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出生活中的隱藏動機,洞察當中的經濟學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本書書名: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的關鍵思考,在尚未開始翻開這本書以前,本以為是教導我們如何透過誘因,促使其他人或自己更努力工作的方法。直到翻開了目錄與第一章節,才了解,這是一本實驗紀錄片,了解經濟學家如何利用「現場實驗」,探求社會的誘因、動機與經濟學。本書作者葛尼奇與李斯特,兩位皆是經濟學家,他們深知在實驗室,難以了解人們背後的經濟學,因此走出實驗室,在真正的人類社會,建立大型實驗(本書稱為「現場實驗」),來找出人們在各種行為背後的動機與經濟學。

該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每個篇章就像一個小故事,會丟出一個我們社會上,一直有待解決的社會議題,如:解決貧困地區的孩子輟學、男女不同酬的原因、社會歧視與提高捐款額度,而我們透過閱讀本書,了解當初作者們在遭遇到這些議題時,他們如何與利害關係人、金援者與合作夥伴進行合作,在社會建立一個實驗場域,以「現場實驗」的方式,一步一步,找到每個議題背後真正的原因,透過不斷的實驗與測試,最終發現適合該議題的解決方法。

重點一:金錢要用對的方式,才能使鬼推磨


金錢對人類,一直是個很好的誘因,但要怎麼確保金錢可以推動人們呢,書中提到了三種方法:

  1. 注意用金錢作為誘因,要避免排擠人們更高尚的動機:

書中以回收寶特瓶作為例子,說明使用金錢作為誘因,如何改變人們的想法與動機:


情境 A:你在路上,看到你的鄰居,拖著很多的寶特瓶,正要拿去回收,這時候你會認為你的鄰居是一位非常環保的人,而鄰居如果獲得你的讚美,他將會樂此不疲,每天努力的認真做回收。


情境 B:過了一陣子,小鎮改變了策略,回收寶特瓶可以獲得一定的金額,你仍然看到拖著很多寶特瓶去做回收,但這次你不認為他是一個環保的人(想法改變),甚至你會覺得為什麼要為小錢,做這麼麻煩的事(想法改變),而鄰居如果意識到,自己成為社區鄰居口中,貪小便宜的人,甚至是撿破爛的人,他可能會覺得不值得為了這個小錢,去讓人非議,反而不做回收了。

在 A 與B 兩個情境,多了使用金錢當作誘因,就會改變人們對這個人的認知,因此採用金錢作為誘因時,需要記住,別讓金錢排擠到高尚的動機。


  • 將金錢作為處罰,要避免取代罪惡感:

曾經有一間幼兒園,一位家長總是要在四點的時候,準時到幼兒園去接小朋友回家,如果沒有在四點準時到幼兒園,老師們就需要陪小朋友等待,直到遲到的家長到幼兒園接走小孩,而遲到家長,又鑒於罪惡感,也會好好的向老師們道歉,並保證下次不再犯錯。

有一天,園長為了避免員工的加班,開始制定了處罰,只要遲到十分鐘,家長就必須多付老師三美元,沒想到的是,遲到被訂了價格,家長的遲到人數反而上升了,因為他們明白,他們只需要付出三美元,就可以慢慢的開車去幼兒園,不需要對老師產生愧疚,結果罰款不但沒有降低人數,反而提升了遲到的人數。最慘的是,曾經採取過該政策的幼兒園,在取消政策後,遲到的人數還是比過去未實施的人數還多。這告訴我們,別讓罰金取代了罪惡感。


  • 如果要以金錢作為誘因,就是要給得夠多:

作者曾經在以色列,協助某慈善機構在慈善選款日進行募款,以色列的中學生每年都會在這個日子,挨家挨戶的去拜訪,希望人們可以提供捐款,因此他做了一個現場實驗,來了解利用金錢誘因,怎麼提高中學生的募款績效。

他將學生分成三組,一組是不向學生提供獎勵金,但向他們宣導募款對慈善機構的重要性,並鼓勵他們盡量募到更多的款項;第二組則是,向學生說明,將提供激勵獎金,獎金的計算是募款的1%,並強調 1% 不是從捐款撥出;最後一組是直接告知,可獲得的獎金是根據個人募款的 10 % ,作為獎勵。

