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如何有效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碩博士生涯中,我們每天都需要處理大量資訊,從文獻閱讀到課堂筆記,再到研究數據和論文構思。吳伯凡老師在其課程中提到:


1.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 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讓我思考到,僅僅依賴現代科技提供的無限儲存空間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方式來管理這些「記憶」,讓它們在需要時能夠隨時被調用。而這也正是「第二大腦」的核心理念。


raw-image



▌什麼是「第二大腦」?


你可能已經聽過「第二大腦」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它是指我們透過數位工具(如電腦、手機、雲端服務等)來外包我們的記憶,並幫助我們記錄大量資訊。像MacBook、iPad、iPhone這樣的設備已經讓我們可以輕鬆地「紀錄」任何事情,無論是文字、錄音還是影片,這些內容可以無限存放在雲端。


然而,光有「Memory」是不夠的。如果我們無法在需要的時候快速找到和使用這些資訊,它們就僅僅是一堆數據,無法真正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


▌第二大腦的關鍵:從Memory到Recall


吳伯凡老師提到的區別讓我反思,碩博士生的學習和研究不僅僅是記住大量資訊,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在需要時「回想」起這些內容。這也是我在設計自己的Obsidian筆記系統時,時刻提醒自己的原則。


**如何將「Memory」轉化為「Recall」?**


1. **有效的標記與分類**

當你把資訊放入你的第二大腦(例如Obsidian筆記庫)時,為每一個筆記添加關鍵標籤或分類,這能讓你在日後需要時快速找到相關內容。例如,在做文獻筆記時,可以使用「研究領域」、「方法論」、「關鍵數據」等標籤來分類。


2. **建立交叉連結**

Obsidian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允許你在不同的筆記之間建立連結。這就像打造你自己的知識網絡,當你在某個領域進行深度研究時,可以輕鬆跳轉到其他相關的筆記,幫助你回憶和整合之前的知識。


3. **持續回顧與更新**

為了確保記憶的持久性和可調用性,定期回顧你的筆記是關鍵。使用「間隔重複」技術(Spaced Repetition),將重要的概念或數據定期復習,加強你的Recall能力。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鞏固你對某個主題的記憶,讓它們在需要時能夠快速浮現。


▌Obsidian:打造碩博士生專屬的知識工作流


Obsidian是一款以Markdown語法為基礎的筆記工具,它不僅可以幫助你記錄各種資訊,還能讓你設計屬於自己的知識工作流。在碩博士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我發現它特別適合用來管理龐大的學術資料。


**1. 標籤與目錄系統**

透過Obsidian的標籤功能,你可以清晰地分類不同類型的筆記,無論是文獻分析、研究方法,還是寫作靈感,這些標籤幫助你快速檢索筆記,並讓你的資料結構更加清晰。


**2. 建立跨筆記連結**

當你撰寫筆記時,可以隨時連結到其他相關筆記,這種連結不僅讓你的知識更加互通,也能幫助你形成一個多層次的思維網絡。例如,你可以將一篇文獻的重點連結到你的研究構想,從而實現知識的快速調用。


**3. 實施每日總結與回顧**

我會在每天工作結束時,使用Obsidian寫一個簡短的「每日總結」。這不僅幫助我梳理當天的進展,還能在未來回顧時,快速找到自己在某一階段的思考脈絡。


▌結語:讓第二大腦成為你的研究助力


對碩博士生來說,學術生涯充滿了資訊的積累與消化。單靠我們的大腦很難記住所有細節,這時,「第二大腦」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然而,光是擁有大量的數位記憶並不足夠,我們需要有效的系統來幫助我們在需要時進行Recall。


