潛台詞就是:「他是我的人,你不要亂動他!」,希望第三者知難而退。

常見的形式是憤怒警告對方,並擺出一付不好惹的樣子,表達「敢動我的人,你會死得很難看!」,姑且不論這種方法是否能有效地把伴侶拉回自己這方(20多年來觀察實際狀況是「無效」居多),這種方法激烈的形式可能演變成「情殺」,常見到自己(被綠的一方)被認為是「恐怖情人」(其實這種「恐怖情人」是因自己受傷太重轉而憤怒向外衝動所致)。當然也可能在兩人爭執的過程中,反而是被綠的一方受到身體傷害。反正,多是兩人爭一人的結構形式,這在社會新聞不時可見。

 自己言行自己負全責

再來說說第二種處理方式,當第三者出現時,責怪伴侶為何要劈腿?就概念上來說,我們多信奉「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原則,這種處理方式是合於這個原則的理性,也就是說,當伴侶劈腿或外遇時,你要「告誡的對象」不是外頭的第三者,而是伴侶,因為伴侶已經成年,有獨自判斷選擇及處理事情的能力,當他/她選擇與第三者發生關係,就應該負起完全的責任。無奈在感情的實務上,仍看見比較多人是去「告誡第三者」的例子,這類用警告第三者的處理方法似乎在說明:「如果沒有第三者出現,伴侶就不會變心!」。這樣的處理方法是一種外歸因的想法(也就是把伴侶變心說成都是外面不要臉的小三或小王所致),這樣似乎較能讓自己感覺到並非自身或兩人之間情感的問題,而是因為外在引誘的結果,如此自己可以覺得較無辜與清白,也能說服自己和伴侶之間情感沒有問題。

婚內外遇的侵害配偶權

在我的觀察上,時間序列向度來說,如果已是結婚人士,伴侶又已經被確認有外遇,通常在挽回不了和伴侶之間的感情下,被綠的一方會先提告「侵害配偶權」。「侵害配偶權」相當於在宣告:「如果沒有第三者來破壞情感,我這個配偶仍可以行使角色職權。」。雖然「侵害配偶權」貌似警告第三者,但是主要出發點在維護婚姻契約下的配偶權利,而不是以懲罰第三者為主,但第三者要尊重對方配偶的權利。所以我們要發展戀情之前,務必要弄清楚對方是不是已婚人士,不然可能自己不知不覺就成為他人的小三或小王,侵害了對方配偶的權利。

在面對伴侶是否會有第三者,回歸一句話來說,就是「伴侶是否有第三者,完全是伴侶個人的責任」,所以處理原則就要扣緊這句話的精神。

若以上觀念清楚了,在面對伴侶有第三者問題上,就會有較適當理性的處理方式,而不會隨著傳統文化或他人的看法帶走。

目前社會的態度

但在我們社會上,仍然受許多傳統概念影響,沒有像上述概念般的理性。在多年前曾有一個已婚的男藝人劈腿外遇,就上述分析的看法,這位男藝人理當要負起劈腿外遇的完全責任。但實際上,很多當時媒體輿論的風向,有一大部分在譴責第三者,但對那位男藝人卻顯得寬容,如今那位男藝人還活躍在節目之中,但那位第三者的下場就很慘,不僅失去節目角色,也被人罵得臭頭。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因為男性外遇似乎易被這個社會原諒,而女性則被嚴格檢視是否守婦道。 

解構小芳的煩惱

小芳捎來的訊息如下:

男友公司的女同事向他告白,他已向對方表明自己有女友,但那個女生不肯放棄,甚至會在早上打電話叫他起床。請問我該怎麼讓那個女生罷手,又不讓男友難做人?

很顯然,小芳對自己與男友的疑慮,讓她覺得她必須「出手」來協助男友被其他人追求的狀況,換句話說,小芳不知不覺地為男友的交友狀況負責。另一方面,老實說,小芳和男友並未結婚,男友公司的女同事對男友的追求,頂多只能說女同事不顧道義,但不能說她違法 ,也不能說不對,甚至可以說,她勇於追求她所愛。倒是小芳男友的態度曖昧,一副不關乎自己的樣子,或是「我若劈腿完全是女同事誘惑我的」心態較為可議。

我答覆小芳的訊息如下

  「這件事情的關鍵在妳的男友而不是那位女同事更不是妳,妳所能做的只有強化和穩固妳和男友的關係。

如果這件事是男友向妳透露,就要小心是不是男友對妳有所潛在的不滿,或是男友過度依賴妳,要妳來幫他負責。若是前者,當你們的關係更形穩固,他自然會去處理,那位女同事也不會覺得『有機可趁』;若是後者,妳要想想是否可以接受以後遇此狀況都要依賴妳來解決。

