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經的歷程|雙胞胎RSV感染住院與父母心靈成長的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從上周多多出現感冒症狀後,沒過幾天,樂樂也開始有了咳嗽的跡象。有趣的是,他似乎像之前多多一樣,總是在以為沒人注意的時候,偷偷咳上幾聲,彷彿不想讓爸爸和媽媽擔心。然而,他越來越濃厚的痰音,還是讓我們意識到,該來的終究還是躲不掉。

那天下午,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去診所看診。經過相關病毒的快篩後,發現兩個孩子都確診了RSV-呼吸道融合病毒。醫生仔細叮嚀了我們回家後要注意的事項:密切關注孩子們的體溫,以及因濃痰造成的呼吸急促狀況。他特別提醒樂樂可能即將進入病情高峰期,建議我們這兩天視情況,如有必要再送他去大醫院住院觀察。

然而,我們沒想到情況會這麼快就惡化。當天晚上,就在我們準備餵樂樂睡前最後一餐時,發現他的體溫飆升到38.6度。情況緊急,我們當機立斷決定立即送他去大醫院急診。沒想到,這一夜我們輾轉奔波了三家醫院,最終在凌晨三點多才將樂樂安頓好。值班醫師安慰我們說樂樂的狀況不用太過擔憂,並解釋了住院期間的治療計劃,請我們回家好好的休息。

雖然醫生的安慰讓我們稍加放鬆緊繃的心情,但面對多多與樂樂陸續生病,我們的心情仍然十分複雜。看著這兩個小小的生命在與病毒抗爭的過程,無論是孩子們逐漸降低的食慾和慢慢減少的活力,還是孩子們媽媽因焦慮而潰堤的眼淚,都讓我感到心疼與不捨。更令人擔憂的是,病毒最終也讓媽媽感冒了。

在這段緊張的過程中,我不禁回想起兩個月前,養樂多之旅啟程的那一天。孩子們的媽剛從產房出來,而雙胞胎則住進了加護病房。如今,我們又面臨了生病這個人生旅程中的另一個挑戰。然而,我們都明白,生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它的未知和焦慮。現代醫學和資訊的發達,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疾病。更重要的是,我們開始意識到人體神奇的自癒能力,以及增強免疫系統的重要性。

於是樂樂住院後的這兩天,多多在我們全心的照顧之下,身體狀況逐漸好轉,開始增加的食慾與逐漸恢復的活力,彷彿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我們。而也因為暫時少了樂樂要照護,我們多出了時間在這段急促的行程裡稍作喘息,孩子們的媽趁機多加休養身體調整心情,我也得以在週末的午後來杯久違的啤酒。

親愛的樂樂與多多,和孩子們的媽,在這趟人生的旅途中,生老病死如同日夜的輪轉、四季的更迭,都是我們必經的歷程。然而,正是這些挑戰塑造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個轉折,在旅程的每一個歷程裡汲取智慧,培養技能,開拓思維,滋養勇氣。這樣,我們不僅能在人生的長路上互相扶持,更能成為彼此堅實的後盾,在疲憊時給予依靠,在迷惘時指引方向。

