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迷思:為什麼中年才是創業成功的黃金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一般大眾的眼中,成功的創業者常被認為是年輕人,例如比爾·蓋茨(Bill Gates)、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和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等等,這些人似乎在很早的年齡就投入創業並且最後獲得巨大的成功。

然而,這樣的印象真的符合現實嗎?

其實有許多數據顯示,創業的主力是中年人才對,因為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穩定的資源,並且往往比年輕創業者更具備成功的條件。


打破年輕創業者的迷思


我知道多數的商業媒體和風險投資公司,都非常熱衷報導各種年輕創業者的成功故事,這些案例雖然很吸引人,但並不代表創業的常態。

根據台灣多個相關的調查和數據來看,創業者的平均年齡大約在三十多歲至四十歲之間,接近四成的創業者年齡在41歲以上

美國也有研究指出,創業者的平均年齡也是差不多四十歲左右,這顯示出經驗豐富的中年人是創業的主流,而不是年輕人。

不同產業中的年齡差異


確實在某些行業中,有可能年輕的創業者比較常見,比如軟體和科技產業,或者像我過去待的網路行業,電子商務公司的老板平均可能不到30歲,有的在大學期間就嘗試創業過。

但如果是在一些需要深厚技術知識和行業經驗的領域當中,比如說生物技術、能源和製造業來看的話,其實中年創業者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是因為這些領域不只是需要創新,更需要對行業的深入理解和成熟的管理能力。


為什麼中年創業者更容易成功?


這個觀點有點反常識,但你可以仔細想想,其實中年創業者在創業成功的可能性上是顯著高於年輕創業者的,這背後有下面幾個關鍵優勢。


在工作方面的優勢:

  1. 豐富的工作經驗:中年創業者在相關領域往往累積多年經驗,這些經驗讓他們能快速判斷市場需求,避開新手常見的錯誤。
  2. 廣泛的人脈網絡:多年的職場生涯幫助中年創業者建立了寶貴的人脈,這些人脈能在創業初期提供重要的資源、建議和支持。
  3. 成熟的問題解決能力:不管是被社會毒打過,或者在自我驅動下努力過,中年人還是經歷了更多的挑戰和挫折,這使中年創業者在面對困境時,有更強的心理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更強的資金和財務穩定性:相比年輕創業者,中年人通常有更多的儲蓄或投資資源,這讓他們能夠更穩健地運營企業,不必過度依賴外部投資。
  5. 對市場的深刻理解:中年創業者對行業的認識更全面,能夠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做出敏捷而準確的反應。

同時有研究顯示擁有至少三年相關行業經驗的創業者,比那些缺乏經驗的創業者更有可能創辦成功的企業,成功率高出85%。這些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做出更明智的商業決策,也讓他們在面對困境時更具韌性。


在心理方面的優勢

  • 抗壓能力強:中年人經歷了職場和生活的多重挑戰,有更強的心理抗壓能力,能在創業路上更從容面對風險。
  • 決策更成熟:中年創業者通常更有耐心和決斷力,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成熟的商業決策,避免年輕創業者可能犯的衝動性錯誤。


家庭和社會支持方面的優勢

  • 家庭支持:中年創業者通常擁有穩定的家庭支持,這能在財務和情感上提供安全感,讓他們能夠全心投入創業。
  • 社會信任度:此外,他們往往也享有更高的社會信任度,更容易獲得合作機會和資源支持。


年輕成功創業案例的真相


年輕成功的創業者固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們的企業巔峰通常是在創辦人中年時才達到的。

比方說史蒂夫·賈伯斯在52歲時,才推出了蘋果最賺錢的產品iPhone,而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是在45歲時已將亞馬遜發展成為多元化的全球公司。另外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是如此,有研究指出,他所累積的大部分財富,其實是在他65歲之後,事實上,他99%的財富是在這個年齡之後達成的。

這也被多理財書籍拿來作為「時間的力量」和「複利效應」的案例,即使在年紀較大時,透過長期的投資和複利的作用,仍能大幅增加財富​。


創業的黃金期在中年


總結來說,我認為創業的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年齡,而是經驗、資源和成熟度的綜合作用。

中年創業者之所以更容易成功,源於他們多年的經驗累積和更強的資源運用能力。創業也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人反而擁有無形的優勢。

當我們看到年輕成功案例時,也別忘了那些默默耕耘的中年創業者,他們才是創業世界的真正主力。

. . .

