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135工作法增強每日掌控感:碩博士生的實用指南】1. 135工作法概述 2. 每日任務的細緻規劃 3. 尋找五

更新於 2024/10/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利用135工作法增強每日掌控感:碩博士生的實用指南】


── 1. 135工作法概述 2. 每日任務的細緻規劃 3. 尋找五大啟發源


在繁忙的學術生活中,合理規劃每日任務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增強自我掌控感。碩博士生面對大量的研究、寫作、學習與協作需求,往往容易感到目標分散。使用135工作法,每天聚焦於1件大事、3件中事和5件小事,可以幫助我們掌控每日重點和進度。我自己已經持續使用這個方法十年,並在2024年5月開始進一步細化了135工作法的實施原則,使之更符合學術生活的需求。

raw-image


▋135工作法的三大任務層級


135工作法將每日任務分為三層:


1. 1件大事:聚焦於老闆或導師會關心的項目。無論是論文進展、數據分析,還是重要的研究設計,這件事的完成對學術進展和導師期望起到關鍵作用。


2. 3件中事:針對合作者需求安排。這三件事可以是推進合作研究的資料準備、組織小組會議紀錄、協助研究夥伴的實驗設計等,讓合作的專案更順利推進。


3. 5件小事:記錄日常的小啟發。這些啟發是從學習、閱讀和探索中獲得的,隨著時間推進,它們會逐漸累積成為寶貴的知識庫。


▋如何細化每日任務的規劃


在實施135工作法時,可以按照以下原則來安排每日的具體任務:


- 大事圍繞導師需求:找出當前最迫切的研究進展或導師期望完成的內容,這件事幫助你快速聚焦學術核心進展。


- 中事專注於合作者互動:思考如何協助或推動合作者的需求,並制定具體可行的方案,比如跟進合作的數據或準備討論會議的提案。


- 小事聚焦於每日啟發:從五大啟發源中,每天記錄一個心得,這五個方向涵蓋學術和個人成長,逐步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


▋五大啟發源的應用


在日常的五件小事中,我選擇這五大方向來尋找啟發,這樣每天都能獲得一點進步:


1. 書本啟發:從專業書籍或理論書中尋找與研究相關的靈感。

2. 課程啟發:記錄上課、線上課程或學術講座中的收穫。

3. 研究論文啟發:從最新閱讀的論文中提取重要觀點或研究方法。

4. 程式設計啟發:記錄編碼或學習新軟體過程中的心得,增進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技能。

