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轉向下的中國野心——讀《正義之戰:中日戰爭激發中國新民族主義》

黎胖-avatar-img
發佈於黎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以《中國大玩吞民族主義之火,我們呢?》為題,2024/9/20刊登於思想坦克)

手撕鬼子、肩扛土炮、丟手榴彈打下飛機的抗日神劇,往往令我們這些外國觀眾看了覺得匪夷所思,為何能通過中國的審核和得到觀眾喜愛?這源自於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因應新局勢的需求及社會轉變,試著重塑歷史記憶、將其服務於現實政治的努力。這本《正義之戰:中日戰爭激發中國新民族主義》,正是分析一九七六年後這段變遷,以及中國幕後的意圖。

在國內,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國外局勢則是一九七一年尼克森訪華尋求聯中制蘇,兩件大事使中國產生內外的大轉向。

文化大革命結束前,共產主義是中國官方意識形態,主張無產階級專政、輸出世界革命,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歷史被壓抑、淡化,只是這一切隨著文革結束而結束,中國此刻需要新的官方意識形態凝聚人心,而中共不相信西方自由主義,於是他們重拾民族主義,將中日戰爭的歷史用以塑造、操作與拉抬民族認同與愛國主義的正當性基礎,並清除西方帶來的「精神汙染」,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之後則更為積極。

當時中美聯盟抗蘇,中國在美國協助下重新融入國際社會,亟需進入國際社會的基礎,而中日戰爭正是好理由,向世界展示「中國」是創造現今戰後世界秩序的初始成員,形塑愛好和平的形象,隨著中國躍升為世界強國、第二大經濟體,以這段歷史形塑抗衡美國、掌握世界秩序野心的論述基礎。

raw-image


從史學界開始,博物館、書籍、影視等各種紀念亦步亦趨卻又如火如荼地展開,既有官方主導,也有民間自發。官方詮釋定調為從「自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十五年抗戰勝利,國民黨毫無建樹」轉為「國民黨也有點苦勞」,攬下抗日功勞外,也將國民黨從無用的階級敵人和八年抗戰的論述,逐漸變成有點功勞的配角和十四年抗戰,藉此建造自身的抗戰論述。

而曾被淡化不聞問的南京大屠殺,則是用來塑造愛國心、仇恨感與極端民族主義的極佳素材,透過利用痛苦情感和轉型正義,將南京事件和猶太大屠殺連結,積極營造自身「受害者」和無害、愛好和平的形象,並持續要脅、攻擊日本毫無反省,儘管日本做出努力,並自1979年無償援助中國資金、技術,以及提供發展貸款,但中國仍決定持續利用這項歷史資本,對日本盡情勒索。

官方詮釋放鬆也給予民間相對寬廣的解釋空間,於是出現各式的抗戰紀念和宣傳。從文學紀錄、老兵訪談影集、憑弔歷史遺址、民間紀念博物館、熱愛民國的網路「國粉」乃至熟悉的抗日影集,還有戰時首都重慶等地方集體記憶從壓抑下反饋,之後更深入觸及過往未曾關心的大飢荒題材。多元的民間行動反映人們對於被淡化的歷史興致濃厚,憑弔情感真切,更進一步諷刺時政當局,更療癒了國民黨抗戰老兵曾被打壓的內心。

民間有時雖與官方主旋律小有摩擦,但無傷大雅的矛盾無損於塑造愛國的民族主義,甚至更有幫助。2015年中國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大會上,除了俄國總統普丁等賓客,展示中俄聯盟和歷史淵源外,還有一群年過九旬、當年參與抗戰的國共老兵,習近平在鏡頭前親自表揚他們,表示共產黨仍是抗日主角,但認可了國民黨的貢獻。至此,中國政府二戰論述走向完備。

抗戰紀念與宣傳雖對內效果極佳,但對外推廣近乎慘敗,從娛樂性質的電影,到與美國競爭的政治、道德論述,鮮有國家買單。美國以二戰的付出、打造並維護戰後和平的國際秩序這點,建立起自身在亞洲的地位,中國雖想重塑歷史挑戰美國,試圖將美國趕出亞洲,但從未成功。

中國不僅想改造各國的二戰認知,也用來挑戰國際秩序。藉由「修正」歷史,中國主張自己是國際上沒有被補償道歉、領土仍未完整的「受害者」,對日本放棄的領土與南海聲稱擁有主權,「和平崛起」後應得到更多補償,更強調自己是當代世界秩序的締造者之一,應該要有更高的世界地位。中國主張這些利權源自開羅會議,而當時在台灣執政的國民黨政府響應此一主張,中國對南海、釣魚台乃至台灣等地一直有擴張領土的妄想,本書稱此為「開羅症候群」。

