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現代飲食中的隱形敵人:糖分的危害與防範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現代飲食中的隱形敵人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方便和快速成為我們選擇食物的首要考量。走進超商或超市,琳瑯滿目的產品讓人目不暇給,無論是早餐飯糰、三明治、便當、果汁飲料,還是常見的調味品,糖分都悄悄藏在這些看似無害的食品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食品工業大量使用糖分來提升食品的口感和保存期限,這使得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取了過多的糖分。是不是有點可怕?




糖分在台灣日常食品中的普遍性


  在台灣,糖分的過量攝取已經成為一個普遍問題。從甜滋滋的手搖飲到各式各樣的點心零食,糖分無處不在。讓我們來看看哪些常見的食品和飲料是糖分的「刺客」:

  • 飲料:無論是手搖飲料、果汁還是能量飲料,這些飲品通常含有大量糖分來提升甜味。尤其是手搖飲料,已經成為台灣人的最愛。
    但你知道嗎?即使標榜「半糖」或「微糖」,實際上這些飲料中的糖分含量依然驚人。試想一下,點了一杯半糖微糖飲料,結果糖分攝取量仍超過每日建議上限,那原本全糖飲料中的糖究竟有多少?
  • 點心與零食:麵包、蛋糕、餅乾等,這些美味的零食和點心在製作過程中通常會添加大量糖分,有些甚至使用了糖漿或糖霜來增加口感。台灣的傳統糕點如鳳梨酥、綠豆糕等,雖然美味,但其實含有相當高的糖分。
    親自翻翻蛋糕、餅乾的食譜就知道了,特別是餅乾,明明吃起來是鹹的阿?恩…其實吃了一口糖而不自知呢…
  • 醬料與調味品:番茄醬、沙拉醬、燒烤醬等調味品也都含有高量糖分,這些糖分被用來平衡酸味或提升風味。尤其在台灣,家庭和餐廳習慣使用這些含糖的調味品,結果是我們無形中攝取了大量糖分。
    偷偷跟各位說,去翻一下家裡櫥櫃裡的醬油、辣椒醬、果醬,雖然一般來說一次的用量不多,但確實…躲都躲不過。
  • 即食食品:便利商店裡的便當、三明治、即食湯品等,為了增加保存期限和提升口感,通常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不少糖分。或許你以為某些「吃起來不甜」的冷凍食品不含糖,但翻過包裝看看成分表和營養標示,保證會讓我們大吃一驚:「這東西也要加糖?」

  許多食品中的糖分往往不容易察覺,但這些隱藏的糖分卻在不知不覺中佔據了我們每日糖分攝取的大部分。是不是感覺防不勝防呢?




台灣糖分攝取的現況與健康隱患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建議,成年人每日糖分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這大概相當於每日攝取50克以下的糖分。然而實際情況遠遠超過這個標準。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台灣人每日平均攝取的糖分約為70克至80克,這可不只是稍微超標,而是大大超過了建議的每日攝取上限。


  這意味著台灣的糖分過量攝取已經成為一個潛在的社會健康隱患。隨著糖分攝取量的增加,與之相關的健康問題也在不斷增加,包括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這些健康問題並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它們正逐漸演變為全社會的負擔。




糖分的兩面性:能量來源還是健康殺手?


  糖分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過量的糖分,尤其是精製糖的攝取,可能對健康帶來毀滅性的影響。你可能會問:這些影響有多大呢?



糖分如何影響代謝系統?


  當糖分進入我們體內,它首先會被轉化為葡萄糖,然後進入血液,為細胞提供能量。然而,當糖分攝取過量時,會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這會進一步引發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簡單來說就是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這會使得血糖難以被有效轉化為能量,最終導致血糖升高,並且糖分在體內累積。


  長期的胰島素抵抗會讓脂肪堆積在肝臟和其他器官,這是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台灣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數量每年都在上升,這與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高糖攝取息息相關。


  糖分還會通過抑制脂肪燃燒過程進一步加劇肥胖問題。當食物中的糖分被迅速轉化為葡萄糖提供能量時,人體就不需要再燃燒脂肪來獲取能量。這樣一來,脂肪不僅堆積下來,還會導致各種代謝異常,如高血脂、高血壓等,最終引發心血管疾病。這些疾病不僅影響生活質量,也增加了醫療成本和社會負擔。




糖分對代謝系統的影響

  • 葡萄糖轉化:糖分被轉化為葡萄糖,提供能量。
  • 胰島素分泌過多:過量糖分導致胰島素抵抗。
  • 脂肪堆積:胰島素抵抗引發脂肪堆積,特別是肝臟。
  • 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進一步導致代謝異常,如高血脂和高血壓。
  • 心血管風險:長期高糖攝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台灣糖尿病的現狀


  糖尿病已經成為台灣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根據台灣糖尿病學會的統計,目前約有10%的台灣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目前的資料顯示已有210萬人),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上升。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糖尿病不僅僅是一種代謝疾病,它還會導致多種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等,這些併發症不僅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給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過量的糖分攝取被認為是糖尿病高發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糖分攝取對於預防糖尿病至關重要。




糖分對細胞的潛在危害


  糖分的影響遠不止於代謝問題,它對我們的細胞也有直接的損害。當糖分進入細胞,特別是在高糖環境下,會引發一系列的細胞應激反應,進一步損害細胞功能。這聽起來有些技術,但其實理解起來並不難。



糖分如何毒害細胞?


