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3|探索「省去的過程」,經營電子報的自我 7 項修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雨果.Hugo,目前和閱讀筆耕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每週一上午六點迎接創作美好時光。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瓦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從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使用我們的折扣碼「IMOYU92」,額外享 92 折優惠!

raw-image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 本週焦點

🔸 探索「省去的過程」,經營電子報的自我 7 項修練
🔸 Email 寫作:隱藏版的變現聖杯
🔸 讀書沒有用是因為讀太少,且不實踐
🔸 我在投放「FB 廣告」上所犯的 4 個錯誤
🔧 BibiGPT:一鍵搞定「各大平台」影音內容整理
🔧 Rubbrband AI 圖像生成網站
🔧 解密社交媒體:帖子內容與權重的關聯
🌍 比特幣投資 33 個質疑與擔憂,網友提問逐一回應
🌍 孫宇晨吃下 620 萬美元香蕉:稱比別的香蕉好吃,宣布免費發送全球 10 萬根香蕉


探索「省去的過程」,經營電子報的自我 7 項修練 by Manny YH Li

若要深度理解世界上所有的好設計與好策略,一個要點是去探索「省去的過程」,要理解自己對《曼報》做了什麼,最有效的方式或許是從「不做什麼」下手。

  1. 盡量不給肯定意見,多用「可能」、「或許」。
  2. 盡量不給評價,多分享自己受到的啟發。
  3. 盡量不批評,多試著找出趣味之處。
  4. 不與讀者對話,而是演出自言自語。
  5. 盡量不用「其實」、「事實上」這類暗示「我比誰更了解真相」的語氣,但偶爾鬆懈了還是有漏網之魚,有欠修行。
  6. 不商業化,不規模化,不給承諾。
  7. 不放棄。

閱讀筆耕 🙋 IMO :檢視句子的「信度」

在我看來,1 和 5 系出同源,傳達出「凡事總有不確定性,而我們通常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確定」的概念;況且,我的主觀意見(價值觀)很少是 0 和 1 那樣非黑即白,這讓我想起《高勝算決策》這本書,書中核心觀念提醒我們,信念不應該被視為「完全正確」或「完全錯誤」的二元選項。

如何實際應用?

如果用在寫作,可試著強迫自己檢視句子的「信度」。

例如,我在第一段使用「在我看來」和「很少」這兩個詞,就是在為句子的信度保留彈性,表明我的觀點並非絕對正確,而是介於 0% 和 100% 之間的推測。畢竟,我的解讀並沒有向作者本人求證,他是否真的這麼想,我無法確定。

讓句子的「信度」不那麼武斷還有另一個好處,降低引發爭議(炎上)的可能性。


Email 寫作:隱藏版的變現聖杯 by Jemmy Ko

  1. 比鐵粉更鐵的追蹤:黃金粉絲
    ​▷ 只有經營 Email,會員名單才是真正歸你▷ 會員想訂閱就要親手輸入 Email、再打開信件「雙重確認」。這種複雜的審核需要的信任感,比簡單按下「追蹤」高太多。
  2. Email 文字享有最高品質的注意力
  3. 注意力匱乏時代的稀有神兵
    ▷ Email 還有個優勢:開信的人根本就處在「深度閱讀模式」。
  4. Email 文字帶來最深的信任感
    ▷ 寫長文,能讓人看見你的深層思考;看見深層思考,就會帶來深層信任。

閱讀筆耕 🙋 IMO :鞏固與讀者的連結

各大社群媒體為個人提供發揮影響力的舞台,但我們也要意識到:

  • 平台是地主,用戶只是佃農。
  • 平台總有興衰起落。

與追蹤者建立 Email 聯繫,就像是一種備援,無論是「自己被消失」還是「平台先消失」哪個先到來,都能確保與讀者的連結穩固不變。


讀書沒有用是因為讀太少,且不實踐 by Zen 大的時事點評

  • 光是「知道」是不會改變人生的,「行道」才能改變人生。
  • 另外,怎麼找到對自己有用的書也很關鍵。

我的經驗是,要從作者在書裡的自我介紹(自序),故事陳述去探詢端倪。找出身背景,性格,喜好興趣跟自己類近者的書裡介紹的方法,對自己的參考價值比較大。跟著練,成功機會比較大。