請記住,我們雖然各自在不同的人生課題裡闖蕩,但我們永遠是彼此最真誠的依靠。相信在這趟養樂多之旅中,我們能夠一同成長,共同編織美好的回憶。而我也會持續記錄與分享這段長途旅程。希望透過文字的記錄,留下我們的喜悅與感動,並分享這趟旅程為我們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樂多之旅
22會員
43內容數
四十歲的我,剛當上爸爸。 哥哥叫樂樂,弟弟是多多。 他們是一對試管嬰兒,異卵雙胞胎。 這是一個中年大叔,希望能透過寫作, 紀錄這趟養樂多之旅,與孩子們一同成長的故事。
養樂多之旅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妻子重返職場後,超級奶爸挑戰一打二育兒任務!
Thumbnail
2025/04/19
妻子重返職場後,超級奶爸挑戰一打二育兒任務!
Thumbnail
2025/04/06
40歲生日當天,作者忙著為七個月大的雙胞胎寶寶製作副食品,體會到育兒的辛苦與樂趣。文中描述了照顧雙胞胎的挑戰、與老婆相處的磨合、以及帶孩子旅行的經歷,並分享了育兒的感動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4/06
40歲生日當天,作者忙著為七個月大的雙胞胎寶寶製作副食品,體會到育兒的辛苦與樂趣。文中描述了照顧雙胞胎的挑戰、與老婆相處的磨合、以及帶孩子旅行的經歷,並分享了育兒的感動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3/02
一位父親分享他請育嬰假,全職照顧孩子的經驗,描述社會觀感、公司協調的過程、以及對這段旅程的期待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3/02
一位父親分享他請育嬰假,全職照顧孩子的經驗,描述社會觀感、公司協調的過程、以及對這段旅程的期待與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對雙胞胎兄弟樂樂和多多感染RSV的經歷。父母面對孩子們相繼生病,經歷了焦慮和擔憂,但也在過程中學會了面對挑戰的勇氣。文章將這段經歷比喻為"養樂多之旅",強調了生病是人生旅途中的必經階段。作者鼓勵家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互相扶持,共同成長,並承諾會持續記錄和分享這段旅程的點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對雙胞胎兄弟樂樂和多多感染RSV的經歷。父母面對孩子們相繼生病,經歷了焦慮和擔憂,但也在過程中學會了面對挑戰的勇氣。文章將這段經歷比喻為"養樂多之旅",強調了生病是人生旅途中的必經階段。作者鼓勵家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互相扶持,共同成長,並承諾會持續記錄和分享這段旅程的點滴。
Thumbnail
台北今日僅僅只是一直下雨,咳嗽😷一直不見起色,但是至少沒有再低燒了,兒子已經出院康復了好一陣子,小孩子的抵抗力果然還是比大人好,只有媽媽還咳到魂飛魄散,每天家裡的除濕機不間斷的開著,用成藥撐到明天診所開門。 兒子八月份要到阿公、阿嬤家住,原本很擔心孩子不適應,想不到兒子很高興可以到其他地方生活一
Thumbnail
台北今日僅僅只是一直下雨,咳嗽😷一直不見起色,但是至少沒有再低燒了,兒子已經出院康復了好一陣子,小孩子的抵抗力果然還是比大人好,只有媽媽還咳到魂飛魄散,每天家裡的除濕機不間斷的開著,用成藥撐到明天診所開門。 兒子八月份要到阿公、阿嬤家住,原本很擔心孩子不適應,想不到兒子很高興可以到其他地方生活一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這一集,我覺得超級重要。這不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兔寶跟爸爸的抗癌日記《最漫長的暑假》,更展現了親子之間溫暖的生命教育和溝通典範。 兔寶在小一升小二的暑假,意外發現罹患兒童白血病。原本家中是以爸爸作為少有的男性主要照顧者,媽媽在外打拼工作,但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媽媽也辭掉工作,跟爸爸一起全心投入照顧兔寶
Thumbnail
這一集,我覺得超級重要。這不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兔寶跟爸爸的抗癌日記《最漫長的暑假》,更展現了親子之間溫暖的生命教育和溝通典範。 兔寶在小一升小二的暑假,意外發現罹患兒童白血病。原本家中是以爸爸作為少有的男性主要照顧者,媽媽在外打拼工作,但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媽媽也辭掉工作,跟爸爸一起全心投入照顧兔寶
Thumbnail
雖然小心翼翼的需要多多注意 但是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一直在做治療的記憶 開心地玩耍、學習也好重要 我們從第二階段鞏固期最後兩週就開始就偷偷摸摸的跑出去玩 疫情後一直宅在家,加上弟弟的情況,我們也要保護好我們自己才不會傳染給他 所以全家都需要轉換被悶壞心情,我們難得跑得遠遠的來到外木山
Thumbnail
雖然小心翼翼的需要多多注意 但是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一直在做治療的記憶 開心地玩耍、學習也好重要 我們從第二階段鞏固期最後兩週就開始就偷偷摸摸的跑出去玩 疫情後一直宅在家,加上弟弟的情況,我們也要保護好我們自己才不會傳染給他 所以全家都需要轉換被悶壞心情,我們難得跑得遠遠的來到外木山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樂多回家後的生活變得更加繁忙,需要重整生活習慣和生活空間。文章記錄了育兒用品的購置、嬰兒哭聲及作息的意義,還有二打一的新生活模式。
Thumbnail
樂多回家後的生活變得更加繁忙,需要重整生活習慣和生活空間。文章記錄了育兒用品的購置、嬰兒哭聲及作息的意義,還有二打一的新生活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