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漂亮朋友》:你要的自由,真的是我要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同樣的白,同樣的詩意,同樣的荒謬,同樣的東北味,卻有不一樣的孤男尬怨夫──在《漂亮朋友》(Bel Ami,2024)中,耿軍難得說了一段「庸俗」的浪漫愛情故事。這裡的庸俗,絕非評論電影庸俗,而是純粹意指大眾文化以販售娛樂為目的,所形塑的普遍愛情套路。它在耿軍獨有的闡述風格包裝下,成了嘲諷社會的最佳武器。

初入耿軍的「鶴崗宇宙」,是從《輕鬆+愉快》(Free and Easy,2017)開始。他的電影風格鮮明,基底是寫實主義,但前綴必須加上「荒誕」二字。位在黑龍江省的鶴崗為耿軍的家鄉,是他長久以來的創作靈感泉源,從第一支長片《燒烤》(Barbecue,2004),到奪得第 51 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的《錘子鐮刀都休息》(The hammer and sickle are sleeping,2014)、入圍第 54 屆金馬獎四項大獎的《輕鬆+愉快》,再到被視為第 61 屆金馬獎大黑馬、提名八個獎項的《漂亮朋友》。他的電影第一主角,始終是鶴崗,位於中國東北黑龍江的東北部,曾經的「煤城」,如今則充滿後工業化的冷峻和孤寂。可在耿軍的鏡頭裡,蕭條和破敗都成了詩意的佐料,控訴著昔日的昌盛與繁華。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外文片名《Bel Ami》,開門見山為故事點題,其為法語漂亮朋友之意,也是法國作家莫泊桑(Maupassant)第二本長篇小說名,同時是斯洛伐克一家男同性戀色情片的公司名稱,他們出產的同志色情片浪漫唯美,尤以俊美演員聞名。

因此,耿軍為電影的命名似乎格外貼切,也十分有趣──由並非主流社會印象中「俊美同志」的東北粗漢梳髮開場,在孤寂黑土上尋找著志同道合的漂亮朋友──他梳的不是髮絲,是情絲。

耿軍的台詞總是簡潔而精準,像射出的箭一般戳中要點。他的目標往往不是痛點,而是笑點──然而笑點背面往往又藏著痛點。「頭髮嘛!人人都有,客人能理解。」徐剛(徐剛飾)做的烤餅被反應夾了一根頭髮,老闆就這麼輕鬆加愉快地帶過,東北人刻在骨子裡的幽默感使人發笑,同時老闆也像在說:「情絲嘛!人人都有,客人能理解。」情絲確實人人都有,可似乎不是所有種類的情絲都能被理解,至少在 2010 年的東北城鎮上,同志戀情仍舊是難以宣之於口的禁忌。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電影呈現出同志族群在傳統婚戀觀與父權體制下,為迎合社會期望,藉由異性戀專屬的婚姻制度(在中國與目前多數的國家中),所發展出的兩種形式婚姻:同直婚姻以及同男同女婚姻。

耿軍電影裡經常出現吃飯的場景,單就吃飯便可以說許多故事。張志勇(張志勇飾)登場就在飯桌上,不過卻是一人的午餐,他觀察著對座一身 Rocker 裝扮的男性,企圖尋找相同的頻率,彷彿他也正以刻板印象嘲諷眾人對同志的刻板印象。而一句「同志」確定了兩人的身份,同志一語雙意,後面可以加逗號,也可以加問號。若是逗號,那不過就是中國人習慣性的通用稱謂,若加的是問號,可就耐人尋味。

「我想加入你們的團體,找一個伴侶。」張志勇的試探成功釣出「同志」,他表明想要尋找同性伴侶,卻苦無門路。這場戲呈現當時代的同志族群受社會制度箝制所形成的行為模式、生活狀態(尤其如片中已經中年的張志勇那般,相對於新世代,是受到更多傳統婚戀制度壓迫的族群)──交際網絡被隱密地藏於社會角落,因其為「不能說出口的秘密」而難以找到「漂亮朋友」。