5. 數學理論啟發:探索數學基礎,理解理論或模型的應用,這能豐富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當這些小啟發逐漸累積,它們會形成知識網絡,成為學術進步的支撐。每天一點進步,長期下來就能為學術和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avatar-img
52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利用自由寫作提升研究洞見:打破筆記管理的瓶頸】 ── 1. 碩博士生的筆記管理誤區 2. 洞察驅動筆記法 3. 工程師與園丁的筆記策略 碩博士生在日常研究中,常會遭遇筆記管理的困境。雖然寫了大量的筆記,卻往往難以系統化地連結它們,很多潛在的洞見被分散在各處,無法充分發揮。經過參加Nic
1. 休閒與工作相輔相成,才能產生意義 - 休閒的價值在於繁忙生活中獲得片刻喘息,但當休閒過多,邊際效用會下降,甚至帶來收入和機會的損失。數位遊牧強調工作與生活的自由搭配,表面上看似隨時處於休閒狀態,但其實是利用靈活的生活方式,保持工作和休閒的平衡,進而達成個人價值最大化。 2
1. 建立知識地圖,幫助新學生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 - 在實驗室內,學生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不盡相同,因此當新加入的學生面對問題時,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學長姐請教,能有效解決學習上的瓶頸。這需要清楚掌握每位成員的專長,並進行有效的知識連結,才能讓新手快速上手並感受到團隊的支持。 2. 以專
1. 過度依賴標準答案,缺乏對「錯誤」的認知能力: - 很多碩博士生在學習時只專注於追求「正確答案」,往往在測驗中表現優異,甚至能輕鬆應對論文考核,但卻缺少反思的深度,對於正確答案背後潛藏的錯誤缺乏敏感度。這些學生熟練於背誦與模仿,卻無法深入理解或挑戰已有的知識體系。長期下來,他們往
「異化:當手段變成目的」 「本來作為完成某個特定目的,而採納個一種手段,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具備了某種自足和獨立性」 「有目的才有手段,但如果目的不存在,手段就獲得了某種自足和獨立性,形成了一種隱秘而強烈的慾望----癮」 「於是到最後,迫使你完成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手段本
1. 過度追求短暫的滿足感 - 很多研究生一旦工作告一段落,就忍不住滑手機、追劇、刷 IG 或抖音短影片。剛開始覺得是在放鬆自己,但越看越停不下來,結果不但拖延了應該完成的進度,還讓自己壓力更大。這種「放鬆」其實沒有帶來真正的休息,反而陷入無限輪迴的內疚感和焦慮。最終,你會發現自己既沒好
【利用自由寫作提升研究洞見:打破筆記管理的瓶頸】 ── 1. 碩博士生的筆記管理誤區 2. 洞察驅動筆記法 3. 工程師與園丁的筆記策略 碩博士生在日常研究中,常會遭遇筆記管理的困境。雖然寫了大量的筆記,卻往往難以系統化地連結它們,很多潛在的洞見被分散在各處,無法充分發揮。經過參加Nic
1. 休閒與工作相輔相成,才能產生意義 - 休閒的價值在於繁忙生活中獲得片刻喘息,但當休閒過多,邊際效用會下降,甚至帶來收入和機會的損失。數位遊牧強調工作與生活的自由搭配,表面上看似隨時處於休閒狀態,但其實是利用靈活的生活方式,保持工作和休閒的平衡,進而達成個人價值最大化。 2
1. 建立知識地圖,幫助新學生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 - 在實驗室內,學生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不盡相同,因此當新加入的學生面對問題時,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學長姐請教,能有效解決學習上的瓶頸。這需要清楚掌握每位成員的專長,並進行有效的知識連結,才能讓新手快速上手並感受到團隊的支持。 2. 以專
1. 過度依賴標準答案,缺乏對「錯誤」的認知能力: - 很多碩博士生在學習時只專注於追求「正確答案」,往往在測驗中表現優異,甚至能輕鬆應對論文考核,但卻缺少反思的深度,對於正確答案背後潛藏的錯誤缺乏敏感度。這些學生熟練於背誦與模仿,卻無法深入理解或挑戰已有的知識體系。長期下來,他們往
「異化:當手段變成目的」 「本來作為完成某個特定目的,而採納個一種手段,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具備了某種自足和獨立性」 「有目的才有手段,但如果目的不存在,手段就獲得了某種自足和獨立性,形成了一種隱秘而強烈的慾望----癮」 「於是到最後,迫使你完成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手段本
1. 過度追求短暫的滿足感 - 很多研究生一旦工作告一段落,就忍不住滑手機、追劇、刷 IG 或抖音短影片。剛開始覺得是在放鬆自己,但越看越停不下來,結果不但拖延了應該完成的進度,還讓自己壓力更大。這種「放鬆」其實沒有帶來真正的休息,反而陷入無限輪迴的內疚感和焦慮。最終,你會發現自己既沒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如何提升效率?從職場到生活,運用「標準作業程序」(SOP)讓你不再手忙腳亂。 學會打造你的「高效SOP」,告別瞎忙人生,迎接更從容自在的工作與生活吧!
1. 制定嚴謹的工作節奏: - 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制定了嚴謹的工作節奏,具體來說,我的工作週期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 8:30 到下午 3:30,共 7 個小時。這樣每天 7 小時,一週累積 35 小時的高強度專注工作,使我能夠達到高效率和高
Thumbnail
