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會從心理機制的層面,了解難以專注的原因和對禱告生活的影響,用四字概括就是「此消彼長」。我們需要注意力,是因為認知期間處理資料的能力有限,需要主動取捨。不同事物、思想、情緒、感官訊息等資料,彼此屬「競爭」關係。我們現在可能專注於甲資料而忽略乙資料的,可是一段時間之後,隨著我們對甲的注意力降低,乙則可能取代甲而獲得我們的注意力。
設想一個看演唱會的情景。你最喜愛的樂團舉行告別演唱會,好不容易多番拜託朋友才以天價買到搖滾區的門票。演唱會開始沒多久,你驚覺自己剛才在路邊停車後忘記鎖車,想到這地區不時出現竊車案,開始為這輛落地三個月的愛車擔心。在錯失偶像的最後演唱會和冒著愛車被盜風險之間,你選擇了後者,繼續坐下欣賞演出。可是,搖滾區「嗨」爆表的空氣、令人狂喜的聲色效果、偶像與觀眾澎湃的情感聯動,竟然對你毫無作用。原來你一邊欣賞表演,一邊懊悔自己停車後的疏忽,思考下次如何確保記得鎖車,一邊憂自己的車是否落入險境,是否真的會被偷走。
在這種情況當中,我們的注意力處於難以取捨的張力之中:告別演唱會與落地三個月的愛車、實在地欣賞眼前的熱舞與轎車可能被竊卻無能為力、投入現場昂揚的聲色與陷入繁複理賠和舉證的想像畫面中。因為腦部處理資料的能力有限,讓我們難以同時投入演唱會聲色和想像可能發生的理賠和舉證,所以會出現此消彼長的現象。
這現象可以用心理學當中的「心神漫遊」(mind-wandering)來解釋。心神漫遊是指思想內容從進行中的任務或外在環境的事件轉變。思想並不聚焦於此時此地所發生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研究發現,在我們日常清醒時的思想當中,有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屬心神漫遊。(來自Handbook, Mind Wanders with Ease)(Smallwood & schooler, 2015, 488)(Killingsworth & Gilbert, 2010)我們能夠專注做某些事情,可以歸因於大腦中的杏仁核被啟動而導致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作用,包括身體機能被喚醒準備行動、精神集中、警戒提高等。(Cunningham & Brosch, 2012; P. J. Lang & Bradley, 2010; Gable & Harmon-Jones, 2010; A. Lang, Bradley, Sparks, & Lee, 2007)專注狀態是脆弱的,有兩個情況會導致專注狀態轉為心神漫遊。
第一個情況是,出現另一些比正在專注進行的事情更能夠刺激杏仁核的事情或想法。例如我們參加教會的禱告聚會,跟幾位弟兄姊妹合成一組,圍成一圈輪流開口禱告。當我們開口禱告的時候,突然聽到聚會處外傳來一陣巨響,於是便停頓兩三秒,思考外面發生什麼事,然後才回過神來繼續禱告。或者當其他弟兄姊妹開口禱告,我們默默地跟著的時候,當天上班被主管罵的情境或翌日要交給客戶的計畫書忽然在腦海浮現,於是我們的注意力就轉移到被罵或計畫書那裡,忘記自己正在禱告,別人的禱文也聽不進去。
另一個導致專注狀態轉為心神漫遊的情況是,正在專注進行事情刺激杏仁核的強度,因好奇心得到滿足、憂慮獲得紓解等而下降,其他事情或想法對杏仁核的刺激相對提升,於是我們便失去對原本進行事情的專注。回到上文弟兄姊妹在聚會圍成一圈禱告的例子。當第一位弟兄或姊妹為教會病重牧者禱告的時候,情詞懇切,讓人對他的病情感同身受,我們很容易投入、專注地跟著禱告。可是,即便禱文多繪聲繪影、語調多煽情、那患病牧者對大家的恩情多深厚,連續幾位弟兄姊妹輪流開口為他禱告之後,這一切對我們杏仁核的刺激難免下降,我們的專注也可能從禱告轉移到聚會處電扇的聲音、「聚會結束後去哪裡吃消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