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AI for better UX 實務研討:在 AI 時代設計愉悅的使用者體驗》講座心得#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感謝 UserXper 悠識學院 舉辦的《2023 AI for better UX 實務研討》此次有幸獲選擔任講座的筆記手,一同記錄難得可貴活動。第三場次邀請到 PicCollage 的開發團隊。非常榮幸藉此有機會聆聽,產品設計經理 Chris 和資深產品設計師 Katherine,兩位的精彩分享。

分享情感,聯繫朋友與家人關係

分享情感,聯繫朋友與家人關係

PicCollage 拼貼趣 是一款來自矽谷的新創團隊開發設計,影像編輯拼貼工具。不僅有豐富模板、貼紙。近期透過 Generative AI 和 ML 技術打造使用者體驗更佳的產品。主要使用者來自美國、英國及日本等國家。目前全球下載量已突破 2.6 億,每個月用戶量持續穩定增長中。


在 AI 時代設計愉悅的使用者體驗

陳偉仁 Chris( Cardinal Blue Product Design Manager)

陳儷元 Katherine(Cardinal Blue Sr. Product Designer)

透過痛點分析,定義AI 價值

▍ 不只為了 AI 而做 AI ,更是要尋找使用者需求的核心。

  • 挑戰:使用者想把自己照片變得更有趣並分享,卻不想花時間。
  • 機會:如何運用 AI 技術,降低照片編輯的強度,更輕鬆做出想要的拼貼創作。

PicCollage 產品核心在於「分享情感,聯繫朋友與家人關係。」使用者年紀偏大偏向小型商家,會使用社群軟體來做視覺設計溝通。在生成式 AI 下促使越來越多數位產品導入運用 AI 技術,團隊透過量化和質化研究,分析使用者旅程地圖釐清現有的創作流程,和使用者訪談了解使用者操作編輯過程的體驗和痛點,借助 figjam AI 的總結功能,來整理訪談摘要重點:

使用者痛點

  1. 編輯過程中重複性高繁瑣的行為數據。
  2. AI 自動化編輯對於年長使用者操作上需要幫助。
  3. 素材選擇花時間。
  4. 需要整體拼貼的設計。

研究洞見

  1. 製作過程是個人體驗,使用者想要有控制和選擇的權利
  2. 使用者需要靈感和推薦,從零開始編輯是痛苦的
  3. 兩種使用者有不同 AI 協助的需求(echance vs automation)。第一種使用者需要 echance 在慢慢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感到療癒;第二種使用者需要 automation 更快得到創作的結果。

▍ 如何維持 IKEA Effet 找到編輯的樂趣和 AI 協助的交叉點?

IKEA Effect : 自己親手做的,更有價值。

引用自 John Maeda: Design and AI Talk 所提到餅乾和洗衣 Rule

餅乾:喜歡的事想要更多(enjoy / consume)

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來擺脫那些你真的不想做的事情

洗衣:麻煩的事想要更少(work / transform)

以便你有更多時間做更多你喜歡的事情

人們對於喜歡的事想要更多;麻煩的事希望更少,利用 AI 來選素材或配色,讓人們更有時間在構思拼貼排版的體驗。

探索 AI 所扮演的角色,定義體驗原則

回到產品設計的核心,以往設計師定義產品 UI 和 Flow 如今可進一步探索 AI 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分析三層框架

Strategy, Type of Assistance, Execution

Strategy, Type of Assistance, Execution

策略(Strategy):

提供多少和什麼樣的協助?協助程度、使用者場景、使用者旅程時機、可見度。

協助類型(Type of Assistance):

在什麼方面協助使用者?提供靈感、創作幫助、決策幫助、情緒價值。

執行(Execution):

我們如何實現和協助?使用者體驗流程、Algorithms、人工智能、自動化。


▍AI協助的強度(Levels of AI Assistance)

