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當代進步主義最大的弊病,想像力沒有行動力支撐,又不相信市場喜好反應,可以有效辨別想像力的極限。遂認為自已的想像力完全正確,如某位令人佩服的進步專家,說喬治盧卡斯對星際大戰看法都是錯的。連原力的設定都要逼盧卡斯吃書了,還有什麼是想像不出的?
現在我們要來細談,解放到最後,將一切標準跟價值脫離群體的個體化,弊病又在哪裡?這裡可以直接把最大的理由先暴雷,人類就是無法脫離群體生存,是現代工業社會提供了便利的生活環境,你只要付錢就可以取得服務,不需要與人交際,讓人產生了個體可以獨立於社會之外的錯覺。
你並沒有成為獨立於社會之外的個體,不要被華麗空洞的詞藻欺騙,以為這句話帶有強者的孤寂,一般稱這種狀況叫做沒朋友。
權利義務自助餐,進步主義加速社會原子化
進入主題,打破一切傳統的規範,代表每一個人都要有承擔權利所帶來的義務,近年常見的「做自己」,就原始的意義來講,是對自己負完全責任,無論是在法律上,還是在生活上。做自己是一個很美妙的詞彙,傳統上我們稱呼一個能夠做自己的人為「成人」。進入21世紀,做自己的口號,更像是與社會規範作切割的宣言,更接近於「我不想要背負社會強加的責任」。這其實沒有任何問題,你不想要負責,那就沒有這個責任對應的權利。這點很好理解,也沒有錯誤,錯誤在沒有結清帳務。權利與義務就像是社群之間的帳戶往來,你可以先貸款,也可以賒帳,一般的人情義理,就是比較弱的權利義務連結。好比說,你請同事吃飯,他沒有義務要回請你,但如果要保持良好關係,義務就存在。換個方式講,你請了幾次,他沒有回請半次,你以後還會不會想在熱臉貼冷屁股,或是說在他工作需要幫忙時會主動協助?
不需要回答,各位心裡有數。所謂的權利義務,在強連結上會寫在法律,沒那麼強的習慣部分,權利與義務的對應,很看個人願不願意接受,畢竟拒絕此義務,也代表失去請求的權利,只不過這裡的帳款是可以賒欠或預付。
進步主義出現後加速了權利與義務的剝離,其中如女權主義中的某些分支,將進步的解放觀念,當成脫離傳統架構的利器。這問題就大了,好比說,父母花了很多錢養你,現在長大了,家裡有事缺錢不想負擔,就說父母生小孩是為了老了以後有人養,屬於自利行為,既然是自私自利,子女沒義務配合。
- 編:比如說,成年後還住家裡吃家裡,卻認為理所當然?
人不可能遺世獨立,「做自己」多半是自私自利
凡事都要情境搭配,一對從來沒有要求子女回饋的父母,遇到急難需要協助,與每個月都逼子女付孝親費拿去享樂,突然急需用錢。這兩個情況下,哪一位子女說不付,會取得較多人同情?這膝蓋想都知道。所以,上述進步女權份子所言的問題,關鍵還是在他與父母的關係,不攤開來看,誰知道你是前者還後者。
而這適合用法律明文規定,例如「依法子女不得給予父母孝親費與類似費用」嗎?根本就不可能。如果真要徹底切斷,那跟切斷親子關係沒兩用,若這變成法律強制規定,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以後會有多少人想生小孩,又願意出多少資源養到大。不意外,這類人早有把養育的責任延伸到國家全負擔的說法,最好全民試管化,學科幻電影,人類以後都是國家的生育所,從全民DNA檢測中找出最佳配對,在試管中出生長大,不需要父母養。
總之權利與義務的對應關係沒那麼單純,個體化的弊病在根源上,就是把這兩者切開,認為可以獨立討論。說難聽點,這就是自絕於社群,幻想國家有義務出資源讓你自由探索到老。
個體化的自由性質很高,我們常在宣稱自我是獨立個體的人身上,找到各種自由冒險特質。這也是一種演化,因為冒險代表可能帶給家人負擔,沒有負擔會比較自在。
但在生活上,人在社會中並不是在野外冒險,斷絕社群關係無疑是令人恐懼的。沒有前輩願意指點你工作,沒有老師指導方向,你等於是隔離了人類歷史的傳承,試圖從神農嘗百草開始。顯然會這麼認為的人都沒到這程度,也就是現代所謂的個體化,各種做自己的風潮,更接近於流行口號,只是拒絕兩個字看來比較順眼。
經驗傳承造就現代文明,「進步」主義反令文明倒退
但這種個體化的流行,在整體上造成了不可抹滅的負面效應,當我們發覺前輩不願意主動協助,自己也不想協助後輩,因為協助是有風險的。那什麼都得要自己來,而人的時間沒那麼多,一件事都無法完成,帶來更多的焦慮感(這就中國失去人與人信任的現象,路上有人昏倒,沒人敢靠過去幫忙)。
人類所謂的追求,可以說就是完成一件工作的成就感,不管是堆積木還是玩遊戲,總會在完成這一項目的瞬間,感到幸福的充滿,或是緊張的釋放。在沒有邊界的社會,就如同在無限開放地圖的遊戲中,缺乏指引,沒有他人協助,是玩不下去的。
嗯,用薩爾達來舉例,如果沒有任務指引,NPC都不理你,也沒有地圖雷達可以開,遊戲手冊什麼都沒說,然後連網路上都沒半個影片、部落格教你怎麼玩。請問,會有多少人願意玩下去?
- 編:作者此處所指,應是引入開放世界系統而獲得極大迴響的曠野之息跟王國之淚,薩爾達傳說並非每一部都是這種系統。
限制人只能玩一張地圖,久了使人厭煩,感到苦悶,若加上職業繼承限定,則備感痛苦。地圖無限,職業任選,玩法隨你,帶來的不見得是自由,更可能是茫然。不管怎樣玩,我們要認清的是,現代工業社會需要專業,專業來自反覆練習,沒有願意投入專一的專業人士,就不會足夠資源供應他人去探索廣大無限的世界。
筆者要表達的概念是,追求生命的廣度,不代表你需要先否定別人追求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