雖然東亞國家對日本感情複雜,但此時他們對於中國則更為擔憂,而作者更指出,這套聲索賠償、領土主張、提升道德與國際地位、乃至尋求正義的論述,踢到的鐵板不可勝數,最重要的原因是世界各國沒興趣看一個已經超級強大的國家,整天聲稱自己是國際政治受虐兒,吵著索要遲來的正義。

不過,本書指出隨著中國實力逐漸強大,這套敘事仍然會成為大家被迫要聽的故事,但目前仍不用擔心的是,中國無法如同蘇聯般提出和美國抗衡的政治、價值和國際體系,中國尋求的是融入並取代美國,成為國際體系的主導者,而這件事即使美國逐漸走向孤立,顯然短期內也不具達成的能力。

中國也以這套論述影響台灣,國民黨雖會委婉表達中華民國才是抗日領導者,但是仍然接受中國的主張,與之共鳴抗日戰爭的集體記憶。然而隨著民進黨上台,這套歷史記憶將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台灣人自己的戰爭記憶。

raw-image


本書透過指出中國在共產主義信仰破滅和六四大屠殺後,轉向民族主義以尋求鞏固人心、融入世界秩序的別有用心,提醒我們中國民間和官方試圖重構歷史,藉此尋求更高的國際地位、擴張領土並挑戰美國,致力於改造國際秩序、在國內維穩的內心意圖。本書額外的亮點,則是指出中國利用大屠殺與轉型正義跟國際接軌、攻擊日本這點,額外引人省思,而國共在抗日敘事上逐漸接軌,也使國共內戰中國民黨老兵的委屈將被永遠遺忘。

本書也提出了對台灣極為重要的一點:中國人和台灣人歷史記憶的分歧。這反映出台灣不再需要從中國汲取歷史作為行事的正當性,而是台灣人擁有自己的歷史,例如近期的二戰歷史劇《聽海湧》,正是反映台灣人逐漸取回自身歷史與記憶的努力,並以此取代過往國民黨統治時代灌輸的國民黨中國版二戰記憶,選擇走出自己的路。

而當台灣人跟中國人不再共享二戰記憶,形同脫離中國,也將引起中國人和認為台灣應該繼續留在中國記憶的海外中國人反彈,面對此一情境,台灣人應該思考,是該維護自身的主體與獨特,還是選擇融入中國人的世界,自我矮化成為海外所有中國人人人皆可指教、位階最為低微、永遠都要反省是自己在中國世界犯錯的群體。


