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更新於 2024/08/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了《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台灣衛城出版,作者彭慕蘭是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史景遷的學生。

這本書可以說是經典話題之作,在2000年出版時就引起很多討論。那是中國還沒有加入WTO,還全面落後於西方的時代。“為什麼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沒有發生於中國,為什麼西方行中國不行”,還是一個熱門的話題。

本書的用意在批判西方中心論,認為十八世紀以前中西沒有太大差距,工業革命的發生因為英國盛產煤炭這個巨大的優勢和機遇,(在石油被發現以前,英國當年的地位可以說是今日的中東),加上殖民地廣大的市場需求,而帶動西方的起飛。

這本書經典之處就在於這個說法後來遭到很多挑戰,引發很多著作批評,可見經典不一定要什麼都寫得很對,而是要可以引起迴響和更多相關的研究。

批評者認為,中西的差距在於制度和文化差異,在宋代中國的GDP確實是領先全球,但到明清時期中國已經明顯被西方超越。所以西方的領先並不是在十八世紀才開始,而是更早。這原因包括,西方更重視科學和數學,學者能夠透過相關的研究和發明而獲得資本,但在中國,知識分子的精力都投入在科舉的八股考試。而歐洲因為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發展出(有城牆保護的)都市經濟,相反,中國的經濟重心都在鄉村,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並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我自己是比較傾向後者,因為在英國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回想,覺得西方的進步是在骨子裡的,數百年的文化累積,滲透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亞洲不是一兩個世代就追得上。更何況,亞洲很多社會也並不一定認同進步和創新的價值,也不一定有往進步的方向發展。

作為一本學術著作,本書其實是滿滿的資料,有很多有趣的細節。如談到中國“男耕女織”的性別分工,男生從事農業,女生從事家庭手工業。其實這個性別分工在明代開始有逐漸被打破,女性也會下田耕種。但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的男性從事紡織業,原因是多數時候男性的手藝實在是太差了,做不來。

可見中國的性別分工也不一定是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造成,有時單純是男生真的太蠢了,務實一點,還是讓女生來吧。