  糖分會導致氧化應激,這是一種細胞內部的化學反應。當自由基過多時,會損害細胞內的DNA、蛋白質和脂質。這種損害會導致細胞功能失常,甚至可能引發細胞死亡。特別是對於粒線體來說,糖分的毒性作用更加顯著。


  粒線體是細胞內的能量工廠,負責將葡萄糖轉化為三磷酸腺苷(ATP),供給細胞運作。然而,過量的糖分會抑制粒線體內三個關鍵酶的活性,這些酶對粒線體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當這些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時,粒線體的能量生成能力會大幅下降,導致細胞能量不足。


  這種情況下,細胞將面臨能量危機,無法有效支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能量危機會累積,導致整體健康狀況下降。感覺有點糟糕,對吧?




糖分對細胞的影響

  • 氧化應激:高糖環境導致細胞氧化應激。
  • 自由基生成:過多的自由基會攻擊細胞內的DNA、蛋白質和脂質。
  • 粒線體功能受損:糖分抑制粒線體內的關鍵酶活性,導致能量生成下降。
  • 細胞能量不足:能量生成能力下降,細胞面臨能量危機。
  • 細胞死亡:長期能量不足可能導致細胞功能失常甚至死亡。



糖分與慢性病的關聯


  長期的高糖攝取會導致身體進入慢性炎症狀態,而慢性炎症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例如,心血管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血管內壁的損傷通常與慢性炎症有關。當血管內壁受損時,脂肪等物質更容易在血管中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病理基礎。


  此外,糖分與癌症之間的關聯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研究顯示高糖飲食會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因為腫瘤細胞對葡萄糖的需求比正常細胞更高。這意味著,高糖攝取可能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特別是那些與肥胖和代謝異常相關的癌症類型。


  有關高糖飲食與腫瘤細胞增殖的研究,主要來源於一些癌症研究機構和醫學院校。這些報告指出,腫瘤細胞的代謝過程異常活躍,消耗大量葡萄糖來支持其快速增殖。這些研究通常來自像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哈佛醫學院,以及其他主要的癌症研究中心。


  具體來說,這類研究揭示了糖分過量攝取如何影響體內胰島素和胰島素類生長因子(IGF)水平,進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因此,過量的糖分攝取可能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特別是與肥胖和代謝異常相關的癌症類型。


  更為嚴重的是,糖分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阿茲海默症的病理特徵之一是腦內斑塊的形成,而這些斑塊的形成可能與糖分的過量攝取有關。




