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聊所]那些年,讓你酥麻不已的「它」......|麻的你措手不及的「尺神經麻痺」(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次說到尺神經麻痺的原因、症狀,
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下尺神經麻痺在臨床上的一些測試或表徵,
這些評估方法其實相當簡單,也可以做為居家初步的檢測及觀察喔!

Tinnel Sign
直接敲擊肘隧道或是蓋氏通道,
如果產生明顯的神經症狀反應則有可能有尺神經麻痺
Froment’s Sign
治療師將紙抽走,並要求病人用食指側及大拇指夾住不要被抽走,
當病人出現拇指指骨彎曲(左圖)表示有尺神經麻痺可能甚至已出現肌力下降。
Wartenberg's Sign
手放在桌上,出現如右圖小指無法順利併攏靠近無名指的徵狀,
同樣有尺神經麻痺甚至已出現肌力下降的可能。
Claw Hand
如果已經出現肌肉萎縮可能,無名指及小指甚至無法伸直而呈現「爪狀手」。
此外,還必須針對如肌肉緊繃、神經張力等其他症狀做測試。
(這些測試涉及較為專業的評估技巧且大多需要物理治療師輔助完成)

要產生神經症狀只要在神經經過的地方「有阻礙」就行,
可以追溯到肩部疾病,如:胸廓出口症候群
甚至頸椎胸椎的神經壓迫
也就是說當問題源頭並非出現在「尺神經」所到之處,
雖然症狀相同,
病名、處理原則及方向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在物理治療評估上除了基本的病史及症狀測試,
也必須將上述可能的疾病做排除。
當然,很多時候這些疾病是會「同時產生」的,
甚至誰是源頭已經不可考了,
畢竟連鎖反應可能已經產生,
治療上就必須各個擊破、打破「惡性循環」......
所以當你發現你身上已經出現類似尺神經麻痺的症狀,
並且有印象在這之前,甚至同時存有上手臂、肩頸的不適,
或是胸悶、偏頭痛等等問題,
通常代表事情已經不單純,
如果已經停止頻繁使用手部工作症狀卻還是持續一個星期都沒有好轉
那麼就建議直接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喔!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 收藏🧐、訂閱💰、喜歡💓、5拍👏 》
並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喔!