不過其實,張志勇家有嬌妻。他期望在沒有愛情的婚姻裡,實現沒有婚姻的愛情。他和妻子談論了法國哲學家沙特(Sartre),沙特其中一位最著名的情人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同為哲學思想家,她向沙特坦言自己首先是個同性戀,其次才為異性戀,兩人達成一份愛情契約:在必然的愛情中體驗偶然的激情,此一性自由宣言亦影響了整世代法國人。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張志勇也想要一份自由契約,他以為妻子都明白,可他沒有西蒙波娃的坦率,而是拐彎抹角地暗示:「我是同性戀,我要自由戀愛」。妻子或許對所謂的「家」依然抱有期待,多年來裝糊塗以堅守最後防線,直到她替張志勇剪下了徐剛黏在他頭髮上的口香糖,才終於直面張志勇的真相,怒吼著:「我沒有想到會『延伸』到這種地步!」

當追求自由成了一種傷害,那自由的反面是否還是自由?

如《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2018)劉三蓮,又如《春風沉醉的夜晚》(Spring Fever,2009)林雪,作為「同妻」──好恨啊!不過到底該恨什麼?是恨丈夫出軌?還是恨自己輸給了男人?──不知道恨什麼就只能恨這世道:「I fuck this city!I fuck the street! I fuck the neighborhood!」

回到《漂亮朋友》的浪漫,張志勇和徐剛的邂逅,始於一場騙局。他找「漂亮朋友」從公廁找到酒吧,在公廁被另一個想約炮的男同志問:「治病還是交友?」其源於早期研究將同性戀視為需要治療的精神疾病。可張志勇不只要性,還要愛,尋尋覓覓在酒吧會面自稱 K 的男子,結果被勒索,K 男子說「K」代表看守所,又賜名張志勇為「阿波羅」,如太陽神般情史多舛,戀上色薩利國王阿德墨托斯,又愛上短命的斯巴達小王子雅辛托斯。

耿軍將嘲諷都藏進台詞裡。八〇年代以前的中國,同性戀行為經常被以流氓罪視之,甚至公布或遊街示眾,因此對老一代同志族群而言,同性戀作為「罪」的影響遠大於「病」,聽見「看守所」三個字如聞死神降臨。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不過人在囧途,總有轉機。旁觀著騙局的徐剛對張志勇說:「我佩服你的性格,佩服你的風骨。」這句話撕下同志之愛總是基於性渴求的膚淺標籤,愛的其實是高風亮節、玉潔冰清,是在茫茫人海中以髮絲牽起情絲。當然,性作為需求本能,飯桌上兩人眉來眼去,你猜我的內褲顏色,我入你的慾望陷阱,空氣在升溫,體溫也是,但燃至沸點的性衝動在吐口水和巴掌之間急速降溫,施虐與被虐的性癖理解偏差,像是對自由提出的質疑。

「互害」是耿軍的電影經常出現的主題,如《輕鬆+愉快》騙子愚弄騙子,窮人騙更窮的人,到了《漂亮朋友》變成同志壓迫同志,不管是公廁的男同志還是酒吧的 K,本都是社會上受壓迫的弱勢族群,卻反倒成了壓迫「同類」的霸凌者。

這主題在禿頂餐廳老闆薛寶鶴(薛寶鶴飾)一角更是展露無遺。他高喊著:「來情慾的懷抱,這裡最實在!來自由的懷抱,這裡最溫柔!」試圖對徐剛霸王硬上鉤,又不斷騷擾徐剛和張志勇來場三人行,「這個先進理念是經過科學證實的⋯⋯吃透東西方,吃透全人類⋯⋯是人類文明走向輝煌的時刻⋯⋯。」一面飛天盾牌將他砸倒在地,像是再次對所謂的「自由」拋出示警──你要的自由,不是我要的自由。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電影另一對女同志戀人支線,從不同視角解讀自由的正反面。她們期望有自己的孩子,在領養和借精生子之間選擇了後者,而挑中的借精對象恰巧是徐剛的髮型師前男友。髮型師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普遍男性同胞受社會期望脅迫,他需要一個對象來堵住父母的嘴,不過他沒像張志勇那樣找個「同妻」,選擇與女同志結婚各取所需。

「他們是有生殖能力的年紀,也是有犯罪能力的年紀,他們活得像小偷。」女同志帶著仇視的眼光看張志勇,然而《漂亮朋友》裡每個人都像小偷,隱於社會角落竊取他人的自由──為確保髮型師提供的精子健康無虞,女人限制他的行動,限制他的性需求,架設監控二十四小時觀察,隨時跟蹤以避免他鑽了漏洞。

再一次地,追求自由的同時,受迫者是否也成了自由的奴隸?