Levels of AI Assistance

Levels of AI Assistance

講者分享團隊從 Google ML 的 Levels of Automation 框架獲得啟發,藉此進一步修改為團隊使用的框架版本。在整體編輯和創作上 AI 從低到高自動化的協助強度,讓團隊溝通上更有共識。從最底層 Level 1 沒有 AI 使用者完全自己選擇素材和編輯;Level 3 提供簡易 AI 推薦照片色彩、文字;到最高層 Level 5 就是完全藉由 AI 生成拼貼。但是最高層 Level 5 並非最終目標,而是要呼應使用者需求,有些功能其實到 Level 3 就夠了。最後將 AI 協助的等級對應到使用者旅程,更明確 AI 應用可行性和在哪個情境下運用怎樣類型的 AI 做出哪些協助,並分配給不同團隊來進行。

Level 1 無任何協助(No assistance):

完全由人工操作完成,依賴使用者執行任務。

Level 2 一點協助(A little assistance):

PicCollage 透過選項來提供協助,減少一些人工操作。

Level 3 中等程度的協助使用者決策(Moderate assistance with user decision-making):

PicCollage 提供有助決定的建議選項。使用者可以選擇是否遵循建議。

Level 4 中等程度的協助使用者,並具有靈活性(Moderate assistance with flexibility for user override):

PicCollage 確定並選擇動作,使用者決定是否應該執行。

Level 5 自動化協助(Automated assistance):

PicCollage 為使用者執行動作。考慮協助的可見性。可能會或可能不會通知使用者已執行的操作。

案例 1:PhotoCard Wizard 實驗如何透過照片資訊,快速產出對使用者有意義的節慶卡片的服務。

Level 3 : Collage Level, Provide Inspiration, UX Flow, Automation.

PhotoCard Wizard

PhotoCard Wizard

講者以聖誕節全家福照片為例,運用 AI 技術標註照片裡人物或物件的關鍵字,將關鍵字丟給大型模型,再生成不同相關的祝賀詞和排版方式,快速地給使用者挑選使用,體驗產品的核心價值。導入 AI 從核心價值出發,藉由 AI 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

案例 2:Photo Style Transfer 照片風格轉換,讓照片變成更有情感的圖畫。

Level 5 : Feature Level, Creation help, AI.

在生成式 AI 出現時候很多人將照片做風格的轉換,各種繪畫風格開始出現。而團隊也掌握了其中技術,但是與其匆忙跟風開發功能,不如花時間,好好探討這樣應用是否適合使用者。後來團隊透過使用者訪談,發現在節慶期間,使用者會將自己的家庭照片付費請畫家,額外畫成繪畫作品形式,使其更有意義,賦予出照片本身無法傳遞的情感,團隊透過訪談理解了使用者行為背後的價值。

在探索 AI 技術過程中,團隊發現不是單純把照片給 AI 再藉由 AI 重新繪圖。對於使用者來說需要維持原本照片的熟悉度,例如原本在節慶場景卻變成完全陌生的環境。所以團隊做了更多參數上的調整,試著讓使用者感受到這仍然是原本的照片,只是用不同繪圖風格去詮釋。也降低了對人臉的破壞處理,避免使用者有詭異谷(Uncanny Valley)的不良感受。將 AI 技術適度包裝,創造屬於他們能夠理解的話語與價值。讓使用者不需要額外學習就能使用,讓使用者更能夠接受 AI 功能。

案例 3:Adaptive Assisted Picker 適應性編輯,千變萬化的素材。透過生成式 AI 技術,一鍵式的直接轉換自己喜愛風格。

Level 4 : Collage Level, Decision making, Provide Inspiration, AI, Algorithms.

用簡化方式讓 AI 像是小幫手般協助使用者,將畫面中不同素材,調整轉換相同的繪畫風格。以往面對上千百種不同風格組合,系統程式難以轉換解決,如今可以透過 AI 技術,讓內容服務更客製化,更滿足需求符合人心。


▍在 AI 時代設計愉悅的使用者體驗

  1. 清楚理解使用者旅程,從中找到突破點。
  2. 有意識的設計 AI 在旅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3. 將 AI 包裝成使用者能夠理解語言與價值。
  4. 理解您的產品核心價值,讓AI放大該價值。

▍As a Product designer for AI

  • 更專注在互動設計,更少介面設計。
  • 需要高度關注 AI 發展,將會擴充您對解決辦法的想像。
  • 說故事(產品設計)的核心永遠都一樣,但説(設計)的方式或許會改變。
  • 嚴謹的技術,友善的設計。Serious Tech, Friendly Design.

