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1-2 : 擴大思路,篩選黃金行為,化抽象願景為具體行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你早上睡醒睜開眼睛時,對自己微笑,並說『今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這個看似簡單的舉動,卻蘊含著改變一天、甚至改變人生的力量。你嘗試過後,是否發現身上多了一些能量,感受變得不同了呢?

練習改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我嘗試過立下目標,想要照著我欣羨的軌跡,覺得做了這件事、就可以做下一件事,然後我就會變得比以前厲害,但很可惜,這種方法不適合我,失敗機率太高。我也曾經以為我不適合習慣改變法,因為10年前的我,並不覺得我能持續的做一件事。但我再重新接觸習慣養成的概念後,我發現原來習慣可以系統化的養成,建立習慣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但也沒有很簡單),只要能累積不起眼的日常習慣,生命是可以無痛擴展選擇的。我們這一篇文章先簡單說明,如何從志向,發想出具體行動,並建立篩選方法選出你的黃金行為。



▌ 學習將抽象願景,化為具體行動


在提到改變的時候,你腦中會冒出什麼句子呢?

「我想要人緣變好」

「我想要變有錢」

「我想要變瘦」

但這些都只是志向。

《設計你的小習慣》的作者福格博士在書中特別提醒我們,「志向」、「結果」和「行為」是不同的概念。「志向」就像是心中的北極星,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比如,「希望孩子能自主學習」這樣的願望就是一種志向。「結果」則是更加具體、可衡量的目標,如「下學期所有學科都拿A」。而「行為」則是我們每天可以切實執行的小動作,像是「關掉手機」、「閱讀5頁書」等。

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對於我們設計個人成長計劃至關重要。「志向」和「結果」可以作為行為設計的起點,但它們本身不是行為。我們無法立即實現志向或結果,但如果我們能思考具體的行為,將抽象的志向轉化為可執行的行動,就能透過持續進行這些小行為來逐步達成理想中的自己。


▌ 改變的方法很多,畫出自己的成長路徑


我們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要理解並非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能夠一蹴而就地完成艱巨的目標。相反,過於宏大的計劃反而會讓我們望而生畏,最終陷入拖延的泥沼。因此,不妨先試試這樣一個溫和的方法:問問自己,「如果我想要達到某項目標、志向或結果,我可以做些什麼具體行為呢?」

這些行為可以概分為單次/多次行為、養成新習慣和戒除壞習慣。單次或多次的行為做完就結束了,而習慣則比較傾向自動化。就像洗臉刷牙一樣,重複越多次,自動化的效果越高,你做這件事就越不會受到大腦的阻礙,而會像呼吸一樣自然。

讓我們以提升英語能力為例。你可以從一些簡單的單次行動開始,比如聆聽一次全英語的短片,或是鼓起勇氣與外國朋友進行一次對話。接著,你可以逐步培養一些日常習慣,例如每週學習5個新單詞,或是每天用英文寫一句日記。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累積起來卻能帶來驚人的進步。如果我每天都能都學1個單字,4000個單字也是10年就會了吧! 所以我現在就盡量和我家小孩練習,到他們國中就能無痛學會4000字~~


▌ 篩選出黃金行為


最後,讓我們用一個有趣的工具——焦點地圖來找出你的「黃金行為」。想像一個四象限圖:縱軸代表「對達成目標的幫助程度」,橫軸代表「你執行這個行為的難易程度」。你的目標是找出那些既能有效幫助你達成目標,又容易執行的行為。這些落在右上角的行為,也就是「可以協助我達成志向」且「我很容易做到」的行為,就是你的黃金行為。

在評估每個行為對達成目標的幫助程度時,你也可以再次檢視你的志向——你的志向是「提升英語能力」、「想要和外國人聊天」,還是「想讀原文書」?在明確定義目標後,仔細評估每個可能的行為,將分數最高的排在象限上方,較低的排在下方。

接著思考你有沒有辦法做到這些行為:在執行時要考慮動機和能力因素。你在動機低落時能否完成?你的時間夠嗎?你有足夠的經費支應嗎?你的體力能夠負荷嗎?這件事需要多少創意靈感?你的環境能夠支持嗎?然後給予分數。例如:對於一個還無法進行簡單會話的人來說,「背熟2000單字」比「每天練習5分鐘口語」更容易執行。

