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打工度假-理想與現實的差異-工作篇3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問題原來不在飲食本身

不適合的勉強不來,愛情跟工作都是如此


過去兩三年的打工經驗都是餐飲業為主。優點就是通常都會供餐,對於不喜歡煮飯的我來說,是一個超讚的福利。另外,比起做房務或是在後廚的工作,在前台跟客人互動以及做咖啡是我更喜歡且擅長的工作內容。

雖如上說明,但身為素食者的我,在之前的餐廳或咖啡廳時常因為個人的飲食習慣而產生一些不便。例如無法跟客人介紹食物的味道及口感;素食餐點的選項比較少。我雖不是美食愛好者,有一天突然想到:若可以去素食餐廳工作,上面的困擾不就都解決了嗎?

意外的是,加拿大的素食選項比想像中少非常多,店家數也很有限。搜尋素食店看他們的網站或粉絲頁看看是否有招募資訊。有一些沒有直接寫出來正在招人,但有提到歡迎帶履歷到店面詢問。

於是,我帶著我的履歷走到店裡詢問。是一間日式風格的素食簡餐店。日餐很少做素食的餐點,感到有些意外,但同時又覺得很期待,因為個人還滿喜歡日式的。

老闆是一對夫妻,太太是日本德國混血,性格是這兩個血統各半,有日本人的細節控勤奮;也有德國人的嚴謹及西方人的社交能力。當朋友的話,會是我喜歡的類型;但當老闆會覺得有點煩,不是想一起工作的對象。後來我發現自己在工作上真正在意的是同事,上述的問題次之。

工作資訊


求職管道:walk in 履歷掃街

工作職位:前台服務生+後廚餐點製作

工作內容:前台服務生點餐送餐製品製作+後廚備料餐點製作

工作待遇:薪資$15/時+小費

工作時間:4週(6-7月),共計12天。

稅後收入總計$1037.45

這是一間小小的店面,成立四年左右,所有的成本都還在精算的階段。因此在用料上、人力上、時間等,老闆們有一套自己的原則,對比之前的工作經驗,會覺得要求跟限制很多。

期望的工作是前台服務生+咖啡師。但這家店的營運模式,目前內用的客人並沒有多到需要一個全職的服務生。所以員工每個人都是同時兼前台+後廚。

真的很不想進廚房,但跟老闆面試的過程也感受到對這家店的喜歡,還有舒適的店家環境。當時認為在廚房與服務生的工作比約2:8,這樣的狀況還可以接受...吧。結果真實的狀況是9:1。

這開始讓我對這份工作感到不適,加上老闆對於餐點製作的要求、每個細節,讓我感到壓力。我喜歡不要太多限制的工作模式。當時為了生存,金錢,我試著說服自己:可以學到後廚的技能也不錯,不知道哪一天會用上呢!這是為了生存替自己找到的一點工作動力,為了生存而做的妥協。

從被選擇到選擇離開

善良在生存之後


如上所說,這還是一間小規模的店面。初期完全親力親為,沒有請任何員工。之後開始稍後獲利,加上要照顧家庭生活,開始聘請員工。每個人都是手把手的教,非常用心。

當時他們剛好有要回日本的計劃,但以他對品質的要求,當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進行訓練,同時前員工說想回來工作。因此原本的討論是全職職位,變成假日兼識然後等一個月後他從日本回來再轉為全職。得知後,一方面感到不舒服,不被尊重;另一方面又覺得是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只能被選擇而沒有主動的選擇權。

一個月後再工作不是不可以,但現在當下的我也很需要工作。最後,我決定拒絕這個協議,再找其他的工作。

後來聽到另一個同事說,老闆覺得對我很抱歉。站在他經營者的立場,我是能理解的。照顧自己的需求、家人、事業優先,而我這個外來人並無任何威脅,且可有可無。

原來會這麼不舒服

語言隔閡中的職場不適


店內的主要員工還有另一位也是打工簽的日本女生,以及曾去日本工作會說日文的韓國先生。只是老闆在的時候,他們都是用日文在溝通,是工作上的溝通且對象不是我。但我認為只要我也在場就應該用我也能明白的語言比較合適。

當然,他們若是跟我說話就會切回英文。以前我不去華人的店工作是因為不想工作一直說中文,這次才發現原來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會讓人感到如此不舒服啊。

是感到失望,但這就是人生啊!