講者在結語分享團隊導入 AI 後心得。AI 大幅度改變了整個團隊討論的內容,不再討論放更多按鈕,讓使用者快速達成目的,而是不同 AI 模型之間如何溝通串接,讓使用者更直覺操作,甚至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創作。高度關注 AI 發展,AI 可能會顛覆你原本的知識和認知,並增加不同設計觀點。科技的進步說故事的方式都不一樣,或許產品設計核心是一樣的,但設計的方式或許會改變。團隊也是經歷了從未知到驚訝到恐慌,最後才是面對。這週研究的技術,可能在下週就被更新的技術顛覆而就變得不重要。把更友善設計帶到使用者生活中,是團隊努力研究的議題。


在 AI 時代設計愉悅的使用者體驗

在 AI 時代設計愉悅的使用者體驗

主題:在 AI 時代設計愉悅的使用者體驗
講者:陳偉仁 Chris | Cardinal Blue Product Design Manager陳儷元 Katherine | Cardinal Blue Sr. Product Designer
時間:Dec. 16, 2023 16:10–16:50

近幾年不同型態 AI 的出現,不只是對於人們的生產力產生巨大影響,更在創造力帶了許多衝擊。 兩位產品設計師將會分享 PicCollage (拼貼趣) 身為一個協助創造力的產品,是如何讓 AI 轉換為創造的助力,增強產品核心價值? 並以使用者為中心去思考 AI 的角色以及探索人與 AI 相互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位青的沙龍
12會員
30內容數
林位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4
在《GLORIA MAK’S WORKS》講座中,小麥分享了自己的職業經歷,從澳門到臺灣的設計旅程。小麥討論瞭如何透過設計提升農產品的價值,以及在職場中建立專業感的重要性。他強調誠實面對自己、勇敢面對挑戰是成功的關鍵。結尾提出了在設計和人生中持續學習與成長的理念。
2024/11/14
在《GLORIA MAK’S WORKS》講座中,小麥分享了自己的職業經歷,從澳門到臺灣的設計旅程。小麥討論瞭如何透過設計提升農產品的價值,以及在職場中建立專業感的重要性。他強調誠實面對自己、勇敢面對挑戰是成功的關鍵。結尾提出了在設計和人生中持續學習與成長的理念。
2024/10/03
講者勉勵設計師應該做使用者的好朋友,多了解使用者,而不是酷酷冷漠的設計師。很有幸能透過場講座降低我們對於 AI 取代設計師的焦慮感。我們可以發覺即便 AI 夠能快速生成,但背後仍需大量的使用者研究,無論是量化數據分析或是質性研究談訪和顧客做工作坊共創討論。
Thumbnail
2024/10/03
講者勉勵設計師應該做使用者的好朋友,多了解使用者,而不是酷酷冷漠的設計師。很有幸能透過場講座降低我們對於 AI 取代設計師的焦慮感。我們可以發覺即便 AI 夠能快速生成,但背後仍需大量的使用者研究,無論是量化數據分析或是質性研究談訪和顧客做工作坊共創討論。
Thumbnail
2024/10/03
開場分享過往在 DIDI、Roblox、網路文學小說 Dreame Novel 的經驗。從中講者發現 AI 對於產品設計流程的三大變化: 競爭汰換:內部動態實例。 團隊組織:大小團隊應對策略。 成本結構:人均替代成本、新舊體驗的替換成本。
Thumbnail
2024/10/03
開場分享過往在 DIDI、Roblox、網路文學小說 Dreame Novel 的經驗。從中講者發現 AI 對於產品設計流程的三大變化: 競爭汰換:內部動態實例。 團隊組織:大小團隊應對策略。 成本結構:人均替代成本、新舊體驗的替換成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AI能幫助我很重要的第一點就是,常常會和客戶反覆的進行設計上的討論,有時候在溝通上都會有一些對於上一次設計的調整,現在有了AI之後,它就能幫我整理我和客戶這些零零總總的溝通資料,整理客戶他們的所有想法和需求
Thumbnail
AI能幫助我很重要的第一點就是,常常會和客戶反覆的進行設計上的討論,有時候在溝通上都會有一些對於上一次設計的調整,現在有了AI之後,它就能幫我整理我和客戶這些零零總總的溝通資料,整理客戶他們的所有想法和需求
Thumbnail