📜點擊連結看更多:物治貝克首頁

📜追蹤、訂閱專題:貝克的物知聊所

📜尋找貝克分靈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物治貝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還記得...... 學生時代那個坐在你身後、總是用藍筆在你背後點畫的女孩。 下課鐘響, 被從講台不斷傳來的視線折磨了45分鐘的小鹿正隨著鐘聲撞擊你得的心牆, 於是你華麗旋轉上半身,就在四目相交的那一刻,一陣酥麻湧上心...... 嗯?小指頭! 肘隧道與蓋氏管道 尺神經由臂神經叢分支而來,
如果你曾經有過骨科相關問題,認真觀察大概就會發現: 既使努力保養身體,撇除意外事件,「冬天」真的是疼痛等症狀的好發期。 再加上一些因抵抗力下降造成的流感等等問題, 「寒冷」真的是個大魔王! 為什麼所有問題都怪「它」? 「本來想說好了,怎麼天氣一冷就又痛起來了......」 ...... 於是你:
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 足底痛不見得就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也是軟組織受傷,處理原則也雷同; 物理治療上,透過徒手治療加上運動治療的結合能讓足底筋膜炎修復過程縮短, 很大程度上避免復發...... 但,如果現在的你沒有而且害怕得到足底筋膜炎,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最重要的是甚麼! 工作性質 簡單來說,
筋膜發炎、產生疼痛這件事 對物理治療師來說不是個嚴重難解的問題。 一樣是軟組織受傷,同樣適用貝克之前文章中提到的處理原則 只是這次傷的地方在「足底」 —這個支撐著霍爾的移動城的「一雙」地基…… 「直立」這件事在生物演化上是非常少見的。 大多人能想到的是源於「平衡」這個複雜系統的建立,
我們由脊椎的側面切入,看到本該歪七扭八的有條有理的脊椎被我們的壞習慣越掰越直; 而這篇文章就要告訴大家那些「本該直挺挺的脊椎如何被扭的歪七扭八」的事...... 這次我們從背面向前來看脊椎,無庸置疑的應該要直直的。 然而就如同上一篇提到的:這在現實情況下難如登天。 【先天性脊椎側彎】 📷
徒手治療跟運動治療是物理治療師最厲害的武器 貝克在之前的文章也多次提及這個值得「自費」的技術 但不知道有持續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們會不會有個疑問: 除了國術館、整復推拿......好像有個跟徒手治療很類似的做法..... 沒錯,美容美體,尤其是其中「美體」的部分 此外,也有許多人問: 不是嗎?
你是否還記得...... 學生時代那個坐在你身後、總是用藍筆在你背後點畫的女孩。 下課鐘響, 被從講台不斷傳來的視線折磨了45分鐘的小鹿正隨著鐘聲撞擊你得的心牆, 於是你華麗旋轉上半身,就在四目相交的那一刻,一陣酥麻湧上心...... 嗯?小指頭! 肘隧道與蓋氏管道 尺神經由臂神經叢分支而來,
如果你曾經有過骨科相關問題,認真觀察大概就會發現: 既使努力保養身體,撇除意外事件,「冬天」真的是疼痛等症狀的好發期。 再加上一些因抵抗力下降造成的流感等等問題, 「寒冷」真的是個大魔王! 為什麼所有問題都怪「它」? 「本來想說好了,怎麼天氣一冷就又痛起來了......」 ...... 於是你:
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 足底痛不見得就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也是軟組織受傷,處理原則也雷同; 物理治療上,透過徒手治療加上運動治療的結合能讓足底筋膜炎修復過程縮短, 很大程度上避免復發...... 但,如果現在的你沒有而且害怕得到足底筋膜炎,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最重要的是甚麼! 工作性質 簡單來說,
筋膜發炎、產生疼痛這件事 對物理治療師來說不是個嚴重難解的問題。 一樣是軟組織受傷,同樣適用貝克之前文章中提到的處理原則 只是這次傷的地方在「足底」 —這個支撐著霍爾的移動城的「一雙」地基…… 「直立」這件事在生物演化上是非常少見的。 大多人能想到的是源於「平衡」這個複雜系統的建立,
我們由脊椎的側面切入,看到本該歪七扭八的有條有理的脊椎被我們的壞習慣越掰越直; 而這篇文章就要告訴大家那些「本該直挺挺的脊椎如何被扭的歪七扭八」的事...... 這次我們從背面向前來看脊椎,無庸置疑的應該要直直的。 然而就如同上一篇提到的:這在現實情況下難如登天。 【先天性脊椎側彎】 📷
徒手治療跟運動治療是物理治療師最厲害的武器 貝克在之前的文章也多次提及這個值得「自費」的技術 但不知道有持續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們會不會有個疑問: 除了國術館、整復推拿......好像有個跟徒手治療很類似的做法..... 沒錯,美容美體,尤其是其中「美體」的部分 此外,也有許多人問: 不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探討物理治療實習要求與選擇制度,包括必修實習時數、不同實習制度的優缺點,以及選擇實習醫院時需考慮的注意事項。學生需至少實習三十六週,且需在衛生福利部認定的醫院完成必要的科目實習。提供了選擇申請和分發制度的詳細說明,並分享實習選擇的建議,幫助有效地規劃實習,希望讓學弟妹不那麼徬徨。
Thumbnail
蔡丞哲物理治療師分享了他對於身心健康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幫助運動選手提升表現。他談及運動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競賽壓力和傷痛時。蔡師從個人經歷出發,描述了自己如何協助選手在比賽中發揮最佳狀態,並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健康恢復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在醫療環境中,數位化轉型對物理治療診所至關重要。艾立斯科技的「療易」系統提供智能化管理、AI客服和數據驅動決策平台,幫助診所提升運營效率和病患體驗。本文將深入探討五大策略,協助診所成功導入該系統及實現數位化轉型,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心中那片廣闊的迷霧森林裡,時而籠罩在濃霧中,時而露出些許清晰的路徑。在微光撒下的瞬間,我靜心書寫,突然意識到這迷霧或許並非無緣無故而來,它可能與內在小孩的創傷有關。整個森林的存在,反映了曾經受傷的內在小孩情緒波動的狀態,讓我覺得自己猶如困在這片時濃時淡的迷霧之中。