對中年轉型、職涯發展有更多期待的你,是否需要專業幫助呢? 歡迎預約我的諮詢服務。


5會員
11內容數
探索中年之路,在中年時期找到屬於自己的「第二曲線」。 中年是一個充滿挑戰與轉變的階段,面對身體的變化、職涯的再定位以及家庭角色的調整,如何在現有的生活軌跡上開創新的可能,是我們要一起討論的主題。 將聚焦於中年人的心理調適、生活重心的再探索,以及突破自我瓶頸的方法,讓我們在中年時期也能擁抱新的成長與機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二曲線的修煉 的其他內容
工作適應論 最近閱讀一些職涯諮詢與規劃的相關書籍中,一直看到一個理論叫「工作適應論」。 這理論強調,在生涯發展過程中,「適應」會比「選擇」更為重要,特別是在職涯轉換或跨界轉職的過程,這個理論提供了一個架構,幫助工作者了解如何在現有的工作環境中進行調整,達到穩定的狀態。 我認為把它應用在「中年轉
神話是人類文化中最古老且深具影響力的敘事形式之一,它們超越時空,跨越文化,成為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象徵寶庫。 神話不只是講述奇幻故事或超自然力量的媒介,而是人類透過象徵和隱喻來探索生命、命運、衝突、救贖的深層智慧。 在這些古老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對於自身處境的反思,以及對於如何面對挑戰、
隨著職場變遷和科技進步,中年轉職已成為許多職場人士必須面對的挑戰。 對於中年轉職者而言,如何有效運用現有技能並進入具潛力的行業,是確保職涯成功的關鍵,不過因為中年轉職並非簡單地尋找新工作,而是需要謹慎評估自身的優勢與市場需求,選擇技能相近且具成長潛力的職位。這樣的轉職除了可避免重新學習全新的技術,
|思考速度與其他認知能力 隨著年齡增長,中年人的反應速度和處理速度會變慢,這是因為神經傳導變慢和感官退化。 但是中年人在語言、推理、計劃等複雜能力上表現更好,主要來自於豐富的經驗和累積的知識,使他們在解決問題和做決策時更有優勢。 這也說明了所謂的「智慧」與「聰明」,有時並非同義詞。 |灰質與
40-60歲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期,許多人會面臨各種身心、社會和心理上的挑戰。 下面我試著列出十項,我認為中年之後要面對主要課題,有些我自己也正在面對和處理中。 1. 身體健康與衰老的接受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中年人需要學會接受身體的變化,並採取積極
工作適應論 最近閱讀一些職涯諮詢與規劃的相關書籍中,一直看到一個理論叫「工作適應論」。 這理論強調,在生涯發展過程中,「適應」會比「選擇」更為重要,特別是在職涯轉換或跨界轉職的過程,這個理論提供了一個架構,幫助工作者了解如何在現有的工作環境中進行調整,達到穩定的狀態。 我認為把它應用在「中年轉
神話是人類文化中最古老且深具影響力的敘事形式之一,它們超越時空,跨越文化,成為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象徵寶庫。 神話不只是講述奇幻故事或超自然力量的媒介,而是人類透過象徵和隱喻來探索生命、命運、衝突、救贖的深層智慧。 在這些古老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對於自身處境的反思,以及對於如何面對挑戰、
隨著職場變遷和科技進步,中年轉職已成為許多職場人士必須面對的挑戰。 對於中年轉職者而言,如何有效運用現有技能並進入具潛力的行業,是確保職涯成功的關鍵,不過因為中年轉職並非簡單地尋找新工作,而是需要謹慎評估自身的優勢與市場需求,選擇技能相近且具成長潛力的職位。這樣的轉職除了可避免重新學習全新的技術,
|思考速度與其他認知能力 隨著年齡增長,中年人的反應速度和處理速度會變慢,這是因為神經傳導變慢和感官退化。 但是中年人在語言、推理、計劃等複雜能力上表現更好,主要來自於豐富的經驗和累積的知識,使他們在解決問題和做決策時更有優勢。 這也說明了所謂的「智慧」與「聰明」,有時並非同義詞。 |灰質與
40-60歲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期,許多人會面臨各種身心、社會和心理上的挑戰。 下面我試著列出十項,我認為中年之後要面對主要課題,有些我自己也正在面對和處理中。 1. 身體健康與衰老的接受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中年人需要學會接受身體的變化,並採取積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許多成功人士都展現了顯著的能力和特質。 他們的經驗和智慧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成功道路上的不足之處。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人生的境遇是無數個看似無關的小點,當下你永遠不知道這些點的意義,直到多年之後回首過往,才會發現它們竟然連成一條有意義的線。 ——蘋果(Apple)創辦人 Steve Jobs
Thumbnail
大家總愛看創業成功的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激勵人心,充滿希望與光明。但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卻少有人願意提及創業失敗的教訓。然而,這些跌倒的經歷,正是我們應該注意和警惕的地方。 創業路上,不是每一步都能走得順利。跌倒,往往是因為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細節。
