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 Dale Carnegie 的19條法則,改善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互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關係,是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人際互動之一。良好的師生互動不僅能提升研究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在學術生涯中取得長足進步。以下將 Dale Carnegie 的19條黃金法則,具體應用到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互動中:


▋建立信任與和諧的關係

1. 微笑

• 無論面對指導、開會還是詢問問題時,保持微笑能展現友好態度,減少緊張感。

2. 始終以友善的方式開始

• 不論是回覆教授的郵件還是進行匯報,語氣友善能讓討論更有效果。

3. 讓指導教授保全面子

• 如果對教授的建議有不同意見,避免當面反駁,而是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替代方案。

4. 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

• 即使感到壓力大,也不要抱怨教授的指導方式,而是提出具體需求來尋求支持。

5. 給予真誠的感激

• 感謝教授對研究的投入,例如在論文的致謝中或口頭表達對其建議的認可。


▋避免衝突並促進有效溝通

6. 讓教授多說話

• 匯報研究進展時,先簡潔描述核心內容,留時間讓教授提問和表達看法。

7. 贏得爭論的最好方式是避免爭論

• 當與教授意見不一致時,用「討論的方式」而非「辯論」,例如說:「我明白這樣的考量,不過是否可以試試另一個方向?」

8. 以提問代替命令

• 當需要教授的幫助時,使用提問的方式,例如:「這部分有點困難,您會建議從哪些資源開始著手?」

9. 尊重教授的觀點

• 無論是否完全同意,都應表達對教授建議的尊重,例如:「我理解這個建議的價值,接下來會仔細考慮這個方向。」

10. 以讚美與感激開始對話


• 匯報或討論時,先感謝教授的上一輪建議幫助了哪些進展,為對話營造積極的氛圍。


▋深化師生關係,提升互動質量

11. 記住並使用教授的名字或稱謂


• 與教授交流時,使用「老師」或其偏好的稱謂,展現對對方的尊重。


12. 真誠地對教授的研究感興趣


• 主動了解教授的研究方向或學術貢獻,並在適當場合表達關注或提問。


13. 用教授的興趣話題交流


• 如果教授對某些研究議題特別熱衷,可以多結合這些話題來設計報告內容,讓對話更有共鳴。


14. 犯錯時迅速承認並改正


• 如果在研究或報告中有錯誤,第一時間承認,並提供補救計劃,例如:「這是我的疏忽,我已著手改進這部分,預計三天內完成。」


15. 激發教授對指導成果的興趣


• 展現對研究的熱情,並定期分享階段性成果,讓教授感受到投入的價值與成效。


▋培養長期合作的基礎

16. 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 專心聆聽教授的意見,適當時點頭表示理解,並在會後重述關鍵建議,確保理解無誤。


17. 主動讓教授感到重要


• 在演講、論文發表或其他場合,提及教授的支持對研究的關鍵作用,展現對其影響力的尊重。


18. 公開讚美教授的成就


• 在學術場合(例如研討會)主動介紹教授的學術貢獻,既能增進感情,也有助於自己融入學術圈。


19. 設身處地,從教授的角度思考


• 理解教授的時間有限,主動提出解決方案,並盡量讓討論簡潔高效,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結語

