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什麼是腕隧道症侯群?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簡稱CTS)是一種常見的手部疾病,主要是因為正中神經在通過手腕的「腕隧道」時受到壓迫或擠壓,導致手部疼痛、麻木及其他不適。腕隧道是一個狹窄的通道,由腕骨和橫腕韌帶構成,當這裡的空間變窄或內部壓力增大時,就可能壓迫到正中神經,進而引發腕隧道症候群。
二、腕隧道症侯群常見原因?
- 重複性手腕動作:長時間使用電腦打字、搬運重物、操作機械或玩樂器等,這些動作會導致手腕反覆處於不自然的姿勢,增加腕隧道內的壓力。
- 發炎或腫脹:如關節炎、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慢性疾病,都可能引發手腕周圍組織的發炎或腫脹,而壓迫正中神經。
- 外傷或骨折:手腕部位的受傷或骨折,可能直接導致腕隧道內部結構改變,影響正中神經的運作。
- 懷孕:懷孕期間,體內的水分滯留可能會導致手腕腫脹,從而壓迫正中神經,此情況通常是暫時的。
- 腫瘤:脂肪瘤、神經瘤壓迫所致。
三、如何診斷?
- 臨床測試:最常見的兩個測試是Tinel徵象(敲擊手腕正中神經區域,通過區域會有觸電或刺痛感)和Phalen試驗(手腕下垂彎曲90度,雙手手背相碰,一分鐘內會出現酸麻症狀)。
- 魚際肌萎縮:嚴重時會導致手部肌肉萎縮
- 神經傳導檢查:這是一種更專業的檢查方法,可以確定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是否受損,從而確診腕隧道症候群的嚴重程度。
四、臨床症狀
- 手部麻木或刺痛:尤其是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一半。這些症狀通常在夜間加重,患者可能會因此被痛醒。
- 手部無力: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會感到手部力量減弱,難以握住物品,甚至有時東西會不自覺地從手中滑落。
- 感覺異常:手掌可能會有異常的麻刺感或「電擊感」,尤其是在手腕過度彎曲或長時間固定後。
- 灼熱感
- 腫痛
五、可以做什麼來改善症狀
物理治療
- 手腕伸展運動:這些運動可以幫助拉伸和放鬆手腕的肌肉和肌腱,減輕正中神經的壓力。例如:每天進行手腕屈曲和伸直的練習,有助於改善症狀。
- 神經滑動運動:將正中神經重複拉緊與放鬆以促進正中神經的滑動,避免它因為卡在腕隧道中而受到進一步的壓迫。
- 超音波:超音波可以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少發炎和腫脹,有助於改善症狀。
- 低能量雷射:低能量雷射可以刺激組織再生,緩解疼痛和炎症,並促進神經的修復。
- 蠟療:增加血液循環,緩解症狀。
- 穿戴副木:夜間副木,將手腕固定在伸直10-20度,避免過度彎曲或伸直,使手腕處於休息放鬆的姿勢,減少腕隧道內的壓力。
手術治療
如果症狀嚴重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最常見的手術方法是腕隧道釋放手術,其目的是通過切開橫腕韌帶,減少對正中神經的壓迫。手術通常效果顯著,但手術後的復原需要時間,需等待手部功能逐漸恢復。
希望讀者看完文章後能盡量避免容易導致腕隧道症候群的因素,如果已經有症狀出現,可以嘗試看看上述所列的物理治療居家復健運動。
我是maintain沒痛物理治療師,如果有任何問題想要討論歡迎底下留言!
六、參考資料
- Palmer, K. T., Harris, E. C., & Coggon, D. (2007).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nd its relation to occupa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ccupational Medicine, 57(1), 57-66.
- Katz, J. N., & Simmons, B. P. (2002). Clinical practic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6(23), 1807-1812.
- Atroshi, I., Gummesson, C., Johnsson, R., Ornstein, E., Ranstam, J., & Rosén, I. (1999). Prevalence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JAMA, 282(2), 153-158.
- O'Connor, D., Marshall, S., & Massy-Westropp, N. (2003). Non-surgical treatment (other than steroid injection)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