這邊想寫幾個零碎時間的運用,例如我最近有一些實習,有時候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有短暫休閒空檔的時候,會做的幾個事情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法則就是,看看當前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任務都不同,所以當然就會有不同運用方式,例如我學期間和實習期間當然運用方式有不同 例如,如果目標是A
Thumbnail
對於任何一位上班族來說,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長期高效的工作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更多的任務,也能夠獲得上司和同事的認可,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那麼具體應該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呢?我總結了以下四大法則,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 1.合理安排時間 良好的時間管理是
這篇文章適合那些希望提高工作效率的知識工作者, 通過間歇工作法, 你能有效利用時間, 保持高效狀態。 我將分享我每天完成300分鐘深度專注工作的秘密。 ▋步驟1 - 設定明確的目標 在開始50分鐘的深度工作之前, 我會先確定這50分鐘內的具體目標產出。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學術界的彈性工時為研究人員帶來了更多的自由。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來規劃你的工作日, 提升工作效率。 通過這個方法,你將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 專注於重要的任務。 ▋步驟1 - 制定135任務計劃 每個工作日早晨, 拿出你的律構本 Legal P
每天工作開始, 把今天要做的目標寫下來, 形成自己對一天的掌控感, 真的好處多多。 而如何規畫每天的任務呢? 只有一個方法讓我使用了10年, 就是「135工作法」。 135工作法是規畫當日要做的1件大事, 3件中事,以及5件小事。 在2024年5
日期和時間: 2024-06-02 08:50:23 地點:UCLA校園 課程名稱:聊聊目前的工作習慣與任務系統 關鍵詞 工作規劃 系統化 價值創造 知識點總結 工作習慣與規劃: 講述了如何規劃一週的工作,特別是利用禮拜天來安排一週的工作計劃,並且介紹了135任務法。 系統化與習慣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如何提升效率?從職場到生活,運用「標準作業程序」(SOP)讓你不再手忙腳亂。 學會打造你的「高效SOP」,告別瞎忙人生,迎接更從容自在的工作與生活吧!
1. 制定嚴謹的工作節奏: - 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制定了嚴謹的工作節奏,具體來說,我的工作週期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 8:30 到下午 3:30,共 7 個小時。這樣每天 7 小時,一週累積 35 小時的高強度專注工作,使我能夠達到高效率和高
Thumbnail
這邊想寫幾個零碎時間的運用,例如我最近有一些實習,有時候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有短暫休閒空檔的時候,會做的幾個事情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法則就是,看看當前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任務都不同,所以當然就會有不同運用方式,例如我學期間和實習期間當然運用方式有不同 例如,如果目標是A
Thumbnail
對於任何一位上班族來說,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長期高效的工作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更多的任務,也能夠獲得上司和同事的認可,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那麼具體應該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呢?我總結了以下四大法則,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 1.合理安排時間 良好的時間管理是
這篇文章適合那些希望提高工作效率的知識工作者, 通過間歇工作法, 你能有效利用時間, 保持高效狀態。 我將分享我每天完成300分鐘深度專注工作的秘密。 ▋步驟1 - 設定明確的目標 在開始50分鐘的深度工作之前, 我會先確定這50分鐘內的具體目標產出。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學術界的彈性工時為研究人員帶來了更多的自由。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來規劃你的工作日, 提升工作效率。 通過這個方法,你將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 專注於重要的任務。 ▋步驟1 - 制定135任務計劃 每個工作日早晨, 拿出你的律構本 Legal P
每天工作開始, 把今天要做的目標寫下來, 形成自己對一天的掌控感, 真的好處多多。 而如何規畫每天的任務呢? 只有一個方法讓我使用了10年, 就是「135工作法」。 135工作法是規畫當日要做的1件大事, 3件中事,以及5件小事。 在2024年5
日期和時間: 2024-06-02 08:50:23 地點:UCLA校園 課程名稱:聊聊目前的工作習慣與任務系統 關鍵詞 工作規劃 系統化 價值創造 知識點總結 工作習慣與規劃: 講述了如何規劃一週的工作,特別是利用禮拜天來安排一週的工作計劃,並且介紹了135任務法。 系統化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