Dale Carnegie 的19條法則,能幫助碩博士學生在與指導教授的互動中,建立更加和諧、信任的關係。不僅能提升研究效率,也能讓師生關係更富有長期價值。在日常研究過程中,適時運用這些原則,將能使學術生涯更加順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碩博士生涯中,你的研究、簡報或論文,不僅需要內容紮實,更要讓人覺得「有價值」。以下是 7 個心理學原則,幫助你提升研究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1. 放大價值 (Maximizing Value) • 方法: 強調你的研究獨特且貢獻重大。 • 例子:你的方法比現有方案效率更高,或結果
Thumbnail
在碩博士生涯中,你的研究、簡報或論文,不僅需要內容紮實,更要讓人覺得「有價值」。以下是 7 個心理學原則,幫助你提升研究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1. 放大價值 (Maximizing Value) • 方法: 強調你的研究獨特且貢獻重大。 • 例子:你的方法比現有方案效率更高,或結果
Thumbnail
在碩博士的求學旅程中,一份好的研究自傳不僅是求職或申請研究機會時的「敲門磚」,更是訓練清晰表達研究價值的一次練習。最近參與中研院統計所的暑期實習生招聘,我發現許多申請人自傳中的常見錯誤,其實反映出日常研究中缺乏的幾項關鍵習慣。 在此,我將分享三個常見錯誤,以及相對應的改進步驟,希望能對碩博士生
Thumbnail
在碩博士的求學旅程中,一份好的研究自傳不僅是求職或申請研究機會時的「敲門磚」,更是訓練清晰表達研究價值的一次練習。最近參與中研院統計所的暑期實習生招聘,我發現許多申請人自傳中的常見錯誤,其實反映出日常研究中缺乏的幾項關鍵習慣。 在此,我將分享三個常見錯誤,以及相對應的改進步驟,希望能對碩博士生
Thumbnail
在碩博士的求學旅程中,師長的智慧往往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引路燈塔。作為一名目前在 UCLA 統計與資料科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學者,我特別感受到,從師長的價值觀與洞見中獲得的啟發,如何幫助我在學術與人生中找到更清晰的方向。其中,台大數學系的王金龍教授和洞見深刻的吳伯凡老師,帶給我至關重要的影響,讓
Thumbnail
在碩博士的求學旅程中,師長的智慧往往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引路燈塔。作為一名目前在 UCLA 統計與資料科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學者,我特別感受到,從師長的價值觀與洞見中獲得的啟發,如何幫助我在學術與人生中找到更清晰的方向。其中,台大數學系的王金龍教授和洞見深刻的吳伯凡老師,帶給我至關重要的影響,讓
Thumbnail
1. 建立知識地圖,幫助新學生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 - 在實驗室內,學生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不盡相同,因此當新加入的學生面對問題時,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學長姐請教,能有效解決學習上的瓶頸。這需要清楚掌握每位成員的專長,並進行有效的知識連結,才能讓新手快速上手並感受到團隊的支持。 2. 以專
Thumbnail
1. 建立知識地圖,幫助新學生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 - 在實驗室內,學生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不盡相同,因此當新加入的學生面對問題時,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學長姐請教,能有效解決學習上的瓶頸。這需要清楚掌握每位成員的專長,並進行有效的知識連結,才能讓新手快速上手並感受到團隊的支持。 2. 以專
Thumbnail
在 UCLA 統計與資料科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裡,托程光教授的福,我有了許多帶學生的機會。至今,我已經指導了 15 名學生,透過這些經驗,我逐漸了解到不同學生的特質與表現。每位學生來到我們實驗室,目的大多是為了做研究並獲得推薦信,申請美國的碩士或博士課程。完成一個完整的研究工作,對他們來
Thumbnail
在 UCLA 統計與資料科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裡,托程光教授的福,我有了許多帶學生的機會。至今,我已經指導了 15 名學生,透過這些經驗,我逐漸了解到不同學生的特質與表現。每位學生來到我們實驗室,目的大多是為了做研究並獲得推薦信,申請美國的碩士或博士課程。完成一個完整的研究工作,對他們來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認為學歷高的人多半具有天賦,但殊不知這些優秀的學生其實也同時掌握了關鍵的學習技巧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深度學習力》這本書的作者卡爾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便基於好奇心而尋訪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也歸納了七十五條寶貴的法則供讀者們參考。 比如其中一條法則是「學會放棄」,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認為學歷高的人多半具有天賦,但殊不知這些優秀的學生其實也同時掌握了關鍵的學習技巧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深度學習力》這本書的作者卡爾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便基於好奇心而尋訪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也歸納了七十五條寶貴的法則供讀者們參考。 比如其中一條法則是「學會放棄」,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給出4點提示,期待能幫助到所有想讀研究所的人, 也希望能使讀者了解所做的選擇對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給出4點提示,期待能幫助到所有想讀研究所的人, 也希望能使讀者了解所做的選擇對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大多數臺灣學生從國小開始,一直到高中,受的教育富含「正確答案」,求學跟遊戲破關沒兩樣,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時間到了考會考、學測或指考,多少人會提早進到下個階段前要做什麼準備?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將從申請研究所到畢業後謀職,鉅細靡遺的講述生存心法,是一本很棒的「工具書」。
Thumbnail
大多數臺灣學生從國小開始,一直到高中,受的教育富含「正確答案」,求學跟遊戲破關沒兩樣,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時間到了考會考、學測或指考,多少人會提早進到下個階段前要做什麼準備?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將從申請研究所到畢業後謀職,鉅細靡遺的講述生存心法,是一本很棒的「工具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