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的背後:權力遊戲與情感內耗

更新於 2024/10/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封鎖,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最近,我無意中發現一位曾經與我共享許多青春回憶的朋友封鎖了我。雖然我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封鎖這件事,似乎不需要更多的確認,心裡自然就明白了。當下,我的心情錯綜複雜,這份糾結,一切都圍繞著自尊心與社會框架。

首先,感受到的,當然是被討厭的刺痛。明明我沒有明顯得罪對方,為何不能直白地告訴我原因,讓我可以「死個明白」?就像刑前的犯人至少還有機會留下遺言,而我在這次「封鎖」中,卻什麼也沒有。這種缺乏對話的行為,讓我感到不僅是不尊重,甚至有些不人道。

接著,自尊心也受到衝擊。過去,我總是主動封鎖別人,如今角色互換,突然發現自己成了「被封鎖」的一方,這樣的情況讓我反覆思索:究竟是我做錯了什麼?


封鎖的背後:權力的遊戲

既然你封鎖了我,那我何必顯示出我受傷或在意呢?這樣不就承認我很弱,對方很強嗎?這口氣怎麼咽地下去?同樣地,封鎖的那方之所以封鎖不外乎就是覺得你不要存在在他的生活裡對他比較好,把被封鎖的人當成liability,上對下的感覺不也是種權力競爭嗎?

封鎖,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是一場權力的競爭。封鎖者似乎希望藉由這一舉動來傷害對方,測試對方是否會因此受傷。若對方受傷,封鎖者就覺得自己佔了上風;若對方沒有受到影響,封鎖行為反而變得毫無意義。

有趣的是,封鎖這一行為本質上反而是一種控制的讓渡。當封鎖者害怕被對方影響時,出於自我保護,他們便用這種激烈的手段來試圖重新掌控局面。然而,這種行為卻充滿了矛盾:越試圖不去關注的事,往往越是難以忽視。心理學中的「藍色大象效應」正是如此,越是強迫自己不去看,心裡卻越會反覆思考。

從權力的角度來看,這也不過是一種雙向的博弈:被封鎖者為了不示弱,可能會刻意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過得很好,希望藉此激起封鎖者的懊悔;而封鎖者也試圖通過這一行動來證明「沒有你,我過得更好」。這樣的權力競爭其實只會讓雙方陷入更深的情緒內耗,彼此的控制欲越強,越難真正放下。

當在一段關係裡要談論對錯,被歸類在「錯」的那方肯定不滿,而因為「錯」所以不能表達感受跟不滿,當然就會消磨感情。況且,對的標準是誰訂的呢?誰跟誰之間又會互相比較,所以有唯一對的標準嗎?

raw-image


如何跳脫情緒內耗?

要跳脫出這種權力遊戲,最關鍵的是不要將人際關係視為一場輸贏的遊戲。當對方想要爭勝,我們不必參與這場無謂的競爭。保持自己的主見與判斷,不要被這種幼稚的控制遊戲所困擾,也不要因為對方的行為而陷入自我懷疑。

在生活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今天封鎖你的人,或許在未來某一天,會重新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人際關係的本質,並非是誰贏誰輸,而是彼此在互動中的成長與體驗。因此,我們不必因為這些小插曲而動搖內心的平靜。保持風度,從容面對這些情感的波動。

真正的「放下」來自於一種真正的釋懷,而非簡單的「厭惡」。封不封鎖,其實根本無關痛癢。當我們能夠超越這種權力遊戲,學會在關係中尋找平衡與成長,便能在情感的漩渦中自我解脫,從而擁有更多的內心平靜與自由。