啊!最後想說,雖然這個工作經驗不如我預期,但這家店的食物真的滿好吃的。就算你是非素食者你也會喜歡的口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晶晶 | JingJing
1會員
9內容數
2020,暫停工作,獨自前往紐西蘭,開啟對世界的好奇心。 2023,再次背起行囊,踏上第二次的海外之旅,前往澳洲。 2024,第三次離家的旅程,落於加拿大。 這裡將分享海外的生活經驗,快樂有時,難過有時。每個季節都有屬於它的美麗,若溫度改變,就讓身體隨之調節吧。有感受是活著的證明。
晶晶 | JingJing的其他內容
2024/12/10
在經歷了難熬的低潮後,我重回求職的旅程,成功獲得了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這份工作不僅提供穩定的收入,還具有良好的食宿福利,讓我能在美麗的自然環境中生活。文中也想與你分享新工作環境中的感受,包括多元的文化、工作內容以及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2024/12/10
在經歷了難熬的低潮後,我重回求職的旅程,成功獲得了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這份工作不僅提供穩定的收入,還具有良好的食宿福利,讓我能在美麗的自然環境中生活。文中也想與你分享新工作環境中的感受,包括多元的文化、工作內容以及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2024/11/27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求職過程中的掙扎與心路歷程。在一波曲折的求職後,找到飯店櫃臺的全職職位,經歷了工作上的挑戰與文化適應。面對多元的工作環境、壓力與倦怠,我最終決定辭職,給自己一段休息的時間。為了生存而努力、卻迷失自我。透過對自己價值觀的重新檢視,最終決定休息,並以更健康的心態重新進入工作市場。
Thumbnail
2024/11/27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求職過程中的掙扎與心路歷程。在一波曲折的求職後,找到飯店櫃臺的全職職位,經歷了工作上的挑戰與文化適應。面對多元的工作環境、壓力與倦怠,我最終決定辭職,給自己一段休息的時間。為了生存而努力、卻迷失自我。透過對自己價值觀的重新檢視,最終決定休息,並以更健康的心態重新進入工作市場。
Thumbnail
2024/11/20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加拿大的居家照護工作經歷。由於高物價和低薪的困境,從初期的不安與抗拒,到最終的接受與學習,透過與年長者的互動,反映出家庭情緒勞動的挑戰,和照顧工作中所需的耐心與理解。
Thumbnail
2024/11/20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加拿大的居家照護工作經歷。由於高物價和低薪的困境,從初期的不安與抗拒,到最終的接受與學習,透過與年長者的互動,反映出家庭情緒勞動的挑戰,和照顧工作中所需的耐心與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來加拿大打工度假,不知道大家對找工作的想像是什麼?我一開始抱著開放的心情,知道自己不是為追夢而來,希望過程中盡可能累積經驗與可能。雖然現實需要收入,但只盯著「理想工作」反而容易失焦。每一份工作和面試,都是一種文化體驗與人生試煉。這些經歷裡,我發現自己比想像中還要”韌性”,也看見生活更多可能的樣子。
Thumbnail
來加拿大打工度假,不知道大家對找工作的想像是什麼?我一開始抱著開放的心情,知道自己不是為追夢而來,希望過程中盡可能累積經驗與可能。雖然現實需要收入,但只盯著「理想工作」反而容易失焦。每一份工作和面試,都是一種文化體驗與人生試煉。這些經歷裡,我發現自己比想像中還要”韌性”,也看見生活更多可能的樣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求職過程中的掙扎與心路歷程。在一波曲折的求職後,找到飯店櫃臺的全職職位,經歷了工作上的挑戰與文化適應。面對多元的工作環境、壓力與倦怠,我最終決定辭職,給自己一段休息的時間。為了生存而努力、卻迷失自我。透過對自己價值觀的重新檢視,最終決定休息,並以更健康的心態重新進入工作市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求職過程中的掙扎與心路歷程。在一波曲折的求職後,找到飯店櫃臺的全職職位,經歷了工作上的挑戰與文化適應。面對多元的工作環境、壓力與倦怠,我最終決定辭職,給自己一段休息的時間。為了生存而努力、卻迷失自我。透過對自己價值觀的重新檢視,最終決定休息,並以更健康的心態重新進入工作市場。
Thumbnail
作者探討了自身素食者的身份如何影響工作選擇,並描繪了與老闆及同事的互動。在尋找合適工作的過程中,作者揭示了職場中的語言障礙與文化適應,最終反思了工作中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這是一個關於選擇、自我價值與生存的故事。瞭解不同工作環境中如何平衡個人需求與職業生涯,對於尋求工作的人們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作者探討了自身素食者的身份如何影響工作選擇,並描繪了與老闆及同事的互動。在尋找合適工作的過程中,作者揭示了職場中的語言障礙與文化適應,最終反思了工作中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這是一個關於選擇、自我價值與生存的故事。瞭解不同工作環境中如何平衡個人需求與職業生涯,對於尋求工作的人們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加拿大獲得的一個特別工作經驗,從求職過程到實際工作中的驚喜與收穫。