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無意中發現一位曾經與我共享許多青春回憶的朋友封鎖了我。雖然我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封鎖這件事,似乎不需要更多的確認,心裡自然就明白了。當下,我的心情錯綜複雜,這份糾結,一切都圍繞著自尊心與社會框架。
首先,感受到的,當然是被討厭的刺痛。明明我沒有明顯得罪對方,為何不能直白地告訴我原因,讓我可以「死個明白」?就像刑前的犯人至少還有機會留下遺言,而我在這次「封鎖」中,卻什麼也沒有。這種缺乏對話的行為,讓我感到不僅是不尊重,甚至有些不人道。
接著,自尊心也受到衝擊。過去,我總是主動封鎖別人,如今角色互換,突然發現自己成了「被封鎖」的一方,這樣的情況讓我反覆思索:究竟是我做錯了什麼?
既然你封鎖了我,那我何必顯示出我受傷或在意呢?這樣不就承認我很弱,對方很強嗎?這口氣怎麼咽地下去?同樣地,封鎖的那方之所以封鎖不外乎就是覺得你不要存在在他的生活裡對他比較好,把被封鎖的人當成liability,上對下的感覺不也是種權力競爭嗎?
封鎖,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是一場權力的競爭。封鎖者似乎希望藉由這一舉動來傷害對方,測試對方是否會因此受傷。若對方受傷,封鎖者就覺得自己佔了上風;若對方沒有受到影響,封鎖行為反而變得毫無意義。
有趣的是,封鎖這一行為本質上反而是一種控制的讓渡。當封鎖者害怕被對方影響時,出於自我保護,他們便用這種激烈的手段來試圖重新掌控局面。然而,這種行為卻充滿了矛盾:越試圖不去關注的事,往往越是難以忽視。心理學中的「藍色大象效應」正是如此,越是強迫自己不去看,心裡卻越會反覆思考。
從權力的角度來看,這也不過是一種雙向的博弈:被封鎖者為了不示弱,可能會刻意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過得很好,希望藉此激起封鎖者的懊悔;而封鎖者也試圖通過這一行動來證明「沒有你,我過得更好」。這樣的權力競爭其實只會讓雙方陷入更深的情緒內耗,彼此的控制欲越強,越難真正放下。
當在一段關係裡要談論對錯,被歸類在「錯」的那方肯定不滿,而因為「錯」所以不能表達感受跟不滿,當然就會消磨感情。況且,對的標準是誰訂的呢?誰跟誰之間又會互相比較,所以有唯一對的標準嗎?
要跳脫出這種權力遊戲,最關鍵的是不要將人際關係視為一場輸贏的遊戲。當對方想要爭勝,我們不必參與這場無謂的競爭。保持自己的主見與判斷,不要被這種幼稚的控制遊戲所困擾,也不要因為對方的行為而陷入自我懷疑。
在生活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今天封鎖你的人,或許在未來某一天,會重新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人際關係的本質,並非是誰贏誰輸,而是彼此在互動中的成長與體驗。因此,我們不必因為這些小插曲而動搖內心的平靜。保持風度,從容面對這些情感的波動。
真正的「放下」來自於一種真正的釋懷,而非簡單的「厭惡」。封不封鎖,其實根本無關痛癢。當我們能夠超越這種權力遊戲,學會在關係中尋找平衡與成長,便能在情感的漩渦中自我解脫,從而擁有更多的內心平靜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