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10 追根究柢的關鍵四問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當你遇到問題時,你會怎麼做?直接找答案?還是隨便解決了事?其實,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比我們想像的要隱晦。如果沒有深入探索,我們往往只是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就像每天修修補補,卻不知道船底已經破了個大洞。想像一下,如果每次的「解決方案」只是在為問題「止痛」,那麼,真正的「治本」又從何談起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問題的面紗,用劉潤《底層邏輯》中的「刨根問底」四問法,深入剖析問題的根源。學會這個方法,就像得到一把鑰匙,能打開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隨著每一問的深入,你會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細節、隱藏的線索,最終,你不再只是解決問題,而是在理解問題中得到真正的成長。


1. 第一問:What 看起來這樣 — 觀察表象


首先,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時,不要急著下判斷。第一步是確認「事情看起來是怎麼樣的?」這一步驟的關鍵是釐清當前的現象,避免因急於找答案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情況。


想像你在家裡每天晚餐後都發現垃圾桶總是滿滿的,甚至開始散發異味。你可能第一反應是:垃圾太多了,需要多倒一次!但在這之前,你應該先觀察垃圾桶裡究竟有哪些東西。也許只是昨天的食物殘渣沒倒掉,也可能是家人將一整天的垃圾都丟進來了。觀察能讓你確認是每天垃圾過多的問題,還是因為沒有及時清理,產生了異味。


在尋找答案之前,先確保你看清了問題。



第二問:Why 為什麼這樣 — 找根本解


確定問題的表象之後,接下來就是探究「為什麼會這樣?」

建議使用「五問法」來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避免停留在表面原因上。


舉例來說,你最近發現自己總是遲到,於是開始問自己「為什麼」。

第一層可能的原因是「因為起床太晚了」。

那麼,為什麼起床晚?

接著思考,可能是「前一晚睡得太晚」。

為什麼睡得晚?因為「晚上滑手機」。

為什麼滑手機?因為「工作壓力大,需要放鬆」。


就這樣一步步追問下去,你會發現遲到的根本原因其實與「壓力管理」有關,而不是單純調整起床時間那麼簡單。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不是找到答案,而是找到正確的問題。




第三問:How 以前怎樣 — 追根溯源


當你釐清了問題的根本原因後,可以回顧過去的經驗,看看是否有類似的情況,或者這個問題是否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以前發生過什麼?」是用來確認問題的背景與歷史。


假設你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經常在同一項任務上出錯。可以回想自己在相似情境中,以前是否也犯過同樣的錯誤,並找出背後的模式。例如,你可能發現每次工作趕時間時,這類錯誤更常出現。回顧這些經驗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在壓力下容易忽視細節,並進一步採取更適合的解決策略。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只是回顧過去,而是為了找到更優化的解決之道。




第四問:What 還有什麼這樣 — 舉一反三


最後一問,讓我們檢視「是否還有類似的情況存在?」這個問題旨在舉一反三,看看同樣的問題會否出現在其他地方。透過對比不同情境,你能夠找到共通點,並在更大的系統中理解問題。


想像你和一位朋友最近有些摩擦,發現彼此溝通似乎總有誤解。你不妨舉一反三,思考自己是否在其他人際關係中也有類似的狀況,例如和家人或同事的互動中。這樣做可以幫助你理解,問題的根本也許並非出在「對方的態度」,而是「溝通方式」或「自己對情緒管理的反應」。


真正的智慧在於舉一反三,讓一個答案解決多個問題。




■ CTA:好奇發問、追根究柢


  • 別把事情看成理所當然,永遠要當追根究柢好奇寶寶,找到根本解
  • 學問,要學就要問,偉大的創新永遠來自於外部,擴大認知邊際
  • 永遠都要鼓勵好奇發問、營造安全感環境,讓每個人都能隨所欲言


「追根究柢」的四問法是一種有系統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問題的本質,並避免淺層解決。無論是在家庭、工作還是人際關係中,透過這樣的四問分析,不僅能更清晰地認識問題,也能找到更加實際有效的解決方案。


下次當你遇到問題時,不妨試試這個四問法,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Podcast:早知道就好