跟你背景遠的人,他可能具備你不具備的條件,因而他介紹的方法,雖然看起來很厲害,可是你無法有效模仿,難以拿來用,最後就是看著爽而已。

總之,從書籍或他人那裏獲得的知識或方法,要親自實作,透過實作與自己身處的問題和環境碰撞出火花,累積出屬於自己的實戰經驗。

  • 再將此一經驗與原本學到的知識對比,或擴充或修正和否證原本所學習的知識,慢慢累積出自己的知識版本。
  • 爾後再與其他人分享。

雨果・Hugo 🙋 IMO :實踐 3 招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 3 招學以致用的實踐法:

  1. 實測:把所學用在自己當前遇到的問題上,得到經驗。
  2. 復盤:把這新經驗和既有的知識體系比對,然後迭代。
  3. 分享:說出來,讓別人聽懂,甚至教會別人(費曼學習法),自己受益更多。

你學會了嗎?學完就去用。


我在投放「FB 廣告」上所犯的 4 個錯誤 by Domyweb多米

  • 第一個錯,是不敢下注

如果你花了一百萬,可以獲得一千個訂單,平均每個訂單的成本是一千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只要花一千塊,就能穩穩得到一個訂單⋯⋯你還是得壓倒性投放,廣告得超出臨界值才會有效

  • 第二個錯,是不懂去業配

需要第三方推薦,一方面是利用他們的信用,轉嫁到你的產品上,就有點像是俗話說的「三人成虎」⋯⋯另一方面,是能從各種不同的視角做切入。

  • 第三個錯,是只有單一篇廣告

銷售頁(Landing Page)的作用是要把課賣出去,所以需要很完善的內容⋯⋯但在臉書上的廣告卻不是。臉書廣告的任務,目的是讓你點「連結」進入到銷售頁中。

所以 FB 廣告的思路應該是,製作出更多的廣告版本(不同的切角面向)去影響受眾,只要負責最前端的,讓他們有興趣去點連結就好

  • 第四個錯,是沒有再行銷廣告

他們看了銷售頁卻沒有購買時,我們要解決的就是這個「為什麼不買」的問題,這就是再行銷廣告的用處——不單單是重複曝光,而是進一步回答在銷售頁中沒有回答到的問題。

閱讀筆耕 🙋 IMO :偵查斥候+主力部隊

我服務的新創事業《鏈習生 Chainee》主力產品是線上課程,有在 FB 投放廣告(簡稱「投廣」)的需求,所以這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的 takeaway 是,同樣做行銷,但「FB 投廣」的文案和「銷售頁」的文案,其底層邏輯完全不同。

  • 前者像是偵查斥候,需要廣撒網、切入不同角度,去覆蓋最多的受眾群體,打動他們想要(點開超連結)進一步了解。
  • 後者則像主力部隊,負責鉅細靡遺地解答受眾在「成交最後一哩路」上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

此時我腦海浮現動漫《進擊的巨人》裡第 17 話「長距離搜索陣型」的陣型(笑)。

raw-image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BibiGPT:一鍵搞定「各大平台」影音內容整理

支援各大平台影音連結和本機檔案上傳,只要將資料輸入,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你需要的各種文本(摘要、心智圖、字幕、腳本⋯⋯)。
raw-image

閱讀筆耕 🙋 IMO: 一鍵生成字幕和逐字稿

感謝 Skyline 推薦我使用這款 AI 工具,功能真的很豐富,我目前可能只探索了一小部分。不過,只要有一項功能可以優化現有的工作流程,就很值得。

以前,我需要先將原檔(例如 Google Meet 的錄影)從雲端下載到本機,再丟到 Good Tape 生成字幕;但現在改用 BibiGPT,流程變得簡單許多。我只要把超連結直接貼進框框,按下「一鍵總結」就能快速生成字幕和逐字稿,省時又方便。

 

