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為晨型人,能幫助你碩博士的學業?】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你是碩博士生,可能已經習慣了夜深人靜時趕論文或是進行研究。然而,我的經驗告訴我,成為晨型人其實能讓你的學業進展得更順利。

raw-image



▌從高中開始的晨型生活


我自從 15 歲就開始過著晨型人的生活,這一切的轉折點來自於一本書——《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的內容點燃了我的靈感,讓我決定試著每天三四點起床讀書。


一開始只是想在學校之前多讀一點書,沒想到這樣的習慣不僅提升了我的學習動力,還讓我對自己的時間安排有了更多掌控感。尤其是早上讀書時,頭腦格外清晰,學習效率驚人。


▌碩博士的你,也應該試試晨型生活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生活壓力大、時間緊迫,而研究與論文寫作需要長時間專注。成為晨型人,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首先,早晨的時間段特別安靜,外界干擾少。你可以專心致志地進行文獻閱讀、數據分析,或是撰寫論文的關鍵部分。與其熬夜趕進度,不如讓清晨成為你研究生涯中最具生產力的時段。


其次,許多重要的考試、學術會議或發表演講都在早上進行。如果你是個晨型人,在這類重要場合會比其他人更有精神、更能專注,這點優勢不容忽視。


▌保持晨型習慣,迎接國際學術挑戰


自從 2017 年到美國深造後,我一直保持這個習慣。碩博士生通常會參加國際會議或遠距線上研討會,這些活動的時間常常會跨越時區。若你已經適應晨型生活,參加這類跨國活動時,時間差的影響對你不會太大,反而能更靈活地調整自己的狀態。


所以,無論你是剛進碩士班的新生,還是正在為博士論文奮鬥的研究生,試著調整作息,讓自己成為晨型人,可能會讓你在學業上更有競爭力。

375會員
1.4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做筆記不只是記錄資訊,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看見資訊之間的內在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學術價值 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並不是單純的筆記工具,它更像是構建知識體系的核心技術。這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特別重要,因為研究的目標不僅僅是理解既有知識,而
我在讀到美國公共衛生碩士 Kasley Killam 於2024年出版的書籍《連結的藝術與科學:為何社交健康是長壽、健康和幸福的關鍵》時,瞬間有了全新的健康觀點。她寫道: 「傳統健康指引都忽略了健康最重要的元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這讓我反思,身為碩博士生,我們在學術與研究上經常專
身為碩博士生,你可能常常在面對研究計畫、學術發表、甚至論文撰寫的過程中感到焦慮,擔心自己的計畫是成功還是失敗。然而,Scott Adams 在《Reframe Your Brain》一書中提出一個更貼近現實的觀點:計畫的結果不應該簡單地被定義為成功或失敗,而是「阻力」與「誘因」的拔河過程。
現代社會提供了無數的選擇和誘惑,特別對碩博士生來說,在追求學術目標的同時,也面臨著外界資訊和欲望的無處不在。Michael Easter 在他的書《Scarcity Brain》中列出了現代人「不滿足」的五大來源,這些現象對於埋首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可能尤為深刻。 ▌碩博士生的「不滿足」來
「人人都能說故事。」 「最大的挑戰,你需要將你的理解“轉譯 Translate”進入故事。」 「第一個挑戰,是討論故事會用到的術語:"情節升溫 Rising Action", "高潮 Climax", "逐步複雜化 Progressive Complication", "結局 Den
1. 只閱讀文章卻沒有記錄自己的觀點 許多碩博士生在閱讀學術文章時,習慣只是看完內容,並沒有主動去思考和記錄讀到的重點或有啟發的觀點。這樣的方式讓閱讀變得很被動,時間一久,很容易忘記自己曾經思考過的想法,對未來的研究或論文寫作幫助不大。實際上,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不僅能幫助整理思路,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做筆記不只是記錄資訊,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看見資訊之間的內在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學術價值 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並不是單純的筆記工具,它更像是構建知識體系的核心技術。這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特別重要,因為研究的目標不僅僅是理解既有知識,而
我在讀到美國公共衛生碩士 Kasley Killam 於2024年出版的書籍《連結的藝術與科學:為何社交健康是長壽、健康和幸福的關鍵》時,瞬間有了全新的健康觀點。她寫道: 「傳統健康指引都忽略了健康最重要的元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這讓我反思,身為碩博士生,我們在學術與研究上經常專
身為碩博士生,你可能常常在面對研究計畫、學術發表、甚至論文撰寫的過程中感到焦慮,擔心自己的計畫是成功還是失敗。然而,Scott Adams 在《Reframe Your Brain》一書中提出一個更貼近現實的觀點:計畫的結果不應該簡單地被定義為成功或失敗,而是「阻力」與「誘因」的拔河過程。
現代社會提供了無數的選擇和誘惑,特別對碩博士生來說,在追求學術目標的同時,也面臨著外界資訊和欲望的無處不在。Michael Easter 在他的書《Scarcity Brain》中列出了現代人「不滿足」的五大來源,這些現象對於埋首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可能尤為深刻。 ▌碩博士生的「不滿足」來
「人人都能說故事。」 「最大的挑戰,你需要將你的理解“轉譯 Translate”進入故事。」 「第一個挑戰,是討論故事會用到的術語:"情節升溫 Rising Action", "高潮 Climax", "逐步複雜化 Progressive Complication", "結局 Den
1. 只閱讀文章卻沒有記錄自己的觀點 許多碩博士生在閱讀學術文章時,習慣只是看完內容,並沒有主動去思考和記錄讀到的重點或有啟發的觀點。這樣的方式讓閱讀變得很被動,時間一久,很容易忘記自己曾經思考過的想法,對未來的研究或論文寫作幫助不大。實際上,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不僅能幫助整理思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經過三個上午的腦力激盪,這週的懶人包順利在出國前交稿了,早上擔任醫學編輯實習生的日子按下了暫停鍵,決定先把自己這段時間的實習心得記錄下來。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當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曾否對未來充滿了迷惘?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是面臨著各種選擇與挑戰。而你所提出的問題,「參加商業比賽能讓我獲得實習或工作機會嗎?」正是許多年輕人心中的疑惑。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如何才能脫穎而出,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確實需要一些智慧和方法。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經過三個上午的腦力激盪,這週的懶人包順利在出國前交稿了,早上擔任醫學編輯實習生的日子按下了暫停鍵,決定先把自己這段時間的實習心得記錄下來。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當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曾否對未來充滿了迷惘?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是面臨著各種選擇與挑戰。而你所提出的問題,「參加商業比賽能讓我獲得實習或工作機會嗎?」正是許多年輕人心中的疑惑。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如何才能脫穎而出,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確實需要一些智慧和方法。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