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夠了沒?學會好好生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心情很不好,前幾天上課用電鑽,因為我有傷,所以不想弄,因為我很怕那個震動。
結果一個女同學強迫我,硬把我從大眾中推上去,害我操作完很不舒服。


raw-image



結果回家先熱敷,
還有吃止痛藥。
氣死了!
邊氣邊想,我以後再也不去上課了!
我不想拿我的健康開玩笑!
再看到那女同學,我會更火大!


以前的我碰到這種事,
就會跟自己說「別氣了,不要為這種事煩惱」
但現在,
我不壓抑自己的情緒、感受,
生氣就是生氣,
不想上課就不去,
就當是受傷的小孩,陪著它走完整個過程。
用力給自己秀秀,作自己想做的事。



天天問自己:「氣夠了沒?」
如果氣還沒消,就是就是到處走走逛逛,
有想吃想買的,就買。(都是小額購物)
連不吃零食的我,還買了重口味的零食「怒吃」,
你就知道我有多火大了!


我忽然想到,
雖然老師很嚴肅,學生做錯會大聲罵人(就是傳統的老師),
連男生都覺得他太兇。
但他沒有兇過我,
我想並不是因為我做得好(班上男生比我好太多),
而是因為我總是客客氣氣把「謝謝老師」掛在嘴邊,
我表達出對老師的尊重。
可見,人是互相的。



這女同學明知老師的個性,
她也不喜歡老師兇巴巴,
就在課堂上當眾故意一直虧老師。
看老師生氣、有反應,她很開心!
(PS:這什麼心態啊?
我後來才懂,
我心情不好,是靠自己化解,
而有人心情不好時(如不喜歡老師的態度),
就是故意激怒對方,
覺得自己贏了!
她不懂得尊重老師,
當然也不可能尊重我  )



所以啊,不是只有@莊小晰大大要面對人小鬼大的高中生,
有些中高齡的社會人士,也很幼稚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2/15
謝謝時堂提及!💕 我在看您文中的故事時,的確有聯想到我的學生,然後文末就被您點名啦!😆😆 您提到的那位"中高齡女社會人士",很像我班上一位「對立反抗兒」😆😆 您真的太善良了,沒有當場回絕她,您真的很有禮貌,不管對誰,只是把苦往肚裡吞!😥😥 希望您的傷好些了~~ 我們一起想個辦法,看下次怎麼對付那位幼稚的"中高齡女社會人士"😆😆,例如……她下次再虧老師的時候,您就理直氣和的說「太不尊重老師了吧~」 讓她知道,大家都是有禮地在尊重她,而不是認同她的無禮行為!!! 以上小昕亂出主意😜😜
時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5
❦ 莊小昕 謝謝你的關心,這幾天寒流來加上傷,真的「內傷」!嗚嗚!但看到你的留言,我覺得好溫暖(抱~) 因為上課碰到這種人,我才體會到你帶這些孩子有多麼不容易啊!每天跟大魔王「們」鬥法!!!(膜拜~) 至於你提到的方法,這次老師示範操作,要全班蹲下看。這同學又虧老師「我看你跪的很順,你一定常常跪吼~」,老師氣得用台語回她「反正你就是要辯到贏!」。結果馬上就有人回她:「我看你跪得也很順啊~」 全班大笑,哈哈哈!雖然我知道她也不痛不癢啦! 但我覺得這種人「辯到贏」的心態很不可取!很幼稚,而且據我的社會經驗,這種人很吃虧(年過半百還這樣不成熟!)。你教育多年,一定看到的例子比我多。
時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30
第9次入選即時精選,感謝官方肯定、大家的支持!
avatar-img
時堂(花。酒。香)的沙龍
42會員
116內容數
走過創傷的我,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及療癒筆記。另有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2025/03/16
我在選課時,會列幾個條件,判斷這老師是否適合我? 一、老師能不能讓學生提問? 二、如果班上新舊生混同上課,老師願不願意花時間教新生? 三、舊生是否友善?
Thumbnail
2025/03/16
我在選課時,會列幾個條件,判斷這老師是否適合我? 一、老師能不能讓學生提問? 二、如果班上新舊生混同上課,老師願不願意花時間教新生? 三、舊生是否友善?
Thumbnail
2025/03/10
我常想,台北的綠地越來越少, 如果能多些花草(即使是盆栽),是不是比冰冷的裝置藝術好?可能還比較省錢? 而且專家都說,親近大自然,對身心都好。 從滿滿的人潮爭相拍照,大家笑咪咪,就證明大家都喜歡。
Thumbnail
2025/03/10
我常想,台北的綠地越來越少, 如果能多些花草(即使是盆栽),是不是比冰冷的裝置藝術好?可能還比較省錢? 而且專家都說,親近大自然,對身心都好。 從滿滿的人潮爭相拍照,大家笑咪咪,就證明大家都喜歡。
Thumbnail
2024/11/09
我們是如此害怕,如果我們讓自己感受喜悅, 會有東西出現, 並將它從我們身上奪走
Thumbnail
2024/11/09
我們是如此害怕,如果我們讓自己感受喜悅, 會有東西出現, 並將它從我們身上奪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職場憤怒的雙面刃:如何在職場有效管理憤怒情緒,避免負面影響,並將其轉化為正向力量。文章探討憤怒的破壞性和建設性,並提供具體方法,例如冷靜三秒、使用『我』開頭的語言、制定行動計劃等,協助讀者學習駕馭憤怒,將其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動力。
Thumbnail
職場憤怒的雙面刃:如何在職場有效管理憤怒情緒,避免負面影響,並將其轉化為正向力量。文章探討憤怒的破壞性和建設性,並提供具體方法,例如冷靜三秒、使用『我』開頭的語言、制定行動計劃等,協助讀者學習駕馭憤怒,將其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動力。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情緒化的背後原因以及如何正確應對情緒的方式。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情緒化的背後原因以及如何正確應對情緒的方式。
Thumbnail
我終於瞭解語言跟文字會帶來情緒,但是,沒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情緒。最近在fb上看到酸民的不當流言,引起我極大的情緒反彈,我心情鬱悶了一整天。整個過去所學的、所修煉的完全拿出來用,繞了一整天才走出來啊,我就在想,它刺激到我的那條神經,引起我這麼大的情緒反彈。 那其實仔細的觀照過之後,發現問題非常的簡單
Thumbnail
我終於瞭解語言跟文字會帶來情緒,但是,沒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情緒。最近在fb上看到酸民的不當流言,引起我極大的情緒反彈,我心情鬱悶了一整天。整個過去所學的、所修煉的完全拿出來用,繞了一整天才走出來啊,我就在想,它刺激到我的那條神經,引起我這麼大的情緒反彈。 那其實仔細的觀照過之後,發現問題非常的簡單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