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問:
面對生活種種的挑戰與困難,我們常感到無助與灰心,認為老天不公平,只有自己的遭遇最慘。到底,我們的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好奇貓說故事:
讓我來說一個關於阿信生命意義與愛的故事:
阿信的童年如同一張佈滿灰塵的舊照片 — 破碎而模糊。單親家庭,母親為了養活他和妹妹,日夜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他們居住在城市邊緣的狹小出租屋,牆壁斑駁,蟑螂爬行,卻不曾磨滅阿信內心的光芒。國中時,班導李老師成為改變他生命軌跡的轉捩點。那是在一次班會後,李老師留下阿信。
「阿信,」李老師的眼神溫柔而堅定,「你的環境不會決定你的未來。最重要的是,無論遭遇多少挫折,都不要失去愛的能力。」
這句話像種子,深深埋入阿信的心底。
大學期間,阿信靠獎學金和打工維持生計。出社會後,白天則在科技公司擔任業務,夜晚在補習班當講師,週末則在倉儲中心搬運貨物。每一分錢都用來支持家庭和妹妹的學業。
有一次,妹妹生病住院,醫藥費龐大得令人絕望。阿信放棄了已經預定的畢業旅行,將所有積蓄用於妹妹的醫療。旅行社拒絕退款,他不再為金錢損失煩惱。因為對他來說,愛遠比金錢更寶貴。
「我不是在犧牲,」他對朋友說,「我是在選擇。」
這種選擇源於他對生命的深刻理解:愛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力量。環境可以磨損外表,卻無法觸及靈魂深處那份執著與溫度。
他相信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愛,包括自己。即便遭遇挫折,他從未將怨恨或苦難投射到他人身上。相反地,他用溫柔和理解回應這個世界。
當小陳遭遇職場挫敗,瀕臨自我毀滅的邊緣時,阿信成為他生命的轉機。那通電話不僅是救贖,更是一種愛的邀請 — 邀請小陳重新相信生命的可能性。
阿信沒有說教,只是分享自己的故事。他用溫暖和堅韌證明:愛不需要完美的條件,只需要純粹的心。
「你的價值,」阿信告訴小陳,「不取決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願意付出多少。」
這種智慧不是來自書本,而是生活的磨礪。阿信用生命實踐了李老師當年的教誨 — 愛是超越一切外在條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