台灣和馬來西亞季風帶創辦人,新加坡草根書室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韋地的閱讀筆記 的其他內容
今年讀過的文學作品中,朱和之的《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是值得一讀的佳作。 小說發展自真實的歷史三叉山事件。1945年9月10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宣布投降後不久,一架從沖繩起飛,載滿已釋放的美軍俘虜的軍機前往菲律賓馬卡蒂,在飛越臺灣中央山脈主脊南段三叉山東北方時,受颱風影響而墜毀,機上25名人員悉
前陣子讀了《古代中國與越:中國南方邊境的自我認知與族群認同》,台灣八旗出版,作者Erica Fox Brindley是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現任賓州大學亞洲學研究系主任與歷史系、哲學系教授。 本書探討古中國時期“越”的概念,春秋講到漢朝。最早“越”是東周一諸侯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的故事很多
這個星期要去韓國玩,很久沒有韓國了,去之前讀了一本韓國歷史的書,《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台灣左岸出版,作者Bruce Cumings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韓國史,妻子是韓國人,在韓國也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 這本書英文原版成書在九十年代末,讀起來有濃厚的冷戰時代感,那時的韓
近日讀了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的自傳體隨筆《棋手無悔》。 去年有幸在台北和棋王有一餐之緣,這幾天讀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書的前半主要講述臉上的紅色胎記對他童年的影響,他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圍棋,進入中國棋院,成為世界棋王,再回台奉獻的故事。 小時候有下象棋,但我對圍棋的認識有限,大概就是金庸小說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台灣衛城出版過很多很好的學術翻譯書。出學術翻譯書基本上是為社會做功德,因為翻譯和編輯校對的成本很高,要做出一個好的華文譯本其實不容易,但版權是有年限的,一般五年,五年後又要花錢再續,所以出越多要續約的錢越多,但再版不一定有銷量,但如果不續之前付出的翻譯勞動和成本都付諸東流。 近期讀了台灣衛城的《自
今年讀過的文學作品中,朱和之的《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是值得一讀的佳作。 小說發展自真實的歷史三叉山事件。1945年9月10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宣布投降後不久,一架從沖繩起飛,載滿已釋放的美軍俘虜的軍機前往菲律賓馬卡蒂,在飛越臺灣中央山脈主脊南段三叉山東北方時,受颱風影響而墜毀,機上25名人員悉
前陣子讀了《古代中國與越:中國南方邊境的自我認知與族群認同》,台灣八旗出版,作者Erica Fox Brindley是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現任賓州大學亞洲學研究系主任與歷史系、哲學系教授。 本書探討古中國時期“越”的概念,春秋講到漢朝。最早“越”是東周一諸侯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的故事很多
這個星期要去韓國玩,很久沒有韓國了,去之前讀了一本韓國歷史的書,《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台灣左岸出版,作者Bruce Cumings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韓國史,妻子是韓國人,在韓國也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 這本書英文原版成書在九十年代末,讀起來有濃厚的冷戰時代感,那時的韓
近日讀了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的自傳體隨筆《棋手無悔》。 去年有幸在台北和棋王有一餐之緣,這幾天讀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書的前半主要講述臉上的紅色胎記對他童年的影響,他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圍棋,進入中國棋院,成為世界棋王,再回台奉獻的故事。 小時候有下象棋,但我對圍棋的認識有限,大概就是金庸小說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台灣衛城出版過很多很好的學術翻譯書。出學術翻譯書基本上是為社會做功德,因為翻譯和編輯校對的成本很高,要做出一個好的華文譯本其實不容易,但版權是有年限的,一般五年,五年後又要花錢再續,所以出越多要續約的錢越多,但再版不一定有銷量,但如果不續之前付出的翻譯勞動和成本都付諸東流。 近期讀了台灣衛城的《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2000/12/25 日前貴報刊載旅美學人童振源關於以「未來一個中國」去「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建議;甚能兼顧各方立場。...要中共接受基本教義派的「獨立」,與要台灣接受中共版的「一國兩制」可能性都是零。然而未來一中的中間路線,則無限寬廣,就看智略、格局如何。此偉業之價值決不亞於「玉碎」的悲壯...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二戰後的日本,一直到如今,國家經濟高潮起伏的過程,是經濟學的寶貴教材。在認真讀過「美聯儲」和「利率與通膨」之後,一堆日本的分析一直跳出來,以前非常討厭歷史學科的我,也不知不覺逐步深入,想一探究竟。竟然發現許多現象似乎有點熟悉,甚至是現在進行式,就在我們身邊與生活息息相關!
Thumbnail
大概是受到時局動盪的影響,最近還滿想閱讀一些軍事的書籍,增進自己的軍事基本知識。 在網路上看到《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一書,可以說打動我的心。大概是感受到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日益壯大,不僅是從國際新聞上讀來的干涉野心,從媒體識讀層面也能感受到大外宣的龐大野心。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2000/12/25 日前貴報刊載旅美學人童振源關於以「未來一個中國」去「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建議;甚能兼顧各方立場。...要中共接受基本教義派的「獨立」,與要台灣接受中共版的「一國兩制」可能性都是零。然而未來一中的中間路線,則無限寬廣,就看智略、格局如何。此偉業之價值決不亞於「玉碎」的悲壯...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二戰後的日本,一直到如今,國家經濟高潮起伏的過程,是經濟學的寶貴教材。在認真讀過「美聯儲」和「利率與通膨」之後,一堆日本的分析一直跳出來,以前非常討厭歷史學科的我,也不知不覺逐步深入,想一探究竟。竟然發現許多現象似乎有點熟悉,甚至是現在進行式,就在我們身邊與生活息息相關!
Thumbnail
大概是受到時局動盪的影響,最近還滿想閱讀一些軍事的書籍,增進自己的軍事基本知識。 在網路上看到《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一書,可以說打動我的心。大概是感受到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日益壯大,不僅是從國際新聞上讀來的干涉野心,從媒體識讀層面也能感受到大外宣的龐大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