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金330:教育頹壞由主管機關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教師節快到了,教師權益福利的比較又上了新聞。日前臺南市教師產業工會再度呼籲市府重視教師,揭發台南市教師福利穩居六都之末,甚至還不如其他縣市。


敬師禮金僅330 元!台南市教育局:明年提高

13:452024/09/10 中時 曹婷婷

舉其中第一段來說:

教師節將屆,臺南市敬師禮金多年來僅有330元,相較於台北2000元、新北1000元,桃園、台中、高雄均600元,台南居六都之末,讓很多老師直言「收到時很傻眼」;台南市教育局表示,明年度預算通過後,預計將提高至600元。


多年來一直是330元,真的讓人很傻眼,這是什麼奇怪的數字? 文中提到有學校會設法補到1000元再發給老師,聽說永康區某國小還叫老師拿70元現金去人事室繳交,才能發給一張全聯400元的禮券,真的是侮辱再侮辱。

教育局說有提早發放禮金,殊不知附近嘉義等縣市的考績獎金,早在八月就核發了,台南市的老師都戲稱,人家都花完了,台南市還沒領到,頂多趕在教師節發放。

如果教師是工具,工欲善其事也要先利其器呀! 台南市以前是最難調入的縣市,想調入的老師需要很高的積分,現在已經淪為最容易調入的縣市,積分減半都進得了。


過去台南雖多屬鄉村,教育環境不如都市,但教師非常優秀,教育能量很強,培養出很多優秀人才,在國內外發光發熱。

正因為教育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過去積累的教育能量,也不是一朝一夕會消耗殆盡。淪落到如此地步,教師學生都沒顧好,教育頹壞的程度令人難以相信,教育的崩毀,自然是長期施政的問題。


阿頓相信大多數台南市老師都不會在意那330元,不發也不希罕!! 然而學校繁重的形式化任務不斷疊加,教師薪資福利落後差距擴大,這樣辦教育,把老師當什麼了? 再說尊重在心裡、不在形式上?? 寫到這竟噗哧笑出來了,百感交集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教育邊緣人阿頓的沙龍
14會員
214內容數
台大自然組轉讀課程與教學,觀察這個圈子,頓悟許多冠冕堂皇的說詞背後,其實是掌權者不想讓大家知道的簡單真相。對教師的情緒勒索,就是用最少的經費,讓民眾為下一代的未來,造一個遙遠的夢。
2025/04/29
看到這個新聞真是非常無言,雙語政策搞了好幾年,雖然去年賴總統承諾暫緩實施雙語教學,原來還沒死心啊!! 推動英語學習不是不好,可是突然宣布一個月後要考150分鐘(國三生150分鐘,小六生60分鐘)的英語測驗!! 這是什麼神奇的推動法? 聯合新聞網:英檢抽測太突然 中籤學校有難色2025-04-29
2025/04/29
看到這個新聞真是非常無言,雙語政策搞了好幾年,雖然去年賴總統承諾暫緩實施雙語教學,原來還沒死心啊!! 推動英語學習不是不好,可是突然宣布一個月後要考150分鐘(國三生150分鐘,小六生60分鐘)的英語測驗!! 這是什麼神奇的推動法? 聯合新聞網:英檢抽測太突然 中籤學校有難色2025-04-29
2025/04/29
全市竟然有63%學校原採自由入學,被突然取消! 明星學校依舊爆滿,備取人數仍高達數百人。教育局卻說班級數只是略有消長,其實這已經表示有多少孩子不能依照意願入學,這會給全家人帶來多少困擾? 一個社會的文明,就呈現在如何對待弱勢。弱勢永遠只是數據上可以被捨去的少數,但每個政策影響的是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9
全市竟然有63%學校原採自由入學,被突然取消! 明星學校依舊爆滿,備取人數仍高達數百人。教育局卻說班級數只是略有消長,其實這已經表示有多少孩子不能依照意願入學,這會給全家人帶來多少困擾? 一個社會的文明,就呈現在如何對待弱勢。弱勢永遠只是數據上可以被捨去的少數,但每個政策影響的是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6
期中考、期末考請假出國玩,回來再補考就好,但竟然會影響其他學生考後無法拿到考卷,每科老師還必須多命題一份AB卷。 如果學生生病,為了避免傳染,不能到校參加考試,上述措施是可以接受的配合。 如今學生以出國玩為優先,考試當天不來考是,導致其他師生要付出一些代價。無論代價大小,都沒有道理,不公平。
2025/04/26
期中考、期末考請假出國玩,回來再補考就好,但竟然會影響其他學生考後無法拿到考卷,每科老師還必須多命題一份AB卷。 如果學生生病,為了避免傳染,不能到校參加考試,上述措施是可以接受的配合。 如今學生以出國玩為優先,考試當天不來考是,導致其他師生要付出一些代價。無論代價大小,都沒有道理,不公平。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臺北市國中的教育旅行收費,並探討教育旅行的本質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臺北市國中的教育旅行收費,並探討教育旅行的本質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最近兒福聯盟發布「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業壓力鍋 ?!」之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引起網路社群的喧然大波,今天我想要藉由我自己長期關注教育的背景來探討這件事情大家的輿論意見。 「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
Thumbnail
最近兒福聯盟發布「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業壓力鍋 ?!」之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引起網路社群的喧然大波,今天我想要藉由我自己長期關注教育的背景來探討這件事情大家的輿論意見。 「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
Thumbnail
賴清德黨意一下,行政院及教育部豪撒兩百億補助公私立大學學費,不顧大學過剩的大難當前;調整就學貸款門檻,卻忽視學生遲至學期末才實際領到就學貸款。尤其大學過剩的問題,早在上一回大選前《親子天下》訪問蔡英文,問她回顧過去執政,教育政策最不足之處為何?
Thumbnail
賴清德黨意一下,行政院及教育部豪撒兩百億補助公私立大學學費,不顧大學過剩的大難當前;調整就學貸款門檻,卻忽視學生遲至學期末才實際領到就學貸款。尤其大學過剩的問題,早在上一回大選前《親子天下》訪問蔡英文,問她回顧過去執政,教育政策最不足之處為何?
Thumbnail
公立大學拿了政府更多資源,繳更低的學費。正面表述,這是對資優學生的嘉獎,但另一方面,人數更多、家庭收入更低的私校學生,反而因此過得更加辛苦。因此,政府應努力降低公、私立學校的學費落差,一直是2000年起許多高等教育研究的共同結論。
Thumbnail
公立大學拿了政府更多資源,繳更低的學費。正面表述,這是對資優學生的嘉獎,但另一方面,人數更多、家庭收入更低的私校學生,反而因此過得更加辛苦。因此,政府應努力降低公、私立學校的學費落差,一直是2000年起許多高等教育研究的共同結論。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