因演算法跳出秉軒老師的《如何用AI工具改變自媒體的產出效能》 對於我目前在建置個人頁面上卡關很需要,我沒想太多就立刻報名, 卻忘記我晚上同時有另外一堂線上講座,只好再次開外掛, 用筆電與平板同步進行,但腦袋要在兩堂課切換注意力去聽重點還是相當燒腦
Thumbnail
因演算法跳出秉軒老師的《如何用AI工具改變自媒體的產出效能》 對於我目前在建置個人頁面上卡關很需要,我沒想太多就立刻報名, 卻忘記我晚上同時有另外一堂線上講座,只好再次開外掛, 用筆電與平板同步進行,但腦袋要在兩堂課切換注意力去聽重點還是相當燒腦
Thumbnail
今日我們使用一個也是很簡易的,以ai來抓取生成【圖生圖】,依照你放入的畫風,能夠實現各種風格觸感而不被發現是AI畫的,真是便利的工具,俗稱: AI圖生圖
Thumbnail
今日我們使用一個也是很簡易的,以ai來抓取生成【圖生圖】,依照你放入的畫風,能夠實現各種風格觸感而不被發現是AI畫的,真是便利的工具,俗稱: AI圖生圖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時代,掌握 AI 就像擁有一支全能的高效團隊,能夠協助你初步建構思路,理清脈絡,讓你能更具創意地突破舒適圈,進一步演進現有的事物。AI 的應用範疇多不勝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從文字內容出發,探討人類如何與 AI 進行合作,以及現今已有哪些軟體能提供相應的功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時代,掌握 AI 就像擁有一支全能的高效團隊,能夠協助你初步建構思路,理清脈絡,讓你能更具創意地突破舒適圈,進一步演進現有的事物。AI 的應用範疇多不勝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從文字內容出發,探討人類如何與 AI 進行合作,以及現今已有哪些軟體能提供相應的功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AI 的用途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新奇、趣味和炫技,而是迅速地開始走進實際應用的起點,回歸到 AI 原是為了協助使用者而生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好奇 AI 的實際應用,或是你是從事文案、圖像與概念設計,以及影音創作相關的有關工作,也可以參考我們的設置哦。
Thumbnail
AI 的用途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新奇、趣味和炫技,而是迅速地開始走進實際應用的起點,回歸到 AI 原是為了協助使用者而生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好奇 AI 的實際應用,或是你是從事文案、圖像與概念設計,以及影音創作相關的有關工作,也可以參考我們的設置哦。
Thumbnail
在AI繪圖剛剛出來的時候,大家紛紛開始擔心,好奇,嘗試,但是好像對一般的人生活影響不大,說是會取代畫師與藝術家,可是這不是大多數人的職業呀! 那麼我們普通人,可以使用這個跨世代的技術做什麼呢? 今天,我將帶來AI繪圖領域中一般人可以使用的幾種常見的使用方式與思路,幫助大家釐清AI繪圖的定位
Thumbnail
在AI繪圖剛剛出來的時候,大家紛紛開始擔心,好奇,嘗試,但是好像對一般的人生活影響不大,說是會取代畫師與藝術家,可是這不是大多數人的職業呀! 那麼我們普通人,可以使用這個跨世代的技術做什麼呢? 今天,我將帶來AI繪圖領域中一般人可以使用的幾種常見的使用方式與思路,幫助大家釐清AI繪圖的定位
Thumbnail
從 AI 生圖帶來震撼,許多人擔心有些設計師將會失業後,我前後已經付費訂閱、購買六種AI生圖工具。上星期發現,如果是很一般的用途,例如給自己的粉絲團或網站做做圖,一個月一百多元的Clipdrop就很好用了。
Thumbnail
從 AI 生圖帶來震撼,許多人擔心有些設計師將會失業後,我前後已經付費訂閱、購買六種AI生圖工具。上星期發現,如果是很一般的用途,例如給自己的粉絲團或網站做做圖,一個月一百多元的Clipdrop就很好用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