張志勇成了自由的奴隸,他選擇在異性戀婚姻關係裡尋找戀愛自由,卻困住了妻子,困住了自己,感到麻木,感到絕望。他和徐剛互相說著:「別絕望,我在。」聽起來十分浪漫,畢竟終於遇見了志同道合的漂亮朋友,可陽光從窗外流洩進室內也趕不走黑暗,畫面看起來有些無奈,呈現那個世代的同志族群的悲哀。

較為年輕的女同志情侶,對於愛情的表達則更加外放自我,她們於大街上高聲吶喊:「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到底誰是爸爸,誰是媽媽,重要嗎?愛到深處直接擁吻,管他什麼看守所又何必在乎,其中一人回應著伴侶:「自由的對面是自由,自由的四周是自由,這樣才方便我們欣賞。」這是全片最赤裸的自由宣言,相對於徐剛、張志勇這對中年男同志的含蓄與壓抑,顯得熱烈勇敢。電影結尾女同志情侶穿上西裝、婚紗拍結婚照,畫面從黑白轉為彩色,似也象徵新舊世代的同志族群,逐漸從社會暗處走向了光明。然同志議題至今在中國依舊敏感,《漂亮朋友》是難以公映的。

耿軍的電影底色是悲劇,幽默感像把刀,將電影探討的主題切成片,觀眾須得自行拼湊才能稍稍理解。《漂亮朋友》是他的作品中難得浪漫的愛情故事,看似 Happy Ending,男男和女女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局,可卻顯得更加諷刺──真的自由了嗎?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漂亮朋友》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主視覺。