   倘若男友要妳出主意,妳可以向他說,『謝謝你告訴我,但這是你的事情,你必須自己面對,我相信你也支持你』。若男友持續央求,進一步要妳想辦法解決,妳可以告訴他妳的期待,比如下班時間就不接女同事電話,但妳一定要說『我的方法只是參考,最後還是你要自己決定如何處理』。

   但若妳過於焦慮,對自己沒有信心,想要主動插手此事,我會建議妳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協助。」

   記住,當伴侶劈腿或外遇時,要負責任的人永遠是伴侶,沒有自己的事。這在異性戀、同性戀身上都是如此,我們不需要為他人言行負責。


追蹤「穗波心理師」FB粉絲專頁或加入「情感聊天室」可不定時收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專門談心理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avatar-img
202會員
37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少人談戀愛踏入婚姻之後,感覺以往屬於個人的時間都被壓縮,甚至失去。請參考此文。
探討戀愛中的矛盾情緒,以及分手後的心理糾纏。無法忘懷的過去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交織在一起,使人無法釋懷。
討論愛情關係由濃轉淡的心理機制,以及其他因素導致愛情淡化的情境。 比如遠距離關係可能導致愛情走向平淡,需要加強兩人關係並提升互動頻率和品質。
本文想描述出愛情關係的驚人蛻變歷程,如何從「戀人」的角色身份,隨著交往時間慢慢演化成「家人」的角色身份。 當兩個人相愛並開始交往後,他們之間會慢慢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如果把它具體性的描述,就是在兩人的心理空間上共同建造了一個「愛巢」,也可說是一個未來可能的「家」之雛形。 而隨著時間推移
戀愛時要注意對等性,從暗戀往嚮明戀的關鍵是適時表達自己的內心,在戀愛中注意給予與接受的均衡,此外,也要有自己的重心,不要過度追逐對方的喜好而影響自己。
當遇到前伴侶生日時,會勾起很多回憶,然後不知道該不該去祝福對方?怎麼做會讓對方不誤會?這篇文章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四點應該考量的面向,讓你在前伴侶生日時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
不少人談戀愛踏入婚姻之後,感覺以往屬於個人的時間都被壓縮,甚至失去。請參考此文。
探討戀愛中的矛盾情緒,以及分手後的心理糾纏。無法忘懷的過去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交織在一起,使人無法釋懷。
討論愛情關係由濃轉淡的心理機制,以及其他因素導致愛情淡化的情境。 比如遠距離關係可能導致愛情走向平淡,需要加強兩人關係並提升互動頻率和品質。
本文想描述出愛情關係的驚人蛻變歷程,如何從「戀人」的角色身份,隨著交往時間慢慢演化成「家人」的角色身份。 當兩個人相愛並開始交往後,他們之間會慢慢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如果把它具體性的描述,就是在兩人的心理空間上共同建造了一個「愛巢」,也可說是一個未來可能的「家」之雛形。 而隨著時間推移
戀愛時要注意對等性,從暗戀往嚮明戀的關鍵是適時表達自己的內心,在戀愛中注意給予與接受的均衡,此外,也要有自己的重心,不要過度追逐對方的喜好而影響自己。
當遇到前伴侶生日時,會勾起很多回憶,然後不知道該不該去祝福對方?怎麼做會讓對方不誤會?這篇文章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四點應該考量的面向,讓你在前伴侶生日時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倒不是想要為第三者辯解,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自願做他人關係中的第三者,而書中女主角頻繁的自我對話中更揭露此事。在這樣的關係剛開始時,她是有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不會深陷其中的。她相信理性、有智慧、又以女性主義為傲的自己,絕對不會讓自己身陷情感的泥沼。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當男人背叛你時,會出現什麼線索?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從他的行為中發現背叛的跡象。
Thumbnail
這是一個驚恐卻真實的話題,當我在幫助一些外遇或出軌的案例時,我發現在協助當事人離開這些不健康的關係時,那些已經在婚姻或交往關係中,卻又出軌交往的人,經常在當事人和他們提分手時,搖身一變成為恐怖情人,或者死纏爛打,明明知道這段關係不恰當,卻無法斷捨離。
