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如何透過「中介效應」理解複雜現象】 ── 1. 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 2. 為什麼的思維挑戰 3. 機率與說服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碩博士生如何透過「中介效應」理解複雜現象】

── 1. 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 2. 為什麼的思維挑戰 3. 機率與說服力的巧妙運用


在碩博士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被要求回答「為什麼」──為什麼某種現象發生?為什麼某變數會影響另一變數?萬為綱老師在《精英日課》中,用「中介效應」的概念,清晰地剖析了這些問題背後的邏輯:**「如果X導致M,M又導致Y,那麼M就是X和Y之間的中介(Mediator)。」**


然而,探索「為什麼」的過程往往不只是找出單一的答案,還涉及對世界的不確定性、矛盾現象以及機率的理解。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結合我在博士班因果推論課程的所學,來談談中介效應如何幫助碩博士生解構研究中的「為什麼」。


▋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拆解X到Y的影響


在因果推論的框架中,當我們研究某個變數X如何影響結果Y時,會考慮兩條路徑:

1. **直接效應**:X對Y的影響,不透過任何中介變數M。這表示我們暫時「忽略」M,觀察X單獨對Y的影響有多大。

2. **間接效應**:這是X影響M,而M再影響Y的路徑。間接效應告訴我們,M作為中介,在X與Y之間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


舉例來說,假設X是「運動習慣」,M是「體重減輕」,而Y是「心血管健康」。運動的直接效應,指的是不管體重變化如何,運動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而間接效應,則是運動透過減輕體重,間接改善了心血管健康。


對碩博士生來說,理解直接與間接效應的區別,能幫助我們在研究設計中更有層次地分析現象,避免簡化因果關係。同時,也能提醒我們在實證研究中關注中介變數的角色。


▋「為什麼」的思維挑戰:正確與矛盾的灰色地帶


在我的博士四年級時,修了一門「因果推論」的課,讓我開始理解「回答為什麼」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是因為現實中的許多原因是看不見的,或者我們手上掌握的資訊不足以構成完整的答案。


人們通常喜歡把事情劃分為**對或錯**,但萬老師提醒我們,世界上大多數事情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對錯,而存在於「對的程度」這個灰色地帶。如果我們只受過數學的訓練,習慣二元對立的邏輯,就容易陷入找出矛盾、用矛盾否決他人意見的思維陷阱。然而,矛盾在世界上其實司空見慣,且兩個看似矛盾的事實也能同時成立。


舉個例子:喝牛奶健康,還是不健康?如果你從朋友的經驗出發,可能會認為牛奶有益健康;如果你查閱營養指南,可能會看到對牛奶的支持和反對意見並存。這些資訊看似矛盾,但它們都是「部分正確」。理解這一點,能幫助我們從機率的角度來看待複雜問題,而非拘泥於對錯的二元思維。


▋活用機率與說服力:讓研究具有行動意義


回答「為什麼」不只是單純的邏輯推演,更涉及如何說服他人去相信你找到的答案。在研究中,解釋一個命題的「正確程度」有賴於你所提供的論據有多可靠。


不同的證據對同一命題的支持程度可能不一樣,例如:

- 你的親友告訴你喝牛奶對健康有幫助。

- 營養學研究指出某些人群對乳糖不耐,牛奶對他們反而有害。

- 你個人喝牛奶的經驗是好的,並未感到不適。


這些證據共同影響你對「喝牛奶健康」這一命題的信任程度。碩博士生在寫論文時,也需要從不同角度蒐集證據,建立起有說服力的論述。在學術場域中,重點不只是「事情的對錯」,而是研究結果如何被他人理解,以及這些結果如何影響他人的行為。


因此,學習各種研究方法,實際上是掌握說服技巧的一部分。最終,研究的價值在於能讓聽眾理解、相信,並且促使他們採取行動──無論是進一步研究,還是實務上的應用。


▋結語:理解中介效應,提升研究深度


對碩博士生來說,理解「中介效應」不僅是一種研究技巧,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訓練。它教會我們如何拆解複雜現象,找到影響的不同層次;也提醒我們不要拘泥於對錯的二元思維,而要從機率的角度去看待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在學術研究中,我們必須習慣於處理矛盾、不確定性,並學會用有說服力的論據去支持我們的命題。最終,我們的研究不僅在於尋求真理,更在於讓他人理解、相信,並付諸行動。這正是碩博士生研究旅程的挑戰,也是其中最具價值的地方。