Thumbnail
這個專有名詞現代人應該都聽過(俗稱滑鼠手),上課時間不算在內的話;工作歷練史大約28年都在電腦中度過。 近10年因右手使用的太頻繁,工作也因要求完美的情況下;(過勞了)出現標題所寫的腕隧道症候群! 後來為了減輕工作負擔,開始學著使用繪圖板;真的就不在出現疼痛不止的地步。 長期使用繪圖板工作,也
Thumbnail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病人手足厥冷」,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這是陽氣無法通達到四肢,脈應該是微的細的,「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現在脈象除了微細之外,還有時會突然緊一下,緊脈代表有實,有東西堵到了,虛煩的脈就不會緊,所以是寒實(濕痰)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心中指的是膈上的地方脹滿,情緒不安,肚子餓卻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長期受僵直性脊椎炎困擾的腰傷人的床墊選擇真實紀錄。這位朋友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陪同看床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床墊。文章詳細介紹了朋友藉由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找到了一張合適的獨立筒床墊,並透過客製化調整,與最終的真實心得分享。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續上條辨,如果手足厥逆,但出現促脈,促脈是脈來急數有力而呈不規則間歇,屬陽脈。手腳逆冷不用四逆湯而用灸法,因為心跳已經很快了,再用四逆湯下去病人會受不了,脈促是陽氣內阻,而非陽虛,所以用灸以通其陽,不用生附溫經以助陽也。可以灸「關元」、「中脘」。
Thumbnail
探討物理治療實習要求與選擇制度,包括必修實習時數、不同實習制度的優缺點,以及選擇實習醫院時需考慮的注意事項。學生需至少實習三十六週,且需在衛生福利部認定的醫院完成必要的科目實習。提供了選擇申請和分發制度的詳細說明,並分享實習選擇的建議,幫助有效地規劃實習,希望讓學弟妹不那麼徬徨。
Thumbnail
蔡丞哲物理治療師分享了他對於身心健康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幫助運動選手提升表現。他談及運動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競賽壓力和傷痛時。蔡師從個人經歷出發,描述了自己如何協助選手在比賽中發揮最佳狀態,並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健康恢復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在醫療環境中,數位化轉型對物理治療診所至關重要。艾立斯科技的「療易」系統提供智能化管理、AI客服和數據驅動決策平台,幫助診所提升運營效率和病患體驗。本文將深入探討五大策略,協助診所成功導入該系統及實現數位化轉型,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心中那片廣闊的迷霧森林裡,時而籠罩在濃霧中,時而露出些許清晰的路徑。在微光撒下的瞬間,我靜心書寫,突然意識到這迷霧或許並非無緣無故而來,它可能與內在小孩的創傷有關。整個森林的存在,反映了曾經受傷的內在小孩情緒波動的狀態,讓我覺得自己猶如困在這片時濃時淡的迷霧之中。
Thumbnail
這個專有名詞現代人應該都聽過(俗稱滑鼠手),上課時間不算在內的話;工作歷練史大約28年都在電腦中度過。 近10年因右手使用的太頻繁,工作也因要求完美的情況下;(過勞了)出現標題所寫的腕隧道症候群! 後來為了減輕工作負擔,開始學著使用繪圖板;真的就不在出現疼痛不止的地步。 長期使用繪圖板工作,也
Thumbnail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病人手足厥冷」,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這是陽氣無法通達到四肢,脈應該是微的細的,「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現在脈象除了微細之外,還有時會突然緊一下,緊脈代表有實,有東西堵到了,虛煩的脈就不會緊,所以是寒實(濕痰)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心中指的是膈上的地方脹滿,情緒不安,肚子餓卻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長期受僵直性脊椎炎困擾的腰傷人的床墊選擇真實紀錄。這位朋友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陪同看床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床墊。文章詳細介紹了朋友藉由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找到了一張合適的獨立筒床墊,並透過客製化調整,與最終的真實心得分享。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續上條辨,如果手足厥逆,但出現促脈,促脈是脈來急數有力而呈不規則間歇,屬陽脈。手腳逆冷不用四逆湯而用灸法,因為心跳已經很快了,再用四逆湯下去病人會受不了,脈促是陽氣內阻,而非陽虛,所以用灸以通其陽,不用生附溫經以助陽也。可以灸「關元」、「中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