就像個案所說, 每個人都應該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而不是期待伴侶來安撫自己, 但親密關係的可貴就在於, 兩個人帶著各自背負的傷痕或課題...
Thumbnail
我的朋友遭遇外遇,難以想像她的另一半是模範老公、溫暖的爸爸,卻發生外遇的問題。她偶然幫老公接電話看到陌生的訊息,看了訊息是親密的語言和煽情的照片,當下錯愕不敢看太仔細。 同樣的創傷要怎麼修復⋯
Thumbnail
外遇,這個詞彙常常讓人感到痛苦與心碎。當有人選擇與婚姻外的人建立關係時,我們往往會責怪第三者。但我們必須正視外遇的真相,外遇不僅僅是第三者的問題,也是夫妻間早已存在的問題惡化的結果。你們都必須反思自己在關係裡的錯誤,是否長期忽視彼此間的需求和關心,導致關係越來越疏離。
Thumbnail
已經不只一位女人跟我說自己的老公出軌,無論是婚前婚後。我不懂為什麼想和這樣的對象結婚,對於出軌和被出軌的人,意義是什麼?這只能等到我身為局內人的那一天才能懂。 我不想存在於謊言的關係中,欺騙別人等於欺騙自己,誰也不好過。 有些人沒有把重心放在感情上,所以另一半始終不會造成他的困擾,而我老是太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一段承諾的浪漫關係(比如情侶、夫妻等),遇到一個或多個吸引自己的人(潛在替代伴侶)是很正常也很常見的。 差別只在於,大多數人會因為自責、罪惡感而選擇忽略自己的感受(以及刻意疏遠對方),少數人會放任自己關注、了解對方,極少數人會繼續發展到採取行動。
Thumbnail
朋友A跟男友的感情一直以來不太順利。最近收到她的請託,想卜卦問感情。 我問她為何想這樣問?原來某日她感覺不對勁,向來愛宅在家的男友,居然要跟社團同學去爬山,怎麼想都很詭異,我說,或許他真的覺得自己需要運動了吧,朋友A不相信,直覺有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倒不是想要為第三者辯解,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自願做他人關係中的第三者,而書中女主角頻繁的自我對話中更揭露此事。在這樣的關係剛開始時,她是有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不會深陷其中的。她相信理性、有智慧、又以女性主義為傲的自己,絕對不會讓自己身陷情感的泥沼。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當男人背叛你時,會出現什麼線索?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從他的行為中發現背叛的跡象。
Thumbnail
這是一個驚恐卻真實的話題,當我在幫助一些外遇或出軌的案例時,我發現在協助當事人離開這些不健康的關係時,那些已經在婚姻或交往關係中,卻又出軌交往的人,經常在當事人和他們提分手時,搖身一變成為恐怖情人,或者死纏爛打,明明知道這段關係不恰當,卻無法斷捨離。
就像個案所說, 每個人都應該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而不是期待伴侶來安撫自己, 但親密關係的可貴就在於, 兩個人帶著各自背負的傷痕或課題...
Thumbnail
我的朋友遭遇外遇,難以想像她的另一半是模範老公、溫暖的爸爸,卻發生外遇的問題。她偶然幫老公接電話看到陌生的訊息,看了訊息是親密的語言和煽情的照片,當下錯愕不敢看太仔細。 同樣的創傷要怎麼修復⋯
Thumbnail
外遇,這個詞彙常常讓人感到痛苦與心碎。當有人選擇與婚姻外的人建立關係時,我們往往會責怪第三者。但我們必須正視外遇的真相,外遇不僅僅是第三者的問題,也是夫妻間早已存在的問題惡化的結果。你們都必須反思自己在關係裡的錯誤,是否長期忽視彼此間的需求和關心,導致關係越來越疏離。
Thumbnail
已經不只一位女人跟我說自己的老公出軌,無論是婚前婚後。我不懂為什麼想和這樣的對象結婚,對於出軌和被出軌的人,意義是什麼?這只能等到我身為局內人的那一天才能懂。 我不想存在於謊言的關係中,欺騙別人等於欺騙自己,誰也不好過。 有些人沒有把重心放在感情上,所以另一半始終不會造成他的困擾,而我老是太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一段承諾的浪漫關係(比如情侶、夫妻等),遇到一個或多個吸引自己的人(潛在替代伴侶)是很正常也很常見的。 差別只在於,大多數人會因為自責、罪惡感而選擇忽略自己的感受(以及刻意疏遠對方),少數人會放任自己關注、了解對方,極少數人會繼續發展到採取行動。
Thumbnail
朋友A跟男友的感情一直以來不太順利。最近收到她的請託,想卜卦問感情。 我問她為何想這樣問?原來某日她感覺不對勁,向來愛宅在家的男友,居然要跟社團同學去爬山,怎麼想都很詭異,我說,或許他真的覺得自己需要運動了吧,朋友A不相信,直覺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