Blog:Give me book




85會員
232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生活與工作中,流程、制度和系統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及決策。三者各自的職能與相互作用。流程幫助我們有序執行任務,制度則規範行為以避免錯誤,而系統則是一種協同的智慧結構。在面對複雜情境時,瞭解這三者的關係可協助我們保持理性和秩序,並提升生活品質。整理與改進這些要素,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這篇文章探討了洞察力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性,並巧妙地將其與系統化思維相結合。透過具體案例分析,讀者將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內部的變化、因果關係和滯後效應來透視問題本質。文章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思維工具,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自信面對各種挑戰,最終引導他們從表象走向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決策能力。
在面對問題時如何透過科學思維方法來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我們經常被以往的經驗和直覺所迷惑,進而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表面的現象到探討根本問題,舉例說明倖存者偏誤和經驗偏誤的影響,鼓勵挑戰自己的思維模式,採用科學方法進行假設和驗證,在每次錯誤中找到更好的解答。真正的智慧在於能夠隨著每一次挑戰而不斷學習和成長
辯論被視為智慧的比武場,其本質是一種思想碰撞的藝術。成功的辯手不僅關注論證的反駁,更能迅速引導觀眾的思維。辯論的真正目的在於征服觀眾,如何透過偷換概念和瞬間反應能力來有效影響觀眾的立場。理解辯論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讓你在各種場閤中更具說服力,無論是職場還是私人生活,辯論都是提升邏輯思考和急智的絕佳途徑
在日常交流中,'為什麼'這個問題常常伴隨著潛在的假設,導致我們不自覺地接受錯誤觀點。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問題背後隱藏的「注射器」,如何引導我們進入思維的陷阱,以及如何依據事實而非觀點來思考問題。我們將學習如何辨別這些隱藏的暗示,避免被不實的假設所左右,並重新掌握自己的思維方式。
本文深入探討底層邏輯的四大核心元素:事實、觀點、立場與信仰,並分析它們在日常思考中的重要性。瞭解這些元素將幫助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做出更理性且全面的判斷,避免思維陷阱,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掌握底層邏輯,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更加遊刃有餘,做出明智的決策。
在生活與工作中,流程、制度和系統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及決策。三者各自的職能與相互作用。流程幫助我們有序執行任務,制度則規範行為以避免錯誤,而系統則是一種協同的智慧結構。在面對複雜情境時,瞭解這三者的關係可協助我們保持理性和秩序,並提升生活品質。整理與改進這些要素,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這篇文章探討了洞察力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性,並巧妙地將其與系統化思維相結合。透過具體案例分析,讀者將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內部的變化、因果關係和滯後效應來透視問題本質。文章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思維工具,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自信面對各種挑戰,最終引導他們從表象走向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決策能力。
在面對問題時如何透過科學思維方法來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我們經常被以往的經驗和直覺所迷惑,進而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表面的現象到探討根本問題,舉例說明倖存者偏誤和經驗偏誤的影響,鼓勵挑戰自己的思維模式,採用科學方法進行假設和驗證,在每次錯誤中找到更好的解答。真正的智慧在於能夠隨著每一次挑戰而不斷學習和成長
辯論被視為智慧的比武場,其本質是一種思想碰撞的藝術。成功的辯手不僅關注論證的反駁,更能迅速引導觀眾的思維。辯論的真正目的在於征服觀眾,如何透過偷換概念和瞬間反應能力來有效影響觀眾的立場。理解辯論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讓你在各種場閤中更具說服力,無論是職場還是私人生活,辯論都是提升邏輯思考和急智的絕佳途徑
在日常交流中,'為什麼'這個問題常常伴隨著潛在的假設,導致我們不自覺地接受錯誤觀點。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問題背後隱藏的「注射器」,如何引導我們進入思維的陷阱,以及如何依據事實而非觀點來思考問題。我們將學習如何辨別這些隱藏的暗示,避免被不實的假設所左右,並重新掌握自己的思維方式。
本文深入探討底層邏輯的四大核心元素:事實、觀點、立場與信仰,並分析它們在日常思考中的重要性。瞭解這些元素將幫助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做出更理性且全面的判斷,避免思維陷阱,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掌握底層邏輯,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更加遊刃有餘,做出明智的決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本質是事物的內在特性和核心特質,是決定事物存在和特性的根本原因。理解本質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這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也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在不同的領域,本質的具體表現形式和研究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是追尋事物的真相和根源。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想明白: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清楚事情的原理或是發生的原因,及如何去對應的解法。包含了3個中心思想:這事情的原理(或原因),專案要呈現的方式,以及我們該如何完成。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普通人和優秀人解決問題的差異,提出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進行調整的解決問題模式,並強調了不被利益或立場左右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本質是事物的內在特性和核心特質,是決定事物存在和特性的根本原因。理解本質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這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也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在不同的領域,本質的具體表現形式和研究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是追尋事物的真相和根源。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想明白: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清楚事情的原理或是發生的原因,及如何去對應的解法。包含了3個中心思想:這事情的原理(或原因),專案要呈現的方式,以及我們該如何完成。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普通人和優秀人解決問題的差異,提出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進行調整的解決問題模式,並強調了不被利益或立場左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