書籍連結:正義之戰:中日戰爭激發中國新民族主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黎胖書房
104會員
79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黎胖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4/12/05
本書是想理解這段過往並理解現在的絕佳之書,對於美國、臺灣、中國乃至世界大勢國際關係變遷這段關鍵時刻風向的變化、描繪與評論十分傑出,對於想了解國際大勢變遷的臺灣人,本書無疑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誠摯推薦。
Thumbnail
2024/12/05
本書是想理解這段過往並理解現在的絕佳之書,對於美國、臺灣、中國乃至世界大勢國際關係變遷這段關鍵時刻風向的變化、描繪與評論十分傑出,對於想了解國際大勢變遷的臺灣人,本書無疑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誠摯推薦。
Thumbnail
2024/10/31
這是一本寄託著深刻的感情與時代軌跡的書。李怡在《失敗者回憶錄》呈現出其關注政治、社會和時代變遷的一面,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又如何與時代互動;而邱近思女士這本《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藉由他與李怡的往來與情思,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李怡的另一個面向,而邱女士筆下的經歷,也見證了大時代下的變動。
Thumbnail
2024/10/31
這是一本寄託著深刻的感情與時代軌跡的書。李怡在《失敗者回憶錄》呈現出其關注政治、社會和時代變遷的一面,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又如何與時代互動;而邱近思女士這本《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藉由他與李怡的往來與情思,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李怡的另一個面向,而邱女士筆下的經歷,也見證了大時代下的變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日本人在戰敗後至今,被迫接連著學習基於美國立場的「太平洋戰爭史觀」,基於蘇聯立場的「帝國主義戰爭史觀」以及基於中共立場的「抗日戰爭史觀」 那場戰爭,如果聽從美國的,就是民主戰勝法西斯;聽從蘇聯的,就是美英帝國主義與日德帝國主義衝突;聽從中共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遭遇慘痛挫敗。
Thumbnail
日本人在戰敗後至今,被迫接連著學習基於美國立場的「太平洋戰爭史觀」,基於蘇聯立場的「帝國主義戰爭史觀」以及基於中共立場的「抗日戰爭史觀」 那場戰爭,如果聽從美國的,就是民主戰勝法西斯;聽從蘇聯的,就是美英帝國主義與日德帝國主義衝突;聽從中共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遭遇慘痛挫敗。
Thumbnail
2020年,香港的文憑考試歷史科考卷,當中一道題目引發爭議。題目是要求學生評論「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觀點。題目附有兩段參考資料,其一是日本法政大學為晚清留學生提供速成課程,其二是革命後的臨時政府與日本財閥簽訂借款協議。
Thumbnail
2020年,香港的文憑考試歷史科考卷,當中一道題目引發爭議。題目是要求學生評論「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觀點。題目附有兩段參考資料,其一是日本法政大學為晚清留學生提供速成課程,其二是革命後的臨時政府與日本財閥簽訂借款協議。
Thumbnail
究竟是八年抗戰,還是十四年抗戰。當中有史學的討論。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有計劃地入侵中國,七七事變是戰事的延續,一脈相承,於是有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另一方面,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戰爭,七七事變代表日本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國共也確定合作抗戰,於是有八年抗戰的說法。
Thumbnail
究竟是八年抗戰,還是十四年抗戰。當中有史學的討論。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有計劃地入侵中國,七七事變是戰事的延續,一脈相承,於是有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另一方面,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戰爭,七七事變代表日本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國共也確定合作抗戰,於是有八年抗戰的說法。
Thumbnail
戰爭裡的行為往往非常殘忍野蠻,動輒無差別轟炸,大規模屠殺,讓人覺得戰爭罪是必要的,戰爭審判是正義的。但《從人到鬼,從鬼到人》這本書裡的三方觀點說明戰後的審判重點幾乎都不是出於正義,這樣的審判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戰爭裡的行為往往非常殘忍野蠻,動輒無差別轟炸,大規模屠殺,讓人覺得戰爭罪是必要的,戰爭審判是正義的。但《從人到鬼,從鬼到人》這本書裡的三方觀點說明戰後的審判重點幾乎都不是出於正義,這樣的審判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Thumbnail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當各國間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經濟衰退,也許將會給下一次的世界性動亂帶來驅動力。對於前途一旦感到悲觀,出於自保的本能,就必然要抓住同類中的大多數,所以民族主義有其存在的必然,甚至大行其道。
Thumbnail
當各國間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經濟衰退,也許將會給下一次的世界性動亂帶來驅動力。對於前途一旦感到悲觀,出於自保的本能,就必然要抓住同類中的大多數,所以民族主義有其存在的必然,甚至大行其道。
Thumbnail
從一九六○年代初期開始,中蘇關係快速惡化,這是後來美國可以採取聯中制蘇戰略的關鍵。但是由蘇聯共產黨所一手扶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後為什麼會與前蘇聯反目?中蘇交惡以後對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一直是國際關係史上,很多學者研究的課題.......
Thumbnail
從一九六○年代初期開始,中蘇關係快速惡化,這是後來美國可以採取聯中制蘇戰略的關鍵。但是由蘇聯共產黨所一手扶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後為什麼會與前蘇聯反目?中蘇交惡以後對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一直是國際關係史上,很多學者研究的課題.......
Thumbnail
> 作者: 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20/11/2018 上星期, “#中國” “國家” “通訊社” “#新華社” 發表 #民族意識覺醒-- 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一文, 文章指出, 由于外敵入侵,
Thumbnail
> 作者: 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20/11/2018 上星期, “#中國” “國家” “通訊社” “#新華社” 發表 #民族意識覺醒-- 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一文, 文章指出, 由于外敵入侵,
Thumbnail
香港新中史學社  #10月3日 近年「#中共國」之所以在全球各地都變得越來越神憎鬼厭,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們 #無恥! 它們明知道自己 #六四屠城 後已無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繼續統治那個所謂「#中國」,
Thumbnail
香港新中史學社  #10月3日 近年「#中共國」之所以在全球各地都變得越來越神憎鬼厭,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們 #無恥! 它們明知道自己 #六四屠城 後已無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繼續統治那個所謂「#中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