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週觀察日記
36週的我,像正常人一樣活動十足靈活
甚至還有同事不知道我懷孕(到底肚子是多會藏)
大概是我懷孕肚子都偏小吧!
第一胎已經到孕後期(7個月時),當時有位同事也懷上第二胎,明明才四個月,肚子膨脹程度比我七個月還大!她看起來比較像快生的樣子。
第二胎比較沒有讓我有嗜睡的感覺,除了懷孕初期感冒,吃感冒藥後的副作用之外,其餘時間和第一胎相較,真的精神都很好(懷孕第一胎時,每天下班回到家,吃完晚餐就直接在沙發上瞌睡起來,完全無法忍耐就直接睡去)
雖然肚皮撐的沒有其他人那麼大,但是頻尿還是有的!一點點尿意都不想忍耐,每到新地點,第一件事就是「找廁所」才安心!(有些媽咪是越靠近生產週數,有另一波嘔吐的現象,還好我沒有,真的太感恩~畢竟我連吐了五個月,照三餐+點心時間吐,真是.......)
還有個趣事~是每次醫生在產檢照超音波時,從一開始到現在,寶寶都沒有正臉示人,不是背對,就是摀臉,保有很大程度的神秘感(爸爸的神秘情人),醫生給我的超音波照片,有時是側臉算是好一點,也有後頭顱、手肘(?),有次護理人員追出來,說忘了給我照片,一看.....這啥?猜猜是什麼?
竟然是大腿脛骨!?有什麼事嗎?哈哈哈哈乾脆不要給我(笑翻我了)
真的...
給我看得出東西超音波照片就好
(苦笑)
攝影:by Ching
------------------------------------------------------------------------------------
寶寶現在大約是顆高麗菜的大小,身長約47公分,體重約2.7公斤。
之前在超音波上看到的「小小高麗菜」,已經轉變成一個肉嘟嘟的胎兒。此時,寶寶臉頰上已開始有脂肪,還出現強有力的吸吮肌肉,也幫助形塑了寶寶的臉形。
當寶寶的頭部落入媽媽骨盆,進入凖備分娩的位置時,那些構成寶寶頭骨的骨頭互相牽引、可重疊,這種現象稱為塑形,有助於胎兒在分娩時通過產道。即使寶寶出生時,頭部呈尖形或奇怪的形狀, 不用擔心,幾個小時或幾天後,寶寶的頭部會自然恢復圓潤狀態。
由於寶寶佔用了腹腔許多空間,即使只是一頓正常分量的飯菜,您可能也會吃不下。對於這一點,可用少量多餐取代一日三餐。另一方面,寶寶開始向下進入骨盆腔,胃灼熱的感覺會減少,並且會感覺到更容易呼吸。如果這是您的第一胎,這些過程通常會在分娩前幾週發生。如果您生產過,那麼可能要到快分娩了,才會發生。
一旦寶寶向下移,下腹壓力也會增加,可能會使您愈來愈不方便走路,更加頻尿。如果寶寶位置非常低,您可能會感到陰道周圍,充滿壓力和不舒服。有些孕婦會感覺像是雙腿間,夾著一顆保齡球。
您可能還會注意到,假性宮縮發生得更頻繁了,請務必與醫師一同檢討分娩跡象。一般而言,只要懷孕過程平順,沒有複雜狀況,羊水也沒破裂,您可能必須等到宮縮變成每5分鐘1次,每次持續1分鐘左右,才需趕緊打包上醫院。但是如果您注意到寶寶活動力降低,或羊水漏了、陰道出血、發燒、嚴重或持續性地頭痛、經常腹痛或視力改變,就必須立即打電話給醫師或助產士。
從現在起到分娩這段時間,大多數孕婦的體重,都不會再增加。您的體重不會改變太多,即使寶寶的體重維持不變,也別擔心!
事實上,體重不變(甚至減少),代表您的身體已準備好要分娩,生產時羊水流失和腸道鬆動,都會讓您的體重減輕。
醫師會告訴您分娩時的症狀(例如每次宮縮應相隔5~7分鐘),讓您可以及時去醫院或生產中心。每個人的分娩症狀,可能不盡相同,如果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要生了,請打電話詢問醫師,醫師會給您答案。
這些檢查會比較有趣:醫師會測量寶寶的體重,甚至預測分娩時間,並根據您的需要求和醫師的風格,安排各種不同檢查,包括:
針灸是安全有效的,研究證明,針灸對減輕壓力、孕吐、髖部和下背痛、扭轉臀位與輕中度憂鬱,非常有效。
針灸雖不能完全替代產前醫療照護,但它具有多項好處,提供了孕婦另一項選擇。由於針灸的副作用很少,許多孕婦利用它,來協助處理許多常見的孕期不適。
如果出現以下狀況,懷孕晚期就不適合有性行為:
*以下網頁都有很棒的參考指引,推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