作者描述瞭如何在不景氣的環境中找到理想工作,以及與不同背景的合夥人互動的學習過程。文章還探討了高端咖啡服務的特點,提供了一個接觸新社會階層的視角,並反思了生活取捨的挑戰。這是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旅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加拿大獲得的一個特別工作經驗,從求職過程到實際工作中的驚喜與收穫。作者描述瞭如何在不景氣的環境中找到理想工作,以及與不同背景的合夥人互動的學習過程。文章還探討了高端咖啡服務的特點,提供了一個接觸新社會階層的視角,並反思了生活取捨的挑戰。這是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旅程。
Thumbnail
本文記錄作者在抵達加拿大後的求職旅程,包括尋找工作的過程、面試經歷以及工作情況。作者分享從一個餐廳服務生的視角看到了當地的生活樣貌,並反思了飲食文化以及不同社會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這段短暫的工作經驗讓作者對加拿大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Thumbnail
本文記錄作者在抵達加拿大後的求職旅程,包括尋找工作的過程、面試經歷以及工作情況。作者分享從一個餐廳服務生的視角看到了當地的生活樣貌,並反思了飲食文化以及不同社會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這段短暫的工作經驗讓作者對加拿大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Thumbnail
最近在閱讀一本書,叫富者的態度,裏頭提到富者對於工作的看法,看完後顛覆我的看法,這裡簡單提出其中幾項: 1.工作不講求適性:依稀的記得,在約20多歲時,大約每過了半年就換一個工作,那時候總是會想說,這工作內容不適合我,這職場人際關係太複雜,不適合我,(不適合我)這四個字總是掛在嘴上,那書上面是怎麼
Thumbnail
最近在閱讀一本書,叫富者的態度,裏頭提到富者對於工作的看法,看完後顛覆我的看法,這裡簡單提出其中幾項: 1.工作不講求適性:依稀的記得,在約20多歲時,大約每過了半年就換一個工作,那時候總是會想說,這工作內容不適合我,這職場人際關係太複雜,不適合我,(不適合我)這四個字總是掛在嘴上,那書上面是怎麼
Thumbnail
在幸運的順利在三天內找到打工換宿的地方後,開始快速學習每天該做的事並一邊開始找工作,Margaret是一位退休的英文老師,他接待過無數的交換學生和打工換宿者,對於多國文化也都很熟悉;打工的內容滿多元的滿像一個小管家,包含吸塵、擦拭灰塵、遛狗、料理晚餐和甜點、清掃浴室、幫交換學生整理床鋪、掃落葉
Thumbnail
在幸運的順利在三天內找到打工換宿的地方後,開始快速學習每天該做的事並一邊開始找工作,Margaret是一位退休的英文老師,他接待過無數的交換學生和打工換宿者,對於多國文化也都很熟悉;打工的內容滿多元的滿像一個小管家,包含吸塵、擦拭灰塵、遛狗、料理晚餐和甜點、清掃浴室、幫交換學生整理床鋪、掃落葉
Thumbnail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1,這已經是我在澳洲的日子即將邁向第五年了,而我離開台灣也即將五年。日子偶爾充滿焦慮、跨文化語言的落差。要跟別人解釋什麼,我也解釋不來,但整體日子是過得心安理得,因為努力與回報有所對應,付出時間與金錢相等,這遠比在台北上班族的日子好多了。在咖啡店當廚師朝七晚三,下班之後不用理會L
Thumbnail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1,這已經是我在澳洲的日子即將邁向第五年了,而我離開台灣也即將五年。日子偶爾充滿焦慮、跨文化語言的落差。要跟別人解釋什麼,我也解釋不來,但整體日子是過得心安理得,因為努力與回報有所對應,付出時間與金錢相等,這遠比在台北上班族的日子好多了。在咖啡店當廚師朝七晚三,下班之後不用理會L
Thumbnail
采實文化 今日一樣是介紹新書的一天。:) 「別人眼中是菁英,自己卻沒成就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契機。作者年輕且事業有成,住在紐約的高級住宅區,過著手拎名牌包、腳踩名牌鞋的生活。生活看似美滿,自己對此卻沒有絲毫熱忱,她在30歲多歲時因健康出狀況,才毅然決定:找尋和諧工作與生活品質並注重心靈層面三者兼顧
Thumbnail
采實文化 今日一樣是介紹新書的一天。:) 「別人眼中是菁英,自己卻沒成就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契機。作者年輕且事業有成,住在紐約的高級住宅區,過著手拎名牌包、腳踩名牌鞋的生活。生活看似美滿,自己對此卻沒有絲毫熱忱,她在30歲多歲時因健康出狀況,才毅然決定:找尋和諧工作與生活品質並注重心靈層面三者兼顧
Thumbnail
開始撰寫這個私密的日記時,大概是我到某間公司到職剛滿三個月後!我是一個職場新鮮人,學生時期做過許多份打工的工作,在紅豆餅店洗過一堆鍋碗瓢盆、在咖啡廳裡學拉花和端茶遞水、看客人臉色亦或真心地愉快聊天,也當過幾個月的實習老師,更小的時候曾經在自家幫忙包裝汽車零配件賺點零用錢,經過這一些零零種種的打工..
Thumbnail
開始撰寫這個私密的日記時,大概是我到某間公司到職剛滿三個月後!我是一個職場新鮮人,學生時期做過許多份打工的工作,在紅豆餅店洗過一堆鍋碗瓢盆、在咖啡廳裡學拉花和端茶遞水、看客人臉色亦或真心地愉快聊天,也當過幾個月的實習老師,更小的時候曾經在自家幫忙包裝汽車零配件賺點零用錢,經過這一些零零種種的打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