透過有效的標記、分類、連結和定期回顧,我們可以打造一個真正有用的第二大腦,讓它成為我們學習和研究的有力工具。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夠在資訊洪流中輕鬆應對,更能提升專業技能與學術表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0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 以為“記下來”就等於“學會了” - 很多研究生習慣於拼命記筆記,覺得只要把課堂或文章的內容抄下來,就表示自己掌握了知識。但事實上,這些筆記只是簡單地重複他人的觀點,沒有經過內化或轉化成自己的理解。結果是,當需要應用或解釋時,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真正掌握其核心概念。 2. 以為“
Thumbnail
1. 以為“記下來”就等於“學會了” - 很多研究生習慣於拼命記筆記,覺得只要把課堂或文章的內容抄下來,就表示自己掌握了知識。但事實上,這些筆記只是簡單地重複他人的觀點,沒有經過內化或轉化成自己的理解。結果是,當需要應用或解釋時,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真正掌握其核心概念。 2. 以為“
Thumbnail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制定清晰的學習方向和具體的應用目標,能讓研究之路更為高效。透過系統性的方法設置短期目標、視覺化進度並有效分類學習項目,不僅能增強專注力,還有助於掌握整體進展。 ▋Task 1.1:設定三日內達成的學習目標 設定三日內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是推動進度的有效策略。每日選擇
Thumbnail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制定清晰的學習方向和具體的應用目標,能讓研究之路更為高效。透過系統性的方法設置短期目標、視覺化進度並有效分類學習項目,不僅能增強專注力,還有助於掌握整體進展。 ▋Task 1.1:設定三日內達成的學習目標 設定三日內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是推動進度的有效策略。每日選擇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是否曾經感覺過在論文寫作或研究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掌握知識」,卻無法真正「發現知識」?這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能力,吳伯凡老師在他的《認知方法論》中提到的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好學生」與「能做研究的科學家」是兩個物種 吳伯凡老師提到: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是否曾經感覺過在論文寫作或研究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掌握知識」,卻無法真正「發現知識」?這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能力,吳伯凡老師在他的《認知方法論》中提到的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好學生」與「能做研究的科學家」是兩個物種 吳伯凡老師提到:
Thumbnail
作為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要同時應對多項任務和指導,建立一套可靠的「工作流」是你能順利完成學位的關鍵。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是讓你的研究和學習系統能夠持續發展。當我們不再只專注於單一項目的成敗,而是投入於系統的優化,你的研究效率將顯著提升。 ▌目標 VS 系統:研究生的兩種成長模式
Thumbnail
作為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要同時應對多項任務和指導,建立一套可靠的「工作流」是你能順利完成學位的關鍵。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是讓你的研究和學習系統能夠持續發展。當我們不再只專注於單一項目的成敗,而是投入於系統的優化,你的研究效率將顯著提升。 ▌目標 VS 系統:研究生的兩種成長模式
Thumbnail
大學生即將畢業,自日常任務到文件管理皆需管理,探索出了有效的MS365系統來管理文件與任務,包括To-do、Outlook 行事曆等,並發現新的文件管理軟體Loop符合大部分需求,實現了有效率的知識管理。
Thumbnail
大學生即將畢業,自日常任務到文件管理皆需管理,探索出了有效的MS365系統來管理文件與任務,包括To-do、Outlook 行事曆等,並發現新的文件管理軟體Loop符合大部分需求,實現了有效率的知識管理。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課堂當中,等一段活動討論完成時,一位同學舉起手來發問問題,我是如何從工程師變成講師?而我簡單的回答如下:如果工程師是A,講師是B,那麼你會有一段時間A跟B會是同時進行的,有可能白天做A,晚上和六日作B,等你的B經營了一段時間,慢慢的成熟了,穩定了,那麼只是差一個從A轉到B的機會而已。
Thumbnail
課堂當中,等一段活動討論完成時,一位同學舉起手來發問問題,我是如何從工程師變成講師?而我簡單的回答如下:如果工程師是A,講師是B,那麼你會有一段時間A跟B會是同時進行的,有可能白天做A,晚上和六日作B,等你的B經營了一段時間,慢慢的成熟了,穩定了,那麼只是差一個從A轉到B的機會而已。
Thumbnail
大學,可以是一個學術殿堂、打造夢想的地方。但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花費並不斐,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經濟壓力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反過來看,既然大學的花費不斐,那該如何讀出回本甚至千萬價值呢?自身除了畢業後領一個畢業學位之外,我還有哪些與別人不同? 而以上這些都是當時自己大學開學時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大學,可以是一個學術殿堂、打造夢想的地方。但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花費並不斐,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經濟壓力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反過來看,既然大學的花費不斐,那該如何讀出回本甚至千萬價值呢?自身除了畢業後領一個畢業學位之外,我還有哪些與別人不同? 而以上這些都是當時自己大學開學時問自己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