avatar-img
15會員
18內容數
我是Angel,一位熱愛書籍與公共事務的探索者。擁有政治學與傳播學背景,專注於國際關係、東亞安全與兩岸議題。我創建這個部落格,分享對時事的觀察、讀書心得以及生活點滴,希望在這裡與同樣熱愛成長的您相遇,一同交流思維,拓展視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gel的心靈漫遊 的其他內容
這一切讓人想起二戰前的日本與德國,極端民族主義的滋長似乎已走上不歸路。中共長期的意識形態灌輸,正將中國推向一個愈發排外、敵視外界的方向,未來不僅對中國內部穩定構成威脅,還可能對全球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已於4月23日通過 TikTok 禁令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九個月內出售 TikTok 給其他非中國公司,否則全面下架。 而抖音以「違憲」為由以「言論自由」、「創新精神」等美國核心價值拉攏廣大美國TikTok用戶成為他們的護身符及捍衛者,反對該禁令。 雖然美國憲法修正第一案(保障
身為一個貓奴,我並沒有近身伺候主子,這樣說來我似乎不太稱職,畢竟我家主子與我相隔一座中央山脈跟一條濁水溪,主子在南,奴才在北,奴才只能隔山隔LINE螢幕相思。即使如此,奴才還是要做到關心主子的本分,故每晚都要打上1-2兩通電話回家,可別誤會,不是問候我家人,而是用著古裝劇裡太監尖銳的嗓音喊著:『阿肥
真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以是以上皆非,也可以是以上皆是(我現在就是在經驗以上皆是),或者是任何一種形式。可若是一直卡在某種觀念裡,反而是劃地自縛,自以為的正,有可能是負
這一切讓人想起二戰前的日本與德國,極端民族主義的滋長似乎已走上不歸路。中共長期的意識形態灌輸,正將中國推向一個愈發排外、敵視外界的方向,未來不僅對中國內部穩定構成威脅,還可能對全球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已於4月23日通過 TikTok 禁令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九個月內出售 TikTok 給其他非中國公司,否則全面下架。 而抖音以「違憲」為由以「言論自由」、「創新精神」等美國核心價值拉攏廣大美國TikTok用戶成為他們的護身符及捍衛者,反對該禁令。 雖然美國憲法修正第一案(保障
身為一個貓奴,我並沒有近身伺候主子,這樣說來我似乎不太稱職,畢竟我家主子與我相隔一座中央山脈跟一條濁水溪,主子在南,奴才在北,奴才只能隔山隔LINE螢幕相思。即使如此,奴才還是要做到關心主子的本分,故每晚都要打上1-2兩通電話回家,可別誤會,不是問候我家人,而是用著古裝劇裡太監尖銳的嗓音喊著:『阿肥
真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以是以上皆非,也可以是以上皆是(我現在就是在經驗以上皆是),或者是任何一種形式。可若是一直卡在某種觀念裡,反而是劃地自縛,自以為的正,有可能是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兩天舊友突然傳訊息給我,問了一個我知道他困擾很久的問題...... 關於情緒控管,他從小就常被家人說情緒很爆走不懂控制, 與他是同學的那幾年,其實也有看過幾次他情緒到來時的行為狀態, 的確有在一旁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Thumbnail
當你內在有心靈枷鎖,你會感覺到自己得要保有一個「秘密」,面對一些情境,即便想要開口,也鬱結在心中。 其實源自於內在的自我保護機制,接下來就告訴你,如何消融心靈枷鎖,讓你內在感到輕鬆 不再需要繼續隱藏那個「秘密」,尤其是關於自己脆弱之處的祕密。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傷心和難過都源自於錯誤的限制性信念,並呼籲大家要刪除這類信念。並且提到,在學習顯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會發現到刪除限制性信念後,不僅在感情上沒有問題,甚至工作和其他方面都開始順利起來。該文也解釋了限制性信念對生活的全方位影響,並概括了教練在顯化班中對學員的諮詢和觀察。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憂鬱的青少年生活的文章,內容描述了一位青少年被診斷患有憂鬱症後的生活狀況,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家庭、學校和人際關係中的困境。文章最後透露了作者內心最深的痛苦和無助。整篇文章充滿了憂鬱的情感和絕望的描述。
Thumbnail
為什麼你能勝過? 因為你不想被自己無法預測的痛苦,掌控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兩天舊友突然傳訊息給我,問了一個我知道他困擾很久的問題...... 關於情緒控管,他從小就常被家人說情緒很爆走不懂控制, 與他是同學的那幾年,其實也有看過幾次他情緒到來時的行為狀態, 的確有在一旁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Thumbnail
當你內在有心靈枷鎖,你會感覺到自己得要保有一個「秘密」,面對一些情境,即便想要開口,也鬱結在心中。 其實源自於內在的自我保護機制,接下來就告訴你,如何消融心靈枷鎖,讓你內在感到輕鬆 不再需要繼續隱藏那個「秘密」,尤其是關於自己脆弱之處的祕密。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傷心和難過都源自於錯誤的限制性信念,並呼籲大家要刪除這類信念。並且提到,在學習顯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會發現到刪除限制性信念後,不僅在感情上沒有問題,甚至工作和其他方面都開始順利起來。該文也解釋了限制性信念對生活的全方位影響,並概括了教練在顯化班中對學員的諮詢和觀察。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憂鬱的青少年生活的文章,內容描述了一位青少年被診斷患有憂鬱症後的生活狀況,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家庭、學校和人際關係中的困境。文章最後透露了作者內心最深的痛苦和無助。整篇文章充滿了憂鬱的情感和絕望的描述。
Thumbnail
為什麼你能勝過? 因為你不想被自己無法預測的痛苦,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