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為晨型人,能幫助你碩博士的學業?】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如果你是碩博士生,可能已經習慣了夜深人靜時趕論文或是進行研究。然而,我的經驗告訴我,成為晨型人其實能讓你的學業進展得更順利。

raw-image



▌從高中開始的晨型生活


我自從 15 歲就開始過著晨型人的生活,這一切的轉折點來自於一本書——《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的內容點燃了我的靈感,讓我決定試著每天三四點起床讀書。


一開始只是想在學校之前多讀一點書,沒想到這樣的習慣不僅提升了我的學習動力,還讓我對自己的時間安排有了更多掌控感。尤其是早上讀書時,頭腦格外清晰,學習效率驚人。


▌碩博士的你,也應該試試晨型生活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生活壓力大、時間緊迫,而研究與論文寫作需要長時間專注。成為晨型人,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首先,早晨的時間段特別安靜,外界干擾少。你可以專心致志地進行文獻閱讀、數據分析,或是撰寫論文的關鍵部分。與其熬夜趕進度,不如讓清晨成為你研究生涯中最具生產力的時段。


其次,許多重要的考試、學術會議或發表演講都在早上進行。如果你是個晨型人,在這類重要場合會比其他人更有精神、更能專注,這點優勢不容忽視。


▌保持晨型習慣,迎接國際學術挑戰


自從 2017 年到美國深造後,我一直保持這個習慣。碩博士生通常會參加國際會議或遠距線上研討會,這些活動的時間常常會跨越時區。若你已經適應晨型生活,參加這類跨國活動時,時間差的影響對你不會太大,反而能更靈活地調整自己的狀態。


所以,無論你是剛進碩士班的新生,還是正在為博士論文奮鬥的研究生,試著調整作息,讓自己成為晨型人,可能會讓你在學業上更有競爭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早上三點起來讀書」的習慣,改變了我的學習節奏與人生心態。 這個早起的習慣雖然養成已久,但當我回顧這段過程,才意識到其中的影響力有多深遠。 ▋晨型人的起點:一個「酷」的嘗試 2007 年,我國中三年級,開始嘗試晚上 9 點睡、早上 3 點起。當時我對「早上三點起來讀書」的行
Thumbnail
「早上三點起來讀書」的習慣,改變了我的學習節奏與人生心態。 這個早起的習慣雖然養成已久,但當我回顧這段過程,才意識到其中的影響力有多深遠。 ▋晨型人的起點:一個「酷」的嘗試 2007 年,我國中三年級,開始嘗試晚上 9 點睡、早上 3 點起。當時我對「早上三點起來讀書」的行
Thumbnail
如果你是碩博士生,可能已經習慣了夜深人靜時趕論文或是進行研究。然而,我的經驗告訴我,成為晨型人其實能讓你的學業進展得更順利。 ▌從高中開始的晨型生活 我自從 15 歲就開始過著晨型人的生活,這一切的轉折點來自於一本書——《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的內容點燃了我的靈感,讓我
Thumbnail
如果你是碩博士生,可能已經習慣了夜深人靜時趕論文或是進行研究。然而,我的經驗告訴我,成為晨型人其實能讓你的學業進展得更順利。 ▌從高中開始的晨型生活 我自從 15 歲就開始過著晨型人的生活,這一切的轉折點來自於一本書——《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的內容點燃了我的靈感,讓我
Thumbnail
這陣子培養了一個新習慣,就是比平常早20分鐘起床,然後出門前半小時就是屬於我的晨讀時光。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一個月以上了~覺得自己很棒、很不容易!畢竟以往的我都是睡到最後一刻才起床,什麼叫做晨讀?過往人生字典中沒有這回事哈哈哈。
Thumbnail
這陣子培養了一個新習慣,就是比平常早20分鐘起床,然後出門前半小時就是屬於我的晨讀時光。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一個月以上了~覺得自己很棒、很不容易!畢竟以往的我都是睡到最後一刻才起床,什麼叫做晨讀?過往人生字典中沒有這回事哈哈哈。
Thumbnail
前陣子剛閱讀完這本「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其中書中提到這句, 如果你早上爬不起來,以下兩種方法保證會神速改善解決這個問題,第一生小孩、第二養狗 這段話實在是再認同不過了!擁有這兩項甚至可以讓你比一般人更早起呢!
Thumbnail
前陣子剛閱讀完這本「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其中書中提到這句, 如果你早上爬不起來,以下兩種方法保證會神速改善解決這個問題,第一生小孩、第二養狗 這段話實在是再認同不過了!擁有這兩項甚至可以讓你比一般人更早起呢!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晚上10點之後如果發訊息給我,都是要到隔天早上9點半之後,我才會回覆。 晚上大約會在9點半左右上床,然後開始閱讀,大概到10點我就會睏的不像話,然後就會倒頭大睡。 這幾年已經沒有用鬧鐘的習慣,原則上都是靠我家妹妹來叫醒我,大部分都是在5:50到6:20這段時間,妹妹會跑到我的枕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晚上10點之後如果發訊息給我,都是要到隔天早上9點半之後,我才會回覆。 晚上大約會在9點半左右上床,然後開始閱讀,大概到10點我就會睏的不像話,然後就會倒頭大睡。 這幾年已經沒有用鬧鐘的習慣,原則上都是靠我家妹妹來叫醒我,大部分都是在5:50到6:20這段時間,妹妹會跑到我的枕
Thumbnail
17年前,我高中一年級,讀到了「晨型人」相關的書籍。 我開始了每天早上三點起床的生活。 一路走來經過學士碩士博士,我感受到「早起的魔力」。 早起讓我的一天先從解決求知慾開始,讓我對整天充滿掌握感,遇到困難的事也覺得都能解決都會順利。 實踐了17年晨型人生活風格的我,普通的一天,其實就是依序轉換三種模
Thumbnail
17年前,我高中一年級,讀到了「晨型人」相關的書籍。 我開始了每天早上三點起床的生活。 一路走來經過學士碩士博士,我感受到「早起的魔力」。 早起讓我的一天先從解決求知慾開始,讓我對整天充滿掌握感,遇到困難的事也覺得都能解決都會順利。 實踐了17年晨型人生活風格的我,普通的一天,其實就是依序轉換三種模
Thumbnail
這不是要教你如何變成功,而是希望你可以透過這本書,在睡醒後,能夠擁有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這不是要教你如何變成功,而是希望你可以透過這本書,在睡醒後,能夠擁有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想過甚麼樣的人生,先過什麼樣的早晨 「每天作的小事不但會影響自我成長,也會形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想過甚麼樣的人生,先過什麼樣的早晨 「每天作的小事不但會影響自我成長,也會形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