Rubbrband AI 圖像生成網站 by Jan’s Tech Blog

大家都知 Flux 是現時其中一個最好的 AI 圖像生成模型,但又要安裝好麻煩;不然有些提供 Flux 的網站,又只能生成有限的圖像。

這個叫 Rubbrband 的圖像生成網站,每天有 100 個 Credit,讓你使用 Flux Schnell 模型來生成 100 張圖像。

如果你想使用較高等級的 Flux,每次的 Generation Credits 如下,自己計一計數就知可以生成多少:

  • Flux Dev:8 Credits
  • Flux Pro:20 Credits
  • Flux Ultrra:28 Credits

閱讀筆耕 🙋 IMO: 實測

本期週報封面特別使用 Rubbrband AI 來生成,大家還喜歡嗎(笑)?

原本是用中文下咒,但一直顯示失敗,後來改用英文下咒就成功了。

raw-image

 

解密社交媒體:帖子內容與權重的關聯 by Bear Liu

  1. 主帖盡量不要帶鏈接,把超連結放在評論區。
  2. 影片內容優先用平台自帶的上傳工具。
  3. 如果能認證帳號號,就盡量去認證,權重有加成。
  4. 沒有認證,發帖可以用 thread,超連結放後面。
thread 指的是社交媒體上的「串聯帖文」或「線程」,簡單來說,就是把多篇貼文連成一串發佈,通常用來表達一系列的想法或深入的內容。
  1. 帶圖會有增加權重(不知道 X,但 LinkedIn 已經確認)。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比特幣投資 33 個質疑與擔憂,網友提問逐一回應 by 閱讀筆耕

關於比特幣的討論,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擺盪——支持者認為它是「數位黃金」,未來金融的核心;反對者則批評它是騙局,是洗錢與犯罪的工具——這樣的對立讓雙方無法好好溝通,更別說能彼此交換觀點,但理性的討論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這篇文章整理自腦哥的 YouTube 影片,針對 33 個最常見的比特幣疑問,逐一剖析其中的誤區與真相,帶你深入探索這個充滿話題性的數位資產領域。

 

孫宇晨吃下 620 萬美元香蕉:稱比別的香蕉好吃,宣布免費發送全球 10 萬根香蕉 by Zack Guzman

Tron 創辦人孫宇晨先前以 620 萬美元成功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買下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用一塊膠帶和一根黏在牆上的香蕉組成的作品《喜劇演員》,近日他本人在媒體發佈會上把香蕉吃掉,他本人吃到一半笑說:「比別的香蕉好吃多了。」

raw-image


電子報的最末,要帶你回顧 11月 22 日的線上語音活動,主編 閱讀筆耕 Leo 為大家介紹比特幣的方方面面。讓我們以文字一起來重溫現場! 

IMO 人物誌|比特幣是什麼?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如何購買與配置

raw-image

選擇「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Threads 脆流量變現實戰》線上課程早鳥 4 折優惠

還在困惑如何用 Threads 脆 掙錢?

Threads 是現今最受關注的社交平台,但成功經營並非僅靠發佈一般性的內容。

讓脆狂人 Boison 開設的《Threads 脆流量變現實戰》5 小時線上課程,帶你深度掌握帳號定位、吸引活躍用戶,並建立高效變現策略。

購課後,你將獲得實戰導向的課程觀看+學員專屬 LINE 討論群組,讓你每篇脆貼文都成為創造收入的利器!