最後驚人的發現,募款最多的反而是沒有提供獎金的第一組,而第二多的是第三組(10 % 獎金),最少的則是第二組(1 %)。

從上述的案例發現,如果要以金錢作為誘因,就要給得夠多,如果給得太少,反而會降低本來的動機,導致效果不如預期,如果降低的是第一條高尚的動機,給錢反而效果更差。


重點二:我們都深受現代歧視的苦頭


歧視真的都是由於他人的憎恨與敵意所形成的嗎?在過去或許大部分出現的歧視都是這樣,但隨著全球化與人權的進步,人們也願意了解不同的族群,並接納彼此的不同,逐漸此類的歧視確實有逐漸有降低的狀況。

但另外一種歧視卻逐漸提升,本書稱為「經濟歧視」,比如說一位企業家與一位老百姓,要求同一個工人來修屋頂,在工作量相同的狀況下,工人就會向企業家收取較高的費用;另一種狀況則是一位身心障礙者去往修車廠修車,也常常會拿到比較高的報價,早期,會被認為這是一種仇富與歧視障礙者,但往往這類型都不是出於惡意,單純是修屋頂的工人,認為你比較有錢,他可以多賺一點錢,車廠老闆認為身心障礙者,應該不會去其他車廠比較,為了多賺一點錢,刻意提高價格,所以這以上的狀況,都非傳統的歧視,而是所謂的經濟歧視。

你我可能都以為,我們平凡人其實應該難以受到這類的狀況,甚至不去實體店就沒有這個方面的困擾,其實不然,在網路時代,反而這種經濟歧視更是多元,只要你開始瀏覽網路,你就會被網站紀錄 Cookie 與瀏覽器指紋,只要廠商與廣告商認為,你是一位有錢的顧客或是急需,你在某些產品的購買,就會被推出價為高價的產品,如:都市傳說,機票會越查越貴,或是你有某項需求,被廣告商標籤,你的廣告資訊就只會出現該資訊類的產品,如,你本身沒有糖尿病,但你想要了解糖尿病,但你的廣告資訊就會被糖尿病相關的資訊塞滿。

因此本書建議,如果要避免經濟歧視,在實體店時,你可以用一句話去解決,向老闆說:「我今天已經去比價三次」,而網路可以透過不同的裝置或是刪掉 Cookie 的方式,作為暫時的解決方案。


重點三:身為企業更要做現場實驗


不要憑想像去做企業決策,Netflix 在 2011 為了提高營收,就決定將原本的郵寄 DVD 業務與串流平台業務,進行拆分,並向客戶收取兩種費用,但很快地就引起客戶的反彈,客戶為了保有兩種服務,不僅要多記一份帳號密碼,又需要多繳一份帳單,客戶既麻煩又增加費用,因此導致眾多的客戶決定退訂,而 Netflix 股價也隨著這個政策直直往下掉,最後 Netflix 決定出來止血,向客戶道歉,並將推出的新方案全部暫停,當然離去的客戶,要在他們招回來就需要更多的成本。

如果 Netflix 一開始就利用小區域做現場實驗,了解市場的實際反應,當年或許就不需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但在今天。其實我們發現,Netflix 之後都很認真,選個小區域做現場實驗,來測試社會反應,如要提高價格或抓寄生帳號的作法,會先從某些區域做實驗,在擴散到全球市場。


最後:


這是一本讓人了解經濟學與現場實驗魅力的書,如果你身為一位企業管理者,是可以從中了解各種誘因設計的方式,可以提高產品的吸引力與行銷方式,確保正確的推動想要的客戶,或是養成客戶的忠誠度,當然也可以從中了解一些社會議題背後的原因,是一本具故事性、學習性與誘因設計的書籍。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學術研究者

✅ 商業管理

✅ 行銷人員

書籍資訊

作者:   葛尼奇, 李斯特

書名: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的關鍵思考

原文書名:The Why Axis: Hidden Motives and the Undiscovered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

