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ll/Will Matrix:碩博士生如何有效協作與指導組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學術研究或實驗室管理中,會遇到不同特質的組員:能力強的、積極的,或既不會做又沒動力的。這時,不妨用 Skill/Will Matrix (能力/意願矩陣),幫助你判斷組員的特質,並採取適合的策略。

raw-image


▌1. Can + Will (能力高 + 積極度高:高效型組員)

• **特徵:**能力突出又積極,總能高效完成任務。

• 需要的支持:

• 給予肯定與感謝,例如:「你的分析真的幫助我們省了很多時間!」

• 提供更多挑戰或進階機會,讓他們持續成長,例如參與跨領域專案或指導新人。


▌2. Can’t + Will (能力低 + 積極度高:潛力型組員)

• **特徵:**剛進實驗室或剛接觸新領域,技術不熟但願意學習。

• 需要的支持:

• 系統性的訓練,例如工具說明或學習計劃。

• 定期回饋與指導,幫助他們快速上手。

• 用讚賞激勵,例如:「雖然還在摸索,但你進步很快,繼續保持!」


▌3. Can + Won’t (能力高 + 積極度低:倦怠型組員)

• **特徵:**有能力,但對工作失去興趣或缺乏挑戰。

• 需要的支持:

• 設定新的目標,例如 6 個月內完成高質量文章。

• 提供新項目或更多自主權,重新激發興趣。

• 制定績效改善計劃,幫助他們找回動力。


▌4. Can’t + Won’t (能力低 + 積極度低:低效型組員)

• **特徵:**不適合這角色,且缺乏學習的動力。

• 需要的支持:

• 明確告知期待與責任,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定位。

• 誠實回饋,討論是否需要轉換角色或重新規劃方向。


結語:學術管理的關鍵

• 將重點放在「高效型」與「潛力型」組員,他們是研究進展的核心。

• 用不同策略應對各類組員,提升實驗室整體效率。


Skill/Will Matrix 是一個簡單有效的管理工具,學會用它,讓你的團隊更高效地運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26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學術研究或實驗室管理中,會遇到不同特質的組員:能力強的、積極的,或既不會做又沒動力的。這時,不妨用 Skill/Will Matrix (能力/意願矩陣),幫助你判斷組員的特質,並採取適合的策略。 ▌1. Can + Will (能力高 + 積極度高:高效型組員) • **特徵:**能力
Thumbnail
在學術研究或實驗室管理中,會遇到不同特質的組員:能力強的、積極的,或既不會做又沒動力的。這時,不妨用 Skill/Will Matrix (能力/意願矩陣),幫助你判斷組員的特質,並採取適合的策略。 ▌1. Can + Will (能力高 + 積極度高:高效型組員) • **特徵:**能力
Thumbnail
在高中探究與實作中,分組合作是關鍵。 組長的角色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職責和工作分配的建議: 溝通橋梁:組長應該成為組員與指導老師之間的溝通橋梁,確保信息傳遞順暢。 任務分配:根據組員的特長和興趣,合理分配任務,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 進度監控:定期檢查項目進度,確保每個階段都按時完成,並提
Thumbnail
在高中探究與實作中,分組合作是關鍵。 組長的角色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職責和工作分配的建議: 溝通橋梁:組長應該成為組員與指導老師之間的溝通橋梁,確保信息傳遞順暢。 任務分配:根據組員的特長和興趣,合理分配任務,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 進度監控:定期檢查項目進度,確保每個階段都按時完成,並提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我們在同一個產業待久了,會因為熟悉度高的關係,常常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好像甚麼問題都不會是問題,所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當求職者一旦轉換跑道,就會發現怎麼好像許多事情都變得無法控制,過去的經驗值感覺用不太上,事事不如自己預期,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甚至開始後悔離開過去熟悉的環境。
Thumbnail
我們在同一個產業待久了,會因為熟悉度高的關係,常常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好像甚麼問題都不會是問題,所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當求職者一旦轉換跑道,就會發現怎麼好像許多事情都變得無法控制,過去的經驗值感覺用不太上,事事不如自己預期,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甚至開始後悔離開過去熟悉的環境。
Thumbnail
培訓很重要的Input是人 上一篇有提到可以依照公司不同的關注面項 使用矩陣來做區隔 今天來簡單試試幾個矩陣 還有矩陣與矩陣之間結合的狀況 第一個還是聰明與努力 這邊的努力比較偏向會不會自己動手執行 以此來分出主管、幕僚、小卒或退場 第二個是艾森豪矩陣或時間矩陣 以事情的重要性與急
Thumbnail
培訓很重要的Input是人 上一篇有提到可以依照公司不同的關注面項 使用矩陣來做區隔 今天來簡單試試幾個矩陣 還有矩陣與矩陣之間結合的狀況 第一個還是聰明與努力 這邊的努力比較偏向會不會自己動手執行 以此來分出主管、幕僚、小卒或退場 第二個是艾森豪矩陣或時間矩陣 以事情的重要性與急
Thumbnail
前文談到讓人負責,確保對方了解要負責什麼,以及如何完成負責的方案與策略。這一篇往下衍伸,察覺對方如何完成這些任務。 察覺包含詢問,觀察,取得他人的觀察與判斷等等。藉由了解這個人如何完成任務,推論他能力的強弱項。 例如有人擅長分析與數學,邏輯能力很好; 但跟人互動建立關係比較弱 有人對上司客戶十
Thumbnail
前文談到讓人負責,確保對方了解要負責什麼,以及如何完成負責的方案與策略。這一篇往下衍伸,察覺對方如何完成這些任務。 察覺包含詢問,觀察,取得他人的觀察與判斷等等。藉由了解這個人如何完成任務,推論他能力的強弱項。 例如有人擅長分析與數學,邏輯能力很好; 但跟人互動建立關係比較弱 有人對上司客戶十
Thumbnail
為什麼背熟一個領導力下的行為模式,以及對應的技巧很重要,因為這些行為與技巧,可以預判未來,加上應用情境的討論,可以論證這個技巧與行為是否可以創造持續的成果。 以輔導能力中的一個技巧為例子: 輔導要問有邏輯順序的問題:例如你問對方原因,然後問對策,然後問執行的計劃與細節。你創造什麼結果? 對方因為你
Thumbnail
為什麼背熟一個領導力下的行為模式,以及對應的技巧很重要,因為這些行為與技巧,可以預判未來,加上應用情境的討論,可以論證這個技巧與行為是否可以創造持續的成果。 以輔導能力中的一個技巧為例子: 輔導要問有邏輯順序的問題:例如你問對方原因,然後問對策,然後問執行的計劃與細節。你創造什麼結果? 對方因為你
Thumbnail
人生知己難尋,職場好主管難遇。你在職場遇到過好主管嗎?你自己是好主管嗎?一名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 👉「組織分工」,必須具備知人善任、授權賦能的特質。 ❶ 知人善任: 能夠定義組織成員的角色與責任,並根據成員的性格與特質,調兵遣將、適材適所。 #領導統御
Thumbnail
人生知己難尋,職場好主管難遇。你在職場遇到過好主管嗎?你自己是好主管嗎?一名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 👉「組織分工」,必須具備知人善任、授權賦能的特質。 ❶ 知人善任: 能夠定義組織成員的角色與責任,並根據成員的性格與特質,調兵遣將、適材適所。 #領導統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