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腦算法中學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買或不買?」我們常常面臨著需要快速做出決策的情況,然而,人類的思維方式往往難以在原則性和靈活性之間取得平衡。羅振宇在《羅輯思維(認知篇)》一書中,提出「向計算機(電腦)學習思維原則」,這個概念值得我們好好的理解。

羅振宇在書中提出,我們應該向電腦的算法思維學習。原因是在電腦的算法思維中,所有的原則都必須排序、編碼,有高階低階的次序,並且能處理實際出現的所有情況。這種思維方式真正結合了原則性和靈活性,這是人類思維常常難以做到的。

讓我們先來看看人類思維的一個根本性難題,《戰爭論》的作者 Carl von Clausewitz 曾說:「制定原則並不難,難的是始終堅持原則。」這句話道出了人類思維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或說出「這件事原則上可以」或「這件事原則上不行」這樣的話。實際上,這些話的潛台詞往往是「現在不可以,但特殊情況下可以」或「一般情況下不行,但特殊情況下也行」。這種思維方式反映了我們潛意識中認為原則是可以打破的。

然而,羅振宇原則之所以被稱為原則,正是因為它不應該有例外。這種矛盾在過去可能不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人類的靈活性在處理小規模、複雜性有限的情況時確實是一個優勢。但是,隨著我們面臨的情況越來越複雜,靈活性帶來的優勢越來越小,而缺乏堅定原則帶來的劣勢卻越來越大。

書中提到一個具體的例子:在投資領域,過去我們可能認為聰明的投資者應該能夠靈活判斷機會,把握時機。但在當今全球化的複雜金融市場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完全掌握全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者抱有僥倖心理,即使這一次安全地得手了,遲早也會踩響地雷。相反,真正聰明的投資者反而會堅守一個看似「笨」的原則:絕不使用槓桿投資。這種堅持原則的做法,正是向電腦算法學習的結果。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關於如何在眾多選擇中做出最佳決策。假設我們面臨100個選擇,而且沒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我們應該考察多少個選項後做出決定呢?電腦算法給出的答案是37%。也就是說,當我們考察了總數的37%後,就應該停止考察,迅速做出決策,而不是等全部考察完。這個原則可以應用到很多實際情況中,比如買房子。如果市場上有100套符合條件的房子,我們只需要看37套就可以做出決定,這是成本收益最優的策略。

然而,我們不應該誤解算法思維只會僵硬地堅持單一原則。恰恰相反,算法思維不僅有原則,還能夠兼顧多個原則,這正是人類思維難以做到的。讓我們來看銀行業務排隊的例子。傳統的做法是採用「先來後到」的單一原則,但這可能導致效率低下。而電腦操作系統在處理任務優先級時,會同時考慮多個原則,如任務重要性、等待時間等,並將這些原則混合使用,以達到最高效率。

另外,在處理複雜的項目或任務時,我們可以參考電腦的多原則處理方式。例如,在安排工作優先順序時,我們可以同時考慮任務的重要性、緊急程度、所需資源等多個因素,並為每個因素賦予權重,最終得出一個綜合的優先順序。這種方法既保證了原則性,又兼顧了靈活性。

總結來說,向電腦學習思維原則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變得僵化或機械。相反,它教會我們如何在保持原則性的同時,也能靈活應對複雜情況。在這個超級複雜的時代,我們需要學會像算法一樣,建立清晰的原則體系,並且能夠靈活地應用這些原則。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本文揭示房東照片中的微笑如何提升Airbnb房源3.5%的預訂率,並在高不確定性情境下效果更顯著。文章詳述研究過程與案例,分析其職場應用與局限性。結論建議職場工作者利用微笑建立數位信任,並反思其文化與真實性問題。
Thumbnail
2025/05/06
本文揭示房東照片中的微笑如何提升Airbnb房源3.5%的預訂率,並在高不確定性情境下效果更顯著。文章詳述研究過程與案例,分析其職場應用與局限性。結論建議職場工作者利用微笑建立數位信任,並反思其文化與真實性問題。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聰明人在說話之前,會先花時間「理解」及「思考」。聰明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這也是「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Thumbnail
聰明人在說話之前,會先花時間「理解」及「思考」。聰明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這也是「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Thumbnail
前言: 你是個有邏輯的人嗎? 你覺得什麼是邏輯思考呢? 今天我要來分享先前上女力學院的線上課程— 由牧羊妮講師主講的邏輯思考課, 我挑選出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部分跟大家分享, 特別針對想要條理表達的人會很有幫助喔!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什麼是邏輯,你會怎麼表達呢? 「邏輯就是做好分類」
Thumbnail
前言: 你是個有邏輯的人嗎? 你覺得什麼是邏輯思考呢? 今天我要來分享先前上女力學院的線上課程— 由牧羊妮講師主講的邏輯思考課, 我挑選出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部分跟大家分享, 特別針對想要條理表達的人會很有幫助喔!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什麼是邏輯,你會怎麼表達呢? 「邏輯就是做好分類」
Thumbnail
重新思考,那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
Thumbnail
重新思考,那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
Thumbnail
本文將繼續探討『系統思考』一書更深入的説明,以及作者在動態系統分析中所萃煉出來的獨到見解。 中文書名:系統思考: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 原文書名: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 作者:Donella H. Meadows
Thumbnail
本文將繼續探討『系統思考』一書更深入的説明,以及作者在動態系統分析中所萃煉出來的獨到見解。 中文書名:系統思考: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 原文書名: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 作者:Donella H. Meadows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