《釀電影》「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主視覺。

電影是劃開時間與時空,熠熠發光的魔幻之光,再度迎來第 61 屆金馬獎,《釀電影》依然準備了極豐富的專題,與大家一起迎接金馬盛會 ✨

「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閱讀專題請往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evin Chen-avatar-img
2024/11/27
謝謝你的分享,對於片中的言外之意掌握得很好!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先下結論~超級推薦!推薦的理由三個: 1.劇情主題有意思。這不是一男主角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相反的男女主角之間是沒有愛情的,男主為男同志,女主是喜歡男人,劇情最後也沒有扳直誰的狗血劇情。雖然男主、女主沒有愛情,卻有著一路走來相知相伴的革命情感。這種換帖鐵鐵的友情真的讓人羨慕啊! 類似概念在#善意的
Thumbnail
先下結論~超級推薦!推薦的理由三個: 1.劇情主題有意思。這不是一男主角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相反的男女主角之間是沒有愛情的,男主為男同志,女主是喜歡男人,劇情最後也沒有扳直誰的狗血劇情。雖然男主、女主沒有愛情,卻有著一路走來相知相伴的革命情感。這種換帖鐵鐵的友情真的讓人羨慕啊! 類似概念在#善意的
Thumbnail
《東北虎》裡妻子挑起丈夫衣服上的「長髮」,挨家挨戶尋找出軌的情人,《漂亮朋友》則在大餅裡不小心裹進了「短髮」,兩部作品恰巧都有著對「頭髮」的堅持,有趣的是,這些全出自光頭形象的耿軍導演,導演提到了布魯斯威利、巨石強森等演員都是這個造型,他對自己也特別有自信,沒有頭髮也不成問題,這超出電影外的幽默讓人
Thumbnail
《東北虎》裡妻子挑起丈夫衣服上的「長髮」,挨家挨戶尋找出軌的情人,《漂亮朋友》則在大餅裡不小心裹進了「短髮」,兩部作品恰巧都有著對「頭髮」的堅持,有趣的是,這些全出自光頭形象的耿軍導演,導演提到了布魯斯威利、巨石強森等演員都是這個造型,他對自己也特別有自信,沒有頭髮也不成問題,這超出電影外的幽默讓人
Thumbnail
同樣的白,同樣的詩意,同樣的荒謬,同樣的東北味,卻有不一樣的孤男尬怨夫——在《漂亮朋友》中,耿軍難得說了一段「庸俗」的浪漫愛情故事。這裡的庸俗,絕非評論電影庸俗,而是純粹意指大眾文化以販售娛樂為目的,所形塑的普遍愛情套路。它在耿軍獨有的闡述風格包裝下,成了嘲諷社會的最佳武器。
Thumbnail
同樣的白,同樣的詩意,同樣的荒謬,同樣的東北味,卻有不一樣的孤男尬怨夫——在《漂亮朋友》中,耿軍難得說了一段「庸俗」的浪漫愛情故事。這裡的庸俗,絕非評論電影庸俗,而是純粹意指大眾文化以販售娛樂為目的,所形塑的普遍愛情套路。它在耿軍獨有的闡述風格包裝下,成了嘲諷社會的最佳武器。
Thumbnail
香港電影讓我最深刻的,是那些不夠主流的愛情。 相較於傳統小妞電影裡那種灰姑娘王子的愛情童話,香港電影的愛情童話仍在,只是主角換作了灰姑娘與麻甩佬。 動人程度一般無二,只是總覺得在甜蜜之外攪和了點賤嗖嗖的草根氣息。 不僅不壞,而且風味絕佳。
Thumbnail
香港電影讓我最深刻的,是那些不夠主流的愛情。 相較於傳統小妞電影裡那種灰姑娘王子的愛情童話,香港電影的愛情童話仍在,只是主角換作了灰姑娘與麻甩佬。 動人程度一般無二,只是總覺得在甜蜜之外攪和了點賤嗖嗖的草根氣息。 不僅不壞,而且風味絕佳。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身為一介俗人,從未看過任何尤格·藍西莫導演的作品,不過我很開心能以《可憐的東西》認識他,這部電影給了我很重的療癒感,像是被理解、被釋放那樣,非常溫暖且過癮。 在看電影之前聽了不少影評談論本片著重探討女性主義,實際看完後當然也對此部分深有所感,但其實讓我更有共鳴的則是脫離「社會禮儀」後,每個人內心的
Thumbnail
我們之所以不能在電影裡講一個好故事,不是不聰明,不是沒學問,是我們對價值觀不感興趣。一個故事的最激動人心處,是價值觀的衝突。歷史上許多武俠片的價值觀是不值一辯的,比如“別人欺負你,要不要還手?沒本事報復,難道發發火,也不行嗎? 香港有“潑皮賤相的審美”,喜歡渾小子,大多數黃飛鴻都是嘻皮笑臉,像六七
Thumbnail
我們之所以不能在電影裡講一個好故事,不是不聰明,不是沒學問,是我們對價值觀不感興趣。一個故事的最激動人心處,是價值觀的衝突。歷史上許多武俠片的價值觀是不值一辯的,比如“別人欺負你,要不要還手?沒本事報復,難道發發火,也不行嗎? 香港有“潑皮賤相的審美”,喜歡渾小子,大多數黃飛鴻都是嘻皮笑臉,像六七
Thumbnail
這是一部出乎意料好看的義大利電影!證明了片名翻譯有時會誤人子弟(亂用成語)。導演用非常幽默詼諧(簡直笑料百出)的手法,討論的議題內容之深刻,讓我大為驚艷。 推薦給所有看不見自己、面對委屈時選擇忍氣吞聲的人兒。
Thumbnail
這是一部出乎意料好看的義大利電影!證明了片名翻譯有時會誤人子弟(亂用成語)。導演用非常幽默詼諧(簡直笑料百出)的手法,討論的議題內容之深刻,讓我大為驚艷。 推薦給所有看不見自己、面對委屈時選擇忍氣吞聲的人兒。
Thumbnail
電影如其名《當男人戀愛時》,能視為當男性面臨戀愛、事業、家庭的寫實描繪,是封為男性所寫,具有男子氣概但又純稚的情書。
Thumbnail
電影如其名《當男人戀愛時》,能視為當男性面臨戀愛、事業、家庭的寫實描繪,是封為男性所寫,具有男子氣概但又純稚的情書。
Thumbnail
像是新世代的《王牌冤家》:用虛無、世故、(缺乏殘酷而成為另一種)殘忍、遊戲式、種種很現代的方式來講愛的極限有所始終、愛的封閉練習需求、但又愛得注定且愛得開放⋯⋯
Thumbnail
像是新世代的《王牌冤家》:用虛無、世故、(缺乏殘酷而成為另一種)殘忍、遊戲式、種種很現代的方式來講愛的極限有所始終、愛的封閉練習需求、但又愛得注定且愛得開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