隱藏在日常食品中的糖分


  糖分的攝取量往往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特別是在那些看似健康的食品中。這些隱形糖分通常難以察覺,然而它們對健康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一元」訂閱學堂通行證暢讀。
本篇內容共 5441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羊羹學堂:健康指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會員
166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為什麼需要關注現代飲食問題? 在現代社會,飲食習慣變得愈加不健康,導致各種健康問題的增加。許多人忽視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頻繁攝取高糖、高脂和加工食品。健康的飲食不僅關乎個人福祉,更影響整個社群的健康狀況。正如《林前6:19~20》:「豈 不 知 你 們 的 身 子 就 是 聖 靈 的 殿 麼 ?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上癮」的背後,原來是這種令無數人痛苦的情緒——孤獨感。 上癮其實是為了找到一個與外界建立起聯結的出口,也是滿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 你有什麼「上癮」行為呢?你覺得自己為什麼「上癮」呢?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吧~
Thumbnail
本文為鏡周刊【時代現場】「成人ADHD的困境」受訪心得與專欄文章重點整理 訪談內容聚焦於ADHD成人患者的生活分享,例如就醫、社會適應、人際關係…等議題。黃隆正醫師揭露過動症患者在社會中的隱形困境 受訪者自身經驗分享 診療經驗成人過動症就診與健保給付問題 就業過程是否該跟主管提起自身有過動症?衡量職
Thumbnail
吃火鍋首重湯底,湯底甚至比食材重要。小蒙牛養生鍋物養生鍋底與麻辣鍋底兩個湯底深深擄獲許多顧客所愛、小蒙牛鍋物作為小蒙牛集團內金字招牌品牌。好喝湯頭甚至進軍全聯福利中心、來到小蒙牛養生鍋物湯頭絕對是重點品嘗項目。 小蒙牛養生鍋物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9樓 (
Thumbnail
Meta將虛擬現實頭戴式裝置Quest的最低年齡降至10歲,引發立法者關注 Meta為何要降低虛擬現實頭戴式裝置Quest的最低年齡? Meta(前身為Facebook)近日宣布計畫將其虛擬現實頭戴式裝置Quest的最低年齡從13歲降至10歲。這個決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希望擴大虛擬現實市場的覆蓋
Thumbnail
近期知名男星因離婚聲明,被另一半揭露私生活及其身心狀態,直指對方有「自戀型人格、性成癮」的狀況,引起大眾對於現代心理疾病的好奇,現代人何以如此容易成癮?而成癮症又該怎麼判斷與處理?
Thumbnail
「料理」是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人或許會深有共鳴的話題。不只是親自下廚的過程,因為不需要通勤省下來的時間,似乎也讓更多人能更有餘裕地安排自己的飲食與步調,雖然失去了外出的自由,但整體的生活品質反而獲得相當的提升。與此同時,《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這本與「料理」有關的書,也以文字撫慰了不少人的「胃口」。
Thumbnail
Facebook作為用戶量最龐大的Social Media,同時還保持著高成長和高獲利。在隱私權抬頭的趨勢下,他還有怎樣的變現成長策略。
Thumbnail
<p>因為現代人怕得癌症,所以研究什麼東西會致癌的計劃比較容易爭取到經費;同時,媒體為了收視率與增加廣告收入與銷售率,所以會有許多故意引起大眾恐慌的報導。</p>
Thumbnail
為什麼需要關注現代飲食問題? 在現代社會,飲食習慣變得愈加不健康,導致各種健康問題的增加。許多人忽視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頻繁攝取高糖、高脂和加工食品。健康的飲食不僅關乎個人福祉,更影響整個社群的健康狀況。正如《林前6:19~20》:「豈 不 知 你 們 的 身 子 就 是 聖 靈 的 殿 麼 ?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上癮」的背後,原來是這種令無數人痛苦的情緒——孤獨感。 上癮其實是為了找到一個與外界建立起聯結的出口,也是滿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 你有什麼「上癮」行為呢?你覺得自己為什麼「上癮」呢?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吧~
Thumbnail
本文為鏡周刊【時代現場】「成人ADHD的困境」受訪心得與專欄文章重點整理 訪談內容聚焦於ADHD成人患者的生活分享,例如就醫、社會適應、人際關係…等議題。黃隆正醫師揭露過動症患者在社會中的隱形困境 受訪者自身經驗分享 診療經驗成人過動症就診與健保給付問題 就業過程是否該跟主管提起自身有過動症?衡量職
Thumbnail
吃火鍋首重湯底,湯底甚至比食材重要。小蒙牛養生鍋物養生鍋底與麻辣鍋底兩個湯底深深擄獲許多顧客所愛、小蒙牛鍋物作為小蒙牛集團內金字招牌品牌。好喝湯頭甚至進軍全聯福利中心、來到小蒙牛養生鍋物湯頭絕對是重點品嘗項目。 小蒙牛養生鍋物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9樓 (
Thumbnail
Meta將虛擬現實頭戴式裝置Quest的最低年齡降至10歲,引發立法者關注 Meta為何要降低虛擬現實頭戴式裝置Quest的最低年齡? Meta(前身為Facebook)近日宣布計畫將其虛擬現實頭戴式裝置Quest的最低年齡從13歲降至10歲。這個決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希望擴大虛擬現實市場的覆蓋
Thumbnail
近期知名男星因離婚聲明,被另一半揭露私生活及其身心狀態,直指對方有「自戀型人格、性成癮」的狀況,引起大眾對於現代心理疾病的好奇,現代人何以如此容易成癮?而成癮症又該怎麼判斷與處理?
Thumbnail
「料理」是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人或許會深有共鳴的話題。不只是親自下廚的過程,因為不需要通勤省下來的時間,似乎也讓更多人能更有餘裕地安排自己的飲食與步調,雖然失去了外出的自由,但整體的生活品質反而獲得相當的提升。與此同時,《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這本與「料理」有關的書,也以文字撫慰了不少人的「胃口」。
Thumbnail
Facebook作為用戶量最龐大的Social Media,同時還保持著高成長和高獲利。在隱私權抬頭的趨勢下,他還有怎樣的變現成長策略。
Thumbnail
<p>因為現代人怕得癌症,所以研究什麼東西會致癌的計劃比較容易爭取到經費;同時,媒體為了收視率與增加廣告收入與銷售率,所以會有許多故意引起大眾恐慌的報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