篩選出黃金行為不僅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地踏出第一步,更讓我們學會珍視每個微小的進展。就像玩遊戲闖關一樣,每完成一個小任務都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讓我們逐步接近最終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所謂的「3分鐘熱度」其實是對缺乏即時回饋的不耐煩。事實上,真正的改變需要比我們想像中更長的時間,有時甚至會遇到成長停滯的瓶頸期。但只要我們能夠理解這些都是必經的歷程,就能以更從容的心態面對。當我們學會擁抱過程,享受每一次的小進步,那些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步實現。關鍵在於培養耐心,相信時間的力量,讓自己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這趟轉變之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51會員
71內容數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2025/04/25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2025/04/25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2025/04/11
專注力是成功的關鍵,透過「想-寫-做」三步驟,培養專注力,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1
專注力是成功的關鍵,透過「想-寫-做」三步驟,培養專注力,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追求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將抽象的志向轉化為具體行動至關重要。本文探討實現改變的方法,包括建立小習慣、篩選黃金行為以及學會享受每一次小進步的過程。以具體的例子說明如何從日常行為著手,透過系統化的習慣養成來達成理想的自我...
Thumbnail
在追求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將抽象的志向轉化為具體行動至關重要。本文探討實現改變的方法,包括建立小習慣、篩選黃金行為以及學會享受每一次小進步的過程。以具體的例子說明如何從日常行為著手,透過系統化的習慣養成來達成理想的自我...
Thumbnail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微小的習慣就會造就非比尋常的結果   0. 基本原理: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不是千載難逢的決定 我們常忽略一個日常小改變,但加上時間的複利效果,造就了巨大的影響 建立持久習慣之所以難,是因為進步不是線性的,短期看不到效果,需要到跨過一個關鍵門檻,才看的到改變,要有耐
Thumbnail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微小的習慣就會造就非比尋常的結果   0. 基本原理: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不是千載難逢的決定 我們常忽略一個日常小改變,但加上時間的複利效果,造就了巨大的影響 建立持久習慣之所以難,是因為進步不是線性的,短期看不到效果,需要到跨過一個關鍵門檻,才看的到改變,要有耐
Thumbnail
習慣致富這本書中講述了幾點,如果你想成功、財富自由應該要做到的幾點,如果你做到了以下幾點並付諸行動,相信你一定可以離成功更近。而這本書為何叫習慣致富呢?因為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你以為是你的意識在操控著你的一舉一動,但其實長期的淺移默化下,其實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已經是變成了習慣...
Thumbnail
習慣致富這本書中講述了幾點,如果你想成功、財富自由應該要做到的幾點,如果你做到了以下幾點並付諸行動,相信你一定可以離成功更近。而這本書為何叫習慣致富呢?因為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你以為是你的意識在操控著你的一舉一動,但其實長期的淺移默化下,其實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已經是變成了習慣...
Thumbnail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若你想要改變卻自我矛盾,請相信微小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若你想要改變卻自我矛盾,請相信微小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說要減重、多看書、戒菸或是要運動,卻總是半途而廢,開始沒幾天就放棄了?你是否想要培養更多小習慣,取代原本邋遢或貪嘴吃零食的壞習慣?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說要減重、多看書、戒菸或是要運動,卻總是半途而廢,開始沒幾天就放棄了?你是否想要培養更多小習慣,取代原本邋遢或貪嘴吃零食的壞習慣?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每年的1月,都是規劃新年新希望的重要時刻。 而說到新年新希望,想必大家最常聽到的無非是關於「減肥」、「戒菸戒酒」、「多讀書」之類的目標吧。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能每年確實地完成新希望呢?  我認為如果想要完成新年新希望,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把過程所需要的行動轉變成可以每天執行的小習慣。 
Thumbnail
每年的1月,都是規劃新年新希望的重要時刻。 而說到新年新希望,想必大家最常聽到的無非是關於「減肥」、「戒菸戒酒」、「多讀書」之類的目標吧。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能每年確實地完成新希望呢?  我認為如果想要完成新年新希望,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把過程所需要的行動轉變成可以每天執行的小習慣。 
Thumbnail
習慣這件事其實是可以有意識的養成的,而且可以很輕鬆,逐步調整,每一天進步1%,一年之後你就會有37倍的成長,是不是很驚人,透過原子習慣這本書,趕快來看看到底怎麼做到吧! 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 行為改變的有三層次的,最外層是結果,中間一層是過程,最裡層則是是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會驅使你改變過程,最後
Thumbnail
習慣這件事其實是可以有意識的養成的,而且可以很輕鬆,逐步調整,每一天進步1%,一年之後你就會有37倍的成長,是不是很驚人,透過原子習慣這本書,趕快來看看到底怎麼做到吧! 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 行為改變的有三層次的,最外層是結果,中間一層是過程,最裡層則是是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會驅使你改變過程,最後
Thumbnail
可以搭配podcast 第六集收聽呦 複利效應,讓小習慣造就大不同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37倍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 贏家跟輸家擁有同樣的目標 目標達成只不過是短暫的改變(像是收完房間過不久還是一
Thumbnail
可以搭配podcast 第六集收聽呦 複利效應,讓小習慣造就大不同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37倍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 贏家跟輸家擁有同樣的目標 目標達成只不過是短暫的改變(像是收完房間過不久還是一
Thumbnail
原子習慣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新年新希望為什麼永遠都一樣?或是為什麼所謂的「目標」總是那麼難達成?本書告訴你:「不是缺乏意志力,而是你用錯系統」。我們總是以為下定目標、朝它前進、努力不懈、就會成功,理論上沒有錯,但實際執行困難重重,要怎麼永遠努力不懈,又要怎麼一直讓自己向前呢?
Thumbnail
原子習慣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新年新希望為什麼永遠都一樣?或是為什麼所謂的「目標」總是那麼難達成?本書告訴你:「不是缺乏意志力,而是你用錯系統」。我們總是以為下定目標、朝它前進、努力不懈、就會成功,理論上沒有錯,但實際執行困難重重,要怎麼永遠努力不懈,又要怎麼一直讓自己向前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