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以為大家都想要幸福快樂。當我接觸信仰的時候,我對著想對我傳教的同學說「信耶穌可以讓我幸福快樂嗎?」因此我也對我的基督教輔導說她信主沒有想過是為了幸福快樂的說法,驚訝不已。
學習心理學的人很熟悉印象中疑似是阿德勒學派的說法「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就教育業的某個學派理念是「給我一個孩子,我可以把他教成任何一種專家」。但遇到這本書,全部被拉到上帝為中心的概念,「你會成為甚麼樣的人,正是你已經在基督裡是甚麼樣的人了。」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讓你接受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你想成為的人。
這一個部分讓我有所感觸。在學校,我們接觸了許多知識,哲學據說是討論追求真理的學問,可是這一段將希臘羅馬的一些教育思想挑戰了一番,當上帝的概念進入了知識,連知識也在上帝的概念中顯得卑微了。人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蒙得「恩惠」。
另外,關於第二章「職場上的雙面諜」說到喇合,老生常談且非常「基督教俗套」的將妓女喇合接待以色列探子的事情歌功頌德了一番,認為她是認識上帝國的智慧者。
我卻很難避免的,「叛逆」的想著:妓女喇合對自己的國家而言,就是個「叛徒」「叛國賊」嘛!只是因為上帝的心意與以色列同在,她就變成了智慧的靈巧的「上帝國」這一邊的人。
黃哥提醒,自己信主不也是背叛了傳統信仰嗎?雖然喇合是叛徒,但賣主的猶大也是叛徒不是嗎?要緊的是,你最後的選擇是哪一邊,是誰。
記得一位詩人寫過,「你問我立場,我望著天空的飛鳥,不願答腔,…人類雙腳所站,都是故鄉。」
基督徒的故鄉,卻不在雙腳所站,我們都是寄居的,真正的家,在天上。然而上帝的國,卻可以在你我之中。或許這是這本書試圖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