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9 年搭上去巴黎的飛機起,至今我已經在歐洲生活快滿五年。
這五年期間,我在三個不同的國家生活;歷經震撼世界且必當在二十一世紀歷史留下一筆的 Covid-19,在封城與遠端的生活裡見證歐洲職場與生活模式的轉變;也同時見識到了 Meta 作為大型集團如何開了裁員的第一槍,讓整個科技職場像海嘯一般大幅震盪。
在這個過程當中,驚恐有之,期待有之,一艘小船如我在這過程中練習掌舵,雖然並非毫髮無損,也在這幾年的歷練下成為了航海的老手——在風浪前還是難掩緊張,但害怕之餘,更有坦然面對的勇氣,知道如何分析局勢、掂量斤兩、順著勢頭乘風破浪。
這麼豐富且時常超出預期的經歷總讓我反思:我出國這一趟,除了對自己在原本就有職涯的發展上有個交代之外,我是不是還從中學到了更深、更廣的視野,讓我在調適自己與反思之中,看見了對於生活體系的新洞見?
我年紀更小一點的時候曾經疑惑過:台大學長姐這麼多,畢業三年、五年,都還可以在校園刊物、網路上的分享中看到可能的成長路徑以及樣貌,但是畢業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都在哪裡生活?都在職涯發展中站到了哪個位置?都在面臨什麼樣的選擇?
而如今我畢業也十年了,我才發現,成人之路,還真是沒有那麼簡單。當時我初生之犢不畏虎,只因為職涯發展的考量決定「出海」,但其實「出海」帶來的是整套生活體系的新選擇:人際圈、工作樣態、生活偏好、家庭組成、投資傾向,這些層面上的想像除了有非常巨大的差異,也因為子題互相牽制,而成為了牽一髮動全身那樣高度複雜且高度難以預期的的生活模式。
而這樣高度複雜的生活模式,也就更難被化約為簡單的線性公式。
我帶著我的所思所想,隨著時間推移,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與許多朋友們互動,在這過程中的確發現其中有不少疑惑與醒悟值得分享,尤有甚者,這些職場、文化議題,都可以藉由相互經驗的堆疊,成為集體智慧,讓初來乍到或是深耕外地的社群們激發出更成熟的應對方式,進而在實際的生活中派上用場。
而當時間長了,我認為更有效保存這些推論過程的,也正式將這些概念統整成文章,讓討論可以留下印記,供以未來自我借鑑之餘,也不忘這過程中千迴百轉的時光。
Adulthood is not an age, but a stage of knowledge of self. - John Fowles
成年與年齡無關,反而與對自我的認識層次有關。——約翰·福爾斯,英國小說家
我自 MBA 畢業至今也已有三年時間,而我陸陸續續以校友面試官身份,與這些來自世界各地、淺在的學弟妹對談、評分,為學校篩選出準備好在國際上發光的人才;而我如今在 Meta 也具有面試官身份,以談判能力與策略分析為軸,看出申請人有沒有機會在高度變化與複雜的 EMEA & NORAM 辦公室大展長才。
在面試場上,當我換到桌子的另外一邊,從面試者變成面試官,面試者多元的表現有時候除了讓我驚艷之外,我也從中看到不少文化視角的洞見,與我對自己的反思。而我有不少大學、高中的同儕,無論是同屆同學,還是因為社團與活動認識的朋友們如今也在世界各地發光發熱,而就算我們境遇不同,過去也不見得熟稔,面對國際上職場與生活的挑戰卻也有不少殊途同歸的體悟。
我每次與舊友新知們聊天時,那樣樂意分享,以及提供意見,站在更廣闊的角度相互協助的氣氛,讓我非常感激,也非常喜歡。
而我也想把這樣的氣氛帶來變成喬記洋行國際社群的基底。
我希望藉由這些以及社群討論,可以讓你更清楚實際而言的海外生活是什麼樣子。
從二三十年前的「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到如今坊間到各個國家念 MBA 的攻略,或甚至是各大商業集團內部的儲備幹部輪調、轉調計畫,都是「方法」,畫了好多大餅,告訴你海外職涯或許是一條光鮮亮麗且值得追求的道路。
然而,選不選擇出海,重要的是「原因」——你對於出國之後的期待是什麼?是不是有什麼事,是非得在海外才有機會做到的,而那件事,對你來說很重要?而海外的生活以及會需要面對的挑戰是哪些?這些挑戰又是不是你我願意調整,並且好好處置的呢?
海外工作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選項,但並不一定是唯一解法。如果你現在正站在抉擇的路口,這些討論是一個絕佳的訊息揭露,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對於已經擁有在海外生活的僑民身份的你(Expatriate;Expat),無論時間長短,我想要分享的是我在職場與生活中的反芻,以及希望提出我的疑惑,來更近一步激盪出對彼此來說更有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我在海外職場裡曾經有非常多的疑惑,比如:我想要得到那個工作機會,我要怎麼進行?我想要告訴老闆我要升遷,我應該要怎麼做?在海外「領導與管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想要告訴同事他的表現不理想,我應該如何提出?我可能會被裁員了,我應該要怎麼辦?
而不僅是職場,整套人際體系以及生活也會有諸多疑問等待著你我:我這趟出來,到底是要在海外待多久?我在海外是用什麼樣的簽證身份留下來?我到底要不要成為移民?我想要融入當地,我要怎麼找到盟友?
我希望用最坦誠的態度,來聊聊出海這件事情的光與影。
這個電子報除了將我的經驗與知識化作文字,最重要的是建立對這些議題有興趣的社群。因此未來有更多互動性的活動,如視訊會議、工作坊或是個人諮詢服務,來與社群直接對話。
這一篇有免費以及付費訂閱的內容差異,以及資金用途。歡迎選擇最適合且對你最有幫助的方案訂閱。
另外,喬記洋行在 #全局觀 系列,也會跟豐才管顧針對職場議題公告合作計畫。
豐才管顧由職涯顧問 Janice Lai 於 2024 年成立,致力成為企業與人才之間的橋樑,提供企業人才媒合、團隊職涯講座,以及結合人資專業與塔羅占星技術的一對一人才職涯諮詢、履歷服務,協助人才挖掘內在價值,建立真心喜歡也擅長的豐盛職涯!未來相關活動也可以使用 #豐才職涯 搜尋!
此處會依據我刊出的文章越來越多而有所增減,目前根據我的預想以及社群回饋,我會在電子報裡提及的主題如下列:
未來請使用 #Professionalism 以及 #全局觀 來搜尋相關文章。
下篇就讓我們來從深刻掣肘亞洲人的議題,因為光是這個議題就讓我調整良久,或許是要直到出國兩三年才開始坦然以對:拒絕有理,天經地義:然而,你有拒絕他人的勇氣嗎?(On Rejection)
Stay Classy!祝各位有個美好的一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