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所當言,行所當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宗主駐世時有一句名言:「天上但有忠義仙佛,無有富貴仙佛。」視忠義為成仙成佛的必要條件,價值遠遠凌駕於富貴之上。

傳統認知的忠義很容易與鮮血淋漓劃上等號:「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所以拋頭顱灑熱血才是義?倒也未必。春秋時代,魯仲連以舌粲蓮花免除一場兵燹,事後受惠的趙國有意重賞,魯仲連一再推卻──對他來說,他只是做了該做的事,任何形式的獎賞都是多餘。

後人因此稱魯仲連為「義」。

光武帝中興大漢後,準備論功行賞,諸將個個爭論不休,唯有馮異一個人悄悄退居樹下,無視眾人邀功。後人因此尊稱馮異為「大樹將軍」。

馮異隻身默坐樹下的身影,正是「義」最具代表性的顯影。也正因其人不因封賞而動心,少卻了患得患失,在戰場上反而能以平常心論斷敵我局勢,因而制敵機先。

為朋友不惜兩肋插刀,或是激於義憤,「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固然是義,可終非常態。回歸「義」最素樸的定義,日常行住坐臥,都能謹守「言所當言,行所當行」的分際,當是「義」的正解。

認定是合宜的話,合宜的事,順理成章說去、做去,自無半點勉強。〈太上感應篇〉勸人「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別人眼中的恩德在我看來如果只是本分,自然不起半點換取報酬的念想。

對天帝教同奮而言,進到天帝教,本是各領天命而來;但凌駕於個人天命之上的,應是共同的天命──救劫。因為救劫本在「我」的本分之內,所以「不求個人福報,不為自己設想」,是不是也就名正言順?

把義還原到最尋常的日常。隨著修養的提昇,對於「宜」的界定理應水漲船高。試看社會新聞中多少聳人聽聞的恐怖事件,閱聽既久,逐漸習以為常。既有那許多壞人壞事墊底,捫心自問,既不殺人,也不放火,所以也就意味著無悔可懺?

放著現有的典範不講,還真是憋得難受。我還是要請出孔子來說一說。

孔子生在春秋時代,典型的亂世,臣弒君、子弒父的不倫事件時而有之,孔子不是視而不見,只是將更大的心力聚焦在典範的建立。我自己多年研讀的心得,孔子教人生具兩雙眼:一雙向上,仰望典範,以這把高標的尺嚴格規範己身;另一雙向下,看著同胞,看著眾生,心懷悲憫,因此以低標要求他者。如是懷抱換成更早的表述,實即《尚書》的「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殷商老臣伊尹以此為先王商湯的美德,用來教訓剛登基的年輕天子太甲。這個版本還有更為通行的民間版:「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有大智慧的君子深知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妙處。隨著個人修養提昇,這把丈量「義」的大尺只會愈益嚴苛。旁人看著是莫大的束縛,對當事人而言,卻是獲致「真正」自由的捷徑。

至於「義」的實踐。子路與冉有請教老師,認清合義之後是否應該立即行動?孔子給了兩個完全對反的答案。公西華在兩人提問時都在場,聽得一頭霧水。孔子告訴公西華,子路個性衝動,得幫他踩踩煞車,所以讓他回家請示父兄再說。冉有性喜拖沓,所以得幫他加足馬力,免得被拖延症給拖累了,成不了大事。

轉換孔子對兩名弟子的忠告,運用在當代的場景。該說的話,該做的事,套用孔子教導冉有的原則,不妨「聞斯行之」,立即做去。至於不該說的話,不該做的事,那就拿夫子對子路的告誡,克制一下衝動,以後再說吧。

許多大錯的鑄成往往只是荷爾蒙作祟。運用心理戰術,騙騙自己且先暫緩,一旦拖延一陣,癮頭過去,錯誤自然可以避免。

千萬別小看這種「雕蟲小技」,減少犯錯,也能逐漸走上「義」的大道。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48。釋「曰義曰信」的「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田心耘的沙龍
39會員
175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田心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名利與自身、過度與不足之間做出取捨。
Thumbnail
在名利與自身、過度與不足之間做出取捨。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掌握道理以遠離凶險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掌握道理以遠離凶險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