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如何在生氣和高興時保持平靜

月菲-avatar-img
發佈於菲菲文字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幾天的氣,才會氣消。

可是,也可以讓自己在下一秒從氣炸轉為有些不高興,然後打從心中就讓怒火消失。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不僅可以保持身心健康,還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何必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呢?

人生苦短,應該多享受美好的事物。當然,這並不是說要無動於衷,而是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有時候生氣是必要的,可以讓自己更有力量去改變不公平的現狀。

有時候高興也是必要的,可以讓自己更有信心去追求理想的未來。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適當的時候表達適當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高興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高興的事情,抽了大獎了,被誇獎了,買到想了很久的東西,或是什麼比賽得獎了,心中其實很高興,也真的很高興。可是,需要在短時間內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才能面對接下來的挑戰或是日常的生活。這又有什麼道理呢?不就是應該盡情地享受快樂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過於沉迷於暫時的歡愉,就可能忘記自己還有更重要和更長遠的目標。如果我們過於驕傲和自滿於眼前的成就,就可能失去自己原本的動力和方向。如果我們過於依賴和依戀於身邊的人和物,就可能無法承受它們離開或改變時帶來的傷害。所以,在高興的時候也要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靜。要知道快樂並不等於幸福,幸福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堅持。

要知道成就並不等於完美,完美需要更多的修正和提升。要知道人和物並不等於自己,自己需要更多的成長和超越。這樣做並不會減少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和感恩,反而會增加我們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只有在高興時也能控制好自己,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才能真正做到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