raw-image


406會員
1.4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碩博士生來說,管理時間和工作效率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課題。然而,你是否也發現,無論工具如何進化、工作效率如何提升,我們的工作時間卻反而變得愈來愈長?羅振宇老師在《啟發俱樂部》中提出的觀點,正好揭示了這種現象的本質:**當生產工具愈進步,我們對它的依賴也就愈高,最終不知不覺地延長了工作時間。**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研究所生涯充滿挑戰,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良好的精力管理。當我們忽略這些關鍵要素時,很可能導致日常效率低落、研究進展卡關。 下面列出 4 個常見錯誤,你是否也犯了其中之一? ▋忽視體能管理的重要性,力不從心 體能管理不只是睡眠和飲食,還包含運動。 雖然許多研究生重視
「企業家做快速決策的過程是三個P:政治 Politics, 勸導 Persuasion, PPT PowerPoint」 「克服悲傷情緒,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三個P:自責 Personalization,永久化 Permanence,普遍化 Pervasiveness」 「事情只是發生
Tesla 在最新的「We, Robot」活動中,公開展示了「Robotaxi」——一款沒有方向盤或踏板的全自動駕駛車輛,專為共享出行設計。這項創新標誌著 Tesla 在推動無人駕駛技術普及上邁出重要一步,目標是徹底改變城市交通模式。 ▋Robotaxi:簡約設計與高效運營 Ro
在日本的偶像產業中,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隱藏著許多生活上的困難與壓力。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偶像為了維持生計而開始從事副業。你或許以為偶像的副業只是咖啡廳打工或直播,但現實往往比想像的更複雜。年輕時,她們可能選擇時間彈性的工作,但隨著年齡增長,有些人開始投入風險更高的產業,為了短期收入付出長期
對碩博士生來說,管理時間和工作效率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課題。然而,你是否也發現,無論工具如何進化、工作效率如何提升,我們的工作時間卻反而變得愈來愈長?羅振宇老師在《啟發俱樂部》中提出的觀點,正好揭示了這種現象的本質:**當生產工具愈進步,我們對它的依賴也就愈高,最終不知不覺地延長了工作時間。**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研究所生涯充滿挑戰,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良好的精力管理。當我們忽略這些關鍵要素時,很可能導致日常效率低落、研究進展卡關。 下面列出 4 個常見錯誤,你是否也犯了其中之一? ▋忽視體能管理的重要性,力不從心 體能管理不只是睡眠和飲食,還包含運動。 雖然許多研究生重視
「企業家做快速決策的過程是三個P:政治 Politics, 勸導 Persuasion, PPT PowerPoint」 「克服悲傷情緒,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三個P:自責 Personalization,永久化 Permanence,普遍化 Pervasiveness」 「事情只是發生
Tesla 在最新的「We, Robot」活動中,公開展示了「Robotaxi」——一款沒有方向盤或踏板的全自動駕駛車輛,專為共享出行設計。這項創新標誌著 Tesla 在推動無人駕駛技術普及上邁出重要一步,目標是徹底改變城市交通模式。 ▋Robotaxi:簡約設計與高效運營 Ro
在日本的偶像產業中,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隱藏著許多生活上的困難與壓力。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偶像為了維持生計而開始從事副業。你或許以為偶像的副業只是咖啡廳打工或直播,但現實往往比想像的更複雜。年輕時,她們可能選擇時間彈性的工作,但隨著年齡增長,有些人開始投入風險更高的產業,為了短期收入付出長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學術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無論是選題、研究方法,還是論文撰寫,這些環節都需要指導教授的支持與領導。然而,領導並非僅僅是給予方向,它還需要靈活應變,因為每個學生的需求和性格都不盡相同。這種靈活應變的領導方式,正是「權變領導」的核心。 ▋權變的本質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看到你的問題,我彷彿看到了你在茫茫人海中,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了無數的疑惑和期盼。交換學生,這個聽起來既陌生又充滿誘惑的詞彙,是否真能如傳聞所說,為你的學業和未來發展增添光彩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或許會給你一些新的啟示和靈感。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學術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無論是選題、研究方法,還是論文撰寫,這些環節都需要指導教授的支持與領導。然而,領導並非僅僅是給予方向,它還需要靈活應變,因為每個學生的需求和性格都不盡相同。這種靈活應變的領導方式,正是「權變領導」的核心。 ▋權變的本質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看到你的問題,我彷彿看到了你在茫茫人海中,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了無數的疑惑和期盼。交換學生,這個聽起來既陌生又充滿誘惑的詞彙,是否真能如傳聞所說,為你的學業和未來發展增添光彩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或許會給你一些新的啟示和靈感。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