👉 點這裡 博客來網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吱吱喳喳
90會員
63內容數
專注於研究 UX、行銷領域,用文字作為心得分享。
吱吱喳喳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AI 的快速發展更凸顯了專注力的重要性。本書作者大嶋祥譽,麥肯錫顧問,分享專注管理學,指出長跑型專注已不合時宜,提倡「不專注的專注」,善用短時間高效專注。書中提出具體方法,例如:將事情寫下、減少不必要判斷、番茄鐘工作法、營造團隊專注環境等,幫助提升專注力,並將專注力用於AI時代有價值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13
AI 的快速發展更凸顯了專注力的重要性。本書作者大嶋祥譽,麥肯錫顧問,分享專注管理學,指出長跑型專注已不合時宜,提倡「不專注的專注」,善用短時間高效專注。書中提出具體方法,例如:將事情寫下、減少不必要判斷、番茄鐘工作法、營造團隊專注環境等,幫助提升專注力,並將專注力用於AI時代有價值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05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價策略並非長久之計。本文介紹藤村正宏的體驗行銷理念,強調創造顧客價值、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性,而非單純銷售產品。透過鎖定顧客、重新編輯產品、維持顧客關係等方式,建立獨特品牌體驗,讓顧客在有需要時優先想到你。本文適用於經營社群、開店創業、經營品牌的人士。
Thumbnail
2025/04/05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價策略並非長久之計。本文介紹藤村正宏的體驗行銷理念,強調創造顧客價值、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性,而非單純銷售產品。透過鎖定顧客、重新編輯產品、維持顧客關係等方式,建立獨特品牌體驗,讓顧客在有需要時優先想到你。本文適用於經營社群、開店創業、經營品牌的人士。
Thumbnail
2025/03/29
本書摘錄《習慣致富》的核心概念,闡述致富關鍵在於培養「富習慣」,而非單靠運氣或高收入。書中介紹財富金字塔模型,幫助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提出培養富習慣的四個步驟。作者強調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購買資產創造重複收入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及三十個富人習慣可供參考,但重點在於培養屬於自己的一套致富方法。
Thumbnail
2025/03/29
本書摘錄《習慣致富》的核心概念,闡述致富關鍵在於培養「富習慣」,而非單靠運氣或高收入。書中介紹財富金字塔模型,幫助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提出培養富習慣的四個步驟。作者強調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購買資產創造重複收入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及三十個富人習慣可供參考,但重點在於培養屬於自己的一套致富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強調心理狀態而非理財知識是累積財富的關鍵。書中以案例說明行為的重要性,運氣的影響,以及投資需要承擔精神波動的代價。 成功來自少數關鍵投資和長期持有的複利效應,真正的財富是時間的掌控。 儲蓄和謙遜也是致富要素。
Thumbnail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強調心理狀態而非理財知識是累積財富的關鍵。書中以案例說明行為的重要性,運氣的影響,以及投資需要承擔精神波動的代價。 成功來自少數關鍵投資和長期持有的複利效應,真正的財富是時間的掌控。 儲蓄和謙遜也是致富要素。
Thumbnail
人往往在思考錢的時候背後總有其他意圖,在工作的時候想『我要辛苦來賺錢』 但當你們這麼想的時候,已經在外面發射出一個意念我要這個願望。外在實相只是你內在的思想語言行動創造了你們的人生,在這之下還有情緒創造了信念,就是我要付出勞力才有錢這僅是個信念這些信念也進一步創造了你們所謂的現實
Thumbnail
人往往在思考錢的時候背後總有其他意圖,在工作的時候想『我要辛苦來賺錢』 但當你們這麼想的時候,已經在外面發射出一個意念我要這個願望。外在實相只是你內在的思想語言行動創造了你們的人生,在這之下還有情緒創造了信念,就是我要付出勞力才有錢這僅是個信念這些信念也進一步創造了你們所謂的現實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經濟學研究的不僅是金錢,而是人生中的關鍵決策。本文探討了貧窮、財富、風險和市場交易等議題,強調誠實、能力、風險管理和持續學習對於成功的重要性。這些主題對於理解並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至關重要。
Thumbnail
經濟學研究的不僅是金錢,而是人生中的關鍵決策。本文探討了貧窮、財富、風險和市場交易等議題,強調誠實、能力、風險管理和持續學習對於成功的重要性。這些主題對於理解並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的是作者對於多數人如何對待金錢和財富的觀察、以及提出他對此的想法。
Thumbnail
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的是作者對於多數人如何對待金錢和財富的觀察、以及提出他對此的想法。
Thumbnail
~前言~ 閱讀這本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可能需要很大的接受度,我認為一般的閱讀者讀了這本書會有些許抗拒感 例如,每介紹一種致富思考方式(本書共有17種致富思考方式)的結尾,都會有個"儀式",將單手放在胸前後握拳,默念幾句鼓舞人心的話,接著摸摸腦袋說:
Thumbnail
~前言~ 閱讀這本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可能需要很大的接受度,我認為一般的閱讀者讀了這本書會有些許抗拒感 例如,每介紹一種致富思考方式(本書共有17種致富思考方式)的結尾,都會有個"儀式",將單手放在胸前後握拳,默念幾句鼓舞人心的話,接著摸摸腦袋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