結論

在生氣和高興的時候需要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被外界的事物左右自己的心情,而要保持一顆平靜和明澈的心。這樣做有利於身心健康,節省時間和精力,也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超越。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適當的時候表達適當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avatar-img
41會員
438內容數
真實世界比想像的世界更難以想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觀,微觀或宏觀?將一切串聯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菲的沙發 的其他內容
修改自己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永遠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承認自己有錯的那些人。我們是人,都會犯錯。 那些人不承認自己有錯,總是覺得有錯的都是別人,他永遠不會犯錯,可是其實他一直在犯錯,他努力的想要讓自己不犯錯,卻不知道不承認自己犯錯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錯了就錯了,一旦發生錯了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落幕,賴清德成功當選,但得票率未達半數,引發各方關注與討論。文章分析了選舉結果、影響因素以及社會對未來的期待與擔憂。
夢境一:濃霧的森林 莫莫走進濃霧籠罩的森林,感受著樹木低語和神秘的氛圍。每一步都是一場冒險,他彷彿置身於夢靈的守護下,探索著這未知之地。突然,他聽到奇異的預兆,樹木間的葉子彷彿在告訴他某種隱藏的真相,一種深沉的智慧似乎在等待著他揭曉。 在努力走過一段路後,他遇到了一個迷路的分叉口。樹木的枝葉
在那片蔚藍的心海中,一位自憐的母親漸漸發現,她的內心裡藏著一位小小的孩子,那是她年幼時的自己。心海的浪濤不再只是孤獨,而是內心小孩與她之間的對話,一場旋渦中的自我探尋。 「媽媽,我好害怕,我好寂寞。」內心的小孩柔聲地說著,彷彿被沉睡的記憶喚醒。 母親望著那個小小的自己,心頭湧上一陣複雜的
修改自己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永遠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承認自己有錯的那些人。我們是人,都會犯錯。 那些人不承認自己有錯,總是覺得有錯的都是別人,他永遠不會犯錯,可是其實他一直在犯錯,他努力的想要讓自己不犯錯,卻不知道不承認自己犯錯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錯了就錯了,一旦發生錯了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落幕,賴清德成功當選,但得票率未達半數,引發各方關注與討論。文章分析了選舉結果、影響因素以及社會對未來的期待與擔憂。
夢境一:濃霧的森林 莫莫走進濃霧籠罩的森林,感受著樹木低語和神秘的氛圍。每一步都是一場冒險,他彷彿置身於夢靈的守護下,探索著這未知之地。突然,他聽到奇異的預兆,樹木間的葉子彷彿在告訴他某種隱藏的真相,一種深沉的智慧似乎在等待著他揭曉。 在努力走過一段路後,他遇到了一個迷路的分叉口。樹木的枝葉
在那片蔚藍的心海中,一位自憐的母親漸漸發現,她的內心裡藏著一位小小的孩子,那是她年幼時的自己。心海的浪濤不再只是孤獨,而是內心小孩與她之間的對話,一場旋渦中的自我探尋。 「媽媽,我好害怕,我好寂寞。」內心的小孩柔聲地說著,彷彿被沉睡的記憶喚醒。 母親望著那個小小的自己,心頭湧上一陣複雜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拖延症常常源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而非能力或時間不足。當我們感到壓力、無聊、焦慮或自我懷疑時,往往更容易陷入拖延。以下是針對不同情緒的應對策略,幫助你逐步克服拖延,完成任務! ▌1. 感到壓力時(Overwhelmed) 策略:將任務分解為小步驟,每次專注於完成一小步。
Thumbnail
對碩博士生來說,情緒管理是個不可忽視的課題。課業、研究壓力、論文進度,甚至生活中的瑣事,常常會讓情緒起伏不定。但情緒不是固定的,而是時刻在流動。李松蔚老師的情緒管理課程中提到: 1. 「好是一個固定的描述。而情緒是時刻不停在流動,不存在絕對的好。」 2. 「更好的情緒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
碩博士的學習過程,常常充滿壓力與挑戰,不少人可能會經歷情緒波動或焦慮感。李松蔚老師在《情緒管理15講》中提到一個觀點,讓我對情緒的理解有了全新的體會: 1. 情緒是流動的,而不是固定的; 2. 沒有所謂「永遠好的情緒」; 3. 更好的情緒狀態,是能夠自然、靈活地應對變化。 這幾句話引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2024年5月共讀圖書中提到了孩子生氣時的處理方式,以及建議製作一套自己的「生氣選擇輪」來管理情緒。這本書的內容也適用於成年人,提醒人們管理情緒是與情緒好好相處的重要部分。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情緒的控制對於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非常重要。透過適當的放鬆和自我情緒管理,可以維持穩定的心情和快樂的生活。
Thumbnail
拖延症常常源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而非能力或時間不足。當我們感到壓力、無聊、焦慮或自我懷疑時,往往更容易陷入拖延。以下是針對不同情緒的應對策略,幫助你逐步克服拖延,完成任務! ▌1. 感到壓力時(Overwhelmed) 策略:將任務分解為小步驟,每次專注於完成一小步。
Thumbnail
對碩博士生來說,情緒管理是個不可忽視的課題。課業、研究壓力、論文進度,甚至生活中的瑣事,常常會讓情緒起伏不定。但情緒不是固定的,而是時刻在流動。李松蔚老師的情緒管理課程中提到: 1. 「好是一個固定的描述。而情緒是時刻不停在流動,不存在絕對的好。」 2. 「更好的情緒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
碩博士的學習過程,常常充滿壓力與挑戰,不少人可能會經歷情緒波動或焦慮感。李松蔚老師在《情緒管理15講》中提到一個觀點,讓我對情緒的理解有了全新的體會: 1. 情緒是流動的,而不是固定的; 2. 沒有所謂「永遠好的情緒」; 3. 更好的情緒狀態,是能夠自然、靈活地應對變化。 這幾句話引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2024年5月共讀圖書中提到了孩子生氣時的處理方式,以及建議製作一套自己的「生氣選擇輪」來管理情緒。這本書的內容也適用於成年人,提醒人們管理情緒是與情緒好好相處的重要部分。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情緒的控制對於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非常重要。透過適當的放鬆和自我情緒管理,可以維持穩定的心情和快樂的生活。