Thumbnail
嘿,你是不是也在為自己的事業苦惱?想知道那些成功企業家是怎麼做到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Steven Bartlett 的《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可是藏了不少商業界的秘密武器哦!先說說為什麼你應該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這篇文章絕對適合你
Thumbnail
💭你認為成功的意義是什麼呢? 買房、擁有豪車、穿戴名牌、擁有大把金錢...? 這些,只限在三維能夠擁有的物質,也只是社會給予成功定義的世俗框架。 🗨️那麼,脫離三維世界,更高層面靈魂所認為的成功是什麼呢? 在這之前分享一個真實故事: 小明大學畢業便跟隨一位提攜他的老闆打拼事業,他的工作內容不僅
Thumbnail
最聰明的未必會成功,成功的是最有彈性的人。 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你沒辦法事先將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唯有在回顧時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聯,所以你必須相信眼前的這些有朝一日會以某種形式被串聯起來。
Thumbnail
  這是一相當特別的書,有別於之前我看過的類似書籍,應該是說這本書的著成年代,已經是屬於網路世代了,以前那些已經成功致富的有錢人,往往都是靠著傳統金融的投資者、創立企業的實業家,而這本書的作者MJ‧狄馬哥(MJ. DeMarco),他的致富之路是成立了網路服務公司,在大獲成功之後,把公司高價賣出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趁早辨識出老闆的品味跟擇才邏輯,更有利於職涯發展,從中找到最為舒適的位置。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許多成功人士都展現了顯著的能力和特質。 他們的經驗和智慧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成功道路上的不足之處。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人生的境遇是無數個看似無關的小點,當下你永遠不知道這些點的意義,直到多年之後回首過往,才會發現它們竟然連成一條有意義的線。 ——蘋果(Apple)創辦人 Steve Jobs
Thumbnail
大家總愛看創業成功的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激勵人心,充滿希望與光明。但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卻少有人願意提及創業失敗的教訓。然而,這些跌倒的經歷,正是我們應該注意和警惕的地方。 創業路上,不是每一步都能走得順利。跌倒,往往是因為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細節。
Thumbnail
嘿,你是不是也在為自己的事業苦惱?想知道那些成功企業家是怎麼做到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Steven Bartlett 的《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可是藏了不少商業界的秘密武器哦!先說說為什麼你應該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這篇文章絕對適合你
Thumbnail
💭你認為成功的意義是什麼呢? 買房、擁有豪車、穿戴名牌、擁有大把金錢...? 這些,只限在三維能夠擁有的物質,也只是社會給予成功定義的世俗框架。 🗨️那麼,脫離三維世界,更高層面靈魂所認為的成功是什麼呢? 在這之前分享一個真實故事: 小明大學畢業便跟隨一位提攜他的老闆打拼事業,他的工作內容不僅
Thumbnail
最聰明的未必會成功,成功的是最有彈性的人。 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你沒辦法事先將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唯有在回顧時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聯,所以你必須相信眼前的這些有朝一日會以某種形式被串聯起來。
Thumbnail
  這是一相當特別的書,有別於之前我看過的類似書籍,應該是說這本書的著成年代,已經是屬於網路世代了,以前那些已經成功致富的有錢人,往往都是靠著傳統金融的投資者、創立企業的實業家,而這本書的作者MJ‧狄馬哥(MJ. DeMarco),他的致富之路是成立了網路服務公司,在大獲成功之後,把公司高價賣出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趁早辨識出老闆的品味跟擇才邏輯,更有利於職涯發展,從中找到最為舒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