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來說,「成功的人生」是甚麼樣的?
有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這個答案顯而易見:賺很多很多錢、成為很有名的人,那就是成功。就像每年都會列出世界百大富翁一樣,成功人士的定義拖離不了財富。
但你認同這件事嗎?如果追逐龐大財富的過程中,你必須捨棄陪伴家人的時光、無法餐與孩子的成長、沒辦法好好坐下來吃一頓飯、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這些都無關緊要嗎?
作者Manisha畢業於哈佛商學院MBA,畢業後一頭栽進金融業,開始她「永遠不夠」的生活,她永遠賺得不夠多、升得不夠快、做得不夠好,即使她全年無休、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只要有任何工作邀約,她仍來者不拒。這一切使Manisha失去一段可貴的婚姻(丈夫一開始能接受她工作為先,後來卻受不了)、歷經兩次突然的重病,醫生對她說如果不停止工作,她隨時有可能逝去,但即使如此,Manisha仍無法停止瘋狂地工作,這一切就像「成癮」一樣。
聽過毒癮、酒癮、網路成癮,但很少有人會將工作成癮視為問題,甚至覺得「工作狂」是一種榮譽勳章,代表這個人很努力、很勤奮、很被需要。
為甚麼人會工作成癮?其實和常見的成癮因素相同,都是為了逃避某種焦慮。
對Manisha來說,是為了逃避「自己可能不重要」的焦慮,她很害怕自己不被需要,而工作剛好可以麻痺這個感受,她每多回一封email,大腦就分泌一點腦內啡,「我又處理完一件事情了」這個感受讓她覺得很好,所以又忍不住投入下一份工作,即使她已經好幾天沒睡。
她很擔心當自己休假時,同事會不會正在努力工作、超車自己,那麼下一次的升遷機會就會獎落他人?
這個感受,你也有過嗎?
在從「永遠不夠」邪教掙脫之前,Manisha一直相信人的價值等於他的生產淨值。
此處容我做個說明,沒聽過生產淨值,大家一定聽過GDP生產總值,兩個概念有點像,但不是此處的重點(我之後會分享一本經濟學史的書,有機會再詳細談),我們可以將淨值理解為「一個人運用所有資源產出的市場價值」,講得白話一點,就是一個人可以賺多少錢。
一個人的價值=賺的錢?
這個公式怎麼看都太簡陋了,可是我們身處的社會,正在用這個片面到不行的觀念侵蝕每個人:你要努力賺錢、努力工作,這樣才有價值。不可否認金錢、工作是付出勞力、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可是要到甚麼程度才夠?以及人的價值,這麼定義真的沒問題嗎?
作者提出一個嶄新的關店,是財務健康+情感財富=心富。她也承認財務健康的重要,我們總不能過著流落街頭的生活,但財務健康並不是要你過度工作、拼命賺錢,而是只要做到「足夠」就好(如何才是足夠,書中有專章講解)。
情感財富經常被忽略,卻是帶來「滿足感」的關鍵。能夠坐下來好好享受一頓飯,有時間能跟珍貴的親人聊天、關心彼此,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是旅遊、閱讀、畫畫、園藝都好,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工作絕不是生活的全部。去做那些能讓你覺得「此刻真好」的事。
我親眼見過一位朋友,明明已經很優秀了,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取得傲人的成績,但當他在台灣已經找不到對手,他就要去國外找,去跟那些更優秀、更厲害的人比,我發現那些閃亮的成就,帶給他的快樂是多麼短暫,而「不夠好」的焦慮卻緊緊跟隨。
跟作者一樣,這個朋友無時無刻都在回email,吃飯的時候我問能不能先專心吃飯,他總說「回完這封就好,這很重要」,可是當他終於回完那封信、放下手機用餐時,回信來了、他又再度放下筷子。
允許自己少一點成就,不是擺爛、不是不好,而是知道自己做到某一個程度就該喊停,因為對金錢、地位的追求是沒有盡頭的,而那條沒有盡頭的路,是會吞噬掉人生中其他重要的事物的。
這本書推薦給那些過度努力的朋友,你們已經很好、也夠好了,希望你們能放緩自己的腳步,找回美好的生活節奏,有時候甚麼都不做也很好,因為你的價值不等於你的生產力。
Queena推書 ☀☀☀☀☀
非常推薦,敘述流暢、翻譯也翻得很好,作者提出的論點跟時下的成功學完全不同,適合年輕人讀、也適合中年感到迷茫的人閱讀,能協助人找到生命的意義、放下過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