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臉書,可以帶來訂單、可以建立品牌,也能幫助成功。
也有專家說:「寫作,是最好的投資」。
但「寫文」真的那麼有用嗎?或者這只是愛好者在小圈圈裡的「自嗨」?
靠寫文獲利,背後道理是什麼?邏輯在哪?
你肯定有專業。
但你沒寫,誰會知道你厲害呢?
知名的主編李柏鋒在書序寫過這個故事:他建議一位朋友開始寫文,但對方不聽。
主編還說,可以幫朋友特別開個「專欄」。
朋友是專業的中階主管、具備深厚經驗,寫專欄肯定沒問題的。
但是朋友最後沒寫,主編只好挖掘另一個作者。
朋友評論這位寫同樣主題的作者,說作者火候不夠、專業度還不到位。
而且,這作者還曾經是朋友下屬。
但最後,透過寫文得到更多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的,卻是「專業不夠強」的作者。
「屬下」靠著寫作,還有寫作得到的機會快速累積經驗,成長幅度和眼界早就遠遠超越當初不肯寫的朋友。
也許朋友的管理經驗更強。但,誰會知道?
人類依賴社交。
我們用語言互相交流、彼此對話。
罪大惡極的罪犯有特別的「獨居房」,禁止他和別人互動。
這被認為是不人道的折磨,會造成嚴重心理傷害。
身為人類,就會有社交需求。
你除了日常和人對話,文字的「讀、寫」其實也是交流。
你常滑手機看貼文、你讀編輯好的文字新聞、你還會「看影片」——
透過「文字腳本」,所拍出的影片。
所以,你如果不是寫作的人,你就是「讀別人寫作」的人。
我經營 SEO 顧問公司,也常在臉書寫 SEO 知識,然後每天都會有人來私訊問問題。
為什麼是問我 SEO 問題、而不去問隨機路人?
答案很明顯:因為 SEO 知識「是我寫的」啊。對讀者來說,我至少「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他如果有問題當然先問我,不會問別人。
隨機去問路人,有沒有可能也問到超強專家?
有,但機率太低了。
去外面尋訪的「資訊成本」,太高。
專家就在這,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尋訪」?太不划算了。
所以,讀者會嚴重傾向找「已經在寫」的人。
他不會先讀完知識之後,再「理性客觀」的花心思到處比較。
讀者自己都還沒發現,就已經先「相信你的專業」了。
把知識寫出來,你就會自動建立「信任感」。
在陳立飛的《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書裡提到這個例子:有個讀者,是顧問公司的分析師。
他想過跳槽、想拿更好的薪資,但沒人認識他,當然不會發生所謂「挖角」。
這位分析師不具備「議價能力」。
但他開始寫文,把自己會的專業知識寫出來。
久而久之,他透過寫作慢慢累積名氣,同業的人力資源 HR 也慢慢找上門。
他還發現,主管竟然也對他越來越好。
為什麼?主管怕他真的被挖走啊。
在寫文之前,他坐在辦公室裡超沒安全感;開始寫文之後,反而是「主管」沒安全感了。
不管有沒有要「上牌桌」,你透過寫作就能累積自己的「職場籌碼」。
做的職務沒變,議價能力卻自動提高了。
你以前在學校有「上台報告」的經驗嗎?
報告前你要收集資料、整理重點、甚至還要背稿。
附件、參考資料可不是像台下的人一樣「看過」就搞定了。
你是要真學會、學進去的。
不然被舉手的人問倒、被教授發現準備不全,臉就丟大了。
同樣的知識,「台下聽報告的觀眾們」,跟「上台報告的你」,誰學更多?
當然是你學得更深。
所以,「輸出」遠遠比「輸入」更快進步。
「寫文」就是一種輸出。
你「讀了」寫作經營的貼文,跟你自己來寫一篇,所需要的知識量天差地別。
——
「抽菸的人,他也吸了自己二手菸。」
寫作的人,
在「輸出」的同時,也重新學習了一遍。
所以整趟過程,寫作的人會進步飛快。
不想動筆有幾種情況:拖延、好困難、有更重要的事、沒時間。
永遠都會有時間的。
只是「想動筆的人」沒有讓「寫文」這件事變得優先,如此而已。
但往好處想,其實競爭對手也是一樣。
他要「開始寫」一樣也會很累的。
大家都放著、一起躺平,多好。
問題是,只要其中一個人「已經開始」,他就贏了。
(延伸閱讀:他靠寫作,從麥當勞清潔工寫到 170 萬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