使用【創作者經濟 IMO】讀者專屬折扣碼 IMO200,或直接點選下方購課連結,結帳金額直接省 200 元。

🛒 購課連結
https://tbr.digital/courses/threads?coupon=IMO200

▶ 募資期間享早鳥價優惠
▶ Threads 帳號定位健檢
▶ 專屬討論 LINE 群組
▶ 獲得 Threads 變現工作坊參加資格
▶ 台新、玉山 6 期零利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28.4K會員
759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真正理想的生態該像可攜的門號、電郵地址,即使更換幾多次服務商,身份、資料與社交圖譜都能帶著走,這種可攜性、可組合性和資料永續儲存,正是 web3 的核心追求。 ——高重建
Thumbnail
2025/04/30
真正理想的生態該像可攜的門號、電郵地址,即使更換幾多次服務商,身份、資料與社交圖譜都能帶著走,這種可攜性、可組合性和資料永續儲存,正是 web3 的核心追求。 ——高重建
Thumbnail
2025/04/22
或許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想靠自己雙手,堅持走路。​ 而我的目的永遠只有一個,就是讓作品更快好、更好看。 同時,我也更看好,關於創作的未來,​ 是屬於有想法的人,而不是刻苦的人。 ——林育聖
Thumbnail
2025/04/22
或許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想靠自己雙手,堅持走路。​ 而我的目的永遠只有一個,就是讓作品更快好、更好看。 同時,我也更看好,關於創作的未來,​ 是屬於有想法的人,而不是刻苦的人。 ——林育聖
Thumbnail
2025/04/15
「完美主義」是「高效」的敵人,也可說是我們不想行動的藉口。 一開始不用去想怎麼做才最好,「量大」才有可能「質精」。 ——公益讀書會創辦人 Hugo
Thumbnail
2025/04/15
「完美主義」是「高效」的敵人,也可說是我們不想行動的藉口。 一開始不用去想怎麼做才最好,「量大」才有可能「質精」。 ——公益讀書會創辦人 Hug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一次專注做一件事情 (do one thing at a time) 二、少,但是更好 (less, but better) 三、放慢的精力管理 (do less, get more|slow productivity)
Thumbnail
一、一次專注做一件事情 (do one thing at a time) 二、少,但是更好 (less, but better) 三、放慢的精力管理 (do less, get more|slow productivity)
Thumbnail
時間管理的真諦,並不是做更多,而是選擇更重要的事!在追求時間管理的過程中,發現原來真正的重點是學會放手,以便創造更多人生價值。
Thumbnail
時間管理的真諦,並不是做更多,而是選擇更重要的事!在追求時間管理的過程中,發現原來真正的重點是學會放手,以便創造更多人生價值。
Thumbnail
在充滿機會和誘惑的現代社會,學會篩選和拒絕無關緊要的事物,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Thumbnail
在充滿機會和誘惑的現代社會,學會篩選和拒絕無關緊要的事物,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Thumbnail
想幹件大事,有什麼不好 ? ー 做不好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
Thumbnail
想幹件大事,有什麼不好 ? ー 做不好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
Thumbnail
1.用減法過生活,用加法看自己。 2.喜歡的事認真做,討厭的事讓他變得簡單。 3.當你認為時間綽綽有餘時,效率會降低,擁有很多自由時間反而需要更高的自制力。 4.每一個目標一定都要有一個具體的意義才有辦法有效執行;例如想設定目標想減重5公斤,但要知道自己想減重5公斤的目的及意義是什麼才會有辦法
Thumbnail
1.用減法過生活,用加法看自己。 2.喜歡的事認真做,討厭的事讓他變得簡單。 3.當你認為時間綽綽有餘時,效率會降低,擁有很多自由時間反而需要更高的自制力。 4.每一個目標一定都要有一個具體的意義才有辦法有效執行;例如想設定目標想減重5公斤,但要知道自己想減重5公斤的目的及意義是什麼才會有辦法
Thumbnail
如何讓你做的事越少,卻發揮越大效益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讓你做的事越少,卻發揮越大效益的方法
Thumbnail
1.本書分成以下部分重點:早晨習慣、中午習慣、晚上習慣、每日、每週、每月、每年習慣、一生習慣! 2.要強迫自己且養成習慣,去做那些雖然不想做,但做了會有成果的事。 3.一天中最重要的事,要安排在吃飯前做,效果才最好 (吃完飯後精神就會變差,專注力也不好)。 4.將生活中的瑣事及雜事隨時記錄起來,不要
Thumbnail
1.本書分成以下部分重點:早晨習慣、中午習慣、晚上習慣、每日、每週、每月、每年習慣、一生習慣! 2.要強迫自己且養成習慣,去做那些雖然不想做,但做了會有成果的事。 3.一天中最重要的事,要安排在吃飯前做,效果才最好 (吃完飯後精神就會變差,專注力也不好)。 4.將生活中的瑣事及雜事隨時記錄起來,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